叶村乡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索引号: 00266473_2/2023-21434     发布机构: 叶村乡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23-12-22 14:19:29点击数: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叶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两个先行”,抢抓机遇,主动求变细化颗粒度,不断提升全乡综合竞争力和发展硬实力,在“二次创业”开局之年奋力奔跑,努力推动全乡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一、工作总结

(一)坚持党建统领,唯实惟先,以最强“执行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走深走实。

一是亮品牌,守好红色根脉。打造“强基共富 向美而行”党建品牌,高质量抓好“头雁”队伍建设,开展叶村乡“红跃田园 争星夺鼎”奔跑大赛考评活动,举办支部书记擂台赛3期,评选出叶村乡身边“最美人物”10名,该活动被丽水电视台报道。开展党员干部整体素质提升行动,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实行新发展党员“三必谈”新发展党员5名。积极推进“村银融合”、“艺同富”党建联建工作。二是出重拳,优化政治生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认真履行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落实“七张问题清单”,深化基层小微权力运行平台应用,聚焦疫情防控、衢丽铁路政策处理、建设用地复垦、基本农田非农化非粮化、松材线虫病防治、传统村落项目、农村发展党员等重点工作和任务开展专项监督18次,发现并整改问题46个。全年办理问题线索6条,红色预警4条,转立案6人,党纪处分6人。三是重学习,强化思想引领。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压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强化班子成员意识形态“一岗双责”。成立活力叶村8090初心宣讲团,新开设叶村小讲堂,该活动被丽水日报专题报道。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对全乡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行提升,新增“小青松”志愿服务站8个,新建“十五分钟”文化圈3个,河头村获评浙江省文化示范村,叶村乡南岱村礼堂管理员金日贵获评第五届浙江省“最美文化礼堂人”,3人获得“松阳好人”称号四是抓队伍,坚持党管武装。严格落实“十个一”要求推进武装工作,打造乡基层武装“三室一库”,推进五星级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全民国防教育,顺利完成民兵整组工作,出队3人,入队3人。组建综合应急队伍,并开展应急演练。完成春季征兵1名兵员征集任务,完成了国防潜力调查。组织民兵参加县人武部举办的大比武,成功入围市级选拔名单。做好拥军优属工作,2022年退役军人优待证申领信息填报171人,建档立卡171人。五是促团结,全力推进统战工作。把统战工作纳入乡党委年度工作计划,重视乡贤工作,完善乡贤数据库,目前全乡共有在册乡贤79人,乡级联谊会1个,村级联谊会4个,积极组织乡贤代表对困难群众开展慰问。开展“五进”宗教场所建设工作,目前已登记的民间信仰场所4处。疫情期间做好境外人员排摸对接工作,目前共有涉松境外人士21名,均已落实责任干部,及时掌握回国动态。

(二)坚持强村富民,挖掘特色,以最强“创造力”,推进经济发展高质高效。

一是全面升级特色农业。围绕“食用菌”产业,谋划争取了松阳县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项目中央资金2000万元“红色玉枫、菇香泗溢”革命老区项目中央资金610万元新建立了食用菌“共富工坊”,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围绕“高山水稻”,通过“乡强村公司+村集体+种植主体+农户”方式,做精做靓“岱头大米”品牌,并通过举办“理想岱头”插秧日和丰收季活动,做深“高山经济”,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共富之路。聚焦本土人才,打造了一批有叶村辨识度的高品质农副产品,培育了1个40亩的有机茶示范基地,陆和茶书院高端定制小罐茶、上廖山自制香榧糖、叶村高品质铁皮石斛花茶等产品具有一定知名度。目前全乡共有香菇1500万袋,香榧1400亩,茶叶1300亩。是全面推进艺术乡建。持续打响“艺术部落 活力叶村”品牌,争取了国家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资金2000万元,助推南岱村、横坑村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新引进丽水问山传媒文化有限公司,与南岱村共同打造集原乡民宿、写生创作、艺术培训、休闲观光等于一体的“南岱问山”写生基地项。与浙大城市学院艺术与考古学院开展“艺心向党”校地合作计划。叶村乡横坑村竹艺村项目成功申报2022年度丽水市艺术助推乡村振兴扶持项目(全市共5个),争取到补助资金100万元。推进双龙运动休闲中心项目、膳垄“玖层 云水”美术馆、情缘岛、青龙湖茶田基地等建设,对标景区村镇创建标准,以“绣花”功夫推进城乡“微改造、精提升”。今年以来共接待旅客数3.2万人次,总营业收入350万元。叶村乡艺术激活乡村工作做法被《人民日报》报道。三是全面推进电商产业。聚力培育壮大数字经济,依托农村电商创业园,大力推动电商经济、直播经济等进乡村,新引进电商直播团队1支,新建立电商直播“共富工坊”2家,目前已成功创建叶村、东坞、叶家3个“浙江省电商专业村”。境内的松阳县祥瑞电子商务产业园入驻电商企业共280家,从业人员1106人,电商总销售额达4.21亿。积极推进来料加工产业发展,2022年全乡来料加工从业人员达620人,实现加工费320万元。截至10月底,叶村乡村集体总收入721.3万,经营性收入360.23万,8个村全部实现20加10目标任务,其中经营性收入100万以上的村1个,50万以上的村2个。消薄总分排名全县第一。

(三)坚持宜居宜业,拼抢齐抓,以最强“战斗力”,推进美丽乡村有颜有品。

一是重点项目推进有序。全力做好重点项目衢丽铁路松阳段房屋征收和施工保障工作。房屋征收共涉及44户(74小户),先后完成了腾空、选地放样工作,共39幢安置房目前27幢结顶。衢丽铁路松阳段土地征收177.27亩,完成清表交地工作,项目部已进场,实现无障碍施工。完成衢丽铁路弃渣场政策处理工作。二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实施了河头、松山等村堰坝修复项目,农田水渠修复工程已开工,站前大道区块河道整治及排灌渠工程已完成,等待验收。完成了东坞至南岱、岱头至庄后公路修复工程、斗米坳至赤岩公路硬化工程,完成了斗米坳至赤岩、河头村村边绿道钢质护栏安装工程。窗口期建设用地复垦项目4个共计19.8亩,顺利通过县级验收。完成了松山村岗前山垦造耕地项目53亩。实施叶村村美丽乡村建设、河头村路灯亮化工程,完成投资额300万元以上。顺利推进河头、官田、南岱、松山、叶村5个村移民项目。三是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开展“最洁叶村”建设,创新环境卫生督查评比机制,年底对各村环境保洁情况进行保洁资金奖励。同时建立村干部报酬与环境卫生积分挂钩机制。完成“寻找查挖”县级互查、乡级互查、自查的整。开展“五水共治”宣传,推广“绿水币”,实施垃圾分类,开展户厕改造情况排摸。在东坞村、河头村开展污水终端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复核工作和雨污管道初步提升改造项目,其中河头村已完工。农村生活污水接户实现全覆盖。积极稳步推进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工作。全力推进旧村改造工作,联合审批农民新建房屋22幢。开展“田长制”工作,开展“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已对排查出的危旧房全面完成整改。

(四)坚持民生导向,稳固互促,以最强“服务力”,推进基层治理合情合法。

一是完善除险保安工作体系。开展除险保安相关工作大检查大排查、细化任务,完成了城镇燃气专项整治工作,并对交通、消防、城市运行、工业企业、旅游等领域全面部署检查,共组织了17个检查组,检查人次103人,检查点位62个,排查隐患31个。优化护林员队伍,配齐装备,严格落实森林防火“六个一律禁止”。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社会协管工作,完成农产品质量检测150批次,茶叶质量安全专项检查50次。对辖区内2个水库和4个山塘,以及相关河道、地质灾害可能隐患点等进行了多次排查。消防排查自建房178幢。全力做好重点人员稳控工作,2022年以来共有国家级信访积案1件,已于年初顺利化解。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化解,调解矛盾纠纷42件。二是健全基层治理体系。建立健全综合指挥体系,强化网格员能力提升,实现基层智治系统有效运行。完成乡应急办挂牌,进一步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队伍能力提升;推进基层防汛标准化体系建设。开展禁毒、反邪教、防电信诈骗专项宣传工作。2022年基层治理平台共受理事542件,其中综治工作90件,监管执法127件,应急管理38件,公共服务232件,其他55件。三是开展平安法治建设。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开展合法性审查86件。实施“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完善执法队伍人员体系全力推进“无违建县”创建工作,截至目前,违法建筑处置总面积1.43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处置总面积1.15万平方米,处置力35.75%,排名全县第二。进“扫黄打非”工作,开展业务培训2次、专项巡查3次,常态化开展网络文化市场整治、“护苗”系列活动。河头村横坑村南岱村被评为2022年度丽水市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四是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加强返乡人员排摸工作,严格执行报备制度,严控集聚性活动,全力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开展“大规模核酸采样”、“混管追阳”等各类疫情防控演练,完成疫情防控队伍的建立及相应培训。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卫生院采样小屋从9月16日投入使用以来共采样10425人次。加强政策宣传,特别对电商园、工业园等企业密集、外省人员来往频繁的重点区域,加大常态化排查工作力度。2022年以来,我乡共召集召开疫情防控相关会议86次,完成县疫情防控指挥部下发的交办任务360余份;核查来松返松人员信息3300余。完成无疫村验收8个,覆盖率100%。叶村乡机关支部获得疫情防控大考大赛中的先进集体。五是提升便民服务质量。进一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代办员队伍,开展门牌办理、养老认证等服务全覆盖。作为数字化档案试点乡镇,完成了乡本级和各行政村档案整理工作。截至目前,全乡共有低保120户195人,累计发放低保金130.14万元。发放临时救助7户救助金共计2.23万元。开展社救善居工程改造2户,养老适老化改造5户,对辖区内4个居家养老照料中心村完成配送餐改革。圆满完成乡残联换届工作,全乡享受残疾人护理补贴17.46万元涉及120人,享受残疾人困难生活补贴17.37万元涉及73人,走访慰问特殊家庭3户5人,办理独生子女高考加分服务4人,发放计划生育公益金补助4人,办理60周岁以上独生子女奖励扶助33人。

二、2023年工作计划

(一)立足新格局,全力打造党建高质量发展高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市第五次党代会、县第十一次党代会及县委第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细化工作颗粒度,以新时代“挺进师”的奋进姿态坚毅笃行“丽水之干”,助力“两个先行”。开展基层党建“整乡提升”行动,新建示范化党建服务中心一个。大胆探索基层组织体系与共富发展形态深度融合发展,大力推进党建联建带富功能,充分发挥“村银融合”、“艺同富”、“艺心向党”和“文脉传承”四个党建联建作用,释放党建引领共富工坊活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进“清廉村居”建设。强化意识形态领域学习,加强阵地建设。强化党管武装工作,充分发挥民兵队伍在社会稳定中的作用。深入贯彻统一战线工作,充分发挥乡贤作用。

(二)立足新作为,全力做好新时代共富新篇章。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发挥各村特色,盘活集体资产,壮大集体经济,做好工农文旅融合文章,实现百姓增收。一要做深做精食用菌产业。推进松阳县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项目建设工作(投资1.3亿元),8个村利用中央冷链资金每村入股100万元,项目完成后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40万。继续实施食用菌光学助农项目,发挥食用菌共富工坊带动就业增收作用,吸收低收入不少于10人。拟新招引食用菌精深加工企业1家,建设集菌种培育、多种菌菇种植、精深加工、参观研学为一体的食用菌实训基地。二要组织合作社跨村“抱团”发展。从特色农产品上发力,对接进入“丽水三耕”序列,打造区域内高端茶叶、稻米、香榧、中蜂等高品质农产品,打响“松州有礼”品牌。三要发展电商经济。当前已有祥瑞电商产业园、斗米岙电商直播基地两大农村电商共富基地,要充分利用这些基地开展电商技能培训,实现电商带货,重点培养食用菌电商人才。

(三)立足新突破,全力探索艺术赋能乡村新发展。一要鼓励山区传统村落“抱团”发展。从艺术引领乡村振兴上发力,将斗米岙艺术村、岱头水稻基地、南岱问山写生基地等点位串点成面,重点培育文创经济、展会经济、文旅经济。二要实施横坑生态艺术村保护计划。依托竹林剧场等竹文化资源,计划通过乡野调查、开发竹文创产品、建设竹制品工坊等内容深挖乡土文化、优化产业结构。在第二届松阳乡村振兴全国建筑设计大赛中,投放横坑“爱情村”公共景观设计命题,通过大赛吸收智慧。

(四)立足新跨越,全力推进群众美好生活。一要继续保障衢丽铁路无障碍施工,做好夹心地征迁签约、腾空拆除等工作,3月底前完成安置用地的征迁,5月底前完成旧村改造村民选房工作。将开展叶村幼儿园整体搬迁和叶村小学扩建土地征收工作。二要积极谋划和推进项目。结合民生实事,谋划和推进项目。谋划横坑村共富乡村项目,预计投入资金400万元,用于屋顶光伏精品民宿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推进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项目,对“艺术部落”进行公共基础设施提升建设,形成艺术村连片发展新片区。谋划东坞源流域综合水利治理项目,新建绿道和配套项目等。推进叶村村情缘岛项目。三要优化公共服务,推进群众文体活动阵地全覆盖,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利用文化礼堂,继续办好“农民春晚”,广泛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做好安全生产、市场监管、社保民生实事工作。

(五)立足新台阶,全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一要做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统筹抓好农田设施修复提升、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终端提升、农村公路修复提升、农村公共节点打造等,完善农村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开展农村四好路建设,将对叶村至寺山农村四好路提升建设。开展垦造耕地,完成东坞源口自然村、叶村老村两个区块50亩以上建设用地复垦目标二要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基层法治建设,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新创建1-2个省级民主法治村。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平安稳定处置机制和初信初访机制,充分发挥全科网格员和“老娘舅”作用,力争将问题解决在苗头,解决在基层。加大防范电信诈骗、反邪教等工作。推进交通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防汛消防、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治理。

(六)立足新举措,全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质量。坚持数字化改革,积极协同县里相关部门谋划数字化应用场景,打通基层服务最后一公里。持续深化“三服务”活动,2022年开始江南工业园区的安全生产、环保等事务性职能将划转至叶村乡,将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全力做好服务企业工作。继续做好低保、社保、医保、优抚、救助等各项社会保障工作,重点关注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群体的生活状况,做好困难群众生活的兜底保障。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把“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文章做得更加扎实。深入实施教育提质行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继续开展好文化下乡、春泥计划等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发动夏秋季征兵动员工作,做好退役军人优待证100%申领工作。做好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大搬快聚、旧村改造、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工作。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