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松阳县发改局重点工作任务执行和落实情况
2023年,县发改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向领航,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田园松阳”奋斗目标,全面落实“1+4+12”行动方案,全力以赴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并取得阶段性成效。具体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统筹抓好重大战略实施
1.做优顶层设计。深入贯彻落实省委“新春第一会”精神,集智制定《松阳县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工作总体方案》,提出“1+5+N”的总体架构,成立由县主要领导挂帅、分管县领导担任牵头人、专职干部为联络员的“一办三组三专班”,有力保障三个“一号工程”战略落地、“十项重大工程”任务落实。
2.完善工作体系。把牢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聚焦发展目标定位,通过专班实体化运作,制定出台专项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以全过程全流程跟踪为主抓手,有效凝聚工作合力,推动各项既定工作任务有序做实做细做好。以6个专项规划为重点,全面开展县“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总体上看,主要指标基本达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要求,呈现多领域综合指标进度稳中向好势态。
3.强化晾晒比拼。统筹引领各工程专班,以落实指标的全过程全流程跟踪为逻辑抓手,积极作为,对标省市要求,构建完善指标通报晾晒机制。三季度,县域经济总体稳中向好、进中向上,各项稳增长政策举措靠前发力,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地区生产总值110.58亿元,同比增长9.4%,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全市4.2、3.1、1.7个百分点,继续领跑全市,顺利实现“三季胜”;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4%,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
二、闭环服务重大项目建设
1.有效投资不断加大。完善前期经费保障制度,项目前期经费增加到5600万元,较去年增加了2600万元;印发全县扩大有效投资“563”工程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编制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并完成初稿。成功争取省重点项目7个,总投资超500亿元。5个省“千项万亿”项目完成投资超21亿元。上上德盛“未来工厂”入选2023年省重大产业项目清单并参与省集中开工,获土地指标奖励158亩。松阳县成为全省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区域试点,系全市唯一。1-11月,衢丽铁路一期完成统计投资5.7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28%。
2.资源要素支撑有力。截至11月底,成功争取专项债券额度13.22亿元,国家重大项目库已完成支付11.74亿元。共申报2024年提前批专项债券储备项目25个,资金需求29.93亿元,创历史新高。共上报2024年省“千项万亿”第一批重大项目11个,总投资92.12亿元,省公共建设投资项目共4个,总投资16.6亿元,谋划申报新增中央资金项目29个,总投资162亿元,资金需求32.5亿元。成功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2730万元(其中,松阳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工程2000万元)、省公建资金700万元,两个山海协作平台获省级补助资金合计4800万元。637国道改建工程和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顺利通过首批国家用地保障审核,其中抽蓄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入统。累计完成项目节能审批7个,新增能耗指标达5.46万吨标煤,完成光伏并网2.5万千瓦。
3.项目会战比拼有方。通过参加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等省市集中开工、全市“三加促三量”、全县项目季度“1+4+12亮灯”“奔跑奖、蜗牛奖”评比等活动,全力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组织全县项目骨干共50多人参与“诗路文化建设”投资项目谋划与管理实务培训。为持续加强项目工作,通过制定《松阳县“奋战60天奔跑双60”暨重点项目推进大会战实施方案》,大兴实干之风,加大协调力度、加快工作节奏,有效形成“比前期提速、比开工纳统、比投资增长、比要素保障”“四比”浓厚氛围,全力破解项目存在困难和问题。
三、积极探寻重大改革突破
1.有序推进大花园核心区建设。高质量完成大花园示范县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成功创成省大花园示范县建设单位,累计创成省市最美绿道4条,省大花园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分别达109%。古市古城创成全县第二颗大花园耀眼明珠。“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城一风光”的全域大美格局初步建立。松阳诗路文化带建设经验亮相全省诗路文化带建设衢州现场会,系全市瓯江山水诗路沿线唯一代表。《全域旅游加速共同富裕的松阳实践》入选第二批全省大花园示范县建设典型案例。
2.创新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换。编制印发《松阳县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应用指引》,完成2021年度GEP核算,完善生态产品价值折算依据,首创GEP市场化交易模式,有效促成550万元生态调节服务采购协议。先行先试农业减排固碳模式,挂牌筹建(全国)茶园碳汇合作研究中心,与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签订茶园碳汇相关合作协议。着力破解传统村落利用难题,四都乡汤城自然村4宗地块顺利入市,成交价格650万元,打通乡村存量建设用地资源“活化”路径。
3.持续发力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依托“浙里营商数字化平台”,通过月、季度通报晾晒,营造“你追我赶”的氛围。积极推动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完成《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实施细则》《松阳县政府投资项目集中联审办法》修编,不断试行深化《工业投资项目优化审批方案》,积极探索一般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精准制定《松阳县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以“真金白银”合计安排包括服务业政策在内的补贴资金约3052万元,其中27项惠企利民政策措施补贴约2300万元。
四、协同推进重大平台提级
1.全面深化央企结对合作。坚持互利共赢,不断创新实施央企合作产融协同发展模式,通过统筹谋划、多方挖潜,持续赋能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我县已有含抽水蓄能电站在内的6个项目列入全省央地合作清单,并全部开工建设,是全省央地合作项目最多、投资最大、进度最快的县市之一。
2.乘势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我县相关单位同结对地区已累计互访超250余次,签订合作协议(项目)59个,开设培训班63期。成功争取各类山海协作资金近6000万元,联合实施产业合作项目54个。成功承办甬、嘉、湖、丽山海协作20周年交流会,共话美丽村庄联建共富发展新篇章。各类“飞地”建设稳步推进,余姚-松阳“消薄飞地”和嘉兴经开区-松阳“飞地”已累计返利约3540万元。余姚-松阳“产业飞地”总投资超38亿元的新能源商用车等项目顺利落地。
3.东西协作延续全市领先。坚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务实举措,多角度、不间断地履行东西协作对口帮扶责任,成功举办东西部协作5周年展,圆满完成四川省省长黄强来松调研,并高标准建设叙永-松阳东西部协作生态茶园。在第十六届中国茶商大会茶叶产销对接洽谈会上,浙川两省9县(市、区)的16家茶企在松成功举行了茶叶产销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东西部协作消费帮扶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位居全市第一。
五、团结协作促进共同富裕
1.积极谋划共富路径。围绕缩小城乡差距任务要求和预期目标,不断迭代完善组织体系、目标体系、工作体系。聚焦5个维度,确定标志性成果18项,重点工作跑道53条,重大改革跑道44条,迭代完善系统架构图2.0版。印发和实施2023年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年度工作要点,出台晾晒考评办法,谋划“三个一批”年度任务清单,进一步明晰示范区建设路径,确定共富示范区60个指标的2023年、2025年、2027年具体目标。
2.积极推动共富实践。坚持以政策的直达快享和项目的落地建成为增强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优质性的关键抓手,科学编制县级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有力提升松阳共富实践辨识度、影响力。成功推动陈家铺村入选全省第一批共同富裕实践观察点。坚持以产业赋能共同富裕,持续深化“共富123行动”乡镇试点建设,落实“扩中”“提低”方案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居民增收渠道,加快打造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
3.积极开展共富宣传。我县连续2年在省对县、市对县的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绩效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在编印《松阳共富秘籍》等基础上,围绕缩小城乡差距试点的四个方向,总结了松阳的20余个实践案例。探索“香榧+”的一亩林万元钱新模式获国家发改委简报刊发。2023年10月,在全省社会建设系统工作例会上松阳县围绕“浙里畅行”作代表发言。相关工作经验在国家、省级主流媒体刊发报道60余篇。
六、扎实推进重大民生改善
1.严格落实能源“双控”。成功发布全国首个县级《无缝不锈钢管生产企业节能规范》,完成《松阳县不锈钢行业节能导则(初稿)》《松阳县工业企业节能诊断报告》等编制。广泛开展节能宣传,指导县委党校等单位创建省级“零碳公共机构”,完成21家企业监察,成功组织全县规上100余家重点企业参与节能政策培训,提升节能降耗意识。做实有序用电工作,妥善应对极端天气期间“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挑战。开展电力市场化改革,仅用15天时间完成210户进入零售市场购电,提前超额完成市下达的203户任务。
2.保障粮食和物资安全。积极融入省域粮食多元化储备格局,成功争取总投资6亿元的省级“千项万亿”工程粮食储备中心项目落地松阳,建设规模从原先的8万吨粮食储备仓容调整到现在的20万吨。持续优化粮食收购服务,有效缓解农户卖粮难问题,助力我县成为全市首个省级“现代化粮食收购服务体系建设试点”,为巩固“非粮化”整治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撑。
3.做好价格服务和物价监测。持续优化完善公共服务价格机制,联合制定印发《松阳县公办幼儿园成本分担机制(试行)》《松阳县电力接入工程费用分担机制实施意见》,健全《松阳县管道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引导拓宽经费成本分摊渠道。高效完成普惠性幼儿园认定和城镇供水、普通高中教育成本等年度监审工作。1-11月,累计发布51个品种的价格信息49批次,处理价格认定案件68件,县域民生物资价格整体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