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东坝镇全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县委、县政府“1+4+n”工作体系,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项目攻坚年、产业提升年、安全提升年、作风建设年”主线,踔厉奋发,奋力奔跑,实现了“二次创业”的良好开局。
一、今年重点工作情况
1.项目建设方面:
团结水库项目政策处理提前完成。3月31日动员会后,我们紧盯“6月底前全面完成政策处理”的时间节点要求,倒排工作安排,镇工作组用一天半时间完成土地分户测量工作,一周时间完成了协议签订,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建设用地复垦、旱改水加速实施。建设用地复垦项目立项53亩,目前已完成二滩坝村5亩项目建设并验收,山徐横樟村48亩项目预计在11月中旬完工;旱改水项目立项40余亩,已完工20余亩,剩余20余亩预计在12月底前完工。
“幸福小港”试点建设稳步推进。中央财政部和省财政厅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项目共计73个,其中完成68个项目,累计获得中央和省级资金补助1.1亿元,已累计支付项目资金7644.79万元,该项目于今年9月份接受了省财政厅项目建设绩效评估。
农文旅融合项目不断增花添彩。民宿项目方面如大乐之野民宿综合体、半山民宿、居酒屋、石仓综合服务中心(浮丘)等一批精品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同时,我们蜂蜜产业项目方面,我们积极谋划中蜂特色产业园项目,涵盖养殖基地、深加工基地、月亮湾蜂巢营地及区域品牌提升等,投资概算750万元,并争取省级535万元项目资金补助。
民生实施项目扎实推进。路网建设不断拓展,投资280万元对4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提升改造,投资350万提升改造“四好农村路”12公里,切实承担起政策处理主体责任,保障六条10千伏以上电网改造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同时,全力保障235国道、小港综合治理二期以及义龙庆高速政策处理,确保项目无障碍。
2.产业提升方面:
共富工坊助力产业提质增效。立足打造“红映坝上 强基共富”党建品牌,依托客家特色传统产业,打造了以豆腐工坊、白老酒工坊、油茶工坊、蜂蜜工坊等为代表的农文旅融合型共富工坊集群,建立“联盟+强村公司+农户”模式,通过强村公司统一收购、科学加工等方式,对镇域农产品实行保护价收购,形成集体增收、产业提升、群众获利共赢局面。其中豆腐工坊入选省委组织部共富工坊典型案例,系全县唯一。“幸福小港”共富工坊助力经济集体增收获新华网刊发。
幸福小港实现集体经济增收。以“大东坝镇强村公司+5村党建联建+社会资本”模式探索打造“共富联合体”,成立松阳县幸福小港新零售有限责任公司,并开设松阳县省级共富试点村农产品展销中心实体店,镇强村公司占股18.75%,5个村共占股75%,社会资本占股6.25%。集中发挥镇域共富工坊集群优势,以幸福小港共富店为前方窗口,集成产品直产直销、全域旅游服务、扶农助农增收等功能,走出一条“共富店+乡村特色工坊+村集体+农户”的特色共同富裕新路。目前实体店展销农特商品已达到90余种,营业10个月来,已实现营业收入125万元。
3.安全提升方面:
建立健全应急队伍建设。建立镇村级应急管理体系,组建镇专职综合应急救援队暨消防队9名,配备微型消防车,常态化承担镇域各领域尤其是消防领域的风险隐患排查及督促整改责任,战时也将作为应急处突先锋队。
全力开展文物安全保护。严格落实省级文保点和县级挂牌建筑的三级巡查责任,常态化开展文物消防安全巡查,累计巡查发现文保点位隐患68处,已全面完成整改。同时,全力推进报德堂、培桂植兰、消防工程二期等文保项目建设进度。
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按照县政府工作部署,全面开展企业安全和交通安全隐患大排查专项工作,累计发现工业安全隐患问题40处,交通安全隐患问题48处,两类问题已全面完成隐患整治。
4.作风建设方面:
突出党建引领示范带动。以主题教育为抓手,每月定期开展村党支部“三会一课”,各村书记及时传达上级精神,部署重点工作。同时,镇里每月召集村书记召开重点工作点评会,晾晒各村各项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并纳入星级党支部评比,形成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
强化镇村干部队伍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规范全体镇村干部的工作和生活行为,杜绝“酒局”“ 牌局”,对苗头性的问题,及时开展谈心谈话,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明确职责抓好工作落实。优化乡镇干部配备,结合我镇实际研究制定中层干部退出机制,以老带新,重视年轻干部的培养,打造一支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同时,细化工作颗粒度,建立一个项目或重点工作,一个专班一个工作群,实时掌握工作动态,确保各个工作环节的闭环管理,真正将工作抓实抓好。
二、2024年工作思路
1.党建引领增收共富。坚持党建统领抓人促事,围绕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市县兴村名师培育、村书记擂台赛等载体,积极构建幸福小港强基体系。持续擦亮“坝上红”党建品牌,依托“小港共富村”“红色小港”和“电商行业”等党建联建山区共富工坊集群,畅通“坝里三宝”农特产品产销渠道,不断拓宽集体经济增收路径。大力推广小港红色旅游线路,因地制宜发展虎山坝、燕田战斗等红色革命遗址纪念地串点成线的“红色经济”。
2.项目为先助推发展。全镇上下紧扣美丽宜居示范项目、传统村落项目、小港二期和G235国道等重点项目建设,坚持工作向项目聚焦、服务向项目优化、要素向项目保障,推动项目早竣工、早运营、早出成效。
3.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持续做大做强镇强村公司,全力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建设下宅街等四个标准型快递进村“共富驿站”。持续完善强村公司抱团发展机制,深入探索“强村公司”带动农民、低收入农户增收路径,以党建引领、人才赋能、产业先行、思路创新“四大硬招”,闯出村级经济更出彩、百姓收入更出众、乡村生活更“出圈”的共富路。
4.提升基层治理效能。针对大东坝石仓片区是浙西南最大的客家聚居地的特殊性,主动探索建立区域性自治组织,以当地独具特色汀州文化和宗族人情为纽带,成立了村民自治性的治安防控和人民调解相结合的石仓片区“联防联调中心”,构建全民“大防范”“大调解”新格局,打响“客家说事”品牌,探索“客人治客、客事客解”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打造客家特色的新时代“枫桥经验”有效实践平台。
三、几点工作建议
1.加大非粮化整治后粮功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非粮化”整治优化后,部分地块缺少配套的基本设施,山区农田更是如此。大东坝镇“非粮化”整治出5000余亩面积,部分区块存在缺水、机械化无法开展等情况。建议:改善农田配套基础设施,推动农田适机化改造,对镇域粮食生产功能区内逐年安排改造提升建设,包含新建或修复机耕路、水渠、堰坝等。
2.加快235国道项目红线范围外的三改工程建设。目前235国道二标段已安排开始路基和路面建设,但是涉及沿线村庄的三改工程还未开始实施,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群众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建议加快三改工程的实施进度。
松阳县大东坝镇人民政府
2023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