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坝镇2022年度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索引号: 00266409_7/2023-21211     发布机构: 大东坝镇     发布时间: 2023-12-20 16:12:04点击数: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大东坝镇2022年度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2022年,大东坝镇紧紧围绕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加强民主监督,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推行依法行政、优质行政、廉洁行政,进一步巩固政务公开成果,规范政务公开内容,创新政务公开形式,突出政务公开重点,提高政务公开水平,有力地促进了中心各项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是统一认识,加强领导,确保政务公开落到实处实行政务公开,让人民了解政府的工作,参与政府的决策,监督政府依法行政,完全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人大对政府实行监督的重要载体。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我先后多次召开了村两级干部会议,对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工作进行了督促和部署。

党委、政府明确要求政务公开工作要本着“规范、明了、方便、实用”的原则,将常年公开、定期公开与随时公开相结合,事前公开与事后公开相结合,对已公开的内容还要注意随时更新。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将公开栏等设在群众便于阅览的地方。另外,我们还采用广播、会议等形式将有关政务予以公布。凡涉及组织人事工作的,在党委会、村两级干部会议上公开;涉及经济管理工作的,逐级向群众公开;涉及农经的热点、焦点问题,直接公开到户、到人。

二是突出重点,明确形式,规范程序,不断深化政务公开在政务公开推进过程中,我们讲求实效,根据本镇实际,突出重点,创新形式,不断提高政务公开工作水平。在公开内容上,我们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在公开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公开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以及群众最关心、社会最敏感、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问题。在公开形式上,通过公开栏、会议等多种形式实行政务公开。对重要的政务活动,一律要求民主议事在前,决策公布在后,必要时召开人代会,广泛征求并统一意见后进行公布。对涉及到各类财务收支的,一律审计理财在前,核实公布在后。

三是创新思路,真抓实干,务求政务公开工作富有成效在政务公开工作中,我们注重创新思路,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把政务公开与目标考核相结合;二是把政务公开与社会服务承诺相结合;三是把政务公开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通过这“三个结合”,有力地推进了政务公开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促进了领导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通过政务公开,充分发扬民主,让群众及时了解当前村两级的各项政务活动,提高了干部群众参与政务的积极性,提高了领导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规范了政府机关的权力运行,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工作顺利开展。通过政务公开,有效地规范了政府机关的权力运行,不公正、不公平现象逐渐减少,非生产性开支大幅度降低,改进了机关工作作风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形象,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

二、存在的问题

(一)随着基层政务公开的推进,基层政务公开工作有了更高标准和要求,既要把软硬件建设好,也要把成果转化好。目前工作力量薄弱,导致工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依申请公开规范化有待提升。基层依申请公开存在办理流程不规范问题,登记、审核、办理、答复、归档等工作制度落实不够好。

(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宣传有待加强。主要是部分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理解存在偏差,把申请公开作为信访、投诉的渠道。

三、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我镇将以服务人民群众为主线,以推进基层政府信息公开为重点,深入贯彻落实《条例》,落实省、市、县的各项要求,全力做好政务公开工作。

一是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扩充政务公开专职人员队伍,采取业务专家“请进来”、学习交流“走出去”等方式常态化学习交流,第一时间传达上级政务公开工作最新要求,交流工作经验,为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供力量保障;

二是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专注度,促进主动公开、解读回应、依申请公开办理、公众参与工作质量,以群众需求为牵引,全面提升公开质量;

三是加强条例宣传解读工作。把条例宣传解读工作纳入考核内容,强化基层条例宣传解读的意识,在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中,利用电子屏幕播放新条例宣传标语,在公告栏张贴条例内容及解读;利用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等平台,推送新修订条例原文、权威解读等,加强线上线下协同联动,扩大新条例的公众知晓度。




                                                                                    松阳县大东坝镇人民政府

                                                                                        2022年12月31日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