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县教育事业稳中向好,思想引领持续加强,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队伍建设稳步提升,改革创新卓有成效。县教育局荣获2022年度全省教育工作业绩考核优秀单位、省职成教发展考核优秀单位;2022学年全省高校新生体测合格率和优良率均列全省前列;教育跃阶攀高行动初显成效,高考C9高校录取10人,双一流建设高校及省重点建设高校181人,本科录取529人;中考优秀率位居全市第三。具体表现为:
(一)以党建为引领,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全面加强。一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印发《中共松阳县教育局委员会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五张责任清单”的通知》,成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局党委职责及党委委员责任分工。二是增强教育系统政治自觉性。组织各校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党的二十大师生说”等系列活动,在全市“红动丽水 挺进共富”红色故事宣讲活动中个人组和集体组均荣获金奖。深化“三进”活动,打造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思政课程体系,充分利用安岱后、枫坪斗潭等红色研学基地,深入开展红色教育。三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按照“一校一品”要求创建具有教育特色的党建品牌,开展全县教育系统党建“三比三争” 创新展示擂台赛。整体推进清廉学校建设工作,实验小学获评第二批浙江省清廉学校建设示范校。
(二)以人才为引擎,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一是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印发《松阳县教育局关于做好全县教育系统师德师风问题整治工作的通知》,动员相关中小学、幼儿园学校教师积极参与专项整治。二是加大优质人才供给力度。上半年全县教育系统先后引进E类人才1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9人、全日制本科生3人,公开招聘事业人员49人,定向委培毕业生10人,硕师计划5人(含委培2人)。三是建立健全名优骨干教师培养体系。出台《松阳县名优骨干教师管理办法》《松阳县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试行)》等政策,推进绿谷名师全员进阶,开展以“专业治教”为主题、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的教学基本功评比、学科名师评选等活动。截至目前,全县有教职工2062人,骨干教师队伍达1000余人,其中省特级教师3人、省教坛新秀6人、市教学名家2人,任期内市教学名师(德育名师)19人,市学科带头人(德育带头人)57人,县教学名师(德育名师)14人,县学科带头人(德育带头人)16人。
(三)以短板为靶向,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一是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学有优教”第二季度考评全省第23位,全市第一位。南城文教园区幼儿园顺利完成招生工作,新增公办幼儿学位450个;育英小学正式投入使用,新增小学学位1260个。二是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新购置73块教室交互式黑板,实现公办义务段学校交互式黑板全覆盖;投入412万用于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创新实验室建设,投入443万元完成教育网万兆提升改造工程。三是实现精准帮扶。上半年义务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部免费享受“爱心营养餐”和“一蛋一奶”,受助金额达132.58万元,确保家庭贫困学生应助尽助。
(四)以创新为抓手,持续深化教育领域改革。一是扎实推进“双减”工作。实现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清零的目标,义务段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赤寿小学撰写的《四维打造:教共体背景下“双减”实践新模式》入围省“双减”优秀实践案例。二是扎实推进“县管校聘”工作,打破队伍管理体制障碍,联动人才队伍培育振兴、优化教师职称评审及各类教育提质增效。三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践行新课程理念,以单元主题教学为切入点,积极探索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课堂教学。组织参加省教研部门组织的学科教材培训、学科疑难问题培训,参加市学科课堂教学、先进教研组、“双减”案例等评比活动。
(五)以质量为核心,推进“393+X”跃阶攀高。一是启动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加快薄弱园整治,提高优质园占比,截至目前,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63%,一、二级在园幼儿占比为74.92%,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100%。二是迎接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实地核验,平稳有序完成2023年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质量监测工作。推动省市民生实事项目落地,发布《松阳县随迁子女入(转)学实施办法》,落实公办义务段学校“长幼随学”的服务举措;全面完成正脊筛查9893人。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教共体结对全覆盖。三是深入推进县中崛起。松阳一中持续与北大信研院合作,助推松阳一中、二中成立教育发展共同体。全县高考上线率99.4%,其中一段上线率63.8%,二段上线率99.5%。四是推动丽水农林技师学院摘筹工作,专业设置、教师转隶、招生人数等均达到预期。茶乡共富实习实训基地被浙江省教育厅等十部门评为省产教融合工程项目。五是推进成人教育再上台阶,浙江开放大学松阳学院顺利更名,新建西屏街道和象溪镇两所老年学校。有序完成民生实事任务,开展职业教育培训4128人次。古市成技校《老年人智能手机与网络常识培训》项目被省教育厅评为“智慧助老”优质培训项目,系全市唯一。
(六)以德育为首位,推动“五育”并举全面发展。一是抓好德育工作,持续深化“田园教育”德育品牌和“浙西南革命精神”的有机融合,开展红色文化“三进活动”(进校园、进课堂、进师生心间)。二是抓实体卫艺工作。2022学年松阳县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显示全县达标率为97.36%。积极举办中小学篮球、乒乓球、游泳等校园联赛。选送20个节目参加“绿谷之春•文艺”市级比赛。推进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新增金牌学校1所(松阳一中)、银牌学校2所(松阳二中、汇文中学)。民族中学绿谷攀岩队累计获得国家级奖牌6枚,省级奖牌100余枚,2023年8月个人单项获世界攀岩锦标赛第八名。松阳五中皮划艇队累计获得全国级金牌7枚,银牌2枚,铜牌2枚;省级金牌18枚,银牌15枚,铜牌15枚。三是常态化开展劳动教育,新增松阳五中、城北小学校内劳动教育基地,积极开发丰富的劳动教育课程和活动,将劳动意识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七)以安全为底线,为平安校园保驾护航。一是完善县级校园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印发《中共松阳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关于进一步完善松阳县校园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的通知》。成立教育系统平安护航亚运百日攻坚领导小组,印发《松阳县教育系统平安护航亚运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二是广泛开展专题教育。上半年共计开展5922节安全教育教学课程,开展率97.99%;共计30239名学生完成194031次在线安全知识学习,开展率95.92%。三是建立常态化巡查工作机制,全县68所中小学、幼儿园共设置隐患巡查点位1697个,上半年完成隐患巡查33063次,发现风险隐患87处,整改完成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