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2022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及2022年工作思路
索引号: 00266423_0/2023-00332     发布机构: 县交通运输局     发布时间: 2023-01-18 15:27:51点击数: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2022年,松阳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县交通运输局的大力支持下,较好完成年各项目标任务,现将具体工作完成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统筹做好道路运输执法工作

2022年共出动执法人数1650余人次、开展联动活动38次,检查车辆数641辆、检查企业数291次、除险保安隐患企业自查共226个,以上隐患已全部消除,处罚案件10起、罚款金额2.26万元。

维修驾培:实地前往县域内的49家三类维修企业,指导负责人解决维修电子健康档案注册及使用的问题,三类健康档案完成对接和上传率100%,共淘汰国三及以下的营运重型集装箱牵引车和危货运输柴油车辆26辆。强化车辆尾气排放管理,实施机动车排放检验与强制维护制度(I/M 制度),目前I站、M站尾气的检测站已经完成建设并挂牌,全县累计建成汽车尾气排放治理维护站(M站)2家,2022年以来,累计检测辆次13318辆次,其中免检车5600辆次,检测不合格辆次990辆次。

客运公交:今年8月,松阳至四都、三都、竹源、玉岩、高亭、安民、下宅街,古市至新处、谢村等9条农村客运班线执行新的票价政策。截止目前,完成建设226个城乡公交站指示牌、对原有6条城乡公交线路优化工作以及9条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营,除通过电召出租车通达的11个行政村以及象溪、板桥、裕溪三个乡镇的22个行政村外共有170个行政村实现城乡公交通达,完成率为83.74%。

货运物流:持续深化“浙运安”应用,“浙运安”使用率100%,危货车辆抽查率达50%,据个别路段提升改造提速后,驾驶员按实际驾驶,系统未变更分段限速。已开通客货邮融合班线路12条,建成9个客货邮融合运输服务站、25个“一点多能”农村物流服务点、135个普服农村物流服务点。11月松阳县此项工作得到了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及浙江省邮政管理局的肯定,被评为2021年度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四星级样板县。

综合监管:综合监管:深化综合监管平台工作,省市下达工单处置率达100%;推广应用浙运安重点营运车辆智控平台,使用率及异常情况申诉处理率达100%,异常线索处置率达到100%以上。实时动态监控危货运车辆,由专人每月按不低于10%车辆比例抽查通报动态监控情况。

二、扎实开展公路执法工作

在抛洒滴漏专项整治中,查处违章车辆15余辆,配合县“三改一拆办”,处置两路两侧违法建筑点位23处,拆除违章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每月前往4个乡镇街道督查“无违建县”创建进展;拆除非公路标牌(包括横幅、广告牌)200余处,处置公路用地范围内擅自种植农作物点位80余处,面积达900余平方;清理各类违章堆积物500多立方米。清理了控制区以及公路用地范围内的农作物、非公路标牌、违章堆积共计600余平方,非公路标牌10余块,发放各类宣传册500余份。推进路域环境整治工作,截至目前,省市到松阳督查8次,共发现点位17处,都已处置到位。横向配合交警和其它执法部门整治各类马路市场,共出动执法人员500多人次,文明劝导商贩1400多人,整治不规范停车1000余辆;及时与养护部门对接,做好路产路权维护和赔偿等工作,共收取公路赔补偿款15.4万元。

三、持续加强超限运输治理工作

截至目前,治超站和队本部基层站所建设均已基本完成,累计共出动执法人员1300人次,查处非法超限超载运输车510辆,非现场超限案件475件,案件非现场执法占98%以上,卸载货物11317.08吨,记分1630分,共处罚款144.0194万元,宣传人员300余人次,散发宣传资料200余份,超限率控制在2%以下,基本消除“百吨王”。

四、加强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监管工作

截止12月初,受理新建项目31个,完成5起行政处罚,共处罚金85000元。对受监项目的工地临时试验室(或驻点)开展试验监督检查4次,签发试验检测抽查意见书13份,反馈13份。进行农村公路质量专项检查60余次,签发质量检查意见书41份(其中小型公路含安全25份),反馈41份。进行农村公路安全专项检查60余次,共签发安全检查意见书18份(另外,小型公路与质量同发25份),已全部反馈。开展利剑行动专项检查39次,发现各类隐患问题102个,已全部要求整改到位,开展交通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专项检查18次。

五、切实做好港航海事执法工作

开展以渡口安全监管、“五水共治” 船舶污染物防治、航道巡查及日常养护、保持辖区“美丽渡口”、“美丽渡船”达标创建等,对涉渡乡镇渡口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情况、船舶证书有效性、渡工持证情况、船舶渡埠的安全设施设备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共开展航道巡查11次,渡口安全检查36次,检查客渡运船舶72艘次,隐患整改率达100%。开展船舶、渡埠污染物专项整治行动11次,出动执法人员33人次,检查船舶22艏次,发现一般隐患1起,整改1起,已完成32艘次日常检查及12艘次的安全检查录入。于8月11日,对靖居口渡口浙松渡0010号渡船开展内河运输船舶燃油质量抽检,抽检结果为合格。船舶污染物均已及时上岸转运处置。

六、深入推进交通治堵工作

截至12月初,新增停车位300个(其中公共停车位50个)。实施点位松阳县青龙(横山头)地下停车场及其配套工程,新增停车位818个,其中,配套停车位700个,公共停车位118个。长松路新建6个港湾式公交停靠站,打造非机动车示范路1条。

七、其他

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改革:截止今年12月,安排4名执法人员全时下沉至乡镇开展工作,6名执法人员分时下沉至乡镇开展大综合改革执法工作。

浙江交通阳光监管应用工作:截至目前未发生预警工单数,同时每条工单反馈均及时进行了处理。因2021年上半年产生工单数37条,其中处理方式为有异常的工单只有0条,工单异常率为0.00%,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触发选择性执法预警。在收到预警后,立即组织人员向相关科室了解情况,及时将反馈信息报送市局。

八、下一年工作计划

1.进一步推进“客货邮融合”、“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统筹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提高城乡公交客运服务普惠均等水平。争取在2023年,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率达93%。稳步推进“客货邮融合+”,打造“一点多能、功能集约、便利高效”的农村运输服务发展模式,化解“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大力推进老旧营运车辆淘汰更新,落实机动车排放检验与强制维护制度(I/M制度),建立完善排放检验和维修治理信息共享机制。持续保持高压监管,加大安全督查力度,严格落实“三关一监督”制度,确保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态势平稳。

2.确保辖区内的公路安全畅通,加强巡查力度,保持公路长效管理机制,狠抓染公路、抛洒滴漏的违法行为,继续做好公路路域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拓宽监督举报渠道,动员公路沿线居民对污染行为进行监督,增强爱路护路意识,积极主动参与维护路产路权。

3.严格落实治超工作有关制度。强化源头治理,及时公布、更新重点货运源头单位名单,落实路面执法与源头监管倒查工作机制;强化科技治超,进一步对现有治超非现场执法设施的升级改造,同时利用浙江省公路超限运输治理监管平台,加强严重违法超限超载货运车辆的监管,进一步加强普通公路超限100%以上非现场违法超限数据的采集、审核,依托G235国道松阳超限检测站,完善治超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机制,强化治超联合执法部门协同。

4.进一步规范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监管报备程序,落实工程监理制与质量安全责任登记制,做到项目监督覆盖率100%。加强工程交(竣)工质量检测与评定工作的备案监督管理,确保工程交(竣)工质量验收合格率100%。扎实开展品质工程建设,深入推进设计标准化和精细化、施工标准化,进一步打造“品质工程”示范创建工作。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一步落实施工单位对从业人员教育培训的法定职责,强化施工一线作业人员守法守规意识,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和挂牌督办制度,扎实构建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工作机制,努力争取实现2023年度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工程零死亡目标。

5.强化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严查安全隐患。认真做好季节性和突发性安全工作,认真制定和实施“三防”应急预案,积极做好夏秋期间迎战台风的准备,保障船舶、人员等生命财产安全。整合力量,严查“三无”船舶,严厉打击违章行为。将港口船舶和大气污染物防治工作常态化,联合涉渡乡镇人民政府,加大对船舶、渡埠污染物收集转运处置监管力度。持续推进港口船舶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对偷排漏排行为实行零容忍。

6.开展新一轮交通治堵工作。提前谋划2023年治堵工作方案,让交通“血脉”更加畅通。继续采取多项并举的治堵行动,实现路网设施不断得到完善、停车设施不断得到倍增、城市交通管理不断得到加强、公共交通服务不断得到改善、满意度不断提升的治堵工作目标,不断改善公共服务水平和市民出行环境,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