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耕地“非粮化”整治更需关注“收成”
发布时间:2022-08-29 09:16:22点击数:

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国办发〔2020〕44号)发布后,我县高度重视,因地制宜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耕地“非粮化”排查整治行动如期扎实推进,截至2022年8月17日,全县“非粮化”土地签约4.412万亩,清理腾退3.921万亩,已种植粮食作物3.703万亩,完成目标任务约89%。经过近2年的“非粮化”整治优化工作,成效明显,但也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如下:

一、基础设施难以满足种粮需求

1、水源涵养功能亟待修复

我县山区多梯田,数十年种植经济作物,对灌溉要求不高,原有水系在一定程度上被改变,导致上游水源涵养功能弱化。平原区块部分田块为沙壤土,蓄水能力较差。部分灌溉水渠基础设施维护不到位,导致无法满足水稻基本种植条件。例如在大东坝石仓区块,约80%耕地由于水源不足,出现缺水情况,今年种植的秧苗存活情况不容乐观。部分缺水地方需要用柴油水泵抽水,导致种植成本升高。部分地方已发生种茶村民与种粮户争抢水源的问题。

2、宜机化路网亟待修复

现代化大规模开发种植技术,需要大型农业机械化配套开展实施。目前从有关乡镇街道了解到,多数机耕路网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存在部分地块仅周边通机耕路,田间无路或田埂路网年久失修等情况,不能满足农业机械化种植条件,机耕路网基础设施的不完善,限制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影响种植效益,增加了种粮户的种植及管护成本。导致一些不利于机械作业的田块无人愿意承包种植,从而出现长时间抛荒现象。

二、“插花田”制约规模化种植

目前,“插花田”现象是导致“非粮化”整改优化工作难以连片的重要原因。比如在望松、斋坛、樟溪等区块,因村民不愿意挪移整治区域内的老茶树、油茶树等经济作物,出现比较零散分布的“插花田”问题,影响到种植的连片性和政府部门上图入库及电子地图规划等工作,同时也增加了种粮户种植成本和难度。我县曾发生多起因种粮户开展无人机大面积喷洒除草剂(喷洒高度要求约7米)波及 “插花田”周边村民种植的作物,导致矛盾纠纷事件。

三、效益不高影响种粮积极性

据了解,种植1亩粮食(一年生)收入按政府收购价估算约1000-2000元,而种植茶叶等经济类作物(多年生)每亩收入约5000-10000元,粮食作物的经济收益远远低于种植茶叶等其他经济作物的收益。随着近年化肥、农药、人工等价格逐步上调,尤其因国际市场化肥、农药等价格持续上涨,拉动着国内价格持续上行,导致种植成本逐年提高。目前松阳各种粮户基本上种植单季稻,从撒播到收割,时间大约需要120-150天左右,种粮户考虑经济收益后犹豫是否投入种植,存在200多天农田空闲期抛荒风险。且今年三季度雨水偏少,更导致大部分田块严重缺水,部分田块已处于绝收。多数种粮户普遍反映今年亏损严重,其中部分种植户已经有了明年不再种植的想法。

四、服务保障滞后导致卖粮困难

松阳县将在2022年底前全面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净面积5万亩的整治优化任务,粮食种植面积突然增加,届时大量粮食需要烘干和入库。据了解,目前松阳县收粮只能依靠地方粮站,仅有2家烘干基地,数量少、规模小、效率慢,远远满足不了种粮户的送粮需求。虽然松阳县强村公司在筹划建大型粮食烘干和仓储基地,但两个月左右就到了大规模收割期,是否能满足全县接踵而来大规模粮食烘干、仓储需求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五、耕地利用率低易成舆情热点

“非粮化”整治优化目前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化种植尤其是撒播、天气等原因会出现杂草与水稻齐头共生甚至草大过粮的现象,或因基础设施不到位,导致部分区域难种植出现抛荒,极易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有的的人会断章取义,甚至从外县农田管护不到位的视频移花接木,通过抖音等网络媒体传播,可能对我县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为此,建议:

一、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在“非粮化”整改优化过程中,以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为牵引,推进生态修复,增强水源涵养功能。统计各区块需修复的桥梁、路渠、田埂、灌溉水源地等农田基础设施。在加大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按宜机化农业种植的要求进行整改优化,排除种粮条件差的后顾之忧。

二、最大限度减少“插花田”

建议地方政府部门按图规划片区,力求达到连片性,保障农业种植的需求。成立片区“党员调解队”,针对“插花田”问题、签约问题、腾退问题,做好问题梳理。摸清底数,掌握矛盾点,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及地方政府制定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确定相应的处理原则,积极协调,如:对存在“插花田”区块制定相应政策,或给予补偿或给予调整等。坚持保障农户的合法权益与确保田块种植连片性并重,积极妥善化解矛盾,保障各方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多举措提高种粮效益

鼓励大力发展机械化作业,提高效率,减少用工,降低生产成本。实施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不仅要推广大型机械装备,还要开发适宜山区、丘陵的小型机械装备。为避免休耕期,即单季水稻种植后,其他时间农田抛荒问题。可以探索由公司+农户合作种植其他粮食的模式,比如有公司提出可以在休耕期将流转的农田返回村民免费种植,也可以提供芥菜种子,村民负责种植,公司设定最低收购价确保有人收有效益。如果这种模式能成功,可以达到农户、公司、政府多赢的效果。建议进一步深化调研,探索出一条适合松阳非粮化改造的有效途径。

四、积极提高政府服务能力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一是尽快制定基础设施修复方案,用好修复资金,确保满足粮食种植的基本要求。二是加强各区块粮站的基础功能建设,根据粮农送粮时间优化粮站工作人员值班时间,尽快完善粮食烘干设施和仓储基地建设,解决种粮户送粮难的问题。三是由地方政府部门牵头,发挥县农业种粮专家、丽水农林技师学院等专业人才的作用,选择本地适宜种植的高产品种,组织指导合理密植、施肥、灌溉,防病治虫,达到提高亩均产量。四是鼓励发展当地粮食产品精加工业,延伸粮食产业链,创建品牌,提高粮食产品附加值,实现地方粮食产业振兴。五是加大农业技能人才培养,解决能种粮、会种粮、种好粮人才奇缺问题。

五、加强正面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建议地方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网络舆情信息,营造良好的种粮舆论环境,尊重种粮人,打击非法网民。可通过网络、新媒体等,进行全民宣传。促使广大人民群众认清国家粮食安全的严峻形势,认识到耕地“非粮化”的严重后果,从积极的角度认识粮食安全,从而促进社会稳定。


  
【推荐】 【打印】 【关闭】
主办:丽水市松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浙ICP备06037381号-1
技术支持:浙江万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浙公网安备 33112402000040号  网站标识码:3311240009
Copyright @ 2016 www.songyang.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