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松阳县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2022年,松阳县应急管理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认真贯彻市第五次党代会、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围绕“1+4+10”工作部署,紧盯三个目标,优化四项机制,提升五大能力,为实现“二次创业”、建设现代化“田园松阳”提供坚强的应急和安全保障。
一、紧盯“三个目标”
(一)安全生产方面: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确保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前三年平均值分别下降20%,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05以下,有效防范较大事故和较大社会影响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
(二)自然灾害方面:自然灾害因灾直接经济损失控制在全县GDP的1%之内,避免群死群伤事件发生,特别是防汛防台工作中力争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9‰以内。
(三)应急救援方面:组建2支乡镇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以乡镇救援队伍为核心组建区域应急救援联盟;实现可视化指挥调度连通率、30分钟响应率和连线质量达标率“三个100%”;推动社会应急救援力量核心队员红十字救护取证率达80%以上。
二、优化四项机制
(一)动态评价机制。结合实际,科学建立动态评价指数,健全完善综合督查、专项检查和暗查暗访等机制,对各有关部门、有关企业、乡镇(街道)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的过程性管理工作和阶段性事故灾害情况进行动态评价并定期开展晾晒点评。对评价指数排名靠后、问题反复发生的地区、行业领域,综合运用警示通报、专项督导、约谈督办、责令整顿等方式整顿提升,倒逼责任落实。
(二)重大风险隐患防控机制。重点以“重大安全生产问题清单”和“除险保安工作评价指数”为抓手,有计划地对各安全生产专委实行每月主动会商、主动查找、主动整改工作机制,推动重大安全问题破解,全方位夯实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基础,实施重大安全生产问题主动发现、限期整改、销号闭环、举一反三、提质扩面全流程闭环管控,实现重大安全问题由点上整改向整体化转变和系统化提升方向跃进,力争全年闭环销号10个以上“重大安全生产问题”。
(三)隐患闭环整改机制。建立“双重交办、双重督办”机制,通过企业自查、属地排查和省、市、县级督查,对隐患问题向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同时交办、同时督办,推动实现隐患动态清零。全年挂牌整治道路交通、消防、工矿商贸、建设施工、特种设备等领域重大事故隐患10个以上。
(四)督查督导机制。安全生产巡查全覆盖,9月底前,完成剩余的11个乡镇(街道)和6个重点部门巡查任务,进一步落实乡镇(街道)和重点行业监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职责,推动地方和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难点、热点问题的解决。
三、提升五大能力
(一)提升统筹协调能力
1.健全县乡村全贯通组织体系。县级层面,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三管三必须”原则要求,依托县应急管理指挥部,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标准化的制度体系;乡级层面,完善由党政主要负责人为主任的应急管理委员会运行机制,推动实体化运作;村级层面,强化村级应急指挥工作小组职能,配备专职应急管理员,全面建立健全“县-乡-村”自上而下、全覆盖、全贯通的应急管理责任体系。
2.强化行业主管责任落实。坚持“三管三必须”原则,有效运行安委会“1+9”组织架构,督促各专委会年度工作清单、季度例会、工作报告、专项检查等制度有效落实,更好地发挥专业统筹作用。
3.完善县安委会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定期会商研判、定期工作点评及信息通报等工作机制,更好地发挥县安委办统筹协调和督办落实作用。通过《应急专报》定期通报分析研判安全生产形势,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经验总结交流。
(二)提升安全监管能力
1.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整治。坚持以“除险保安”行动为总牵引,紧盯危化、矿山、消防、道路交通、城市建设等九大重点领域开展安全整治攻坚。一是针对三类“园区、企业、设施”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开展集中攻坚整治行动,坚决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二是深入推进矿山安全大排查专项行动,强化矿山安全执法和分级分类监管,6月底前完成矿山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建设,并接入监测预警信息平台;12月底前地下矿山开采机械化水平提高20%,新开办矿山严格落实联合踏勘制度。三是全面开展为期一年的危化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完善危化品安全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机制。开展危化重大危险全覆盖督导检查,全面压实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责任制。推进松阳范围内油气长输管线全面完成可燃有毒气体报警系统建设。开展危化企业老旧装置安全风险评估,实施分类整治。加强易制爆、剧毒品、环保设施安全监管,加强油气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评价和管理。
2.强化安全监管执法。一是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紧扣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职责情况和工贸行业25项执法检查重点事项,常态化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严厉打击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工贸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二是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严格实施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规范着装、执法车辆装备使用、执法全过程记录等制度;建立健全执法人员入职培训、定期培训和考核制度,积极通过在线培训、集中培训、案卷评比、执法比武等方式,强化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提升,确保无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三是提升营商环境。落实集中检查日、最多查一次、掌上执法等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落实县委“1+4+10”行动部署,对2022年新拿地一般工业类项目,落实助企代办,全程代帮办,缩短审批时限,打造线下“一站式”服务,实现企业拿地30个工作日开工建设,全面提升营商环境。
3.完成第二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制定工作清单,逐项落实责任,健全责任督导体系,全方位夯实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基础。12月底前高质量完成三年行动2022年346项目标任务,并总结形成一批典型经验模式。
(三)提升灾害防御能力
1.提升综合防灾减灾水平。一是推进避灾安置场所提质扩面。加强146个现有规范化避灾安置场所生活物资和应急物资配备和管理;新增村级规范化避灾安置场所19个,8月底前完成规范化和可视化建设任务;对2019年以前建设的避灾安置场所重新进行房屋质量安全鉴定,及时清退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点位。二是全面完成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按照省市普查办部署,做好各项阶段性工作任务,12月底前完成县级灾害综合风险图、综合风险区划图、综合防治区划图绘制,加强对普查工作的全面总结和成果应用。三是完善救灾物资管理机制。科学确定救灾物资储备品种及规模,编制2022年度储备计划,制定应急物资分类指导目录和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应急物资储备、使用职责分工,确保应急物资采购、储备、调用、补充等工作科学有序开展。四是健全灾害应急报灾体系。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汛期前调整更新县乡村三级灾害信息员名单,加强自然灾害报灾系统操作等业务培训,6月15日前,县乡灾害信息员培训率不低于50%,村级不低于20%。
2.提升台风洪涝灾害科学防控水平。一是做好汛前准备。开展防汛检查和风险隐患大排查,制定“问题、任务、责任”三项清单,落实风险隐患闭环管控。公布防汛行政责任人名单,调整县防汛指挥部成员。分级签订防汛责任书,组织防汛责任人培训。组织录入省基层防汛防台应用数字化系统信息,更新村级防汛形势图。二是加强重点时段管控力度。吸取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教训,做好梅汛集中降雨、台风和强对流等情况下的自然灾害防御工作。三是开展标准化建设。对照省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与管理标准,组织开展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标准化建设。
3.提升森林防灭火管控水平。一是落实防火责任。切实落实乡镇、村、户森林防火工作“三级”责任制,明确村主要干部职责,推动落实将森林防火责任写进“村规民约”,对未构成刑事或行政处罚的人员,依照村规民约追究责任。二是加强火源管控。实施森林防火“十个一律”管控措施,严格落实许可审批、设卡检查、巡查排查等措施,组织开展野外火源专项治理和打击森林违法用火行为专项行动,持续加强祭祀、农事、林业生产等用火管控力度,坚决遏制违法用火行为;11月底前完成林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专项排查治理,有效解决“树线矛盾”。三是提升保障水平。结合2022年县民生实事项目,推进基层防火灭火救援队伍装备优化工程,采购115台背负式风力灭火机、16台高扬程森林消防水泵等装备,更新乡镇(街道)防火灭火救援队伍装备,加大森林防灭火队伍培训演练频次,同时加强保险保障力度,将全县森林消防队员人身意外保险提高到100万/人,确保森林防灭火队伍随时“拉的出,用的上”。
(四)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1.强化基层应急体系建设。一是以乡镇应急管理站规范化建设为契机,实现“六有”(有牌子、有场所、有机制、有队伍、有物资、有演练)标准。二是村级层面配备应急管理员,牵头负责村级应急管理工作,使防汛防台、森林防火、应急救灾等具体工作在行政村一级有人落实。三是推进县级值班值守规范化建设。对照省厅值班值守规范化建设标准完成相关制度修订,完善工作流程设置,强化信息报送,使场所、制度、设施和值守工作基本实现规范化。提高信息报送质量,按照规范要求,严格审核把关紧急信息,确保紧急信息报送工作不出差错。
2.强化救援队伍建设。一是在成功培育应急先锋综合救援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装备和训练体系,打造一支适应“全灾种”救援需求,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县级综合性救援队伍。二是在去年古市镇、大东坝镇组建2支乡镇级“一专多能、一队多用”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的基础上,再谋划组建2支乡镇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以4支队伍为核心组建区域应急救援联盟。三是开展应急救护员培训,推动社会应急救援力量核心队员红十字救护取证率达80%以上。
3.全面深化数字化改革。加大防汛防台、危化品全生命周期安全、工业企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与救援、森林防灭火等省建应用贯通力度,督促指导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充分运用统建应用开展日常工作,并配合做好系统迭代升级,实现上下贯通。完成基层防汛防台可视化视频监控接入指挥平台。加大全市应急融合通讯平台应用力度,实现乡镇(街道)移动单兵配备全覆盖,组织开展无信号环境下的可视化演练。
(五)提升全民应急能力
1.深化教育培训。将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的重要论述纳入培训工作重点,作为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理论中心组、企业安全知识培训等的必选内容;完成各乡镇(街道)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应急管理培训全覆盖;完成企业各类从业人员安全培训4100人次;全面规范安全生产培训秩序,开展安全生产培训“走过场”专项整治和制售假冒安全生产证书专项行动,进一步提升培训质量。
2.深化主题宣传。在县级媒体常年开设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宣传栏目,播放森林防火、防汛、地质灾害宣传视频,定期宣传安全应急知识。围绕重要时间节点,通过短信、广播等多渠道发送应急预警信息。以“3.19”森林消防宣传日、防灾减灾宣传周、安全生产月为主要抓手,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纳入宣传重点,通过开展集中咨询、举办有奖竞赛等形式深入开展宣传活动,依托公众号及时发布我局工作动态,全力营造关注安全、关注应急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