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故里沐清风
文章来源: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4-22 10:45:32 点击数:
分享到:

“甄布政,甄布政,长椽细瓦擂鼓门,八十公公作樵夫,七十婆婆织纺锭,两只小船运菜还缺一顿……”这首民谣从明朝至今一直在新昌县内广为流传,歌咏的是明代新昌籍廉吏甄完的清贫生活。当时歌谣传至皇宫,景泰帝朱祁钰命朝廷特使查清甄完家境之实情,颇为感动,特御赐“清官第一”金字匾额,以彰功德。

世人钦慕甄完高洁品格,在新昌苍骊山脚修建“复庵公祠”,后又在镜岭镇岩泉村异地新建,历经百年风雨沧桑,到近现代原址已残破不堪。2013年新昌县正式启动修复,并建设“甄完故里”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2089997837_22647117485_甄完故里廉政文化教育基地.jpg

修建后的“甄完故里”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经过一年多的整修建设,修葺一新的“甄完故里”重现在岩泉古村。基地由甄完祠堂、牌坊、陵园3个部分组成,设计为白墙灰瓦的明代仿古建筑,总面积近3000平方米,立体再现了甄完刚正不阿、体恤民情、一尘不染的形象,并集中展示了富有新昌地域特色的廉政文化。

微信图片_20210819170033.jpg

甄完公祠正大门

甄完公祠是基地的主体部分,由原甄完祠堂改建而成,分前厅、两厢、正厅三个部分,内新置雕像、匾额、楹联,从中融合廉政元素,体现甄完勤政廉政思想内涵。比如公祠大门正上方挂有“藩宪冰壶”字样的砖雕匾额,“藩宪”是明代对“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正二品)的尊称,甄完曾任该职,因此此处指代甄完。“冰壶”则有“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比喻甄完虽身居高位,但清正廉洁、一身正气。

拟用02.jpg

甄完公祠正殿

祠堂正殿内,立有一尊身高2.5米的甄完铜像。甄公一手拈须,一手执文,身形精炼,目光深邃,尽显其忧国忧民、勤政操劳的形象。铜像两侧楹联所书“清官垂国史,光争日月;硕德重乡贤,气满乾坤”,为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鲍贤伦誊写。立于其间,自有一股肃然正气涌上心间。

QQ图片20140825165656.jpg

甄完展馆

公祠东西两间厢房改建为廉政展馆,将甄完生平事迹通过连环画形式,分“孩提求学、进京赶考、清廉为官、造福梓里”四个时期,编写成30多个生动活泼的小故事进行序列展陈。展厅的连环画主要采用线条白描和水墨点染的绘画形式,寥寥数笔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跃然纸上,同时也加深了参观者的记忆。

私访惩贪1.png

展厅连环画“清廉为官”篇章之《私访惩贪》

甄完不仅是一个清官也是一位能臣。明永乐十九年(1421),甄完进士及第,初授刑部主事。后历仕刑部山东清吏司主事、刑部河南清吏司员外郎、河南左布政使等职。居官清廉仁政,刚正不阿,秉公断案,厚德泽民,明史颂其“清慎明刑,课绩为最”“能官之声,举扬朝宇”。

甄完故里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电教室.jpg

电教室全景

祠堂西北角是一座新建的多媒体电教室,专门设置“新昌清吏”展区,进一步展示新昌地域廉政文化,并安装影音教学设备,用于开展廉政教育。

DSC08733.JPG

徐渭手书“岩泉古井”

祠堂四周种植有苍翠绿竹和常青松柏,并立有“方伯”“进士”两座牌坊,牌坊前还原样保留了一口古井,明代才子徐渭手书“岩泉古井”四字,刻于井边。古井常年泉涌不竭,清澈无比。

央视拍摄—甄完训蒙.jpg

孩童身着汉服接受“清官古训”教育

003.jpg

纪检监察干部参观“甄完故里”

甄完故里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建成后,不仅为新昌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宣传平台,也迅速成为廉政教育活动的承办地。目前,基地已成为中国美院结对采风地、绍兴“新时代清风廉路”重要节点、新昌新提任领导干部廉政谈话点,并吸引了央视等国家级媒体来此专题拍摄,充分发挥了廉洁文化的引领、导向、熏陶和教育功能。

UD7A6986.JPG

调腔廉戏《甄清官》在“甄完故里”排练

如今在全面完善教育基地硬件建设的基础上,新昌还进一步深化了“甄完故里”体验式廉政教育模式,并通过编排甄完主题廉戏、拍摄廉政短视频,汇编发行甄完相关历史故事画册、图集,强化基地宣传“软实力”,让百年前的“甄完清风”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寻常百姓家”。

(新昌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