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县纪委县监委机关、县委政法委、县信访局、县公安局、西屏街道、水南街道、古市镇、大东坝镇、安民乡9个单位被丽水市委、市政府评为2021年度全市平安建设表现突出集体。
近年来,水南街道坚持问题导向,以南城社会风气整治为牛鼻子,狠抓项目清障拔钉,打好巡视巡察问题整改、村社干部教育整顿等系列组合拳,取得明显成效。信访总量“断崖式”下降,从2019年进京访9批14人,2020年4批4人,下降到2021年0批0人,实现进京访三连降。
一、念好“稳字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底座”。一是建立“1+6+X”工作机制。以街道综治办为核心,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乡贤、侨胞侨眷、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司法顾问等社会力量,开门接访,主动将矛盾纠纷化解下沉到村(社)。二是组团包村推动初信初访闭环管理。各村(社)联系领导、驻村AB岗、联系民警、第一书记组成包村小组,每周四定期研判,形成初信初访“三色办理”,针对棘手、复杂的红色问题,及时提交街道班子会研究讨论,纪工委全面跟踪督办,对有理访予以积极疏导化解。三是重排查抓源头消除信访隐患。定时开展地毯式、拉网式排查,对重点工作、项目推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纠纷做到早研判、准介入、快化解。2021年累计排查矛盾纠纷1087起,化解初信初访72件。
二、做好“减字工”。秉持公平公正、拨乱反正的原则,全力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一是突出重点,逐个“击破”。针对兴阳路阻工、中医院项目群体访、近300万元拖欠水电费追缴等历史遗留问题,我们抓住主要矛盾,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完成疏通化解。二是领导包抓,协调推进。积案化解实行“一案一专班、一周一调度、半月一汇报”工作机制,包案专班动态分析案情、制定化解方案、限期销号整改。三是因案施策,高效办理。对所有重复信访举报件,逐一开展复查复核;对久拖未办的,深刻剖析原因,找准化解难点,理顺办案思路;对应办结未办结、处置不到位的信访积案,倒排工期、销号处置。截至目前,水南街道30件国家级、5件省级信访积案,已化解32件,针对还没化解的何某女、翁某珠案件,正全力寻找突破口,争取案结事了。
三、落好“管字责”。强化信访维稳主体责任,深入开展“重点领域、重点群体、重点问题、重点人员”信访矛盾化解攻坚战。一是底数清。对重点问题、重点人员进行全面摸底,逐一建立台账,逐人逐案落实化解责任。二是消息灵。重点时段包案专班落实好“一日三见面”,发展重点人员邻居、村干部、网格员等成为“线人”,多渠道掌握重点人员一手动态、出行轨迹,杜绝人员失联上访隐患。三是行动快。街道组建了一支由5名信访骨干组成的拎包劝访小分队,一旦发现赴省进京访情况,不推不拖不找借口,半小时内拎包出发,确保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劝回。四是方法多。积案化解不局限于原有结论,重新开展调查工作、重新研究化解意见,用好用足政策,全力推动问题解决到位;广泛动员信访人的家人、亲属、朋友以及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参与矛盾化解,争取最佳的工作效果;深入了解信访人的所思所想所盼,做到思想上尊重、感情上贴近、生活上扶持,争取相互理解;坚决打击无理访、缠访、闹访,不向以上访来施压的人妥协,全面整肃信访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