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经济发展迈入“后疫情时代”,松阳县委县政府始终坚定“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坚持“工业兴、百业兴”理念,全力推进生态工业起势转型不动摇,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园区化、集聚化发展道路,聚焦富民强县,促进全县工业经济稳定增长。
一、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6%。2021年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5.57亿元,同比增长21.2%,增速较前三季度回落4.5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29.75亿元,同比增长0.6%,增速较前三季度回落2.0个百分点,其中12月当月增加值同比增长2.0%,较11月当月提高6.7个百分点。
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幅扩大。作为松阳规模以上工业主导产业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2021年实现产值83.86亿元,同比增长37.1%,拉动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6.6个百分点,对产值增长的贡献达78.2%。实现增加值12.32亿元,同比增长5.5%,增幅较前三季度扩大2.1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6百分点。
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快。2021年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产值16.94亿元,同比增长45.0%,拉动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9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2.04亿元,同比增长11.2%,拉动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2个百分点。主要由于两家铜业企业(浙江浙铜五星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和松阳县景顺实业有限公司)2021年订单充足,同时铜材平均单价同比上涨较多(30%-40%)。
4.纺织业影响大。浙江云中马股份有限公司为我县纺织业龙头企业,因公司上市和内部调整需要,成立丽水云中马贸易有限公司。从今年7月开始浙江云中马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经营方式转变成全部为丽水云中马贸易有限公司代加工,收取加工费。因委托加工部分只能将加工费计入工业总产值,导致了浙江云中马股份有限公司产值的大幅减少,全年产值下降38.1%,拉低规上工业增加值0.8个百分点左右。
5.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较快。松阳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仅松阳港华燃气有限公司一家,企业主营业务活动为天然气供应,今年受煤改气影响,合成革生产行业的企业在改用天然气,因此该企业本年的天然气供应增长较快;另外,今年天然气价格较去年同期约上涨55%左右。松阳港华燃气有限公司2021年产值同比增长84.6%,增加值同比增长74.2%,拉动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2个百分点。
6.文化制造业增长较快。2021年全县文化制造业实现增加值0.61亿元,同比增长60.8%,增速高出全市37.3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一。
7.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增多。2021年全县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4.80亿元,同比增长38.8%,增速高出全市7.1个百分点,居全市第3。有研发费用的企业有87家,比2020年增加了25家。
8.企业经营效益情况。2021全县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64.23 亿元,同比增长26.8%,利润总额11.74亿元,同比增长31.5%。营业收入利润率为7.2%,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3个百分点。
二、全县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
1.增加值增速下行行业较多。全县规上工业24个行业大类中,增加值增速下降的行业有13个,拉低规上工业增加值0.9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业、纺织业同比分别下降15.2%、10.4%,分别拉低规上工业增加值0.2、0.5个百分点。
2.价格指数高企。全省用统一的价格指数对规上工业增加值进行核算,今年以来全省钢压延加工业价格指数高于我县实际价格指数,企业数占我县规上企业的44%、产值占比50.7%的钢压延加工业(不锈钢产业)虽然产值同比增长37.1%,但受价格指数影响,1-12月实现增加值12.32亿元,同比增长5.5%,仅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6个百分点。
3.新增动能不足。近年来新上规工业企业数量少且体量小,对工业经济持续增长支撑不足,2021年新上规及小升规企业8家(注:小升规企业影响次年数据,当年不体现,该小升规指2020年度小升规企业),增加产值3.35亿元;当年退库企业7家,减少产值3.41亿元,新上规及小升规企业未能抵消退库企业影响,企业变动拉低增加值增速0.2个百分点。
4.高新技术产业处于下降态势。2021年我县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5.04亿元,同比下降3.4%,增速低于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21.3个百分点,居全市第8位。
5.产业结构不优。今年增长较快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行业增加值率低且价格指数较高,而增加值率高且价格指数低的医药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行业多处于下降态势。
三、工业经济运行的对策建议
1.不断促进不锈钢产业的转型升级。不锈钢产业是我县的主导产业,但我县不锈钢企业多以生产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为主,整个行业高耗能、高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产品附加值较低。生产的产品多属于不锈钢产业的基础原材料,产品附加值低、利润空间较小且易受制于人。因此应加大不锈钢企业转型升级力度,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创新能力,调优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
2.落实“惠企助企”政策,促进企业减负。当前全县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不断提高,应进一步落实国家、省、市、县一系列“惠企助企”政策,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用能成本、融资成本、物流成本等,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水平。
3.招商引资与项目投产“两手抓”。一是要加快在建5000万元及以上工业项目进度,督促早日投产,提供产值新增长点;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挖掘成长型企业,筛查培育高新技术、战新等新兴产业,既要争取升规企业总数提高,也要保证企业有良好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
松阳县统计局 陈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