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之窗 >> 松阳县人大 >> 代表风采
一颗红心为群众 满腔热血履职责 ——记县人大代表何平
(发布日期:2022-12-08 10:38:54  作者:王潇磊  责任编辑:松阳人大点击数:


在不久前落幕的松阳县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刚刚提交了3件议案、建议的县人大代表何平,最近又马不停蹄忙着走访调研白露岭交通拥堵与延庆村适龄儿童就读公办幼儿园问题。“刚动完手术也不好好休息,我看他一年365天得有200天,都扑在了村里和群众的事情上……”家人既心疼又自豪地嗔怪道。何平现为西屏街道延庆村党总支书记,自2007年当选为县人大代表以来,他凭借担任17年村主要干部的经验优势,为代表履职注入“红色”力量,全力以赴带动村庄产业增收、改善村民居住环境、为群众谋便利……完成了一桩桩一件件群众最关心最盼望的事,还在瓦窑头征迁等县重点项目推进中发挥了人大代表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肯定和信任。在选区有1600多名选民的情况下,以超92%的得票率当选县人大代表,为我县为数不多的连任四届的县人大代表之一。

和谐治村的“红色代表”

从优秀县人大代表到县旧村改造先进个人,从市级兴村(治社)名师到浙江省千名好支书……翻开何平的履历,满满当当都是“接地气”的各项荣誉。从2005年担任塔寺下村村委会主任、2014年以后担任塔寺下村党支部书记、2019年行政村规模调整后任延庆村(塔寺下村自然村、上连头村自然村、黄公渡村自然村合并)党总支书记,17年的村主要干部任职经历,让他练出了高超的群众沟通能力,更积累了宝贵的基层工作经验。他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更怀有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的满腔热情。当选县人大代表后,他充分发挥“双重身份”的优势:一方面,依托村主要干部身份深入走访倾听村民的困难和需求;另一方面,把治村工作与人大代表使命相结合,把党建引领意识融入到代表履职当中,念好念响了一本“红色代表”“治村经”。

近年来,随着村里的人口增多,房屋存量满足不了人口增量,许多原有的房屋老旧,住房紧张问题成了压在村民们心头最大的石头。而县里的旧村改造方案,在初行阶段有些不合理之处。对此,何平积极搜集民情民意,结合乡村实际与村民的普遍需求,多次撰写议案、建议指出改进该方案的不足之处,使得方案更具实操性。2010年,塔寺下自然村和上连头自然村先后启动旧村改造项目,何平在充分走访听取民意、多次会议研判村情后,发出了“党员带头签字”的号召,牵头召开了10余次村民代表会、“村一揽子”会议统一思想,还创新工作方式,在松阳县旧村改造工作中首次成立了村级领导小组—塔寺下村旧村改造领导小组。为稳妥高效推进项目,对于能代表村民发声的、想踏实为村民做事的、说话有公道的人,即使是旧村改造的“反对派”,他也毫不忌讳地纳入领导小组。期间,他组织了上百次旧村改造专题会议,一步步理顺村情、统一民意。其不怕苦不怕难、一心为民的做事态度,终于赢得了广大村民的信任,也彻底扭转了“反对派”们的想法。心一齐,事就顺。从2011年开始,村里旧村改造房屋项目启动,如今陆续建起了250多幢房屋,受益群众超500人,一幢幢有序排列的新房,一改农村落后面貌,打造出一番美丽宜居新景象。

解决了村民的居住问题,何平又开始琢磨起如何帮助群众更好地养老了。对村民们最关心的也最容易引发矛盾纠纷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人员认定工作,他结合村情民意,经村委班子会议商议后,提出了改变以往由各生产队拿出名额对外招投标,所得的钱大伙平分的方式,为各生产队按以成员年纪排序,年长者先得的方式分配名额。就这样,通过“五议两公开”的方式,公公正正、和和气气地为村里近200名老人安排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每个月较为可观的保险金提升了老人们的晚年生活质量,村子氛围愈加和谐了。

不管是旧村改造还是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人员认定,均是涉及面广、利益难以权衡的难题,是一个不小心就要“遭人怨惹人恨”的“烫手山芋”。但何平巧妙地发挥党组织堡垒作用,借助党员力量打开局面,时刻牢记为民服务的人大代表职责踏实做事,平稳和谐地顺利完成了两项工作,更难得的是,未发生一起因旧村改造、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人员认定产生的信访问题,不可谓不高明。

谋划产业发展的“增收能手”

增收致富从来是村民们最在意的事,助力经济发展也是人大代表重要的履职责任之一。行政村调整合并后,延庆村未探索出适合村里长足发展的路子,但经过多年的旧村改造和环境整治,延庆村村庄环境焕然一新,更有延庆寺塔、松阴溪绿道、白鹭栖息地等丰富的文旅资源加持,彩色的松阴溪绿道从村庄中蜿蜒穿过,真是一派“绿水青山白鹭飞、新房绿道相辉映”的好景象。

“村子走文旅产业发展的增收路子可行!”何平结合村情与现有的资源禀赋,思索良久终于谋划出发展思路,并立说立行,对村里的资源进行整合提升。一番辛苦之后,延庆村于2019年成功创建浙江省AA级景区村,获得了县里给予的5万元奖励资金。好山好水好风光引来了投资者竞相投资,很快岁月静好、延庆大院、芷青公舍、石笋仙踪等一批农家乐民宿陆续在延庆村落地生根,使村子成了“有的看、有的玩、有的吃、留得住”的美丽乡村,村民也从中“旺了产业、鼓了腰包、美了日子”。

此外,何平还通过村庄的合并实现资产重组、结构调整和治理体制的变革,不断优化农村生产要素,积极探索新村融合发展之路。通过梳理村现有资产、资源、资金,认真核对合同账目,摸清村集体的“三资”家底,利用市场竞争机制盘活集体资产,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比如,将上连头自然村综合楼改建民宿后,用于出租经营,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2万元。他积极统筹协调,在村里盖起来了近3000平方米的村综合大楼,该大楼除可供群众健身外,还能通过出租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0余万元。

再后来,何平关于产业增收致富的思路越来清晰,村子的发展路子越走越广,又进一步创新思路,挖掘延庆村生态环境优势,化散为整,建起了“田园风”特色村,走起了“度假村”特色路,通过办起“观光型”农家乐,以“延庆田园综合体”为核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村民收入持续增长。目前,村里20户36名低收入农户已全部实现脱贫。

较真民生问题的“群众代言人”

作为县人大代表,何平心里最关心的就是怎样提升群众的生活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对于影响群众生活生产的问题格外较真,一旦发现就“揪着”非常执着地提议案、建议,直到问题圆满解决才肯罢休,一心为民发声的人大代表履职态度赢得了大伙们的交口称赞,如老大哥般爱民护民的他,被村民们亲切地称呼为“老何平”。

“以前的茅溪坑污染严重,白衬衫放下去黄衬衫拿上来,生态环境也被破坏了,甚至出现了长毛的溪鱼……”塔寺下自然村沿茅溪坑居住的村民提起茅溪坑的变化感慨道,“多亏了‘老何平’一直提议案、建议反映问题,县里花大力气整治后,现在的河道干净了,洗衣灌溉都不成问题,饭后沿溪散个步真是好惬意!”早些年,茅溪坑河道受人口集聚、工业废水污染、农耕方式不合理等因素影响,引发了严重的污染,成为周边群众最困扰的问题。何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到处了解情况、多渠道搜集信息、利用人脉资源讨论解决方案,于2008年第一次撰写提交了“茅溪坑污染整治”主题的人大议案、建议。该议案、建议虽引起了县里的重视,但因整治涉及的范围广、难度高,整治工作一开始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污染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治。何平坐不住了:“提一次不行我就提两次,两次得不到满意的整改效果,我就提三次、五次十次,我不信茅溪坑污染整治不好……”。而后的6年中,“茅溪坑污染整治”主题的人大议案、建议成了何平每年提交的“固定内容”;每逢人大小组活动、上级领导下村调研,只要一找到机会,何平必提整治污染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多年的努力终于没有白付,政府的一系列茅溪坑整治举措接二连三落地了。2012年,我县投资2.6亿元启动了中小河流综合整治工程,将茅溪坑整治项目作为重点项目率先开工建设,通过对其进行河道疏、老堤加固、岸坡整治、生态修复等措施,恢复和强化河道行洪、排涝、输水灌溉等基本功能,努力稳定河势,改善水环境,恢复河道好风景。再后来,处理污水的不锈钢酸洗处理中心建起来了;县处级的领导认领担任茅溪坑河道“河长”,多次走访了解情况,每月巡河检查整治效果……为整治达到更好的效果,期间何平依然四处奔走,结合整治进度,对存在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使得茅溪坑河道污染问题彻底解决,从“水系堵寒、水质恶化,‘死水沟’‘垃圾池’随处可见”变成了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河道。

村民的生产、安全问题也是何平的关注重点,以前每年汛期茅溪坑都会闹水灾,冲毁农田、淹没部分农舍,即使何平带领村委成员到一线疏通河道、加固提防,也无法有效解决,为此村里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针对这个问题,何平多次走访了水利局、建设局、西屏街道等单位,通过人大代表的平台提交了《关于茅溪坑塔寺下段下游防洪堤的建议》。终于,2014年12月9日茅溪坑塔寺下段开工建设,河道宽度从原来3、4米,加宽到12、13米,全线工程完成后可抗击20年一遇的洪水。此后每年暴雨,茅溪坑防洪堤均有效阻止了洪水入侵村庄,村民的生产生活安全得到了有力的保障,何平的热心耐心恒心终于换来了群众们的“安心”。

据不完全统计,连任四届县人大代表、担任两届市人大代表的他,多年来提交了近50件议案、建议,有效助推动大大小小百余个民生问题解决。

助推中心工作的“攻坚能手”

作为县人大代表,何平兼具大局意识与为民意识,将助推中心工作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不管是县级还是街道级的重点项目都积极配合、贡献代表力量。

2018年的县重点项目—瓦窑头征迁工作启动,西屏街道片区因情况复杂、涉及人员棘手的征迁局面,首次尝试成立“人大代表攻坚组”助推项目推进,何平因履职成绩突出、社会人脉深厚,被指定牵头“西屏街道人大代表攻坚组”的征迁工作。因前无经验借鉴,该如何推进、如何攻坚都需要在摸索中解决,何平深感重任在肩、压力巨大。瓦窑头征迁工作中一农户邹某某是何平的徒弟,他的征迁工作一直打不开“突破口”,几度无法推进。为了消除邹某某的思想顾虑,早日完成签约工作,何平既下“苦工”又下“巧工”,白天黑夜不停歇,期间上门40多次做其思想工作,耐心细致解释政策,为其分析利弊、消除误解、解开困惑;而后又走“曲线工作”路线,通过邹某某的岳母做其老婆的思想工作,发动自己5、6个徒弟去做邹某某的工作,终于啃下了“硬骨头”,签约完成时已是凌晨4点,何平也松了一口气。

“‘老何平’呀,多亏你费心,现在我们一家住的很舒心,谢谢谢谢。”原塔寺下自然村村民吴某某每次见到何平,都忍不住提起西叶公路征迁的往事。西屏街道西叶公路征迁项目从2012年开始启动,因多种原因项目久而不决。2015年该项目进入攻坚阶段,作为我县少有的完全由村里给予补贴、村里解决安置的项目,给时任塔寺下村党支部书记的何平出了“两个难题”——一是要帮助街道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早日完成征迁;二是要统筹村级资金、资源,妥善做好征迁农户的安置工作。为了支持中心工作开展,更为了村民们能早点住上新房,何平连续200多个日夜扑在村子里,日以继夜做工作。有时签下征迁合同已是凌晨4、5点钟,凌晨2点多回家更是常事,甚至为了签下一户农户,连续50多天日夜在他家做工作,人结结实实瘦了两大圈。那时,塔寺下自然村村民吴某某因家中经济十分困难,虽有心同意拆迁,但无法拿出钱盖新房。对百姓的切身利益,何平是最上心的,他四处对接、多番沟通,在符合征迁政策的前提下,终于找到了最佳的解决方案—以村集体的名义回收一老党员的旧房屋,再由村里出资金修缮后赠与吴某某居住,顺利完成了签约,吴某某一家住上200多平的房子,居住环境比之前更加舒适了。

作为一名延庆村党总支书记,何平以一颗“红色之心”引领村庄建设,努力为村民们营造和谐美好的生活氛围;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胸怀满腔热血履职尽责,助力村民增收、解决民生“顽疾” 、助推县域发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出了一篇为民服务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