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协委员提案答复表
答复类别:B
提案人 | 叶金军 | 提案号 | 223 | ||||
提案案由:高规格推动、高起点谋划、高水平落实、高质量推动古城复兴,副城振兴 | |||||||
答
复
内
容 | 叶金军委员: 您在松阳县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中提交的《高规格推动、高起点谋划、高水平落实、高质量推动古城复兴,副城振兴》提案,由我单位承办。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你对我县古城复兴、副城振兴工作的关心和所提的宝贵意见。作为松阳县域副中心,古市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2021年入选浙江省第一批千年古城复兴试点名单。试点工作由我局和古市镇协同推进,成立了由县长梁海刚为组长,常务副县长张尚军、县政协副主席叶伟兰为副组长的古市镇千年古城复兴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古市镇政府主要领导、县府办相关副主任、县政协相关工委主任,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文广旅体局、县统计局、县建设局等局长为办公室成员,共同负责古市镇千年古城复兴试点日常工作,并建立联席会议决策机制,具体由古市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推动试点工作有效开展。 目前,委托省发规院、省城规院联合编制的《古市镇千年古城复兴综合规划》已完成;县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古市镇千年古城复兴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松政办发〔2022〕19 号),明确了复兴任务,强化了资金、资产、资源保障;整合资源推进了一片古城有机更新,2021年投资3000余万元先后开工建设城镇生活小区污水整治、老街道路及综合管线整治修复、历史文化建筑修缮等项目。同时,总投资2.2亿元的“千年古城复兴绿色发展项目”上报国家发改委,积极抢抓各类政策机遇,着力打造“城镇门户新亮点、百姓生活新社区、一江两岸新景观、旅游风情新地标”的新时代千年古城。 下步古市镇千年古城复兴试点工作聚焦古城综合发展、文化复兴、特色产业、百姓宜居试点创建任务,系统推进。 一、实施风貌提升行动。加强历史建筑、文保点修缮利用,近期计划投资600万元,重点实施古城有机更新、古街增花添彩、口袋公园以及水利农耕遗址公园、点亮母亲河等项目,提升城镇风貌,争创省级美丽城镇县域副中心示范样板。 二、实施文化复兴行动。开展文化基因解码,深入挖掘道教文化、茶文化、姓氏文化、集市文化等特色文化内涵,编撰《古市镇志》《古市记忆》等文史资料,将在地特色文化IP融入城市建设和发展。整合资源,加快改建城市客厅、城市书房等文化公共空间,系统追溯、生动呈现古城发展史、党建史,培育具有辨识度和吸引力的研学经济。加强与本地学校合作,推动非遗进校园,培育非遗传承人。启动实施熊顿漫画馆三期项目,借智借力探索培育漫画产业。加快推动卯山叶氏文化园落地,精彩讲好“叶法善故事”,积极筹办世界叶氏宗亲大会,推动“落叶归根”。近期规划投资8000万建设山下阳艺术馆等项目。 三、实施产业振兴行动。出台古市镇历史文化名镇核心保护区业态培育新政,重点撬动传统业态、文创业态、特色餐饮等向古城古街集聚。推进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行动。完善古市乡贤联谊会,大力推动“两进两回”“乡贤回归”。加强与高校、院所、专业企业对接,组建古城复兴专家顾问团队,精准把脉古城发展。近期计划投资5000余万元建设岗寺畈农业观光园、电子商务园区提升、乐活农场等项目。 四、实施基础跃迁行动。加强区块综合开发,妥善安置原住民,盘活国土空间植入高端商住、商贸、商超业态。加快义龙庆高速、江北公路等重点交通项目落地,提升古城区位优势。打通府前路、新铺路等城区主干道,优化城区路网。持续优化城镇综合管网。结合江北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建设,同步优化水资源配置和生态绿道体系。加强“5G+”应用,探索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监控等数字化场景应用。目前已安排3600余万元投资建设古市中学南侧新建道路工程、小区污水主管道铺设工程、古新路与222省道平交口工程等项目。 五、实施服务提升行动。建成学前教育、公共卫生、文化体育、养老送餐等15分钟公共服务圈。坚持将特色教育纳入镇级民生实事,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加快古市医院二期建设,打响“医养结合”品牌。结合“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整体智治改革和“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试点,着眼资源优化配置,整合各类服务管理职能,积极谋划松阳县行政服务中心古市分中心建设。近期计划投资近1000万实施古市医院提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银行网点建设等项目。 | ||||||
承办负责人 | 程开俊 | 承办人 | 钟晓峰 | ||||
联系电话 | 13967075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