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松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政务公开>>松阳动态>>乡镇信息

大东坝镇人大:打造基层“小单元” 让民主可感可触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时间:2022-12-14 10:12:26 来源:大东坝镇 作者:谢斌 责任编辑:点击数:

按照省人、市、县人大常委会统一部署,大东坝镇人大切实把迭代升级人大代表联络站、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作为今年人大数字化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专班推进、培训交流、上门指导、每月晾晒等工作,在原有代表联络站的基础上,加快“网络空间联络站”建设,实现基层人大工作数据化、信息化,更好的发挥基层单元的作用,促进代表履职,提升选民参与感、满意度。

打造“贴近群众型”基层单元

一是亮码映民生。大东坝镇人大在镇域17个小选区公示栏及代表家中张贴代表码、代表联络站码,展现代表风采的同时,方便各选区群众扫码提意见建议。二是“码上”连民心。在改造提升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基础上,集中精力强化网上代表履职平台建设,依托基层单元“意见建议”模块,群众可以直接使用微信或浙政钉扫码向联络站和人大代表反映问题,通过代表个人“二维码”上墙,有效拉近人大代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时空距离。三是协商意民主。充分发挥基层单元等平台载体作用,代表门通过平台参与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建言献策,助力政府科学谋划明年民生实事项目,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打造“督政议事型”基层单元

一是围绕大局强监督。紧扣全镇发展大局,坚持“听民声、聚民意、集民智”,拓展人大监督工作的广度、深度和力度,组织代表就地开展视察调研、座谈走访、执法检查等监督活动,提出10余条接地气的反馈意见,有力有效督促镇政府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二是聚焦民生强监督。镇人大办通过数字化平台做好数据汇总、登记整理、问题交办、代表反馈、跟踪督办等环节,并成立民意处理专班,实行镇内问题“内循环”,办结了一批“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对于今年突出的高温干旱问题,多个代表通过“民情民意”模块收集意见建议后提交镇政府,镇人大办会同镇分管农业、水利等科室人员,通过现场察看后协商解决方案,并与县水利、农业等部门会商,以抽水、打井等方式缓解了生活饮用水和农业生产灌溉等困难。三是紧盯重点强监督。持续关注重点项目推进,对于选民反映意见强烈的如“非粮化”整治优化后续耕种管护问题等,在进一步调查研究基础上,通过基层单元应用,转为闭会期间代表建议提交上级人大。有效推动问题解决,确保“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

打造“数字赋能型”基层单元

一是以“数”赋能促履职。强化数字赋能助力人大代表履职,今年7月以来,镇人大组织全体镇代表开展了两次基层单位建设培训工作,不断提升代表数字化平台运用能力,全镇人大代表浙政钉注册率、激活率均已达到100%。截至目前,通过代表履职综合应用平台,组织代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八万人大代表助力八大攻坚行动”“六访六促”等系列活动3次,共收集意见建议35条,助力推动了疫情防控、除险保安等中心工作;参与人大立法监督意见征集270余人次。二是以“数”赋能聚民意。以互联网+代表联络站”新模式,采取“代表亮身份,群众提意见”的方式方法,大力推广代表码和联络站码,群众通过手机扫码,即可提出意见建议,汇聚“原汁原味”的社情民意,通过代表扫码等渠道,收集意见建议125条,已办结117条,有效解决了一大批群众的“身边小事”。三是以“数”赋能促闭环。有效运用数字化手段,通过座谈交流等传统手段与代表履职“一键通”综合应用系统、联络站码、代表码等数字化手段的结合,全面收集社情民意,通过民意收集、代表办理等流转程序的线上操作,代表联系群众的履职平台得到了拓展,进一步督促政府决策、执行、落实各个环节全闭环,服务民生关切。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市县人大常委会基层单元建设指导意见要求,提高政治站位、放大工作格局、深化思想认识,通过基层单元打通人大制度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链条的“最后一公里”,重塑民情民意收集处理的新机制,再造履职业务听取民意、汇集民智的新模式,促进人大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下载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