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李汉勤)
索引号:331124000000/2017-09920     发布机构:信息公开中心     来源:松阳县 发布时间:2022-01-26 15:18:52

文号:

点击数: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2017年2月20日在松阳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松阳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李汉勤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松阳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回顾及2016年主要工作

县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松阳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县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指导思想,围绕“田园松阳”战略目标,深入实施“四县并举”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大力发展田园经济、培育田园城市、建设田园乡村、保护田园生态、经营田园风光、弘扬田园文化,全力建设生活富裕、家园秀美、人文和谐的“田园松阳”,顺利完成了本届政府任期工作目标,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综合实力得到大幅增强。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全面小康”两大战略目标,不断完善、全力落实“田园松阳”系列政策措施,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据核算,地区生产总值由2011年的59.1亿元增至2016年的94.4亿元,年均增长9.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50286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9亿元增至5.9亿元,年均增长14.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48元增至31250元,年均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8333元增至14501元,年均增长11.7%。消费拉动作用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亿元增至39.1亿元,年均增长14%。投资保持较快增长,累计实施重点建设项目81个,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2.9亿元,年均增长20.9%。50省道一期改建工程、江南公路三期等交通项目,中小河流治理、庄门源水库等水利项目,浙北—福州特高压松阳段、110千伏黄南输变电工程等能源项目建成投用,衢宁铁路、黄南水库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县域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观,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坚持把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抓手,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三次产业比重由18.2:44.4:37.4调整为14.9:44.7:40.4。田园农业稳步发展,创成全省首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松古盆地现代农业综合区成为省十大标杆性综合区,“松阳银猴”成为全国驰名商标,“松阳香茶”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茶叶全产业链产值达93.9亿元,浙南茶叶市场成为全国绿茶第一市,连续九年成功举办“中国茶商大会·松阳银猴茶叶节”,茶叶、香榧、油茶种植面积分别达12.4万、6.7万、9.1万亩,我县成为全国茶产业示范县和重点产茶县、省香榧南扩重点区和示范县,“三大主导、五大特色”产业并进发展的格局初步成型。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5.9亿元增至21亿元,年均增长5.7%。田园工业加快壮大,基本完成集聚区一期和松阳—余姚山海协作产业园等平台建设,在全市率先实施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考核,确立“亩产论英雄”发展理念,工业亩均税收由2013年每亩4.5万元提高到2016年每亩6.1万元,工业园区成为省第二批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不锈钢行业成为省第一批传统块状行业“腾笼换鸟”试点。规上工业增加值由16.7亿元增至28.2亿元,年均增长11.2%。建筑业产值由10.5亿元增至21.2亿元,年均增长13.9%,上缴税金由4165万元增至1.3亿元,成为地方财政重要税源。田园休闲养生经济加速发展,成功申报省级旅游度假区和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各1个,创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1个,我县成为全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名县、古村旅游目的地、省旅游发展十佳县,旅游总收入由2.7亿元增至18.5亿元,年均增长47.1%。商贸物流、电商经济快速发展,浙西南绿色农产品物流中心、建材市场、玉石文化城等项目建成投用,创成中国淘宝村3个,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电子商务发展百佳县。服务业增加值由22.1亿元增至38.1亿元,年均增长10.1%。

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坚持田园城市和田园乡村建设一体推进,着眼“生态绿城、休闲慢城、人文古城”目标加快县城建设,着眼“幸福家园、休闲公园、文化乐园”目标加快乡村建设,初步形成城乡一体化、松古平原一城化发展格局。深入推进城市改造提升八大工程和第一、第二批城市建设“六个一”工程,南城路网框架基本成型,60公里环松阴溪滨水绿道、生态滩等一批市民休闲项目建成投用。深入实施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整治工程,完成“撤城关镇建街道”和“撤乡并镇”工作,县城建成区面积由8.3平方公里拓展到9.9平方公里,完成异地搬迁2905户9243人,城镇化率由38.5%提高到48.1%,人均绿化面积由11.1平方米增至12.5平方米,创成省园林城市、省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县城通过省现场评估,县城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古市镇成为全国重点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71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13个村入选省美丽宜居示范村,玉岩镇和酉田村分别入选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我县成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县、保护利用试验区、“拯救老屋行动”整县推进试点县。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松古盆地半小时、山区乡镇1小时交通圈,等级公路通村率和路面硬化率均达100%,建成公共自行车租赁及咪表停车系统,实现松古平原城乡公交一体化,累计新增农村联网公路88.9公里,城市地下空间17.5万平方米,县城供水能力由4万吨/日提高到10万吨/日。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坚持把生态良好作为必须守住的第一底线,以“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六边三化三美”为重点,统筹推进治水治气、治城治乡,倒逼转型升级。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成为省级生态县,国家生态县顺利通过考核验收,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省前列。新建污水管道117.9公里,全面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任务,农户受益率达87.5%,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1.3%,松阴溪出境断面水质从Ⅲ类提升至Ⅱ类水标准,我县成为全国农村生活污水全面治理示范县和省“清三河”达标县。累计完成不锈钢企业“煤改气”11家、酸洗场地改造10家、酸雾治理41家,全面淘汰黄标车,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5%。累计完成“三改”面积460万平方米,拆除违建面积263万平方米,无违建创建先进乡镇(街道)实现全覆盖。完成美丽林相建设6.3万亩,绿化造林11.4万亩,平原绿化2.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8.2%,我县获省“两路两侧”“四边三化”专项整治工作优秀县、省“十二五”期间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工作先进县、省1818平原绿化行动先进县等称号。

改革开放全面深入推进。坚持把改革作为政府头等大事来抓,以政府自身改革为切入点,撬动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不断激发发展活力和动力。“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全面推进,两轮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行政、事业编制严控在总量内。县级部门行政职权由8215项减至3831项,122项非行政许可事项全面清零,414项行政审批事项实现网上办理。全面实行商事登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制度,推行模拟审批、“承诺式”零审批以及“容缺受理”新模式,审批流程进一步优化。三大国家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全面完成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造,在全省率先颁发第一批不动产(林权)证、率先推出茶园种植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率先组建田园惠农担保互助社,累计发放“三权”和“茶园”抵押贷款27.7亿元,为社员提供贷款担保2.1亿元,211个行政村开展“整村批发、集中授信”信贷业务,累计授信20.4亿元,我县成为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省农村综合改革金融创新示范试点县。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累计实际利用内资134亿元、外资3873万美元、浙商回归到位资金56.3亿元,引进大项目58个,我县成为省投资价值潜力20强县。

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实施“幸福民生五大工程”,全力办好年度“十件民生实事”,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民生支出五年累计达98.4亿元,年均增长21.6%。基本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我县成为全国首批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6%以上,全面消除家庭人均纯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现象,低收入农户中家庭人均纯收入超8000元以上的比重达81.4%,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38:1缩小至2.16:1。在全省率先开展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试点,创办民办汇文中学,建成城北小学、培智学校,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持续深入实施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深入开展省县合作办医,完成县人民医院迁建,“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在全市率先开展再生育审批权限下放改革试点,再生育审批提速70%,平稳实施“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我县成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县文化中心、博物馆、图书馆和非遗展演馆建成投用,“乡乡有节庆、月月有活动”的民俗节庆展演机制全面落实,我县成为省文化先进县和省文化礼堂建设先进县。深化“平安松阳”“法治松阳”建设,成功夺取省“平安银鼎”,“民情地图”促服务工作入选国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一年来,县政府按照县委决策部署,始终保持抓发展、抓经济的实劲和韧劲,集中精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较好地完成了县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2016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4亿元、增长7.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亿元、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250元、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01元、增长9.3%,固定资产投资63.4亿元、增长13%,货物出口总额21.7亿元、增长1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亿元、增长13.3%,节能减排完成省市下达指标。一年来,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工作:

(一)抓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健全重点项目县领导联系制度,建立重点项目微信群日报制、未开工和进度滞后重点项目跟踪督查机制,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难点问题,江南东路、环城西路延伸段、西叶公路等一批重点难点项目得到有效推进。扎实开展“扩大有效投资开门红”“扩大有效投资百日攻坚”等系列行动,11个新开工重点项目实现全开工,电力调度综合楼、第五中学及教育培训中心、南城商务区一期等7个重点续建项目建成投用,汽车综合服务中心、田园文化创意园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全年实施茶香小镇项目19个,完成投资6.6亿元。狠抓招商引资,全年实际利用内资32.5亿元、外资1244万美元、浙商回归到位资金19.4亿元、引进大项目10个。强化要素保障,全年争取中央及省补资金18.5亿元,完成低效利用土地再开发面积156亩,垦造水田1800亩。

(二)抓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开展全县域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在全省率先通过全县域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证,完成松古盆地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茶叶全产业链提升项目,茶产业国家科技富民强县项目以及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通过验收,成功举办全省茶产业传承发展工作推进现场会,全年茶叶总产值突破8亿元,浙南茶叶市场交易额突破50亿元,分别增长8.8%、6.1%,我县成为中国十大最美茶乡。修订《关于加快生态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建立工业经济“六个一”工作法,严格落实工业经济点评等制度,扶工氛围进一步浓厚。有序推进赤寿生态工业区块一阶段道路、电商物流城基础设施等平台项目建设,全年新开发工业用地650亩。深入开展“四换三名”工作,实施“低小散”企业整治提升三年行动,持续推进酸雾整治、酸洗场地一体化改造、“煤改气”等工作,全年盘活工业用地387亩,改造提升“低小散”企业72家,上上德盛不锈钢公司成为省“两化”融合试点企业,浙能松阳地面光伏电站建成投产。全年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8.2亿元,增长9.5%。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县建设,完成大木山茶园综合服务中心、洞阳观旅游度假村土建工程,天元快捷酒店建成投用,新打造“茑舍”“近水楼台”“酉田花开”等一批精品民宿,全年新增民宿农家乐176家、床位1470张,“爷爷家青年旅社”获国际民宿大奖,大木山茶园景区获评省生态旅游示范区、省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上梅畲寨”“古驿界首”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中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为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全县全年接待游客308.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5亿元,分别增长24.6%和61.7%。成功举办第二届“互联网+美丽乡村”发展论坛,全年电子商务销售额达14.3亿元,增长5.7%。全县服务业增加值38.1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达40.4%。

(三)抓改革深化落地,有效激发经济发展动力。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营改增”,减免纳税人各项税金3625万元;失业保险费率从1.5%降至1%,落实两轮省电价调整政策,为企业降低电费支出510万元。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立不动产登记中心,建立和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调查完成率达98.1%。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全民健身中心列入省首批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推荐、试点项目。深化金融改革发展,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导向,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97.4亿元,增长12.3%。

(四)抓生态环境整治,全力优化城乡发展环境。统筹推进“水气共治”,制订全市首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监理考核办法,全面完成89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松阴溪出境断面水质全年均保持Ⅱ类水以上标准。开展农作物秸秆市场化清运利用试点,县城空气PM2.5平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首获省考核优秀等次。协调推进“治土治山”,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推广应用农药减量技术面积9.5万亩,推广有机肥0.7万吨,农药、化肥分别减量35吨、362吨,不锈钢污泥综合处置利用项目建成投用,全年新增垦造耕地2284亩、高标准基本农田2万亩,完成造林更新9548亩、平原绿化2780亩。联动推进“治城治乡”,完善批后监管、拆改结合、依法治违长效机制,出台县城一类区“两违”处置办法等政策,有序实施“蓝色屋面”整治和“平改坡”工程,启动项弄、瓦窑头等区块城中村改造。高速公路沿线“房美工程”实现全覆盖,2条大道被评为“浙江最美绿化通道”,其中松阳高速公路获评全省精品示范线路。

(五)抓统筹改善民生,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十件民生实事完成年度计划。新增城镇就业1530人、基本养老保险3070人、基本医疗保险3525人,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顺利完成范山头地质灾害点整村搬迁,我县成为省异地搬迁扶贫改革试点县。深化省教育现代化县创建工作,南城幼儿园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顺利完成招投标,我县被列入省智慧教育试点县。持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完成省卫生应急示范县、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任务。红糖工坊等一批乡村博物馆建成投用,新编历史越剧《张玉娘》成功在杭州、丽水首演,并获省戏剧节新剧目大奖,仙人源端午茶生产基地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枫坪乡获评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成功承办亚洲山地竞速挑战赛、长三角运动休闲体验季松阳站等赛事活动,三都健身步道被评为“最美古韵赛道”,我县顺利通过省体育强县验收。实施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农村低保占比达3.5%,全年新增养老机构床位200张。始终抓实稳定第一责任,把护航G20作为维稳安保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建立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警调衔接”机制,开展矛盾纠纷逐级引导全域化解,全县实现“零”重大涉稳事件、“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连续19年命案全破。民族宗教、侨台外事、慈善、史志、档案、移民、气象、国防动员、人民防空、统计、工会、红十字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六)抓政府自身建设,合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28条办法”“六项禁令”,“三公”经费同比下降21.9%。严格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交由政府系统办理的153件人大代表建议和90件政协提案全部办结。全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启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现跨部门网上并联审批。全面完成党政机关及参公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组建综合执法局。建立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制度,“12345”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建成投用。加强财政预算收支管理,完善全口径预算编制,做到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全年核减投资额1.3亿元。加强政风建设,健全长效机制,开展正风肃纪行动776次,发现问题295个,处理人员453人次,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政务环境进一步形成。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凝心聚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以及广大建设者,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松部队、武警官兵,向关心和支持松阳发展的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回顾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工作中仍有不少差距和短板:一是发展底子薄、经济总量小、产业“低小散弱”现状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发展素质性、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通道还未充分打开;二是民生保障水平尚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三是改革创新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强,各类人才依然紧缺;四是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因素增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面临诸多挑战;五是部分干部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工作能力和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常态的要求,作风和效能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松阳突出文化引领、坚持品质发展,打造“田园松阳”升级版的关键时期,是打开“两山”通道、争做“尤为如此”探路者和模范生的攻坚时期,也是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纵观大势,尽管未来五年我们将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需要应对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但总体判断机遇大于挑战。良好的政策环境、基础支撑和内在动力,为我们由追跑、跟跑转变为并跑、领跑创造了条件。抓住一次机遇,实现一次跨越;失去一次机遇,落伍一个时代。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发挥优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尤为如此”的担当,努力实现变道超车,全力开辟生态经济的金光大道,奋力开启“田园松阳”建设新局面。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和市委“绿色发展、科学赶超、生态惠民”发展主线,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思想为引领,深入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强县、文化名县、开放兴县”发展战略,突出文化引领,坚持品质发展,着力推动政治经济社会同步提升,生态产业文化融合发展,城市乡镇农村协调共生,确保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生活富裕、家园秀美、人文和谐的“田园松阳”升级版。

县第十次党代会确定了加快建设“田园松阳”升级版的决策部署,提出了实现“综合实力、城乡环境、人民福祉、社会文明、创新动力”五个方面“全面提升”的奋斗目标。县政府将紧扣目标、抓好落实。未来五年,力争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5%和10%。

实现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必须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文化引领作为导向遵循,把品质发展作为目标追求,以文化引领产业转型、城市发展、乡村复兴、环境保护、社会和谐和公民素质提升,着力提高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环境生活、社会生活五个方面的“品质”,形成发展加速度,打造“田园松阳”升级版。要始终坚持把保持优越生态环境作为建设“田园松阳”升级版的最大优势。生态是松阳发展最大优势所在、潜力所在,要把保护生态底色作为第一责任,严守环保红线,促进绿色发展,真正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科学赶超、生态惠民”之路。要始终坚持把培育壮大生态经济作为建设“田园松阳”升级版的最强支撑。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做足“生态+”文章,念好“拆治归”三字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打开发展新通道、闯出发展新天地。要始终坚持把加速新型城镇化作为建设“田园松阳”升级版的重要路径。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推进城乡一体、产城互动、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促进资源最优配置、优势最大互补、力量最强集聚,提高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使城乡群众共享现代文明。要始终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作为建设“田园松阳”升级版的动力源泉。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在“三去一降一补”、投融资体制改革、农村改革等领域取得突破,最大程度释放“两山”转化红利,最大力度补齐发展短板、破除体制机制藩篱,塑造增长新动力、打造发展新引擎。要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田园松阳”升级版的根本目的。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改善民生上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健康松阳”“平安松阳”“法治松阳”建设,确保百姓健康、生产安全、社会稳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始终坚持把善作善成、勇立潮头作为建设“田园松阳”升级版的标杆导向。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把对品质的追求渗透于政府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勇于拉高标杆,敢于自我加压,努力做到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爱岗敬业、守正创新,推动政府各项工作谋在深处、干在实处,努力走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今后五年,县政府将进一步整合优化公共资源,采取有力举措,部署实施好建设“田园松阳”升级版六大行动:

——实施重大项目攻坚行动。紧紧围绕“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工作思路,按照“加快建设一批、促进开工一批、前期储备一批”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引擎动力作用,突出目标导向、过程导向、结果导向,积极引进一批顶梁柱、旗舰式项目,重点实施“三大百亿工程”,着力增强县域核心竞争力和长远发展后劲。今后五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420亿元。着眼于改善交通区位条件,实施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百亿工程”。全力保障衢宁铁路松阳段、衢丽铁路松阳段加快建设,强力推进省道仙居至庆元公路松阳水南至枫坪段(西竹玉公路)、G235国道松阳段(松阳至云和)、50省道改建工程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开展武松龙高速、规划省道仙居至庆元公路(松阳板桥至靖居口段)前期谋划,推进农村联网公路和林区道路建设,全面消除农村断头路,实现农村客运全覆盖,畅通县域交通微循环,构建美丽经济交通走廊。着眼于形成生态产业竞争优势,实施重大产业提升发展“百亿工程”。加快推进茶香小镇、不锈钢交易市场、城南公铁联运物流商贸中心、南城商务区二期等一批产业项目建设。深化“浙商回归”“松商回归”工程,聚合资本、人才等要素,提升产业发展层次与竞争力。着眼于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设施体系,实施重大民生社会事业“百亿工程”。加快黄南水库、500千伏丽西变、“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水利、能源、信息项目建设,推进丽水学院松阳校区迁建、县职业中专迁建、保障性安居工程等一批社会事业项目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进民生福祉。加强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构建项目推进精准服务、精准落地机制。

——实施生态产业提升行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运用大数据,加快推动“互联网+”“机器人+”“标准化+”,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推动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在扩大总量中调结构,在扩大增量中优存量,充分发挥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乘数效应,提高生态产业质量和效益。围绕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基地”目标,推进生态农业提质增效。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自我供给能力。启动农业“一区一镇”建设,倡导原种农业、自然农法等生态生产方式,深入推进全县域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创建工作。强化茶产业强链补链,扶持龙头、优化平台、完善标准、打响品牌,推动茶叶交易市场向茶产品交易市场转型,打造“中国茶产业强县”,实现茶叶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超百亿。加快香榧、油茶品牌打造,推进全产业链建设和全价利用。统筹抓好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化肥农药减量、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农业“三品一标”认证和新型农民培训等工作。到2021年,全县绿色防控融合率达80%以上,农业“两区”标准化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追溯率达90%以上,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制度体系和长效监管机制基本建成。围绕建设“浙江省绿色制造业基地”目标,推进生态工业成型转型。坚持生态工业“第一经济”地位不动摇,在发展中投入第一精力,发挥第一作用,给予第一地位,担当第一使命。建立健全统一管理、权责对应的县域工业“一盘棋”管理体制,推动企业向产业园区集聚,有序推进不锈钢、塑料制品、轻工纺织等产业改造提升,加快农产品精深加工、先进装备制造、信息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培育。深入实施“四换三名”工程,着力打造一批行业领跑者,力争使更多企业掌握行业话语权,提升工业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树立“亩产论英雄”价值导向,让有限的土地产出更多的效益。到2021年,全县工业增加值超50亿元,年均增长7%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超过6亿元,年均增长8%以上。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进程,鼓励支持发展装配式建筑,培育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推动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围绕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胜地”目标,推进生态旅游蓬勃发展。按照把生态旅游业打造成为第三产业强有力的经济增长点和龙头的战略部署,充分运用市场经济理念和互联网思维,深入实施旅游养生经济“153”工程,推进旅游“三化”改革,促进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工旅融合,加速全域旅游发展进程,推进松阴溪、双童积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建设一批“小而精、小而美”的示范点,建成省全域旅游示范县、松阳老城旅游风情小镇和慢生活休闲旅游示范村。深入实施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地商品三年行动计划,把更多的优质农产品打造成消费者喜爱的旅游地商品。加强“智慧旅游”建设,提升旅游饭店、品质旅行社、旅游购物、旅游交通等配套水平。到2021年,旅游总收入超过55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

——实施田园城乡建设行动。坚持全域统筹,推进“多规合一”,加快松阳城乡一体化、松古平原一城化进程,着力打造新型生态田园城市示范区和乡村文明复兴的样板地。注重精致建设,提升城乡品质。深入实施“南城战略”,加快推进火车站场、城市客运枢纽以及潘村区块建设。系统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工程,开展老城区修复和有机更新,积极稳妥推进一类区危旧房置换、城中村改造及整村搬迁。加强北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加大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向“大古市”片区倾斜力度,把古市打造成县域“副中心”。全面推进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县、保护利用试验区以及“拯救老屋行动”整县推进试点县建设。到2021年,完成美丽乡村风景线创建,打造12个以上田园乡村精品村,创成省美丽乡村示范县。注重精明增长,培育城乡经济。加快生态产业集聚区、特色小镇、电子商务产业园等创业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争创国家级农村电子商务强县。积极推动现代物流、现代商贸、金融服务、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加快服务业市场培育提升,谋划建设健康产业基地、中草药基地,建设中医馆,探索培育旅游、养生养老地产等市场,积极打造“松阳古城”和“松阴溪经济带”。大力实施中心镇和“魅力乡镇”培育工程,推动玉岩、象溪、大东坝、新兴等小集镇建成省级风情小镇。大力发展山区经济,鼓励支持“产业上山”,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高效生态农业、民宿经济、文化创意等富民产业,加快推进三产融合发展。注重精细管理,优化城乡功能。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强对交通、市政、园林、物业、供电、供排水、燃气、垃圾处理等领域的精细化、智慧化管理。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谋划建设“海绵城市”。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创新发展以政府公共服务为主、市场化有偿服务和志愿者义务服务为补充的社区服务新格局。完善城乡地理信息系统、防灾减灾体系,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全面落实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大搬快治”三年行动,着力提高城乡抵御重大自然灾害能力。

——实施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深入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六边三化三美”等行动,坚持目标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决不把脏乱差、污泥浊水、违章建筑带入全面小康。深化“水气土山”综合治理,决战治污水,大战防洪水、排涝水,统筹保供水、抓节水,全面推进松阴溪、小港流域水生态修复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深化大气污染防治,严格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加大清洁能源开发力度。深化土壤污染防治,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区,推进珍贵彩色森林建设、生态公益林建设和青山白化整治,确保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8%以上,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松阴溪出境水质保持Ⅱ类水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达95%以上。深化城乡联动治理,全力打好“拆违攻坚战”,实现存量违建应拆尽拆,新增违建“零增长”,成功创建“无违建县”。扎实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九个一”工程,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开展建筑垃圾回收,全县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实现全覆盖,建制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覆盖率达50%以上。

——实施田园文化弘扬行动。深入实施“文化名县”战略,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积极培育新型田园文化,全力打造乡土文化守望地、乡愁艺术创作地、乡野运动养生地,守住松阳的“根”和“魂”。弘扬新时期松阳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系统挖掘传统美德、乡风民俗,全面开展“村风、民风、家风”教育活动,强化社会公德意识,开展“七五”普法教育,加强红军、抗战、起义等革命遗址的系统保护修复,以及红色文化的挖掘整理,规划建设“红色博物馆”,争创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使“开放包容、务实进取、艰苦奋斗、发奋创业”的松阳精神浸润到经济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加快县大剧院、广电影视中心、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促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深入推进“三下乡”“四进社区”等活动常态化,发展一批示范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支持民办公益性文化机构发展。培育壮大文化产业,积极打造“四大文化产业综合平台”,培育文化旅游、艺术创作、文化创意、现代传媒等文化主导产业,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文化产业产值“倍增”。

——实施群众增收促进行动。坚持把群众增收作为保障改善民生的关键来抓,采取综合措施,推动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面脱贫,促进群众收入持续普遍增长。加强教育培训促增收,加快建设省教育现代化县,发挥教育对促进增收的基础性作用,优化教育布局,促进教育公平,提升基础教育水平,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加快智慧教育试点县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以及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支持鼓励民办教育发展,培育本土民办教育品牌。继续加大农民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加强就业社保体系促增收,大力发展能提供更高工资水平的产业,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县建设,抓好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创业,推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全覆盖。深入推进省综合医改先行先试县和省卫生重点县建设,加强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以乡镇骨干卫生院为“龙身”,以村卫生室、巡回医疗点为“龙尾”的县域医疗体系建设。健全覆盖城乡的大社保体系。深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加强政策帮扶促增收,加大低收入群众帮扶力度,健全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发现、消除和动态管理机制,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服务体系,有序提高医疗保障和救助水平,有效解决因病返贫、孤老返贫、残疾致贫等特殊贫困问题,不让一个困难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

各位代表!实施建设“田园松阳”升级版六大行动,是落实县委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既切实可行又任务艰巨。我们要全力以赴、真抓实干,抓好每一年、走好每一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三、2017年的主要工作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我们将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县委十届二次全会的部署,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全局、突出重点,开拓创新、狠抓落实,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工作导向,建议2017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9.5%,县域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以上,主要流域出境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水标准,节能减排完成省市下达指标,县域环境质量状况保持全省前列。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要抓好十项工作。

(一)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制定实施重大项目攻坚行动,落实项目难题破解包干负责、动态交办、挂牌督办、预警扣分和挂号销号制度。推动G235国道松阳段改建工程、弓桥至乌弄口改建工程等12个重点新开工项目尽早开工,加快推进衢宁铁路松阳段、黄南水库等23个重点续建项目,省道仙居至庆元公路松阳水南至枫坪段(西竹玉公路)、热电联产等5个重点预备项目,衢丽铁路松阳段、火车站站前广场等7个重大前期项目进度,全年完成茶香小镇投资6亿元。加强要素保障,强化节约集约用地,力争垦造水田2000亩。探索多元化政府投融资体制和资本运作机制,加快产业基金运作,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积极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破解融资难题。深入开展“打黑除恶、清障护航”专项行动,确保重点项目无障碍施工。全力推进招商引资,深入开展“五个一”盯引行动,细化招商责任,充实招商队伍,完善招商项目服务协调机制,严格落实“四率三色”跟踪评价制度,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内资27亿元、外资1050万美元,浙商回归到位资金16亿元,引进大项目7个。发挥投资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加强城乡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培育旅游、文化等消费热点,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

(二)着力发展生态精品农业。加强主导产业培育,深化茶叶全产业链提升工程,制定《茶产业转型升级若干意见》,完成500家以上茶叶初加工户规范提升,支持农业经营主体新建或改建标准化茶厂,加大“松阳银猴”“松阳香茶”品牌推广力度,在茶叶主销区加快建设一批统一标识的直营店。谋划推动香榧、油茶全产业链发展,推行茶园套种香榧等立体复合高效经营模式,加强品牌建设,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全年新发展香榧、油茶各3000亩。加强特色农业发展,启动“一区一镇”建设,力争列入省级创建点1个,结合“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鼓励发展原种农业、自然农法等生态种植方式,年内新建原种农业基地3个、自然农法基地5个、种质资源繁育基地1个、美丽牧场3个。加强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鼓励大专院校毕业生从事生态精品农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力争新培育市级龙头企业2家、休闲家庭农场4家、市级以上示范性专业合作社2家。

(三)着力壮大生态工业。推进赤寿生态工业区块、集聚区一期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企业、要素向园区集聚,加大“四换三名”力度,推进“零土地技改”“机器换人”,加速“两化”融合进程,开展闲置、低效工业用地清理,推进老厂房改造,鼓励引导企业进行工业用地二次开发,力争盘活闲置工业用地200亩以上。加快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完成不锈钢酸洗废水处理中心扩容提标纳管改造、“煤改气”、酸洗场地一体化改造。开展“精准帮扶企业、振兴实体经济”大行动,全力推进“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行动计划”,完善“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政策,扶持本土企业做大做强,引导企业开展股份制改造和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推动云中马布业等企业完成“新三板”挂牌上市。全年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5%。

(四)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推进松阴溪景区创4A工作,加快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推动茶文化体验中心、洞阳观旅游度假村等项目早日竣工。启动旅游“三化”改革。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完成大木山茶园智慧旅游试点工程,建立旅游产业监测预警中心,加强“大数据”分析运用,推动旅游资源合理分配,完善精准营销策略,举办首届松阳“当家菜”大赛。全年完成旅游项目投资4.5亿元,转化旅游地商品25个以上,旅游地商品销售额达2亿元以上,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25%以上。推进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现代商贸、健康产业、金融服务、科技信息等加快发展。

(五)着力强化创新驱动。全力推动“一转四创”,紧扣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加大科技投入,推广应用科技创新券60万元以上。深化与中国网库、中茶所、省农科院等机构合作,积极对接省政协科技下乡活动,推进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围绕茶叶、香榧、油茶、不锈钢等产业加强科技扶持,落实一批对口支援项目和引进转化项目。推进“科技型企业培育计划”和创新型小微企业孵化培育,推动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品牌和标准化战略,加强专利示范企业培育,年内新增3个市级以上名牌,推进1个省级工业标准化项目、1个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完成省知识产权示范县创建。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力争引进“专家、市“绿谷精英”专家各1名,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各1家。

(六)着力推进城乡建设。全力打造最美县城,加快推进天元双龙广场、独山大桥等重点项目建设,完成长虹中路及长虹西路道路改造,环城西路延伸段、新华南路(南段)、洞阳观通景道路,江南东路延伸段道路及排水、南城污水主管网,南城垃圾中转站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完成明清街改造四期工程,启动古市历史街区整治提升工程。全面开展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公园绿地、城市水系、林相改造、生态绿道和地下管网建设,提升城市景观美化水平。全力建设美丽乡村,完成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村落重点村和一般村保护利用工作。扎实推进前三批中国传统村落项目建设,做好第四批规划编制、建档和补助资金申请。加快美丽乡村风景线创建,重点打造摄影四都线,巩固提升龙丽高速风景线、水韵象溪线、茶香江南线,推进文化卯山示范片和水墨小港线建设。

(七)着力推进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深化“五水共治”,全面打响“劣Ⅴ类水剿灭战”,巩固“河长制”,完善河道治理保洁机制,加快推进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改扩建和农村生活污水提升工程,全力夺取“大禹鼎”。实施松阴溪干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中华秋沙鸭保护监测站。深化“五气共治”,继续抓好工业废气、道路和施工扬尘、机动车尾气、餐厨油烟、秸秆焚烧等治理,提升空气质量。深化“土山共治”,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预测预警体系,在集成大数据的基础上实施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全县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下降6%和10%,继续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持续推进绿化造林,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完成造林更新3500亩、森林抚育2万亩。深化“城乡共治”,深入推进“三改一拆”专项行动,全力创建“无违建县”,加强批后监管,严格治旧控新,实现存量违建处置到位,新增违建“零增长”。加快推进“蓝色屋面”整治,深入实施城区住房“平改坡”,有序推进城中村改造和整村搬迁,稳步开展老城区住房困难户安置和历史街区核心区块房屋置换工作,完成C、D类危旧房治理。扎实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深化环境卫生、城镇秩序和乡容乡貌整治,年内完成30%整治任务。因地制宜推行“户分、村收、有效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运行模式,新增垃圾分类减量试点村39个。

(八)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完善落后产能淘汰机制,制定实施企业减负工作政策措施。健全房地产健康发展机制,使住宅消化周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启动新型建筑工业化试点,重点支持装配式建筑企业发展。全面深化农村确权登记赋权活权改革,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全覆盖,推广农村土地民主管理。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积极创新金融支农机制,推动田园乡村惠农担保互助社“提质”,建立风险分散和责任共担机制,加强业务运营规范和监管,建立和完善“三权”抵押登记、价值评估、贷款管理、不良资产处置等配套制度。有序推进“三位一体”综合改革,加快农合联、资产运营公司和农民合作基金建设。深化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企业分档评级制度。加大开放力度,主动融入国家东部生态文明旅游区建设,进一步深化山海协作,开展以茶文化、乡愁经济等为主题的田园风光旅游推介、招商引资等活动,提升内资和外资利用水平。

(九)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完善低收入农户动态管理办法,对接谋划实施第三轮特扶项目,加快发展“新三宝”,出台农家乐民宿服务标准及规范经营管理办法,全年新增民宿床位800张,培育10个民宿重点村,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7%以上,发放来料加工费2亿元,完成农民培训6800人,农民异地搬迁1000人。深化省教育现代化县创建,稳步推进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加快标准化学校建设,加强学前教育,建成新兴镇、城北中心幼儿园,力争完成学前教育新三年行动计划。深化“双下沉、两提升”,落实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和基层首诊制度,签约服务率达30%以上,患者住院均次费用较上年度明显降低。基本完成古市医院迁建项目。加快推进田园文化创意园等项目建设,完成茶叶、石仓契约、松香等乡村博物馆项目建设,办好第十届“中国茶商大会·松阳银猴茶叶节”、国际天空跑系列赛(松阳站)、全国气排球公开赛、省自行车赛、半程马拉松赛等活动赛事。加快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工作。深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建立低保边缘户评估机制和档案制度,完善困难群众救助机制。推进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建设,新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4家,实现城乡社区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中心全覆盖。启动“光伏小康工程”。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年交付公租房100套。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规范和加强社区工作。加快推进板桥等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统筹抓好宗教、侨台、外事、史志、档案、统计、气象、工会、红十字等工作,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十)着力维护社会稳定。全面推进“平安松阳”“法治松阳”建设,以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县为抓手,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打好餐桌安全治理行动三年计划收官之战。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加大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巡查频次,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切实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启动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大搬快治”三年行动,实施6个避让搬迁和9个工程治理项目,解危人口429人。积极稳妥助推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制度,全面推进“七五”普法规划。加强县乡两级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平台建设,健全风险排查化解管控体系,完善信访工作机制,提高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水平。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积极化解和防范“两链”风险。切实做好国防建设、人民防空和双拥优抚工作。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把为民办实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民生实事群众提、群众定的理念和方法,坚持不懈办好一批民生实事。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实现全县人民的美好愿望,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建设法治型、创新型、廉洁型、服务型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切实担当起推动松阳发展的使命和责任。

从严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不懈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县作风建设规定的贯彻落实,继续推进“庸官懒政六必治”专项行动,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崇尚实干,力戒空谈,着力营造“干净干事创新业”的良好氛围。强化效率导向,在政府机关开展“比、学、赶、超”活动,全面落实岗位责任、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绩效管理等制度,倡导立说立行、雷厉风行,做到一般事快办、急事急办、能办的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切实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加强调查研究,推动各项决策更加符合实际。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强化培训学习,提高业务能力,提升思维质量,优化知识结构,鼓励改革创新,打造一支政治绝对忠诚、干事尤为担当、做人尤为干净、作风尤为过硬、精神尤为昂扬的松阳“铁军”。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以“最多跑一次”为目标,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能减则减、应放则放、该改则改,集中力量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加强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培育壮大社会组织,探索并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强化政府绩效评价。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完成综合行政执法职权划转,建立联合执法协调指挥机制,完成乡镇(街道)“四个平台”建设,形成乡镇(街道)新型治理体系。完善提升“民情地图”,建立民情地图大数据,提升政府决策能力、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

大力推进依法行政。按照“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原则,切实规范各项行政行为,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完善决策机制,优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团体、基层组织及社会各界的意见,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实现政府法律顾问全覆盖。强化权力制约与监督,加快构建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监督体系,依法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严格行政执法,进一步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和行政机关合同审查制度,强化决策法定程序的刚性约束,规范行政调解工作运行,努力化解行政争议。加强政务公开,进一步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

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加强惩防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深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开展“正风肃纪”专项行动,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强化对国有资产、政府专项资金、政府性项目等重点领域以及关键岗位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大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整治力度。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强化项目预算审核,研究探索政府性基本建设项目预算改革。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让群众和企业过“好日子”,强化“三公经费”监督,从严控制行政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完善财政资金使用和管理制度,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更多运用到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上。

各位代表,时代赋予我们重任,人民寄予我们厚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切实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拼命干,俯下身子务实干,为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田园松阳”升级版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2017年松阳县民生实事备选方案

1.完善农村公路路网建设。年内完成40公里农村公路大中修,新建7条农村联网公路共计11.8公里,建成6个港湾式停靠站,完成77公里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增设钢质护栏30公里。(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

2.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年内新建24家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到年底全县178家城乡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实现常态化运营。(责任单位:民政局)

3.实施城乡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对全县70%以上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登记管理,提供每年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健康相关信息采集(询问生活方式等、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健康状况评估和健康指导。(责任单位:卫计局)

4.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检测室。年内建成农产品批发市场检测室,对进入浙西南绿色农产品物流中心的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等项目快速定性检测,及时上传检测数据至食品安全溯源系统,同时检测数据通过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向市民公布。(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局)

5.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年内实施6个避让搬迁和9个工程治理项目,解危人口429人。(责任单位:国土局)

6.提升城乡电力保障能力。年内开工建设35千伏玉岩变迁建工程,新建35千伏变电站1座,完成万象变至松阳变35.5 公里220千伏线路建设,黄南变至象溪9.8公里35千伏线路建设。(责任单位:供电局)

7.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年内交付公租房100套,分配100套,确保住房保障覆盖率达20%。(责任单位:建设局)

8.推进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项目建设。年内新建500个充电桩,投放新能源汽车250台,分时租赁网络覆盖全县主要乡镇(街道)和旅游景区。(责任单位:发改局)

9.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年内新建农村文化礼堂6个,送戏下乡100场,送书下乡1万册,送电影下乡1900场,建设省级小康体育村提升工程10个,举办民俗节庆活动19场、乡村春晚20场。(责任单位:文广出版局)

10.建设公共场所免费无线网络(i-songyang)。推进公共场所和公共区域wifi广泛覆盖和免费开放,年内新建20个免费无线网络覆盖点。(责任单位:经济商务局)

11.实施天网工程提质扩面工程。结合新农村建设,重点在乡镇、农村区域新增天网视频监控点300路,总量达到1500路以上,拓展全县视频监控覆盖面。以公安机关“天网工程”为核心,整合全县政府机关等监控资源累计达3000路以上。建立政府视频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按需为各乡镇(街道)、部门指挥中心提供视频共享服务。(责任单位:公安局)

12.实施秸秆市场化清运工作。在试点清运利用工作的基础上,对9个平原乡镇(街道)推行秸秆市场化清运利用工作,建立“乡镇收集禁烧、企业清运利用”的长效机制。在松古盆地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内建设1个农业废弃物(茶叶枝条)收贮转运中心,负责全县9个平原乡镇(街道)的茶叶枝条收贮利用工作。(责任单位:农业局)

名 词 解 释

1.八八战略:浙江省委在总结浙江经济多年来的发展经验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浙江省发展的八个优势,提出了面向未来发展的八项举措,即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努力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环境优势,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法治建设、信用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

2.“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

3.八项规定:改进调查研究、改进会风、改进文风、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

4.省委“28条办法”:一要改进调查研究,健全调查研究常态化机制,多与基层干部群众接触交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省领导到基层调研要轻车简从,不搞层层多人陪同。二要精简会议活动,严格会议审批程序,控制各类会议活动规模和时间,开短会、讲短话,切实改进会风,提高会议效率。三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实行发文立项审批制度。四要规范出访活动,严禁无明确公务、一般性考察和重复考察的团组,不得把出访作为一种待遇。五要改进接待和警卫工作,减少交通管制,不得封山、封园、封路,不清场闭馆,不得停止、限制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六要改进新闻报道,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七要厉行勤俭节约,严禁铺张浪费,强化预算管理。在会议举办地有住房的与会人员不安排住宿,省领导下基层考察调研期间,不安排宴请,一般到机关食堂、农家乐就餐,有条件的地方可安排自助餐。八要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抓出成效。

5.六项禁令:严禁用公款搞相互走访、送礼、宴请等拜年活动;严禁向上级部门赠送土特产;严禁违反规定收送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商业预付卡;严禁滥发钱物,讲排场、比阔气,搞铺张浪费;严禁超标准接待;严禁组织和参与赌博活动。

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需求侧改革主要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等要素。

7.农业三大主导、五大特色产业:即茶叶、香榧、油茶;畜禽生态养殖、高山蔬菜、食用菌、水果、高效笋竹林。

8.省1818平原绿化行动:到2015年,全省平原完成新增林木面积180万亩以上,平原林木覆盖率达到18%以上。

9.城市改造提升八大工程:即一批田园城市风貌示范区、一条江滨景观带、一条文化特色路、一条城市管理样板路、一条滨水商业休闲街、一个市民健身广场、一个商业综合体、一批城市入口。

10.城市建设第一、第二批“六个一”项目:第一批“六个一”项目,即一条迎宾大道、一条江滨景观带、一条商业示范街、一条文化特色路、一个市民健身广场、一个城市规划展览馆。第二批“六个一”项目,即一个特色小镇、一批民宿村、一条绿道、一条历史街区、一个绿地公园、一个地下空间。

11.拯救老屋行动:2016年1月,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确定松阳为全国唯一传统村落私人产权文物建筑保护利用项目整县实施地,计划首期投入资金4000万元,对传统村落私人产权文物建筑开展“拯救老屋行动”。

12.清三河:清理垃圾河、黑河、臭河。

13.四张清单一张网:政府权力清单、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责任清单及浙江政务服务网。

14.模拟审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在履行区内各项报建手续时,各审批部门按照自身职权和现行审批要求对报送材料进行审核,但由于前置条件不完备或相关资料不齐,而导致不能及时办理正式批复件时,各审批部门可发出正在办理报建通知书,提前对项目进行审核审批,直至该建设项目办理完成施工招标前的所有报建手续为止,“模拟审批”即变更为正式批文。

15.“承诺式”零审批:松阳县符合条件的企业资本投资的工业项目,在企业获得土地的前提下,按照政府设定的项目准入条件、建设标准和其他相关要求,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承诺后,自主委托开展工程设计等中介服务,选择建设单位,开展项目建设。项目竣工后,零审批项目将接受全面验收,不达标的不得通过,实现工程质量和项目审批“质量兜底”。

16.“容缺受理”模式:企业、办事群众办理相关证照时,申报材料主件齐全,其他条件和申报材料欠缺或存在瑕疵的情况下,根据企业、办事群众承诺可先进行材料预审、办证,待材料补齐补正后可直接领取证照。

17.五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的注册号、组织机构代码证号、税务登记证号、社会保险登记证号、统计登记证号统一为一个登记码,标注在营业执照上。

18.三大国家改革试点:低丘缓坡开发利用、农村金融改革和扶贫改革试验三大国家试点。

19.幸福民生五大工程:“就业富民、保障安民、科教惠民、文化育民、卫生利民”五大工程。

20.工业经济“六个一”工作法:班子一周一安排、半月一汇报、一月联系一次、一月一调研、一季一总结、一年一考核。

21.四换三名:“四换”指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三名”指名企、名品、名家。

22.互联网+: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23.“两化”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核心是以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24.住房“平改坡”:在建筑结构许可条件下,将多层住宅平屋面改建成坡屋顶。

25.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即PPP模式,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

26.“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27.工匠精神: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

28.两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9.尤为如此:2006年7月29日,习近平同志第七次到丽水调研时就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希望丽水正确处理好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市委史济锡书记提出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加深对“两山”理论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的理解,特别要按照“尤为如此”的特殊叮嘱,将“两山”理论深化到思路、细化成行动、具化为成果,充分体现好“尤为如此”的示范和担当。

30.拆治归: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浙商回归。

31.原种农业:使用当地农家品种(指在当地广泛种植并且拥有较长历史的农业品种)进行种植生产的一种模式。

32.自然农法:按照不洒药、不施肥、不除草、自留种和地连作为基本要求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33.农业“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34.旅游养生经济“153”工程:到2020年,基本建成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5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30个休闲养生基地、乡村旅游示范村和农家乐综合体(特色村)。

35.旅游“三化”改革:即“旅游公司实体化、旅游景区资本化、旅游资产证券化”改革。

36.多规合一:即强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等各类规划的衔接,确保“多规”确定的保护性空间、开发边界、城市规模等重要空间参数一致,并在统一的空间信息平台上建立控制线体系,以实现优化空间布局、有效配置土地资源、提高政府空间管控水平和治理能力的目标。

37.精明增长: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基础上控制城市扩张、保护生态环境、服务于经济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发展模式。

38.智慧城市: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

39.海绵城市: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称“水弹性城市”。

40.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九个一”工程:即打造一个乡镇的主出入口,建立一条示范街,建设一个休闲公园,改建一个农贸市场,建设一个文化礼堂,打造一个示范村居(小区),建成一套污水处理系统,新建一批地下管网系统,完善一个停车系统。

41.“三下乡”“四进社区”:即“文化、科技、卫生”知识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和卫生”进社区。

42.四大文化产品综合平台:打造一个产业集聚平台、一批文化艺术服务平台、一批文化旅游与养生平台、一批文化产品交易平台。

43.“五个一”行动:即盯引一家行业协会、一家省外商会、一家上市公司、一家高校研究所、一家创投类金融机构。

44.“四率三色”跟踪评价制度:履约率、开工率、到资率、投产率“绿黄红”三色牌跟踪评价制度。

45.新三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是经国务院批准,依据证券法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主要为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

46.“一区一镇”建设:即农业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农业强镇。

47.农村“新三宝”:民宿、来料加工、农村电商。

48.一转四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创新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大环境建设。

49.为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以人才集聚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科学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实施海外优秀创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暂行办法》,我省从2009年1月实施了海外高层人才引进的。

50.绿谷精英:为深入推进“人才强市”建设,鼓励海内外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团队带技术、带项目、带成果来丽水创业创新,增强我市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2011年8月开始实施丽水市“绿谷精英和创业创新团队引领计划”。

51.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52.双下沉、两提升:“人才下沉、资源下沉”、“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效率提升”。

53.光伏小康工程:通过把光伏发电与小康工程结合,在浙江辖区内29个县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让低收入农户收入增幅高于浙江省收入平均水平。

54.“两链”风险:企业资金链、担保链风险。

55.最多跑一次: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

56.乡镇(街道)“四个平台”建设: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个功能性工作平台建设。

57.政府购买服务: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政府直接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事项以及政府履职所需服务事项,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和事业单位承担,并由政府根据合同约定向其支付费用。

58.三公经费: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