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松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政务公开>>平安松阳

法治生态圈 三色调解团 一键法管服 ——松阳县以“枫桥式”司法所创建为契机助力山区基层治理新篇章

时间:2022-01-12 10:34:10 来源:司法局 作者:陶莲茹 毛敏 责任编辑:点击数:

近年来,松阳县以全省打造新时代司法行政“重要窗口”高站位引领方向,结合本地实际,扬长补短,落实基础保障、拉高工作标杆、坚定服务理念,努力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筑牢基层法治建设根基,成功创建古市司法所为“枫桥式”司法所,同时以创促质,强化示范引领,整体推进基层司法行政各项工作掀新高。

一、就地取“材”,活用本地资源打造“法治生态圈”,助力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有效提升。

着力破解山区法治资源不足,基层法律服务载体单一,作用发挥有待提升等短板,以“枫桥式”司法所创建为契机,深挖本土优势,因地制宜对本地资源进行改造,加快基层法治阵地迭代升级,从而建强以司法所为核心、法治文化阵地为支点、法治乡镇为基础的“法治生态圈”,助力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有效提升。

一是培优育新,建强基层法治核心。以“枫桥式”司法所建设为总方向,通盘考虑全县司法所建设,盘活本地资源,抓好软硬件设施推进司法所提档升级,建成集党建工作室、公共法律服务等业务为一体,设施齐全、功能升级的“集成式、一站式”司法所,努力把司法所打造成促进基层法治建设的主阵地。如该县古市司法所被省司法厅列入司法所“培优育新”项目,对原古市法庭进行改造,总投资12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72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450平方米,目前丽水市境内办公场地面积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司法所。

二是多点开花,建密基层法治支点。对文化广场进行改造,成功创建全市首个民法典主题公园,因地制宜打造法治公园、法治图书馆等法治文化“实体阵地”;打造“知行讲堂”等法治文化“移动阵地”,通过”固定授课+流动宣传”的普法模式,将法治文化送到百姓家门口;同时深挖特色,打造“乡村普法赶集”、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等法治文化“精品阵地”,将普法宣传的工作重点向基层、向农村转移。目前,建成市级以上民主法治村(社区)159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22家、市级136家,省级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1个、市级法治教育基地6个,市级普法农家院15家、法治长廊5个、法治文化宣传栏100个,培育农村法律带头人216人,法律明白人216人。

三是全域推进,建实基层法治基础。创新“全主体联动、全区域治理、全方位服务”治理模式,推动法治乡镇建设全面升级。全区域治理,实现“基层治理四平台”迭代升级,以综合信息指挥室为龙头,实现镇村联动、信息共享。全主体联动,将党组织建在网格上,每个网格设立党支部或党小组,推行党员联系农户制度,实现连户包片全覆盖。全方位服务,强化资源整合和组团服务,按照“一村一组团”方式,整合法律顾问、警员等沉入网格,组建联村服务团队。今年以来,共隐患信息信息10235条,办结率达100%,排查治安安全隐患42处,消除隐患率达100%,每位党员平均帮助农户解决问题180个,开展系列服务活动20余场次,参与人数1000人,提供服务咨询2260余人次。

二、就地集“才”,激活本土基因打造“三色调解团”,助力基层治理和谐化水平有效提升。

着力破解山区调解资源分散,调解队伍素质不均,难以集中攻坚重大疑难复杂纠纷等短板,以“枫桥式”司法所创建为契机,深挖五老人员、党支部书记、乡贤等调解能才,同时依托“1+8+19+N”矛盾纠纷联动联调工作机制,汇聚县域调解员力量,打造“红”色书记调解团、“金”色专职调解团、“绿”色区域调解团,筑起化解矛盾纠纷村、乡镇、区域三道防线,真正实现矛盾不上交,助力基层治理和谐化水平有效提升。

一是“红”色书记调解团,打造基层自治核心。结合村社组织换届选举,部署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换届工作,实现全县19个乡镇(街道),214个村(社区)书记担任村社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农村“法律明白人”担任人民调解员全覆盖,同时将平安稳定、矛盾纠纷化解实绩作为年终考核评估重要内容,促使村级调解力量经常开展矛盾纠纷排查,了解掌握社情动态,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和向上报送。今年以来,全县矛盾纠纷除由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直接化解外,剩余91.2%的矛盾纠纷全部在乡、村两级化解,实现重大疑难复杂纠纷100%化解,存量信访积案逐年下降,新增信访积案明显减少的实际效果,

二是“金”色专职调解团,创新基层共治模式。探索形成矛盾纠纷逐级化解、正向激励和访调对接“三大机制”,打造松阳版的“枫桥经验”,实现全县人民调解体系转型升级。目前,全县共建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239个,共计人民调解员1018名,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统一选聘专职调解员55名。今年以来,各级调解组织矛盾纠纷调处量同比提高了108.6%,调处成功率达到99.8%,得到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昌荣书记肯定。

三是“绿”色区域调解团,打响基层治理品牌。发挥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大胆探索、积极创新,打造跨区域调解工作松阳品牌,大力培育大东坝石仓片区“联防联调中心”,花田坌民间承包模式等“小事不出村”的典型,加大宣传力度,激发示范效应,提升调解品牌辐射力,以基层自治推动社会本质平安。如聚焦主导产业—茶产业的纠纷化解,该县两乡两镇(古市镇、新兴镇、赤寿乡、樟溪乡)联合推出了“茶香帮忙团”品牌调解室,开创了人民调解“1+4+N”和“流动调解室”工作模式,实现区域内涉茶类矛盾纠纷快速、有效化解。该县有茶农19万人,涉茶人口43万人,全县40%的人口从事茶产业、50%的农民收入来自茶产业、60%的农业产值来自茶产业,每年外来采茶务工人员近3万人,茶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近127亿元。近年来,全县调处茶产业矛盾纠纷近1000起,调处成功率达98.5%,涉及金额8000余万元。

三、就地叠“彩”,数智赋能亮点打造“一键法管服”,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有效提升。

以“枫桥式”司法所创建为契机,推动数字化改革,为工作亮点赋能提质,在合法性审查、社区矫正、公共法律服务等法治建设、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法治保障方面实现“一键化”直达,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有效提升。

一是“一键审查”,“码上审查+多元队伍”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在合法性审查标准化基础上率先全市在县内创新推广使用“码上审查”系统。同时充分立足本地实际,建立由审查机构人员、司法所人员、法律顾问等组成的合法性审查“多元”队伍,解决了事项遗漏、沟通不畅、工作超时、台账杂乱等痛点难点问题。每一件送审事项提交后会自动生成“审查码”,通过微信扫码即可了解审查进度、查看审查资料,审查事项完成后即可完成线下台账资料归档。目前全县19个乡镇(街道)均已开展合法性审查工作,共办理合法性审查事项共计260余件,其中通过“码上审查”系统办理20件,平均审查时间降低了三分之一,初步实现流程更合理、文书更规范、完结有存档、质量有提高的目标,切实增强基层政府行政决策能力

二是“一键管理”,“天网+天眼”智能监管全方位。该县于今年成功创建部级项目“智慧矫正中心”,并获批全省首个“矫务公开”试点推进单位,实现了社区矫正管理工作数据一体化、管理智能化、指挥可视化。上接“天网”,依托政法委、公安的“雪亮工程”“天网工程”和浙江省社区矫正综合管理平台,可及时追踪人员位置。下布“天眼”,通过远程视频督察系统,实现部、省、市、县、乡镇可视,县内各司法所监控视频实现全覆盖。“智慧矫正中心”的创建极大得促进了县矫正指挥中心与各司法所及部门之间的高效联动和监管质效,如11月5日,在第一时间发现一名社区矫正对象人机分离异常情况后,通过“智慧追踪”24小时内成功找到失联社区矫正对象。截至目前,全县120名社区矫正对象已全部完成人脸信息采集和指纹采集,信息化核查1500余人次,信息化核查率达100%,组织开展VR教育100余人次,“浙里矫”小程序使用人数118人,使用率达98.3%,矫务公开信息阅读转发4500余人次。

三是“一键服务”,“线上+线下”公共法律服务集成应用系统全推广。该县率先全市推广运用公共法律服务集成应用系统,主要包括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模块。老百姓通过扫二维码进入系统“把脉开方”,即可享受集成式的法律服务。多平台“线上推广”,通过“松阳司法”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等大力宣传推广,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多阵地“线下推广”。利用文化礼堂、广场咨询、送法下乡、送法进企、送法进校等进行大力推广,帮助群众当场解答疑问和软件安装。同时,在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县社区矫正指挥中心、公共法律服务站点等窗口单位发放宣传资料。目前,线上推广点击量达500次,开展线下宣传活动50次,接待群众6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500册,通过该应用系统成功调处矛盾纠纷1295件,办理业务100件。



下载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