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提出“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的目标,将为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注入新动力。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八八战略”,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决策部署,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转型的步伐,为我省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发展机会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根据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以及《丽水市高等教育发展规划(2015-2020)》:到 2020 年,初步建成 “规模总体适度、结构层次合理、区域特色鲜明、培养质量较高、服务能力较强”的区域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启动丽水中等专业学校体制改革,在丽水中专新校园建成后丽水中专实质性并入丽水学院。按照《松阳县城市 建设总体规划》、《松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松阳县政府在规划区内划定500亩的校园整体建设红线。重点举办教师教育、艺术教育、国学、茶叶加工与营销、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等专业或专业方向,努力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申办丽水大学创造条件,为服务美丽幸福新丽水建设做出新的贡献。我县制定并通过了《丽水学院松阳校区PPP项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就有关方案解读如下: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浙江高等教育事业虽然经过前些年努力持续快速发展,但其高校数量偏少、规模较小、资源不足的实际依然较突出。今后一段时期,还将面临高等教育学龄人口高峰,高等教育规模发展仍将面临一定的压力。还有较多的毕业生被拒之高校门槛之外,不仅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直接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制约社会经济的和谐和长远发展。基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需要,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和谐发展,增强综合实力,高等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加快发展不可动摇。国家及各地为加快发展高等教育质和量的新形势,必将为拟建项目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2)项目建设是市场供求结构的需要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虽获得较大发展,但新增高校多是地方的高职和高专院校,新增资源大部分提供专科共性层次的教育服务。然而,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及市场竞争就业和个体职业发展的需要,社会需求较高层次的学前教育师资、高技能护师和技师学历教育仍将是稀缺的高等教育资源。松阳校区可以凭借母体丽水学院优越资源和自身独特办学机制,获得市场空间。
(3)项目建设是高等院校培养层次结构的调整的需要
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存在“中间大、两头小”的层次结构问题。目前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是尽快提高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水平,提高我国在高科技时代的国际竞争实力,二是逐步地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水平,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社会对尖端科研人才的需要主要是重在质而不是重在量,而对实用型人才的需要则主要是受劳务市场的影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其专业结构与数量的问题十分重要。这就决定了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应该是精英和大众并举,在保障质量的基础上,突出提高研究型大学的质量、扩张大众化院校的规模的指导思想,树立“提高研究型,扩张大众型”的发展战略,建立分层的高等教育体系。要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大学,使这些大学在学科水平、教育质量和综合实力方面赶超世界一流水平;同时,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及短期高等教育,培养大批社会需要的实用性技术人才,完善人才结构体系,形成一个自主的研究型、教学型、职业型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使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承担培养不同类型人才的任务,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避免本来较紧张的高等教育资源的重复设置和浪费。拟建项目建设就是针对解决高等教育“中间大、两头小”的层次结构问题兴办的,是高等院校培养层次结构的调整的需要。
(4)项目建设是加快丽水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丽水市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促进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三种主要类型学校共同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支持丽水学院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培育硕士学位建设的重点学科,增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支持丽水中专按高等教育序列发展,成立丽水学院幼儿师范学院,发挥学前教育专业优势,将其建设成为浙西南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基地。可见,项目建设对加快丽水高等教育发展意义重大。
(5)项目的建设是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丽水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教育投入,为丽水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仍滞后于经济发展,人才资源总量不足、人才资源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科学文化层次偏低。高素质人才的匾乏,将成为“科教兴市”战略的障碍,因此,培养高素质和适应丽水市经济健康发展的人才成为当务之急。松阳校区秉承丽水学院的办学传统,确立了“依托母体,相对独立、办出特色”的新型办学理念,依托丽水学院的优质教育资源,引入新的机制和办学模式,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科学定位,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培养具有真才实学、创新能力,提高办学层次,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二、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拟建丽水学院松阳校区远景规划在校生规模为4500 人,总用地面积500亩,总建筑面积约153000平方米。项目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根据学校总体建设规划中的近期项目,工程征地200亩,总建筑面积70100平方米(含地下建筑面积5738平方米),一期拟建总建筑面积65419平方米(含地下建筑面积5738平方米),另有部分学生公寓、培训用房、后勤用房共4681平方米列入后续建设(二期)。本次拟建地上总建筑面积 59681平方米,建设内容以满足丽水学院松阳校区一期招生1500人(1500-2500)为原则,包括教学、办公、生活、体育活动及配套设施,主要由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室内体育用房、校行政办公用房、院系及教师办公用房、师生活动用房、会堂、学生宿舍(公寓)、食堂、教工单身宿舍(公寓)、附属用房、教学培训等用房组成;地下建筑建筑5738平方米,主要设备用房、停车位等用房组成。
项目概算总投资33699.52万元(项目PPP 总投资 33446.21 万元) 。
三、投资方式
丽水学院松阳校区项目具有较强的公益性质,属于社会教育事业,且投资巨大,如果通过银行筹措资金的借款期限较短,在还款期限内政府财政将承担巨大的资金压力。国家及其各部委相继出台有关鼓励和允许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的政策,如《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国发 [2014]60 号)。目前,全国正在全面推广和规范 PPP 模式。发改委《 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发改投资[2014]2724 号)第三条,“PPP 模式主要适用于政府负有提供责任又适宜市场化运作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类项目。燃气、供电、供水、供热、污水及污水处理等市政设施,公路、铁路、机场、城市轨道交通等交通设施,医疗、旅游、教育培训、健康养老等公共服务项目,以及水利、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等项目均可推行PPP模式”。2015年《丽水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操作细则》出台,为本项目的运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较为成熟的政策环境。
本项目采用PPP模式,择优选取技术实力强、管理经验丰富、自己实力雄厚的社会投资企业承担项目建设投资和后续运营管理。
附链接:PPP项目实施全流程解读
http://www.ccgp.gov.cn/gpsr/lltt/201702/t20170228_79570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