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为革命 满腔热血写青春
文章来源: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7-15 11:43:20 点击数:
分享到:

“6月11日上午,市委编办党支部16名党员、西杨村党支部8名党员;6月16日下午温峤镇江厦村65名党员;6月19日上午,温峤镇上街村党支部35名党员……”翻开金璇故居接待登记本,写满了参观记录和预约记录。自被列为台州市“跟着红色地图学党史”现场教育学习基地后,位于温岭市温峤镇楼旗山下的金璇故居,已然成为党史学习打卡热地。

金璇(1902年-1930年),原名金洪根,又名金才衡、金礼智,温岭市温峤镇楼旗村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被叛徒出卖,次年牺牲于苏州监狱。

金璇个人照片_副本.jpg

旗峰山下的楼旗村,历史悠久,是大革命时期中共温岭地下县委最活跃的一个村。在楼旗村有一座百年多历史的小楼,119年前,金璇就出生于此。1920年,年仅18岁的金璇从这里走了出去,从一个农民的儿子成长为大革命时期的台州早期党员,从一名普通学生成长为一名坚定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成为中共温岭西区地下党组织领导人之一,在战火纷飞、白色恐怖年代坚持革命、传播薪火,直至英勇献身。

走进故居,大门口悬挂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温岭县委领导人活动旧址——金璇烈士故居”的纪念牌匾。因楼旗地处温岭北乡平原与西乡山区的接壤地,较为偏僻,利于隐蔽。土地革命时期,金璇的家是当时地下党温岭县委领导人接头、联络、开会的重要据点,同时也是秘密发展党员的地方。

金璇故居正屋木门_副本_副本.jpg

金璇故居正屋大门

修缮后的金璇故居是一座二层五开间的小楼。推开正屋的大门,略显逼仄简陋的房间里,左右两边墙上以图片和文字形式,分四个主题,介绍了金璇的生平事迹,即:“峥嵘岁月、悲壮历程”“旗峰为证、青春不老”“革命旧址、英魂永存”“并肩战斗、功业长存”。中间的展示柜陈列着金璇生前使用过的约30余件遗物。

行李箱_副本.png

金璇的行李箱

这个行李箱,伴随着金璇从学生时代一直走到革命年代,也见证了金璇一步步的成长。

1920年,金璇考入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乙班(浙大前身)。求学期间,五四运动进步思想的“火种”,已深植于他的内心。离开学校后,金璇频繁辗转于杭州、南京、上海、温岭等地,积极投身社会革命。192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改名项忠诚。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金璇受上级党组织指示,回到家乡开展地下党工作。楼旗村党支部成立后,金璇当选为支部书记。一为传播革命火种,二为秘密发展共产党力量,开展地下联络工作,金璇自费在村中创办旗峰初级小学。在教书育人、壮大党组织的同时,他在当地种桃、种樟树、种花生,作为迷惑敌人的“烟雾弹”,掩护地下党工作。他还将务农收入投入办学,让革命的薪火在山村越燃越旺。

旗峰小学校铃_副本.png

金璇创办的旗峰小学校铃

1929年10月,金璇从一封密信中获知原中共温岭县委执委李道明叛变投敌。为了保护中共温岭组织,金璇参与了秘密处决李道明的行动,因此暴露了身份,遭国民党通缉。金璇于是前往上海、南京等地隐蔽,但仍坚持革命。

1929年11月13日,金璇在与共产党员李达甫一起开展革命活动时,遭叛徒告密,被捕入狱。在狱中,敌人对金璇严刑逼供,金璇宁死不屈,严守党的秘密,最后被敌人酷刑折磨而死,牺牲时,年仅29岁。

故居中陈展的被单残角以及眼镜、怀表等金璇的狱中遗物,仍弥漫着那段峥嵘岁月的硝烟,带我们穿越百年,走进金璇的心路历程,感悟他的革命初心。

被单残角_副本.png

金璇在狱中使用过的被单残角

眼镜、怀表_副本.png

金璇在狱中使用过的眼镜、怀表

金璇的遗言中写道:“家中尚有一子,今年才只五龄。相劳转告我妻,好好教养成人;读书明理进步,那是最最要紧。”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金璇都不忘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斯人虽逝,但其参加革命的初心却始终不灭。其妻林姐头,卖田卖地尽数偿还金璇生前为组织购买枪支欠下的一百块银洋后,继承丈夫遗志,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参与到地下党工作。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不仅在楼旗,在温峤以及在整个温岭,干部群众始终牢记金璇以及众多革命者在战争年代英勇奋斗的点点滴滴,从中汲取坚持追求真理的精神,化作干事创业、推进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打造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宜业宜居现代化中等城市、县域治理现代化标杆市的新征程上不断开创新局面。

(台州市纪委市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