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县城明清街开始车辆限时通行。经过一段时间的施行,该路段的电瓶车数量已然减少,街道在视觉上宽敞了许多,群众反响也挺好,认为城市形象得到了大幅提升。
但在实地走访期间,发现,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官塘路西侧路口的限行桩过低,只及人膝盖处,且其颜色与地面的水泥色接近,不仔细瞧很容易忽视。附近群众反映,好些上了年纪的人一不小心就会被绊倒。3月14日下午,就曾有一位花甲老人小腿被刮蹭的鲜血淋淋。
二是,设置的非机动车停车点没有导引标识。3月16日上午,我特意沿途走了个遍,发现,除了人民大街北端因太平坊路在改造中,其西屏街道停车点建设情况可以暂时不计外,另外的老供电局门口、原农业农村局办公楼后侧的停车点位附近,都没有发现有导引标识,且,停车利用率低。停车点位与限行隔离栅栏间相距不短,甚至还颇为迂回,导致不少不知情群众费力往返。
三是,在限行时间内,限行路段上仍有不少电瓶车随意停放。粗略计算总数不少于100辆,仅南直街上就有52辆之多。
(3月16日上午10时许统计)
四是,政府通告上明确规定,限行时间为每日9时至20时30分,除特种车辆外,禁止其余机动车、非机动车在步行街范围内通行。但经走访,发现,仍有不少电瓶车,尤其是三轮电瓶车在限行时段随意通行。
为了真正改善明清街通行条件,真正优化古城形象,真正将民生事办成大实事、大好事,建议:
一、重新设计限行桩,除提升其高度外,还应使其醒目,比如:红黄相间的反光柱。
二、在停车点位附近设置明显的导引标识,同时继续加大宣传,要做到众所周知。
三、在限时通行时段内,组织人员对限行区域停放的电瓶车等进行及时疏导和有效清理。
四、对限行区域周边小巷进行详细排摸,设置限行桩,防止电瓶车由其它支路绕道进入限行区。例如:防止由新华路人民银行南侧路口进入南直街,防止由民宿“鸟舍”巷路进入南直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