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人·手记】人户分离的"难结"终于解开了
文章来源: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1-04-16 16:28:04 点击数:

舟山市普陀区东港街道纪工委书记、监察办主任 徐捷

“阿姨,您儿子小吴的残疾证做出来了,低保也办好了,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您可以放心了。”

“谢谢!谢谢!太感谢你们了,这么快就把困扰我们多年的问题解决了!”小吴的母亲紧紧握住我的手感激地说道。

原来,小吴2008年从南京一大学毕业后,因精神问题返乡,但户口一直“滞留”南京未随人迁回。没有户口,就无法在当地办理医保、残疾证,无法享受相关的补助政策。小吴本人因身体原因,无法亲自前往南京迁移户口,加上当时政策影响,无法迁回本地落户。这个“结”一打就是十余年,迟迟没有解开。

而破“结”源于一次扶贫走访……

小吴的父亲老吴因常年卧病在床,丧失了劳动能力,母亲无固定经济收入,两人均是低保政策的享受者,是东港街道纪工委扶贫走访对象之一。

“老吴啊,你最近身体还好吗?每个月的低保金有没有按时收到?……”走进老吴家中,我径直来到他的床前,耐心问询了享受扶贫政策的情况,以及是否在生活上存在其他困难,等等。

“徐书记,我们还真是有个大难题没有解决啊!”小吴的母亲满面愁容地说,“我儿子的户口一直在南京迁不回来,没有这里的户口,医保、残疾证都办不了,很多补助政策都没法享受。本来我们家就比较困难,光靠低保金,生活开支都很难维持,更别说父子二人的医药费了……”

了解事情的原委后,如何将户口迁回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经多方协调,由普陀区公安分局办证中心公安窗口主动对接江苏南京某派出所,最终通过长三角户籍业务通办的方式,在本地提供相关材料证明,审核后直接在网上办理了户口迁移手续。

“多亏了你们一直帮忙协调,也是我们运气好,赶上了好时机,总算把户口迁回来了!”心中的一块巨石落地,小吴的母亲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随着户口问题的解决,小吴的残疾证、低保办理难题也迎刃而解。“加上残疾补贴和低保补助,小吴按规定每个月可以领到1000多元的补助。”再一次来到小吴家时,我将这个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了他们。“好!好!这真是解了我们家的燃眉之急啊!”小吴的母亲泪眼婆娑,拉着我的手一个劲儿地道谢。

感受着手心中传递过来的温度,我由衷地替小吴一家感到高兴,同时,更提醒自己身为纪检监察干部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着力在为民排忧解难上做个有心人,多下基层,多多走进群众的门槛,“贴心”为群众办实事,多多迈入群众的心坎,让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