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全域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3月8日
【文旅要闻】
●【贯彻县委全会精神】打造“国家传统村落公园”金名片
●南京农业大学专家沈其荣到松阳县调研有机茶乡建设
●松阳茶叶一天12次上央视
●松阳桐川农民武装暴动旧址完成布展
●复兴古市千年古城 打造美丽城镇示范
●新兴镇多措并举加快“美丽城镇'建设步伐
●斋坛乡举行建设大花园暨“与雷锋同行、小手拉大手、 共创文明洁净斋坛”志愿者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老城的生活,来自于能让你闲逛的老街
【文旅简讯】
【文旅要闻】
【贯彻县委全会精神】打造“国家传统村落公园”金名片
县委全会提出,要创新“国家公园”建设理念,以“全域大花园”为目标追求,按照“整体化、品牌化、景区化”的建设思路,着力破解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努力打造“国家传统村落公园”。全面展示传统村落韵味和乡村振兴战略成果,成功打造这张彰显中国乡村别样魅力的“金名片”。
近日,在四都乡陈家铺村,来自上海景观设计工作室的总设计师、建筑师米丘正在走点考察,深入村庄,对当地风貌、特色民俗、基础设施与产业等进行全方位了解。
近年来,四都乡以“生态、农业、旅游”为载体,围绕“国家传统村落公园”建设,让昔日的“空心村”“空心房”重新焕发活力。但仅仅点上开花还不够,为推进乡村片区化发展,提升辨识度和竞争力,乡里计划从“一客厅”“一村落”“一产业”“一试点”“一机制”“一通道”六方面推进和探索,将四都打造成为国家传统村落公园核心区的主入口。这一规划也和米丘的想法不谋而合。
上海景观设计工作室总设计师、建筑师米丘强调:“第一要增加内容,浏览或者旅游,可能更深更广泛一点;第二扩大系统性,让各个村各个景点之间,直接地联系或者内容上串联起来;第三产业更强,更加个性化。”
边走边思考,连日来,米丘还先后走访了三都、古市、斋坛等乡镇,各地悠久的历史、古朴的民居、深厚的文化底蕴,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激发出不少关于打造“国家传统村落公园”的灵感。
上海景观设计工作室总设计师、建筑师米丘计划说道:“最近,我们可能就要分批分组、分类型和项目组,单独再来考察,深化。来打造,找到和组织更好的资源,参与这样一个很伟大崇高的工作。”
在竹源乡后畲村,美丽宜居村环境整治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我们在现场看到,施工人员分工明确,忙着挑水泥、搬石头、砌围墙,对倒塌墙体进行修复。据了解,该项工作自今年1月开工以来,目前已完成总体工程量的50%。
据了解,在加强传统村落风貌管控的同时,竹源乡还将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积极引进产业等举措,推动传统村落的活化与利用。
下一步,竹源乡打算围绕“国家传统村落公园”建设的大目标,加强日常的监管,提升村庄的环境,优化村庄的基础设施加快产业的发展培育,重点还是要围绕绿色发展目标,培育生态农业、名宿旅游业和中医药产业。”
为打造“国家传统村落公园”金名片,我县将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规划引领、营造美丽环境、激活乡村业态、擦亮文化底色等途径,继续向世界讲好“松阳故事”。
南京农业大学专家沈其荣到松阳县调研有机茶乡建设
3月1日,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领域专家沈其荣到松阳县就有机茶基地建设、有机种植等方面开展考察调研。副县长温小运陪同。
沈其荣现任南京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有机(类)肥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曾任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领域主题专家等职务。
沈其荣一行先后来到新兴、赤寿、古市等乡镇的有机茶基地,实地察看自然环境和土壤条件,并与相关部门、基地负责人及茶农进行交流,详细了解有机茶的发展思路、经营模式、开发种植、生产管理等情况。
沈其荣说,松阳县不仅重视有机茶乡建设,而且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和良好的种植基础,具备适合的生产条件,有机茶乡建设切实可行。南京农业大学专家沈其荣表示:“那么下一步就是我们如何来利用我们松阳县独特的地理优势,还有环境优势,然后在种植管理上能够有研发意识,更适合我们这个山区,环境好的地方的有机茶怎么种植的措施。”
沈其荣表示,他们团队也会更多的关注我县有机茶发展,促进科研成果转换,推进先进技术应用,助力松阳的“中国有机茶乡”建设。沈其荣说:“如何从政府、公司,还有农户三个方面一起来发力,能够把我们松阳的有机茶的产品打响全国,甚至是打响世界,这个还是很有希望的。”
松阳茶叶一天12次上央视
3月3日,松阳茶叶一天12次上央视,CCTV-2【第一时间】、CCTV-2【正点财经】、CCTV-2【天下财经】、CCTV-13【新闻直播间】、CCTV-17【中国三农报道】……
松阳茶叶霸屏央视底气在于,茶产业是松阳名副其实的农业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也是松阳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媒介。
经过多年努力,松阳先后荣获“中国茶文化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绿色生态茶叶之乡”“中国绿茶集散地”“茶叶科技示范基地”“中国茶叶产业示范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特色产茶县”“中国十大最美茶乡”“浙江省十大茶叶强县”“浙江良种茶之乡”“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十三五茶叶发展十强县”等荣誉称号;“松阳银猴”被评为“浙江十大名茶”“中华文化名茶”等荣誉称号。浙南茶叶市场被列为“农业部定点市场”“中国商品百强市场”,是全国绿茶价格指数发布地。
面对未来,松阳立足全国、放眼世界,重点聚焦松阳茶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等问题,提出以“有机发展”为产业引领,系统推动茶资源全价利用、茶产业全链开发、茶品牌全城共建、茶效益全民共享,通过重品质、增效益、强营销、塑文化,建立一批有机茶示范点,打造一批标杆企业,形成一批茶文旅融合示范点。努力打响茶园有机、茶品高雅、茶文荟萃、茶人质朴、茶韵浓郁的“中国有机茶乡”金名片。到2025年,力争茶产业全产业链产值实现150亿元以上。
松阳桐川农民武装暴动旧址完成布展
为留存桐川农民武装暴动的红色历史,展现畲汉两族人民团结共进的历史画卷,板桥畲族乡对斗争旧址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修复,目前已进入布展收尾阶段。
近日,板桥畲族乡东坑村的桐川农民武装暴动旧址的墙体、木雕等部分已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完成修缮,焕然一新。
这里原来是王姓毛姓的祠堂,桐川农军时不时在祠堂里开会,到屋后的平地上操练。后来祠堂没人管理就倒塌了。
在现场,多名工作人员正忙着展板上墙、张贴标语等工作。根据方案,桐川农民武装暴动旧址布展分为“旧址介绍”“农军生产斗争用具”“王氏、毛氏宗祠”以及“新时代精神”四个板块,通过全方位展示板桥穷苦大众奋起抗争的艰辛历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浙西南革命精神。
板桥畲族乡组织委员、宣传委员蓝伟明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收集相关的老物件、老物品到桐川暴动旧址展示,待疫情稳定后实施开放,通过红色展示,推动旅游发展。
复兴古市千年古城 打造美丽城镇示范
松阳县古市镇位于县西北部,地处瓯江上游,松古平原中部,建置于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距今已有1800余年历史,是丽水市最老的集镇之一,居浙南四大古镇之首,素有“历史重镇”、“处州粮仓”之美称。“叶法善传奇”“月宫调”“卯山文化”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底蕴深厚,有卯山俭公祠、八村潘家祠堂、东角垄赖家宗祠、山下阳八卦古村、刘边明朝门亭、后街清朝城门楼等文化古迹。2021年2月, 古市镇列入全省第一 批千年古城复习试点,抓住古城复兴契机,充分发挥上下联动作用, 以点带面,将古城复兴带来的积极效应再扩大,有力助推美丽城镇建设。
古市镇在千年古城复兴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古镇原有文脉传承、产业发展、功能完善等功能,融入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城市发展理念。加强与"十四五"规划间的衔接,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为支撑的规划体系,推进规划高效融合,增强规划的前瞻性、严肃性和连续性,严格落实规划单元规范土地管理,激活存量,优化增量,整治低效,促进土地高效集约利用。目前,古市镇千年古城复兴综合规划正委托省级设计规划专业中介机构编制中, 规划将立足全镇新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突出古城核心区保护开发、城市交通优化、城区管网提升等专题,涵盖名镇保护、 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城市设计等具体内容,严格落实控规、详规,加大街巷、文保单位的外立面整治和内部修缮力度,整体推进,连线成片,修旧如旧,让古城更有魅力、韵味。
古市镇围绕“美丽城镇"和"千年古城”建设目标,以历史文化街区为载体,融入古集市、古驿站、古官道、古航埠等文化元素,特别是加强集市文化,展示传统街巷格局、特色民居,体验当地民俗、 集市文化为主题,品尝古市特色小吃、购买当地产品为辅的基础建设。通过古街入口改造、服务中心,历史街区风貌整治、观口堰农耕体验景区等项目建设,加快传统商业业态植入和政策扶持,重现"市井悠悠,古韵悠然",实现老街复兴和发展。
近年来,古市镇先后完成修缮传统建筑30余处,实施了历史文化名镇一期、二期整治工程等项目,此次成功入围全省首批“千年古城’复兴试点建设,将极大推动古市镇"千年古城”活态保护、跨越发展,不断丰富传统文化内涵,激活老街的商业脉络,提升老街产业活力和旅游吸引力。
新兴镇多措并举加快“美丽城镇'建设步伐
新兴镇按照“美丽城镇"建设“五美"总要求,不断拓展城镇发展空间,提高城镇品质,全力打造省级农业特色型样板镇。
生态为底,提档升级城镇环境。通过共抓大保护行动,推进环境整治向纵深拓展。由镇纪委牵头组织团委、妇联、六边办,开展人居环境暗访检查,通过每月评比、晾晒式制度表彰优秀、激励后进,同时对村责任干部按照评分结果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或处罚,形成"全域清洁”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全面推进镇域松材线虫防治工作,强化工作部署,明确工作节点,重点突破窗口区域及难点区域的虫害治理难题,保护新兴镇山水生态本底,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建立健全疫情形势下的长效管控机制,推动“三治”融合发展,提升镇域整体智治水平。严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发动党员、干部在上安茶青市场、大木山茶园等人流聚集区开展出入体温监测、健康码检查、常态化巡查。针对外来采茶工健康情况,严格督促中介公司对接外县采茶工进行来松“云申报”, 正确填写出入地、来松时间、人员状态等个人信息,依托信息技术全方位严防严控,保障社会经济平稳发展。
立足绿茶优势产业,打造以茶产业的转型升级和茶旅融合为核心,构建集茶叶生物技术研发、生产加工、物流交易、生态旅游、禅茶康养于一体的中国茶香小镇。以“技术研发+茶旅融合+品牌营销”为升级导向,形成”1+1+3”的茶产业共振模式,即1个先行产业:茶种植业,1个重点产业:茶加工业,3个配套产业:文旅、康养、商贸产业,同时以“茶香服务平台、电商服务平台和品牌推广体系”保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旅融合,深入推进价值转换。坚持”生态立镇、文化强镇、产业富镇、旅游活镇"战略,推进砖窑博物馆、造纸工坊、大木山自然学堂、大木山茶园景观驿站(采石矿剧场)、茶文化体验中心、湘湖师范遗址纪念馆等精品旅游项目建设。通过传统村落整治项目、文化老街改造提升,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等措施,延续新兴镇文脉肌理,打造文化形象品牌,实现价值转换。
斋坛乡举行建设大花园暨
“与雷锋同行、小手拉大手、 共创文明洁净斋坛”志愿者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提高全乡广大干部群众文明、环保意识,并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及促进全域旅游发展。
3月4日上午,斋坛乡在大路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礼堂)启动创建大花园暨“与雷锋同行,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洁净斋坛”志愿者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乡全体干部、斋坛小学部分老师、学生及家长代表、乡贤代表志愿者、各村文化宣传志愿者、各村分管环境卫生干部、大路村党员干部、群众等志愿者参与了此次启动仪式。
斋坛乡宣统委员阙仙梅主持启动仪式。启动仪式共有五项议程:一是学生代表宣读志愿者倡议书;二是乡贤、文化宣传志愿者代表作表态发言;三是乡党委书记阙剑和向志愿服务队授旗;四是乡党委书记阙剑和讲话并宣布志愿者系列活动开始;五是志愿者服务队到各村开展环保志愿服务活动。
启动仪式后,志愿者们开展“小手拉大手”系列活动,让家长和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到“大花园行动、全域康养胜地、文明洁净斋坛”的建设中来,引导学生和家长、老百姓们养成良好文明卫生行为,做文明环保的实践者、传播者和捍卫者。
老城的生活,来自于能让你闲逛的老街
走进松阳老街,古韵悠长,古朴气息扑面而来,聆听岁月的回响,讲述光阴的故事,见证老城的蝶变。
为改善明清古街通行条件,激发历史文化街区经济活力,打造古城步行“慢”生活。明清街车辆限时通行开始施行。
松阳老街位于县城古城社区,街上商肆连绵、古风依旧,既保留了原有的草药铺、打铁店、棕板、制秤、弹棉花等传统手工业态,又植入了松阳故事、元朴雕刻艺术馆、陶艺体验馆等新业态,不断丰富老城的文化体验。
位于松阳老街的老邮电局,毗邻非遗馆有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如今,老邮电局换上“新颜”,漫步于此,穿越百年时光,讲述着新的松阳故事。
诉土陶艺体验馆是由老房子改造的两层高的店铺,一楼是有序丰满的作品展列和陶艺体验区,二楼拓展空间里也会不定期举办集体手作、亲子活动等。
一堆松软普通的泥土,一双富有创意的手,在泥土的气息里,感受陶泥与水的交融,感受指尖的温度;揉、捏、盘、压,物由心生,捕捉生活灵感,将灵感塑成现实。
善应见山堂前身为善应堂遗址,始建于道光年间,坐落于松阳老街中心地段。在对古旧建筑的修缮过程中,逐步将其打造成了集中医推广、休闲康养、风物体验博物馆、中草药文创衍生等具有中医药IP性质的场景体验式文旅产品。
在「元朴雕刻艺术馆」诞生之前,它的标签是王氏祠堂。近年来,在古城保护中,县政府对祠堂进行了修缮,整体恢复了祠堂恢宏的风貌。围绕文创空间理念,经过现主人后期软装,王氏祠堂就这样成了集雕刻、书画等艺术作品展览,和茶道、花艺、琴棋、论坛等活动举办为一体的艺术馆。
在所有松阳旅行攻略中,几乎都有那么一句话:到“田园松阳”,一定要去松阳老街尝一尝“佰仙面馆”的水牵面。在佰仙面馆里,面是当地特色的水牵面,松软中有嚼劲;面的口味只有三五种,饭点却总是爆满。面馆门口有个烧柴的灶台,从和面到擀面到拉面,全在眼皮子底下,加上酒糟卤的大肠,是当地人儿时的味道。
在松阳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你可以看到不少的展品,比如莲花鞋、船灯、畲族叙事歌、松阳鼓词、插花娘娘、竹溪锣鼓等,这些极具松阳当地特色的民间技艺和工艺,定会让你了解到不一样的松阳。
茑舍与松阳老街一屋之隔,闹中取静,安静而低调地坐落在这条小巷中,仿佛再寻常不过的巷陌人家。
或许在一个闲暇的傍晚,你可以漫步于此,感受许多流逝的旧时光。让日子的脚步慢下来,在这里,捕捉生活中难得的从容悠闲。
来松阳,逛一逛老街,看一看历史的印记,寻一寻历史的遗存,走一走历史的步道,解读这座城市的乡愁与远方。
【文旅简讯】
◆3月4日下午,县委书记李汉勤会见乡伴文旅集团董事长朱胜萱一行,并就榔树民宿综合体二期加快完工、大木山绿乐园项目加速落地以及开展进一步合作等事宜进行洽谈。县委副书记、代县长莫靓,副县长彭敏,县府办、文广旅体局、文旅投公司、四都乡等单位参加。
◆3月2日晚,为全面提升景区景点、民宿等重点场所的应急救护能力。副县长彭敏组织召开“5分钟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方案讨论会,通过以人为本,创新服务,实施基础配套的“微改造、精提升”,努力营造起美丽平安的旅游环境。县府办、卫健局、文广旅体局、应急管理局、红十字会、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参加。
◆3月3日上午,副县长彭敏组织召开“旅游交通微循环体系”建设方案讨论会,通过以三都、四都等重点旅游区域为试点,积极实施旅游交通配套设施的“微改造、精提升”,努力营造起畅通便捷的旅游环境,更好满足当地民众和游客对出行的便利性、安全性、舒适性、体验性等需求。县府办、发改局、交通运输局、文广旅体局、文旅投公司、交投公司、四都乡、三都乡等单位参加。
◆3月3日下午,副县长彭敏、温小运牵头组织召开抖音宝藏小城·田园松阳项目讨论会,通过与抖音等平台合作,数字赋能乡村旅游和农特产品等的销售。县府办、文广旅体局、经济商务局、农业农村局、团县委、文旅投公司、四都乡等单位参加。
◆3月5日,杭州开元一然文化旅游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开皓,副总经理黄校闯一行来我县调研,先后赴马蹄泉、横岗村、吴弄村、黄家大院等文旅招商引资点位考察。副县长彭敏,县府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文广旅体局、水南街道、竹源乡、望松街道等单位分别参加。
◆3月5日下午,副县长彭敏组织召开黄家大院景区建设方案审查会,聚焦景区景点等核心吸引物的改造提升,通过下足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实现更具魅力、活力和吸引力。省古建院卢远征院长,县府办、文广旅体局、文旅投公司、发改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邮政公司、望松街道等单位参加。
◆3月1日上午,县文广旅体局副局长杨建明组织办公室、公共文化和遗产科、文化馆、图书馆、体育中心召开专题工作会议部署第十四届茶叶节及戏曲(松阳高腔)电视剧《红色浙西南》开机仪式、拍摄等工作。
◆3月1日,文广旅体局副局长杨建明赴新兴镇大木山茶园踩点布置茶叶节开幕式舞台、非遗点位、文化点位等相关工作。
◆3月2日,县文广旅体局党组成员、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专职副队长华蕾与县农家乐民宿协会、市旅游培训中心相关负责人进一步对接民宿品质服务培训工作,并赴天元国际酒店、原乡上田等具体点位落实相关要求。
◆3月2日,县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开展两会保障专项行动,实施文物专查,巡查延庆寺塔、詹宝兄弟牌坊、市口进士牌坊、文庙、武庙、城隍庙、黄家大院、刘氏祖居门楼、何联奎故居等文旅场所。
◆3月3日,县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联同宣传部、应急管理局、市场监管局、消防队等单位开展联合检查,前往网吧、KTV、影院等场所,重点检查安全生产、疫情防控、新风系统等方面,保障两会期间市场稳定。
原版见附件:松阳县全域旅游工作周报 ( 第182期).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