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湖市新仓镇新庙集镇老街的北侧,有一座白墙黑瓦的建筑,周围小桥流水、树荫环绕、风景优美。这里,便是许明清烈士事迹陈列馆。
陈列馆外景
许明清,原名陈玉虹,1918年出生于新仓镇一户书香家庭。他把毕生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是一名伟大光辉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为让家乡人民牢记这位英雄,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2019年7月1日,许明清烈士事迹陈列馆在他的故土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陈列馆题词
步入其中,第一眼看到的,便是许明清烈士的人物半身雕像。庄严肃穆的表情、炯炯有神的目光,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他心中坚定的信仰。
许明清烈士雕像
接着往前走,便是展陈区域,依次分为革命风云、书香家庭、投身革命、中原突围、英勇就义、精神永存6个篇章,通过照片、文字和实物等形式,生动展示许明清烈士的生平事迹。
“革命风云”篇章
首先来到的是第一篇章,革命风云。少年时期的许明清,正遇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北伐战争,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武装革命斗争,大革命的风云深深地影响了他。这里有两张分布图,展示的是革命战争时期新仓及周边党组织的分布和北伐战争时期革命形势的分布。橱窗内是许明清幼年时期的读本和他的毕业证书。
“书香家庭”篇章
革命风云之后,是书香家庭篇章。许明清出生在一个书香家庭,父亲曾任平湖县教育局局长,新中国成立之后,先后在上海市财政经济委员会秘书处、上海市文史馆工作。许明清读初中的时候,便偷偷地翻阅宣传共产主义的书刊。高中时,日军侵华日益猖狂,他与学校进步师生一道秘密组织“读书会”,寻求救国救民的真谛。
“投身革命”篇章
继续向前参观,前方来到的是第三篇章,投身革命。1937年,许明清考入武汉大学。入校不久,他便有幸聆听了周恩来的演讲,更加坚定了自己抗日的决心。结业后,许明清被分到湖北省京山县工作,以农村经济合作指导员的身份在京山深入农村,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许明清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任中共湖北省京山县向家冲区委书记。其间,他积极开展地下活动,发展中共党员,创建应城抗日游击司令部军医院。1939年至1945年,先后任中共应城矿区区委书记、应城县委组织部长、汉孝陂县委书记、鄂中专署副专员。
“中原突围”篇章
1946年6月26日晚,江汉部队在军区副司令员兼第1纵队司令员王树声的率领下,率先向鄂西北转移。时任鄂中专署副专员的许明清率队断后,掩护主力部队突围。7月22日,江汉部队解放竹山县城。7月26日,竹山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许明清任县长。这便是第四篇章中原突围的内容。
“英勇就义”篇章
不久,国民党军队包围竹山县城,县委机关转移到南部山区,组建中共竹南县委,许明清任书记,并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政权组织。展厅中的一个短视频,讲述的是这之后许明清英勇就义的故事。1946年9月,竹南县委被袭,许明清率部队突出重围奔赴房县找地委汇报工作,地委决定仍由许明清重返竹南收容失散人员。在返回途中,因叛徒出卖,许明清被捕。敌人软硬兼施、威逼利诱,许明清坚贞不屈、视死如归。10月20日夜,敌人在竹山城西走马岗活埋许明清。“中国共产党万岁!”许明清奋力高呼后壮烈牺牲,年仅28岁。
“精神永存”篇章
在最后一个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许明清虽然牺牲得很早,但他的精神却是永存的。1966年,竹山县在许明清牺牲之处修建“许明清烈士墓”;1984年,平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少年先锋队成立“许明清中队”,学习烈士事迹、传承革命精神;1986年,竹山县为许明清烈士重立纪念碑,改“许明清烈士墓”为“许明清烈士陵园”。
平湖当地学生参观许明清烈士事迹陈列馆
而在许明清的家乡平湖新仓,建立一座有关他事迹的陈列馆,更是体现了家乡人民对这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人民的好县长好书记、平湖人民的好男儿的无限思念和美好纪念。如今,许明清烈士事迹陈列馆已成为平湖市的清廉文化教育基地、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红船精神教育基地等,为时代传递正能量,让红色基因代代传。而生活在这篇土地上的子孙后辈们,也将继续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前行,不断发扬坚定理想、坚守信仰,忠诚于党、忠贞不屈的英雄精神。
(嘉兴市纪委市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