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 政务公开 > > 部门之窗 > > 中共松阳县委党校 > > 科研工作 > > 科研动态
【党校资政】加快发展县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障碍因素研究——以“基层治理四平台”运行困境为例
作者: 来源:松阳县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21-01-12 16:21:09

党的十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新要求,预示着国在新的发展阶段治理理念与治理模式转型走向纵深。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底层微观设计,基层治理的现代化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作用,直接影响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整体绩效。“基层治理四平台”体现了功能集成、力量集聚、条块结合、便民高效的导向和思路,是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有力抓手。而加快发展县因其诸多主客观因素的阻碍,在“基层治理四平台”建成运行中还面临着许多现实困境,如人的因素、物的因素、运行机制的因素等,如何破解现阶段的困境,有效提升“基层治理四平台”运行绩效,对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层治理四平台”与基层治理现代化

(一)“基层治理四平台”运行机制

“基层治理四平台”,通俗的理解应该是一个资源集合平台。把乡镇(街道)和部门派驻机构承担的职能相近、职责交叉和协作密切的日常管理服务事务进行归类,积极推动县级部门人员力量下沉到乡镇(街道),重心向下移,确保更多的执法、管理、服务资源向一线倾斜。通过相应的功能模块划分和工作机制建立,统筹县乡条块力量,整合资源,强化监管,优化服务,最终形成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个功能性的工作平台,并以综合指挥、属地管理、全科网格、运行机制为支撑,着力解决好乡镇(街道)“看得见、管不着”和责大权小的问题,是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有力举措。“基层治理四平台”运行模式为:部门负责派驻机构的业务管理,乡镇(街道)负责日常管理,平台负责统筹指挥,形成“部门主建,乡镇(街道)主管,平台主战”的运行模式,通过建立健全大采集、大受理、大研判、大分流、大协调、大联动等工作机制,打造“一中心四平台全科网格”治理新模式。

(二)“基层治理四平台”理念体现基层治理现代化要素

1.体现共建共治共享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理念

在我国,乡镇基层是政治领域、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交叠的领域,也是政府、市场、社会、公民几大治理主体直接交往的领域,是国家治理与基层自治相衔接融合的领域,换言之,基层治理往往是多部门参与的,在治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自为政现象,而“基层治理四平台”的运行模式很好的整合了各方力量与资源,将涉及部门协调在一起,注重联动融合、开放共治,有利于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很好体现了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现代治理理念,可有效提高基层治理的成效。

2.体现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治理格局

“基层治理四平台”运行依托的“党建统领、综合指挥、属地管理、全科网格”模式坚持法治、德治、自治“三治合一”的治理模式。“基层治理四平台”通过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社会治理,探索‘党建统领+法治建设(含村规民约)+网格管理+植根人民”的基层治理新模式,既坚持了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的理念,同时也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思想,通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切的公共安全、权益保障、公平正义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过全科网格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让群众的聪明才智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不竭源泉,有利于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3.体现制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的现代治理价值目标

   “基层治理四平台”坚持以网上网下为共同战场的理念。通过提高网格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格局。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把数字化背景下的科技创新作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最终实现基层社会治理制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的现代治理价值目标。

二、加快发展县“基层治理四平台”运行的障碍分析

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最大现状是,相对于较为明显现代化取向的中央层面治理,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已经相对滞后。“基层治理四平台”运行面临的困境和主要障碍可见一斑:

(一)治理理念因素。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乡镇(街道)领导因忙于事务,往往只是把“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工作作为一个过程性的任务,分派给分管领导,而不是作为保障和推动各项工作开展的有效手段。多数基层干部也简单的认为只是增加了工作环节,而没有充分认识到“基层治理四平台”是转变基层治理模式、建设智慧政府的有效载体和构建基层治理体系新格局的重要举措,没有把这项工作提到改革创新的高度加以重视,因此缺乏抓好“基层治理四平台”应有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部分领导习惯于过去的工作模式,对原有工作方式得心应手,对“基层治理四平台”的“抓手”作用认识不够,对利用数据信息化治理还不适应,也未树立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基层工作的意识,在理念上就不是很认可,所以也无暇或不愿去学习了解相关运行机制,只求能应付上级的检查。

(二)治理主体因素。治理主体单一的问题依旧存在,而且由于基层政府和民众在涉及公共利益和公共事务时,价值取向各异,外部性和“搭便车”现象突出,基层治理的各方主体无法形成协调有效的集体行动导致“基层治理四平台”的运行机制与基层探索不能实现良性互动,甚至反向驱动。加上当前加快发展县的基层社会组织成熟度较低,管理不完善,稳定性较差,无法吸引村自发参与其中;一些基层干部职能重点不清晰,无形中使基层政府成为无限责任政府,导致民众无论什么事情都来找政府,给基层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牵扯了基层工作人员太多的精力,无形中影响了基层治理主体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加快发展县基层治理主体的能力素质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些基层干部的视野、知识层次和结构有待提升,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行动力不强问题还普遍存在。

(三)治理方式因素。由于种种原因,不少乡镇干部仍然习惯沿用传统管理思维和方式,来应对基层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和压力,他们首先考虑的是对上负责问题,其治理基本上是处于被动式、应付式,很容易导致基层政府实行“一切以考核为依据”的选择性治理方式,无暇从治理理念、体制机制以及方式上做出变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表现出强化传统治理模式的态势,尤其一些年龄偏大的基层干部,对“基层治理四平台”等新的社会治理方式认同度低,不愿尝试新的数字化治理技术和手段。另外,当前还有很多村民对于民主、协商缺乏信任,农村自治水平相对较低,尤其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动性较大,青壮年外出打工,而留守的老人、孩子对于国家政策了解不足,理解能力相对较差。诸多因素导致“基层治理四平台”倡导的协商治理方式在基层难以有效推广

三、提升“基层治理四平台”运行绩效,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一)突出基层治理价值引领,推进多元主体协作化

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衡量标准是多方面的,通俗的理解,实现现代化治理的基层社会应该是既要充满活力,又要和谐有序的,这就要求基层治理要坚持以活力有序为目标导向的理念。

1.借助培训引领。要通过各种培训,使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智慧治理的理念深入人心,尤其是要提升基层干部的治理能力和治理理念,深化对基层社会治理规律的认识,增强他们的学习研究能力、决策统筹能力、改革创新能力与群众工作能力等,努力实现基层社会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把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美好蓝图变为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实惠。

2.依托政策推动。随着加快发展县社会结构多元化、公共服务需求多样化的新趋势,基层政府可逐步着手完善向社会分权放权、社会组织培育扶持、社会工作者激励保障等政策,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突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价值引领,有效推进社会治理社会化和精细化,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二)健全基层治理体系,促进治理方式科学化

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新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最接近广大人民群众的乡镇基层社会的矛盾也面临许多复杂的变化,基层社会治理更是面临诸多的难题挑战,迫切需要我们健全基层治理体系,积极探索创新基层社会的治理方式。

1.构建共治同心圈: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转型,要更充分发挥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基础及智治支撑作用。通过健全基层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党委集中统一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以改革创新的思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积极探索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共治模式,增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向心力。

2.打造高效指挥链:依托“基层治理四平台”的整合功能,打造权责明晰、高效联动、上下贯通、运转灵活的基层社会治理指挥体系,将社会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形成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更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更加和谐包容的人文环境、更加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更加真诚友善的服务环境,实现基层治理方式的科学化、现代化。

(三)提升基层治理智能化,实现治理技术现代化

智能化是社会治理方式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是智治的主体内容。要加快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建设,打造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的智能化治理新模式。

1.推进数字化转型。提高基层政府数字化治理水平,整合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的作用,创新基层事务服务管理,形成即时感知、高效运行、科学决策、主动服务、智能监管的新型治理形态。依托大数据平台构建基层治理的专题数据库,拓展深化社会治理、政府运行等领域数字化应用。

2.强化基础性支撑。当前首先要做的是深入推进智能治理基础建设,切实解决数据壁垒、重复建设、重建轻用等突出问题。推进智慧乡镇村体系建设,完善网格治理方式,充分发挥“基层治理四平台”的信息整合与综合指挥功能,有效提高政府治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实现基层治理技术现代化。

 

松阳县委党校课题组(执笔人:包冬英)


 

联系我们 主办:丽水市松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浙ICP备06037381号-1 浙公网安备 33112402000040号

技术支持:浙江万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3311240009

Copyright @ 2016 www.songyang.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