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松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政务公开>>平安松阳

公安局念好“三字经”依法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时间:2015-08-17 16:33:07 来源:松阳县 作者: 责任编辑:点击数:

  

  近年来,针对群体性事件逐年上升、公安警力牵扯消耗不断加大等实际问题,县公安局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在工作模式上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严厉打击群体性事件中夹杂的违法犯罪行为,妥善化解社会矛盾。2014年以来,该局成功处置涉及医闹、群访群闹等各类群体性事件19起。

  一、“法”字在前,夯实依法维稳处置基础。一是依法打击处理。依法加大打击群体性事件中的无理取闹,形成震慑,促进相关当事人以合法途径解决合理诉求。3月25日,县城一工人在翻修厂房时不慎摔落死亡,因工程负责人未露面,死者家属情绪激动,聚集冲击派出所,并扬言抬尸到县政府。该局果断采取措施,有效控制现场局面,并依法处置闹事人员违法行为。二是规范执法流程。完善处置规则、预案,统一指挥流程,固化处置方式。依托“岗位大练兵”,由巡特警牵头,强化处置群体性事件实战演练,提升民警维稳处突能力。三是明确执法主体。与县维稳办牵头成立全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与信访局、乡镇街道联动,从根本上释放警力、降低处置成本、摆脱单打独斗被动状态。

  二、“快”字为先,务求快速规范处置效能。一是情报先行。该局指挥中心建立每日、每周维稳专业研判机制,按照“预防为主”原则,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情报信息,及时交办核查指令,落实管控措施。今年1-6月,共上报信息335条,其中被公安部采用28条,省公安厅采用57条,情报信息录用数居全市第一。二是迅速取证。针对群体性事件中取证难问题,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及时固定第一手证据,为事件快速处置奠定基础。三是高效处置。对拉横幅、喊口号等过激行为,当场依法予以制止,并进行法制教育;对堵门、堵路、打砸闹事、暴力抗法、缠访闹访等违法行为,在固定现场证据基础上,坚决依法、果断打击,防止“蝴蝶效应”,破除“法不责众”心理,彰显法律公平正义。

  三、“稳”字托底,突出标本兼治处置结果。一是跟踪研判,评估风险。现场平息后,主动延伸处置触角,持续跟踪搜集情报信息和舆论反响,巩固处置成果。二是舆情引导,以正视听。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依托“松阳警方”等微信、微博平台,及时宣传法律政策,主动公布事件真相。去年12月19日,我县泰隆银行因“倒闭”谣言影响,造成大量客户提现,严重影响金融生态稳定。事件发生后,该局通过多渠道及时发布事情真相,积极有效引导网络舆情向正常发展,以正社会视听。三是拓宽渠道,广泛宣传。主动配合当地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媒体真实报道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事件始末,揭露违法行为,并以案释法、以事析理,从违法行为性质、后果,向公众讲明事理法理,传递正能量。


下载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