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假如今日古市仍然是……
发布时间:2020-01-13 09:12:23信息来源:松阳县

古市,史称旧市,1930年更名。我童年记忆从下街脚到城头表,路中是绵延青石板,石板和两边匀滑马蹄石都已不复存在。

登卯山平顶览松古平原,蜿蜒松荫溪把古镇隔为东西,昔日白龙圳辉煌已被宋朝洪水毁去,旧时溪边参天古树也被防洪堤占领,下桥头的双向木桥和三角坛桥早已被水泥桥取代,溪东吊脚木楼、西岸筏铺老码头也无从捕捉踪影。

有历史的小镇一般都有文化底蕴,古市建置于建安四年,距今1800多年。有史可查的古市小学也有一百多年,那时校内有座砖木结构的钟楼,一排排古式建筑,布局合理,修筑工艺细致精美,墙有壁画,梁柱雕塑,飞檐翘角。厢房走廊尽头有庭院、古井,旁边有一株千年柏。井圈用青石雕制而成,井圈底部路面镶嵌着青石板和青砖,那就是原来的观音寺。钟楼外操场上有一株老树,六七个同学张开双臂也难抱拢的朴树,秋冬至,大朴树上结的朴子渐渐成熟,熟透的自己落了下来。寒风瑟瑟,朴树稍上热闹了,有名无名小鸟都聚上,叽叽喳喳享受秋的果实,没成熟的朴子被啄纷纷掉下。  

古市,古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与古建筑。有代表性的就是寺庙殿宇。某种意义上说,江南民间文化就是庙宇文化。古市的庙宇中西合璧,有印度传入经历代国人演变了的佛堂,有中国本土的道教,而且还有西洋教。寺庙殿堂有如黑白棋子密布,除此之外还有反映宗氏大户的祠堂。

古市小平原,不是很辽阔,她不以东西南北定方向,而是以自然河流松阴溪的上下游而定城市头尾,街道也是用上、下来命名。城镇最上游谓之城头表,那里至今还立着不知哪朝的城门楼,出城门就有一条铺满鹅卵石的通乡大路,还有路边的几座寺庙飞来庵遗迹如今还可见一斑。再往上,还有城隍殿。从城头表往下街脚走,一路高门大屋的老房子连甍接栋。经过的感觉是威严和肃静,高耸的门墙显出当时的气派。除了老宅还有祠堂。祠堂的大门就更高大宽敞,题有祠堂名,刻有对联、雕塑等。保存完好的还有洪家、张家、叶家、潘家祠堂等。在居民的老宅中也隐藏着大院、会所和庙宇。比如张家巷里面就有一座张家大宅、永嘉公所和三清殿。永嘉公所也有上百年历史了,说明当时古市商贸频繁市场繁荣。

从城头一直往下走可以看到,大宅院、进士牌坊、寺庙、殿堂,祠堂,还有老教堂。现在剩下的庙宇殿堂已经不多,正念寺是上世纪40年代俭公中学的校址,如今的二中还能找到当年留下那口刻有正念寺的古井。观音寺现在已是古市幼儿园。明代的城隍殿变成了粮管所,宋朝的太保堂卖给私人老板闲置着。夫子庙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古市镇政府,现也是闲置。下街的社公亭一度成为民居。继续往下走有相公殿也只是成为地名了,溪西面筏铺的普愿寺也很少有人晓得遗址。

古市的近代史里有着繁荣辉煌的年代,老古市曾经商贾云集,大井头张家洋房和大井头下彬彬洋房,就是经济兴盛时期抹不去的烙印。彬彬洋房是两层的楼房,主房后面和侧面有附房,主房正面有三大间砖砌园拱门厅,门厅边砖柱上都有雕花和传统故事雕塑。跨过大门石门槛进去有小花园,俗称花砌。花砌边墙有壁画,一画一典故。进入圆拱门厅是内走廊,空高4.5米。走廊与大厅以落地玻璃门相隔,地面用石灰、桐油、糯米等混合物夯实磨光而成,比水泥地还光滑耐磨、美观。四周墙壁粉刷质量相当好,一百多年了也没剥落。主房的墙体很厚,实在是冬暖夏凉。

老古市的主街道原有城头、前、后、横、塘岸街等。说到塘岸就想起那塘,塘岸塘可以说是古市的湖,科学的角度是湿地,也就是古市的肾,端午水时调节洪水,炎热季节可调节气温。现已没有了风吹湖面的涟漪,也没有了绿叶芙蓉,替代她的是一排楼。

假如,老街上的青石板依然让路人徜徉、溪两旁的参天古树犹在;假如,相公殿、夫子庙、社公亭有众多痴迷者;假如,卯山观的钟声还在回荡,道士练功的身影仿佛犹在,正念寺的斑鸠惊扰了行人,姓氏祠堂还有着族规;还假如,塘岸塘的月色让市民漫步陶醉……古市该有多美,多古?古人赠我们许多遗产,如今为何不好好珍惜?作为今人,能留给后人什么?

作者为松阳人,17年前赴鄂省创业。现为湖北省浙江商会副会长,恩施州宣恩县政协常委、总商会副会长、工商联副主席。

  
【推荐】 【打印】 【关闭】
主办:丽水市松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浙ICP备06037381号-1
技术支持:浙江万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浙公网安备 33112402000040号  网站标识码:3311240009
Copyright @ 2016 www.songyang.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