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县人大代表叶景才事迹报道于8月29日被全国人大系统唯一公开发行的报纸——《人民代表报》刊登。从2002年至今,叶景才已担任三届15年的玉岩镇人大代表,连续当选为丽水市第三届、第四届人大代表,松阳县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多次被评为优秀人大代表,从他的履职故事里传递了出一名人大代表的信念与担当。
在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偏远革命老山区玉岩镇,有这样一位基层人大代表,他谈吐亲和,黝黑的脸庞上时常洋溢着笑容,他就是丽水市第四届人大代表、松阳县第十二届人大代表,松阳县玉岩镇乌岩村党支部书记叶景才。自当选人大代表以来,他始终秉持“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信念,积极履职,用心为群众办实事,得到大家一致称赞。
真心为山区群众的代言
叶景才深知,人大代表,是一种职务,更是一种责任。为履行好代表职责,叶景才始终做到四个抽点时间:一是抽点时间学习代表履职的必备知识。他想,既然群众选他当代表,他就要对得起群众的信任。平时空闲的时候,常常主动学习《代表法》、看各类人大网站,听其他代表的履职经验,从而使自己对人大代表行权履职过程有个深入了解,不断提高自身的履职知识水平。二是多抽点时间走访群众了解村情民意。作为人大代表,叶景才经常到选区里的各村各户走一走逛一逛,了解群众想些什么需要些什么,主动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三是抽点时间整理收集到的群众建议意见。群众利益无小事,对群众提出的一些建议意见,叶景才力争看深一些,看透一些,对所掌握的情况进行深入的思考分析,并提炼成建议案。如有群众向他反映,现在政府政策好,鼓励发展香榧和中药材创产业,但缺投入资金,又无条件获得银行快速便捷贷款。叶景才把群众的困难记挂心上,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设立 “田园惠农担保互助社”的建议,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建议得到落实,在全县14个村进行了试点,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四是抽点时间预先熟悉人代会的各项工作报告。叶景才在人代会召开前总是积极主动去熟悉了解报告内容,在大会期间认真听取和审议报告,特别是对涉及本选区的文字表述内容,进行思考研究。针对报告提出切合本区发展的建议,忠实地为选民代言。当选人大代表以来,叶景才共提出建议议案60多件,其中关于居家养老、卫生保洁、农村产业发展、五水共治、农村饮用水等十多件被列为县重点督办件。

当好群众和政府之间的“连心桥”
人大代表作用发挥的好不好,评判标准之一,就是看桥梁纽带作用发挥的好不好。叶景才努力做到“三个主动”。一是主动搭好干部间的“通气桥”。在农村,由于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或是派性争端问题,“村三委”干部斗起人来精神抖擞,干起事来力不从心。常常导致村务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村民意见很大。每次接到选民的此类反映,他都会及时主动分别联系该村“三委干部”,了解相关情况,主动协调、解决村干部之间的矛盾和纠纷。二是主动搭好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和气桥”。2012年,玉岩镇323户菇农生产的225万袋香菇菌棒因劣质原辅材料导致发生大面积腐烂,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500多万元。菇农们因不满意有关部门的处置进度而上访、越访,事态较为严重。得知这一情况,叶景才积极主动参与到事件的调解当中,安抚群众,为群众出面与政府协商,奔走于各个部门,最后在县里的全面协调下,菇农们的损失通过司法程序得到追偿。三是主动搭好群众与干部之间的“信任桥”。2014年,省重点建设项目——“黄南水库”前期实物调查工作在松阳启动,但因一小部分村民的抵触心理,该项目进度缓慢。叶景才发挥自己在群众中的威望,与镇干部一同走访涉及村民,详细讲解实物调查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工作流程,使大家全面了解政策,从而积极配合调查工作的有序开展。

积极发挥监督职能
这些年,叶景才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他先后参与监督检查100余次,并结合区域实际,向政府部门提交代表建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一是突出重点项目实效监督。叶景才每年都认真听取政府各项工作报告,在掌握县情、镇情、民情、社情的基础上全面监督政府工作。如他跟踪督办“五水共治”“六边三化三美”“三改一拆”、小城镇综合整治、黄南水库建设等重点工程,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二是突出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的监督。为把实事办好、办实,叶景才组织代表联名提出建议,督促政府以“五水共治”等中心工作为载体,促进镇域经济发展与人口集聚。在玉岩、溪口区块集镇建设中,他积极联系选民,了解群众需求,为项目建设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三是加强建议意见办理监督。每次提出建议后,叶景才都会跟踪督办,确保建议产生实效。
叶景才常说:“作为人大代表和村党支部书记,能为选民代言、服务,再苦再累我心里也是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