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之窗 >> 松阳县人大 >> 代表风采
将服务百姓记在心里,将传承文化握在手上
(发布日期:2019-05-06 11:32:57  作者:谢佳兵  责任编辑:松阳人大点击数:

  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靠“硬塞”,需要依托文化的滋养。如果一个人对传统文化不了解、不喜欢,很难指望他对传统艺术感兴趣。传统文化不会一下子就进入人们的血液,这方面的传承需要家庭、社会、国家共同努力。数十年来,文化自信,沉淀在樊邦献的灵魂深处的,融入在他的气质里。 

  樊邦献,今年63岁,松阳县第十一届、十二届人大代表,松阳县安民乡大潘坑村党支部副书记、村监会主任,他始终秉承“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宗旨,不仅把代表职务看作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用六十载的光阴践行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服务为民的决心,赢得了村民的一致称赞。 

  文化自信 坚守文化传承 

  安民乡大潘坑村保有的迎神銮驾,据传有两百多年历史的迎神鸾驾,被大潘坑村村民视为“镇村之宝”。樊邦献8岁左右得到村老艺人杨天伴、杨关树的传承,领会了鸾驾的传统文化内涵,学习了村传统习俗中庆典活动迎神各种套路和技能,在文革中为使珍贵的銮驾得到保护,邦献做了大量工作,使历经明清两代直至今呈现了魄力和价值。大潘坑村的銮驾为精美的香樟树木雕工艺品,它主要藏在社殿,陈列出来让村民观看,大旱祈雨以及村中大型庆典活动,是神权和神威的象征。种类有龙凤扇、金瓜、铙斧、朝天镫等18对36件兵器,能表演各种阵图套路。继承了杨天伴和杨关树的传统技艺同,成了下一代接班人。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古老的村子不断地融入了城市发展的气息,原先那些传统的老物件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2016年开始,樊邦献就琢磨着要建设一个传统民俗馆,将村子里那些传统的老物件收集起来,收藏在里面。让年少的一代还能够在自己的家乡寻找到传统的气息。适逢2016年底全省火热开展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邦献将村子里的文化礼堂二层改造成为大潘坑村民俗馆,銮驾、龙灯、碌碡、石玄络等近百件老物件被收进了二层阁楼。文化礼堂的二层不再是零乱的杂物储藏室,当白炽灯泡亮起,这里是一个被乡村传统文化填充的世界。 

  在村民眼中,樊邦献是这个村子里传统文化传承的主心骨,村子里组织文化活动,村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邦献,他们相信,只要在邦献的带领下,在大家齐心协力努力下,文化活动就一定能够有声有色。平日里,邦献还会拿着二胡在自家的小院里,村子的长廊中静静地拉上几曲,为村子增添了几分祥和的氛围。 

  不忘初心 坚持服务为民 

  三十多年前,樊邦献原先经营着一家木制品厂,办厂时间二十余年,办厂期间曾被松阳县、安民乡评为纳税大户、优秀厂长,通过勤劳走上致富之路。一双儿女也都培养成才,他本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但他始终心系乡亲们,积极投身本村的工作,一干就是十几年。 

  平日里即使没什么事情,樊邦献也会到村民家里看看、聊聊,村民群众有了困难,不管大事小事,只要一个电话,都会立赴现场。2015年7月,大潘坑村二组的杨必松和其老婆被坍塌的泥墙压伤,他立马用自己的小车把两位伤员送到县人民医院治疗。 

  身教重于言传。2015年和2018年春节,樊邦献的儿子女儿分别向村里七旬以上老人每人发放了百元红包一百余人次,大家都说:“樊家后继有人,大泮坑村有福了。” 

  履职尽责 坚定理想信念 

  从2011年开始,樊邦献连续担任了两届人大代表,过去的8年时间里,他总是时刻想着如何做好百姓与政府的纽带,如何发挥好作为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使命,怎样服务好选民充分收集民意、传达民意、落实民意的意识深深地印在邦献的脑子里。 

  安民乡地处松阳县的偏远山区,常年在村人口不到户籍人口的三分之一,且多为老年人和青少年。当地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交通不便利,很多时候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不便利。几年来,樊邦献主动做好辖区村民的走访座谈工作,并与乡人大代表进行沟通协商,将选民反映较多且山区乡镇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经过悉心整理,在每年两会上作为建议案进行提交。力求进一步提升山区百姓的生活水平和人居环境质量。几年来,山区农民饮用水困难、革命老区道路通行不便、移动通信盲区、线乱拉严重等问题已经或正在被解决。同时,樊邦献还充分发挥代表职能,积极争取农田提升、小港流域、山洪沟治理等民生工程的项目资金,实施了大潘坑村步行道改造工程,大大提升了村民们的出行便捷性。 

  已过花甲之年的樊邦献,在人大代表履职的道路上仍然坚定地继续走下去,他将服务百姓牢牢记在心里,将传承文化紧紧握在手上,他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当好代表为人民”的格言,继续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努力当好人民心声的代言人、服务群众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