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叶晨波,是浙江省松阳县沿坑岭头村的村委会主任。我们村是松阳县最偏远的小山村,距离县城约65公里,全村总人口351人,总户数120户,共有5个村民小组,村民以叶姓为主,村庄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目前仍保持着泥墙黑瓦的原生态建筑特色,是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村庄周边是农田和树林,还种植着180多棵金柿枣树,每到秋天金黄色的果实挂满枝头,景色非常优美,犹如一片画中的田园风光。由于地处偏远山区,原来计划整村搬迁,但在短短三年时间里,我们先后创下中国新农村建设优秀教育阵地、浙江省AA级景区村,浙江省农家乐集聚村,丽水市特色文化村。村里从无到有,发展了15家写生接待民宿,240余张床位,柿子红了,柿里艺宿、无羁等3家精品民宿,其中“柿子红了”荣获浙江省小而美精品民宿称号,是浙江省四星级农家乐。这条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是怎么走出来的呢?今天我就跟大家说说我们村的发展历程。
一、启动画家村建设
事情要从2013年6月说起,市里下派了一位美术教授到我们村来挂职,名字叫李跃亮。他发现我们村虽然贫穷落后,不过环境很美,柿子树也多,适合画画,他建议我们村可以做成“画家村”。当时,我们一帮村干部正愁没路子带领村民致富,听了李老师的话,立即召集村干部开会,得到了大家的支持。随后王峻县长到枫坪乡调研工作,在乡党委书记、乡长和李老师陪同下来到了我们沿坑岭头村,乡长杨志锋向王县长汇报沿坑岭头村今后的发展方向(画家村建设),王县长当即表示县政府将全力支持沿坑岭头“画家村”建设,并安排了10万元资金作为“画家村”建设的启动资金。
有了启动资金,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干部着力开始计划对画家村的建设,考虑到前来写生的师生时间不长,如因天气下雨就不能画画了,为确保前来写生的师生能全天候的创作,就先建几个写生亭吧,但在建之前要选好址按要求建设,一是要适合写生画画的地方;二是可以进一步完善村里的景观;三是要用当地的低碳、环保材料,保持原生态。选好址后,采用政府引导、村级主体、村民参与的一种建设模式(我们叫村级工程大家建),起到用最少的资金,做出最适合画家村写生画画的亭子。后来,做出来的写生亭被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蒋跃称为是为画家量身定做的。同时,我们还用省下来的资金对村里的叶氏祠堂进行了修缮,叶氏祠堂是老百姓的精神之柱,通过修缮,给村里的老百姓有一种归属感,凝聚了民心。
画家村的建设得到了很多人的关心与支持,来村里画画的人也越来越多,还有不少全国知名画家也前来写生画画,如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蒋跃、陈宜明;浙江自然油画院院长郑毓敏。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村内没有住宿和餐饮,来村子写生或者创作必须每天往返于乡政府所在地的枫坪公寓与村子之间,路途遥远,时间成本也较高。
二、第一批民宿
正当我发愁时,县里告诉我们,说有专门鼓励老百姓,改造自家房子的政策,还派人来村里宣传指导。刚开始时大家都有顾虑,我们只能耐心做工作。这时,村里在温州创业的年轻人叶秋平看到了商机,回来带头做民宿,成为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2013年10月,他开始把自己家的老房子改成了以高低铺为主的学生房,当是只改了18个床位,一个班都住不了,于是他就动员其哥哥叶秋达和村里的残疾人叶庆平两户人家一起改造,于2014年2月开学投入使用,共改造了50个床位,主要是接待前来写生画画的学生,条件相对比较简陋,仅仅满足了基本的住宿需求。但是,仅仅三个月时间就实现了12万元的营业收入,让其他村民羡慕不已。前来写生画画的师生们为他们的民宿取名为“云上日子”“清泉人家”“翠竹小筑”,十分有诗意。同时,3户人家还一起组建了合作社,并采取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宣传、统一收费的经营模式。这就是沿坑岭头村的第一代民宿(1.0版本)。
三、第二批民宿
2014年4月,自从有了第一代民宿,各地要求前来写生创作的预约不断,游客和访者也接踵而来。村子渐渐热闹起来了,3户民宿业主的生意也一直不错,但1.0版的住宿环境显然无法满足学生以外的其他旅行者,有了第一批成功的经验和面对市场的需求。2014年8月,一些外出做生意打工的村民都回来放心投资改造房屋,投入资金和档次在第一批的基础上,又有了大幅度地提高。同时,乡政府要求要改造民宿的农户先向村里申请,再报乡里备案,乡里对要求改造的房子进行位置和安全状况进行审核。第二批改造的民宿摈弃了高低床,以标准间为主。在一代的基础上对房子进行了适当的装修,屋内相对整洁干净,房内采用明瓦,窗户加大,满足通风和采光的需求。每个房间有了独立的卫生间,也出现了公共空间,布置了茶几、沙发等现代生活的元素。速写小院、丹青家园、得造花香、向阳人家……,如此具有诗情画意和想象力的名称吸引着美术院校的师生们,也让沿坑岭头的农民们在接待服务中受到了艺术熏陶,同时还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二代民宿(2.0版本)孕育而生了。
四、“柿子红了”诞生(3.0版本)
由于1.0版、2.0版民宿主要接待的是前来写生画画老师、学生。我们总感觉到,作为画家村的角度,标准太低,民宿怎样改造,要比新盖的房子舒服,怎样让沿坑岭头村的民宿起到全县民宿的示范、样板的民宿。于是,由乡政府出资在村口租赁了一幢老宅,也就是现在“柿子红了”位置。在充分尊重原房主的想法和乡村住宅相关民俗的前提下,由李跃亮牵头施工设计,一边摸索一边改造,同时考虑到采光、隔音、防潮等问题。在原有旧房屋的基础上,利用旧木板、旧青砖等材料进行改造,修旧如旧,却又不失独特的设计风格。为“柿子红了”定位于“热爱自然,回归简单,追求小而微的美好乡村生活,以及这样的乡村生活所带来的心灵修复和成长”。他希望自己对沿坑岭头村的美的感受,对乡村生活的理解,对原住民的尊重与体恤,都落实到“柿子红了”的内外设计以及每一个细节中。经过4个月的改造,完工后的“柿子红了”从材料和外形结构,都完全保留了乡村民宅的基本风格,但内部简约自然的装饰,却又处处透出匠心独具的创意和格调。三代民宿(3.0版本)诞生了。“柿子红了”被誉为“浙江省十大小而美”民宿之一,现在已成为沿坑岭头画家村的标志性建筑和精神象征,是浙江省四星级农家乐。
五、全市第一张民宿执照
由于民宿业是属于我县的新兴业态,也是政府鼓励、支持才发展起来的,虽然现在生意红火的景象背后,却存在着无证经营尴尬,相关的管理办法尚不够明确,并且,民宿因房间数量少、房子年代久远、硬件配套不够规范等问题而无法达到酒店的相关标准,很难通过公安、消防、卫生等多个部门的验收,因此,这些民宿都无法取得营业执照,只能无证营业。为此,县政府非常重视,多次组织工商、公安、卫生、消防等部门召开协调会,在多方的努力下,终于在2015年8月沿坑岭头“画家村”的“柿子红了”等12家民宿取得了正式营业执照,这是我县民宿业获颁的首本营业执照,它标志着“画家村”民宿正式拥有了“身份证”,民宿业发展将日益走向合法化与规范化。
民宿业主纷纷表示,“现在好了,拿到了正式的营业执照,我们就能够把心思放在如何提高经营水平上来了。”沿坑岭头民宿协会会长叶秋平说:“我相信,在县政府、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下,我们画家村一定会越办越好,同时也邀请大家来画家村看山、看水、看风景,来我们家做客,品尝山区的土菜。”
六、金枣柿——“善果”
为了增加沿坑岭头村村民的收入,乡长杨志锋和李跃亮还为沿坑岭头村最美丽风景之一的180多棵金枣树找到了价值提升途径。原来每年秋冬,山民从树上摘下金枣柿,削去皮、晒成干,运到县城去“提篮小卖”,一斤不过五元左右。2014年我们村和自然公社团队合作,进行了文化包装,普通的柿子变成了“善果”,让本来养在深闺人不识的金枣柿脱胎换骨为野生原生态乡村名品,然后利用互联网销售,原来没人要的柿子,现在最贵能卖到78元一斤,村民都高兴得不得了。2017年11月23日我们在沿坑岭头村举办了以“今生今柿喜柿连连”为主题的首届金枣柿采摘节,广州、上海、江苏等地的游客慕名而来。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如摆祀请龙、古树认领、摘柿子比赛、削柿子皮比赛等,900余位游客参与其中,热闹非凡。全村14家民宿,全部住满。仅一天,就现场销售了600多斤金枣柿干,村民别提有多高兴了。
七、复兴传统手工业
通过画家村建设,挖掘激活了一批传统手工业,如制鼓、竹灯、木工、泥工、瓦工。最具代表性的是制鼓,现年65岁的村民叶关汉,年轻时便跟着师傅学做鼓,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叶关汉的鼓里里外外全都是手工制作而成,鼓板通体用杉木,鼓面用牛皮制作,细处削竹成钉,这样的鼓据说可以用上四五十年。一面鼓的完成,需要包括选材、刨板等十几道工序,每道工序都马虎不得。“所有材料齐备,从开工到成品,需要十多天时间。”叶关汉说,因为鼓的需求量少,从前村里祠堂、庙里会用一些,松阳高腔的戏曲班社也会买一些,制鼓又费时费力,一直以来他把制鼓当成副业,有人订购或是农闲时,才会动手做上几个,赚点小钱顺便满足下手瘾。“现在变了,来村里的人越来越多,邻村以及邻乡办民俗活动也越来越多,鼓也卖得越来越好,有时凑到节庆活动多,还要赶工。”叶关汉说,20多年的制鼓经历中,这几年的做的最多,每年大大小小卖出50来个。一直有人上门订做,算是一笔不错的收入。同时,村里的木工、泥工对外也承包了相当多的传统民居改造业务。
八、 田园乡村惠农担保互助社助推“画家村”建设
沿坑岭头村的民宿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因此乡党委政府想成立民宿合作社,便于统一管理和经营。但由于种种原因,民宿业不能办理合作社。2015年7月王峻县长在调研田园乡村惠农担保互助社工作时要求,要在提质扩面上下功夫,力争全县各乡镇、各行业领域实现全覆盖,让担保互助社发挥更大的惠农作用。枫坪乡党委政府就想着用民宿业协会的形式成立田园乡村惠农担保互助社,于是着手开始申请办理以沿坑岭头村民宿业主为主松阳县民宿业协会相关工作,通过前期审核把关和人情风险控制来加强风险防范,顺利用民宿业协会办理了田园乡村惠农担保互助社。截至日前,以民宿业协会办理的田园乡村惠农担保互助社已经贷款210万元,为民宿业主提升工程提供了资金保证。
九、乡村美术馆
虽然现在的“画家村”建设已经基本成形,但前来的写生画画的老师想把学生集中起来讲课和点评,没有场地,向乡政府反映后,乡党委政府就租了两家破败废弃的民房,由李跃亮牵头规划设计,于2016年春天动工改造,2016年底建成开业的沿坑岭头美术馆,是中国第一个乡村美术馆。这个美术馆的一楼是写生学生团队们的集中接待点,同时还设有绘画工具、材料销售的空间和农产品展示销售专柜;大厅可提供教师举办讲座、画评。二楼是展厅,画家们在沿坑岭头画好的画,需要一定时间干燥后才能带走,可以先在这里进行展示,也可定期举办一些画展。在展厅两边,李跃亮设计了画家沙龙区间和两个画家工作室,其中一个以“李跃亮工作室”命名。离开沿坑岭头村后的李跃亮,依然准备不定期地经常回到这里来作画,同时和画家在这里聚会交流。美术馆的建成,提升了沿坑岭头作为画家村的文化品位,同时也成了画家村的一个标志性建筑景观。
十、“画家村”建设推动生态农业发展
沿坑岭头村曾经是无人问津的空心村,近年来依托特色古村落优势,成为全国知名的“画家村”,村里共建起了15家民宿,特产金枣柿、笋干等也成为游客的首选伴手礼,一批村民因此脱贫致富,但是,仍有一些留守在家的农户因住房小而偏、家中缺少劳动力、经济基础较差等原因,一年下来收益甚微。2017年协会会长叶秋平和我试种了首批金丝皇菊干花,成为了杭州莫干山等地高端精品民宿的抢手货。去年,村里5户人家试种了20亩金丝皇菊,现在已经销售过半,大家统计了收成,发现亩产值达到了5万元左右,看到这么好的产值,村两委主要干部和协会会长三个人坐下后,经过一番商量,三人都觉得,只有全体村民富裕了,沿坑岭头村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康村。通过商议,村里将进一步扩大生态农业种植,带动村民收入,今年计划将荒废了15年的100余亩土地给开荒出来,种植原种水稻50亩;金丝皇菊30亩;生姜10亩;黑豆、红豆、绿豆、黄豆10亩。切实通过近年来的“画家村”建设带动生态农业的发展,真正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
我做梦也没想到这么落后的村,能够发展到现在这个样子,我真是太高兴了。作为村干部,接下来还要再努力,让村民再富裕一些,让村庄也更加有活力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