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贪养赌 退休岂是"护身符"
文章来源:松阳县 发布时间:2020-11-16 10:53:33 点击数:

作为基层一线的农技干部,本应该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拼劲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但对于景宁县郑坑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原副主任张长泮而言,他的“东西南北风”不是扎根一线,而是沉迷麻将桌上。为了满足赌瘾,他以贪养赌,将手伸向扶贫资金,最终把自己推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赌债高筑欺上瞒下中饱私囊

常言道,十赌九输,张长泮也不例外。为了偿还赌债,张长泮用尽工资后,把目光投向了自己最熟悉的农口领域,何不在退休之前最后利用下手中的权力?

2011年,张长泮开始负责乡域内土地开发和建设用地复垦后续耕种和地力培肥项目的审批、管理和验收工作,凭借对郑坑乡土地及其耕种情况非常了解、农口项目申报必经其手的优势,张长泮围绕该条线工作做起了文章。

他先是以村民张某的名义虚报郑坑乡五个地块的耕种培肥项目,接着利用验收组不到偏远地块实地验收、仅以听取农技干部即张长泮自己介绍耕种情况来验收的漏洞,顺利欺骗验收组通过验收。之后,张长泮以村民张某名义进行报账并提供户名为村民张某的银行账户,到账后自行取用7.47万元补助款。整个过程中,张长泮对借用张某名义套取资金的事只字未提,村民张某始终被蒙在鼓里。

第一年神不知鬼不觉地成功骗取资金后,张长泮尝到了来快钱的甜头,愈发恣意妄为。除了借用他人名义虚报套取,到了后来直接用自己的名义来操作。面对项目验收,张长泮或参与验收或为验收组介绍土地耕种情况,以“张冠李戴”“指鹿为马”的欺骗方式使自己一手操办的虚假项目顺利通过验收;面对被其作为项目名义人的村民,张长泮则从不告知实情,或利用村民的信任胡乱搪塞或与其他地块加以混淆,以免事情败露。

调查发现,2011年至2015年,张长泮虚报的耕种培肥项目共骗取财政资金20.562万元。

深陷泥潭监守自盗蚕食奶酪

2018年,景宁县委对郑坑乡开展政治巡察,发现该乡秋林柿子合作社效益极其低下。经了解,该农民专业合作社实际运营管理者正是张长泮。面对巡察组请其提供合作社运营账本的要求,张长泮没有珍惜机会,坚持以账本丢失为由含糊其词,企图蒙混过关。

疑云丛生处必藏猫腻。经查,2011年,张长泮以虚抛合作社前期投入资金的方式侵吞2万元;2012年,以重复支取柿子基地土地租赁款的方式侵吞1万元;2013年,又以虚开化肥购销票据的方式冲抵被其侵吞的1.7万元补助款。除了侵占贪污合作社本身的运营资金,张长泮还盯上村民种植柿子基地的造林、抚育补助资金,将黑手伸向群众的奶酪。他先是向乡领导提议以秋林合作社名义帮造林户垫付苗木资金,后由郑坑乡将本应直补给造林户的造林、抚育资金统一拨付至秋林合作社,张长泮则利用其管理合作社账户和负责发放补助的职务便利,以伪造收条、补助清册的方式,将多个项目的补助资金共5.696万元占为己有。

挥霍无度苦想“妙招”蚂蚁搬家

“他租住在县城的一个小破屋里,买来的一点肉都挂着好多天不舍得吃。”审查调查人员表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张长泮在麻将桌上的豪阔程度。据他本人供述,有的时候仅需一周,便可在麻将桌上花去数万元。

俗话说“十赌九输”,张长泮骗取侵占来的资金也难以填补窟窿。面对有输无赢血本无归的状况,张长泮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被套入“局”中,反倒更想通过豪赌来捞回本金,于是他开始贪污公款。

2013年至2015年期间,张长泮先后两次以购货余款转回、指使化肥公司伪造购销清单的方式将乡政府交代其购买的三笔化肥款中的1.5万元转至个人账户。

可以说,只要是张长泮经办的项目和资金,他都要想办法捞一笔。接受审查调查时,面对出示的一笔笔虚假项目材料、虚假账目,张长泮坦言,自己到后期已经算不清楚拿了多少公家的钱了,只要有钱可贪便伸手,然后全数花在赌桌上。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2020年1月,已退休三年八个月的张长泮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并依规被取消退休待遇。同年3月,张长泮因犯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

针对该案件暴露出的制度漏洞,景宁县纪委县监委立足以案促改,做实案件后半篇文章。启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项巡察排查制度漏洞和存在问题,督促郑坑乡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落实农口领域相关问题整改。

“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群众”,本是基层党员干部的根本宗旨和要求。张长泮退休多年仍难逃严惩的教训警醒广大党员干部,要把人民利益放心头、把群众冷暖记心上,坚决不动群众的“奶酪”。

  (丽水市纪委市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