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工作思路以及项目建设谋划
索引号: 74100328_4/2020-08450     发布机构: 便民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 2020-11-10 13:33:09点击数: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2020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望松街道也因此迎来大开发大建设的良好机遇。为此望松街道将依托在工业发展、产业培育、旧村改造、文化旅游等方面形成的基础优势,以“活力北城、创业北城、文化北城、宜居北城”为目标,推进一二三产协调发展。

(一)优化提升产业结构,推进生态经济发展

1、招商与整合并举,工业发展力求新突破

一是创建小微企业创业园。为街道周边各中小企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发展平台,加速助推中小企业的发展。二是创建古青线特色农副食品加工园。优先扶持发展本土特色农产品,推动古青线以县正德和食品有限公司、成东炒货厂、旭升米业等企业为中心的“区域食品加工产业带”建设。建成后将与石门圩廊桥生态农场市集有机结合,形成以“生产-制造-展销”三位一体的综合型园区。三是全力推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腾笼换鸟。进一步支持科马摩擦材料公司夯实基础,积极谋求在科创板挂牌上市。按照县里亩均税收的排序要求,鼓励有条件的小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对亩均税收低的、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引导他们实行腾笼换鸟,提高工业土地亩均产值和税收。

2、发展现代新型农业,实现农产业提质增收

一是创建茶叶集中加工园。计划在山仁下、西河、吴弄等村规划总投资5000万元,建设一个占地30亩的茶叶集中加工园,引导望松街道茶叶产业生态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二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依托现有的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在西河、麻洋塔、半岭等环境条件较好的村大力发展落花生、香榧、油茶和中蜂养殖等生态高效农产品,形成规模化种植。同时与街道下辖的正德和、碧云天、旭升米业、城东炒货厂等县内农业龙头企业合作,谋划构建出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养出一批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三是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以文旅小镇建设为契机,深入实施农文旅融合行动,吸引更多工商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项目。计划新培育若干个精品民宿,带动一批中低端民宿发展,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3、依托旅游资源,持续推进文旅小镇建设

一是做好文旅小镇的谋篇布局。重点围绕黄家大院,打造历史文化街区,配套建设餐饮、住宿、购物等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完成游客集散中心、陈式太极馆、黄家乡土文化中心综合楼、草塔粮库文创基地等项目建设,努力将黄家大院区块打造成为3A以上景区。依托吴弄保存较好的历史文化建筑,开展艺术家进乡村项目和积极引进学生乡土传统文化研学基地建设项目。二是加强区域内旅游设施建设。完成“石门—王村—黄家大院—翁村—吴弄”一线的路网改造,对部分村道进行拓宽及沿线绿化美化,完成交通指示系统建设。三是做好业态培育和文创产品开发。一是开展黄家大院的招商引资工作,依托黄家文化开发“寿”文化系列伴手礼,开发“黄家百寿面”“黄家私房菜”等特色饮食。二是在王村引进书店、茶吧以及在成功开发王景状元饼的基础上开发王景系列的状元鸡、状元酒等特色产品,在金家祠堂引进松阳姓氏文化展览。三是积极推进经营机制的创新。引进旅游公司对望松的景观节点统一经营,街道、强村公司和各村按照资源入股进行分红,实现从资源到资产的转变。

(二)统筹规划基础设施项目,力求街道面貌得到质的飞跃

一是完善城市路网体系。加快城市延伸路网建设,着力突破街道“蜘蛛网”式的布局,重点谋划和推进几个大通道,形成一纵一横的城市主框架。一是积极推进马乌公路三期建设。二是积极谋划和建设从西河大桥到五都阳、草塔的沿四都源连接线或是绿道,全力改善这一区块的品质,为今后人口集聚和经营城市打下基础。三是积极谋划和推进长虹西路王村段的整治提升工程,提升城区人居环境质量。四是在完成五都阳中心村规划的基础上,积极谋划和推进大马公路到望松街道的连接线工程。二是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一是进一步加强黄家文化一条街建设,做好街道所在地外立面改造。二是依据人口集聚的需要,加快谋划旧村改造、人口安置小区建设,规划总投资3000万元,建设占地60亩的望松五都阳安置小区(二期)项目,实现人口集聚。三是全面推进街道的污水零直排工程和自来水终端提升改造项目,计划在今年完成6村改造,全面验收后在2020年做好全辖区范围内的改造提升。三是优化提升城市功能。一是计划实施望松(草塔)农贸市场工程。预计项目总用地面积5亩,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设置摊位300个,停车位100个,可满足街道辖区居民的日常需求,促进农贸市场与城市协调发展。二是实施河道整治工程。计划投资4000万元完成石门至王村五都源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同时做好河道清淤疏浚、河岸两边美化、绿道主路面、排污、排水等配套工程。三是协助做好卫生服务中心搬迁工作,以此改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硬件设施和就医环境,满足辖区居民和外来人口的就医需求。

(三)办好做实民生实事,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积极谋划争取美丽乡村建设补助资金。目前,山仁下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助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已申报,计划到2021年总投资1587万元,做好村内各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产城融合特色服务区及文化礼堂、王氏宗祠的修缮工作。二是优化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常态化建设,全力推进“五水共治”“六边三化三美”“三改一拆”“秸秆禁烧”“厕所革命”等工作,加强农业废弃物包装回收工作,推行垃圾分类,开展洁净家庭创建,全面提升农村环境质量。三是提升社会民生福祉。一是计划生育工作。以优质计生服务为手段,加强生殖健康服务、科普知识培训、政策法规宣传等,促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为我街道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二是社会保障事业。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宣传、投保工作;继续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加快医养结合步伐,使农村群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让广大群众尽享发展成果;三是公共文化教育方面,做好好城北幼儿园工程建设、谋划望松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四是在街村社区规范化建设方面,改造修缮一批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一站式服务。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