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松阳县人民政府关于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索引号:1133252877070942X5/2018-06712     发布机构:信息公开中心     来源:松阳县 发布时间:2019-03-14 14:43:30

文号:松政办发〔2018〕131号

点击数: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松阳县人民政府关于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的实施意见》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松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11月19日

 

(此件公开发布)

松阳县人民政府关于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的实施意见

 

“四好农村路”是指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是习近平总书记2003年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决策部署实施的“乡村康庄工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3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高度,深化认识、聚焦问题、创新体制、完善政策,既要把农村公路建好,更要管好、护好、运营好。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市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的决策部署,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和要求

以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村公路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按照“建好、管好、养好、运营好”的总要求,坚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方针,以强化政府主体责任、提升资金政策保障水平、健全农村公路工作长效体制机制为重点,进一步规范农村公路的管养工作,改善安全通行条件和路域环境,完善农村客运和物流服务体系,着力打造城乡交通一体化格局,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协调发展,争取到2020年“四好农村路”建设实现“联城、联乡、联村、联景、联心,更畅通、更安全、更舒适、更美丽、更富民”的目标;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松阳特色的高水平“四好农村路”,为我县加快全面小康社会进程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二、建设内容及要求

(一)“建设好”农村路

全力实施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3 年行动计划(见附件1),到2020年新改建、提升农村公路271公里(通自然村公路、断头路等建设32公里、低等级公路提升改造190公里、通乡镇、景区等公路改扩建49公里),重点提升改造通乡镇、景区公路,打通断头路,着力提升标准优化路网,积极构建以高速公路、国省道为主骨架,县乡干线公路为辐射,通村公路为联通,航渡为补充,内接外联的“便捷、畅通、安全、高效”的现代公路交通网络。按照省级特色小镇、产业集聚区以及4A级以上景区通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历史文化名村、美丽乡村精品村、旅游风情小镇、农家乐示范村通四级及以上等级公路要求,积极筹集资金,推进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建设。同时,按照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切实加强安全质量监管,落实“七公开”制度,打造阳光工程。

(二)“管理好”农村路

在建立健全县道由县交通主管部门负责、乡村道由乡级政府负责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乡级公路管理机构设置率和乡级规范化管理站达到100%的基础上,有序推进省级规范化公路管理站建设。到2020年省级规范化管理站比例达到70%以上,县乡两级公路管理机构人员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的比例达到100%,每季度开展检查考核,定期组织农村公路管理技术培训。结合“小城镇综合治理”、“三改一拆”、“六边三化三美”等工作,加强路域环境整治,确保公路用地范围内无违章建筑、堆积物和非公路标志,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公路绿化,保持路域环境优美整洁,加强路政管理,加大综合治超力度,完善农村公路指路体系,标志标线设置规范,“爱路护路”乡规村约制定率达到100%。

(三)“养护好”农村路

在我县农村公路经常性养护率达到100%和省政府规定的地方配套资金标准基础上,建立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经费增长机制和养护管理长效机制。提高资金、技术、人员力量投入,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提高养护专业化水平,提升全民养护、科学生态养护水平。继续加大地方财政投入,确保年度大中修里程占农村公路总里程比例达5%以上;积极开展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自动化快速检测评定,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逐年上升,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的比例不低于92%,消灭差等路。全面完善安全实施,县乡道安全隐患治理率达到100%,临水临崖高落差路段安全警示设施全面完善。建立健全桥隧长效养护管理制度,及时改造处置危险桥梁隧道,逐年减少三类以上危桥隧数量,力争无四、五类桥隧出现。

(四)“运营好”农村路

努力提升农村客运服务品质,建立农村客运财政补贴机制、服务质量考核评价机制,加快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加快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加速推进公交化运营,到2020年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5A级水平。加强客运车辆管理,确保农村客车卫星定位车载终端安装率及实施动态监管比例均达到100%,建制村港湾式停靠站覆盖率达到100%,完善乡村旅游客运网络,推广电话、网络预约等“门对门”服务模式,推进运游结合、融合发展,基本实现“出门有车坐、乡镇有站场、村村有站点、服务有平台、安全有保障”。着力推进农村物流发展,以农村电商物流分拨中心为核心,以乡镇农村物流网络站为节点,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体系。优先利用行政村代销店(小超市)、村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农村电商服务点、乡镇邮站,建设具有公益性强、有序集散、高效配送,集快递收寄,货物受理、配送,农产品、电商产品代销代购,信息服务的农村物流配送网络站,基本解决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加快推进实施“互联网+农村物流”行动,开展农村物流示范项目建设和培育农村物流品牌企业,逐步构建“多站合一、资源共享”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体系。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进一步加强全县“四好农村路”工作,县政府成立由县长担任组长,分管副县长担任副组长的“四好农村路”工作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2)。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四好农村路”日常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各乡镇、街道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全力抓好组织实施。县财政局负责加大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拨付和监控力度;县农办负责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对公路沿线村容村貌的环境整治工作;其他各部门要密切配合,相互支持,要建立有利于农村公路发展的协商机制,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协同作战合力,共同做好“四好农村路”工作。

(二)加强资金保障。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措机制。根据我县农村公路工作实际,县政府每年安排必要的财政资金用于“四好农村路”建设,并根据物价增长、里程和财力增加等因素,逐年提高建设养护资金。在三年行动计划期间,在省交通厅、省财政厅考核奖励总计4500万元,每年1500万元的基础上,建安费不足部分由县财政按给予保障。补助标准如下:提升改造按照20万元/公里补助;联网公路路基新建按照平原50万元、山区60万元/公里,路基改建20万元/公里,路面按照平原50万元、山区60万元/公里进行补助;安保工程根据实际情况,按照20万元/公里左右计算补助。项目政策处理费由当地乡镇(街道)承担。2021年之后,每年财政投入补助标准不低于2020年度水平。适应生态养护工作要求,增加农村公路日常管养资金投入,确保农村公路省级补助1000元/公里拨付到位的基础上,县配套补助标准由原来县道4000元/公里,乡道2000元/公里,村道500元/公里,分别提高到县道6000元/公里,乡道3000元/公里,村道1500元/公里。同时,加大农村客运、物流网络建设投入。要加强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相关部门要利用省级特色小镇、产业集聚区、历史文化名村、美丽乡村精品村、旅游风情小镇、农家乐示范村创建活动,争取上级补助资金,投入到“四好农村路”建设当中。要通过鼓励企业或个人捐款,以及利用道路冠名权、沿线相关资源开发权等多种方式筹集社会资金用于“四好农村路”建设。

(三)强化监督考核。将“四好农村路”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建立健全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的抓落实机制,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评价重要内容。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落实工作责任,分解工作任务,细化建设目标,充实工作力量,落实资金、机构、人员和保障措施。县府办、县交通运输局要加强监督考核工作,重点对责任落实、建设质量、工作进度、资金到位等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四好农村路”工作落到实处。

(四)加大宣传力度。创新载体和形式,加强宣传,全面展示“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要分阶段、有重点地宣传农村公路发展成效,让广大农村群众了解政策制度,扩大知情权、监督权,引导群众支持、参与“四好农村路”建设,不断增强农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和养路护路意识,积极营造全民热情参与、合力推进支持“四好农村路”建设的良好氛围。

  

附件:1.松阳县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三年行动计(2018   

—2020年)实施项目表;

2.松阳县人民政府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工作领

导小组名单。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