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 政务公开 > > 部门之窗 > > 中共松阳县委党校 > > 科研工作 > > 领导参阅
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探究
作者: 来源:松阳县 责任编辑:何羽婷 发布时间:2019-02-25 16:36:30

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探究

中共松阳县委党校课题组  负责人:马大东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乡村价值的重视和肯定。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发展,乡村文化的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乡村文化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对乡村特定历史时代生产力的反映,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审美价值、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与我们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要求遥相呼应。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写入党章,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

“中华民族复兴离不开乡村振兴,乡村振兴需要乡村文化振兴先行。”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因此,对“非遗”的保护和发展,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更是提升我国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举措。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发展要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道路,既要产业兴旺,也要生态文明,更要乡风文明。因此,各有关单位坚定“以文化兴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理念,着眼于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非遗保护工作,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谱写新的篇章。本文试图通过对松阳县非遗工作进行分析,在理论层面上,对基层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推动非遗保护和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地方党委政府今后决策提供咨询,并丰富学术界此项内容的理论成果;在现实层面上,能够提高人们对松阳“非遗”保护工作的认识,提升松阳的文化形象和历史韵味,促进松阳特色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研究述评

(一)当下非遗保护和发展面临的困境

1.何谓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的,其主要区别在于其存在的形态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如社会风俗仪式、节庆活动,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技能等。针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我国结合本国的实际,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界定:“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影响范围和对象上也都各有差异。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也就出现了两种分类方法。一类是按照表现形式分类,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口头技艺等表现形式;另一类是按等级分类,根据不同的评审标准,有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区)级之分。

国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认定和分类,共有十种类别(表1-1)和四个等级(国家、省、市和县(区)级)。

表1-1 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认定和分类

十种类别

民间文学

传统音乐

传统舞蹈

传统戏剧

曲艺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传统美术

传统技艺

传统医学

民俗

2.“非遗”保护和发展面临的困境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非遗”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机遇下潜藏的危机。过去的发展模式倾向于向城镇看齐,追逐的是城市文化审美,忽视了乡村文化的价值,作为乡村文化独特内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面临传承无人的困境。

首先,从“人口空”到“文化空”。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传统的农业生产逐渐没落,乡村出现了“空村化”的现象,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离开乡村,涌向城市,使得农村面临着人口减少、人口老龄化、留守儿童增多的现象,人口空、房屋空、产业空成为了常态。文化的发展需要人的传承,乡村的“人口空”导致了“文化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存在形式,即依托于人存在,以人的声音、技艺和形象为表现手段。因此,乡村人口的流失,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失去了重要载体。乡村的一些传统技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乡村文化也逐渐走向没落,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传统手工艺和技艺的消亡。

其次,从“传统性”到“现代性”。中国的文化历经五千年的发展,一直传承至今,没有出现断层。中国古代是一个“传统性”社会,主要体现为男耕女织的传统农业社会。在这种社会中,人口的流动和迁徙相对较少,几乎是在一个固定的空间,这种生产方式有利于传统手工技艺、民俗活动、歌舞杂技的延续。而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性”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主要体现为断裂和非延续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从而也看不到传统文化价值的魅力。比如一些农村的传统手工艺,需要学习者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但当前社会的快节奏生活方式和对物质的极大需求,使得年轻人不能够真正静下心来去学习,从而对这些传统技艺缺乏情感认同,导致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 “后继无人”的现象。

最后,从“保护”到“过度利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成为主线。在以往的发展中,乡村的发展离不开人口、土地和资源,通过进城务工、买卖土地和开发矿产资源等途径实现发展。虽然这种发展方式短期内迅速促进了乡村的发展,并实现了城镇化,但是从长远来看却存在着重大的隐患,比如耕地减少、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传统民俗文化逐渐消失等。因此,在新时期的乡村振兴战略中,我们不仅要实现乡村振兴,更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重要思想,保护一草一木,珍惜一林一湖,利用当地的特色地理环境和风俗民情,推动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因此,特色小镇、民宿民居、传统手工艺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为了大力发展旅游业对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开发利用,但这种开发利用仅仅建立在其经济价值上,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一些“非遗”项目的社会价值、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这种片面追求其经济价值的开发利用,并没有真正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反而是为了迎合大众需要而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市场化,忽视了其生态文化发展的规律,也忽视了其可持续发展的状态。这种没能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的做法,使得“非遗”保护工作陷入了难以被全面认识的困境。

(二)相关学术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无形的精神文化资源,吸引着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它。比如从概念的界定、保护和利用等多方面、多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是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展现其历史文化价值。

1国外的相关研究

在概念研究上,最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的是日本,早在1950年,日本就在《文化财保护法》中出现了“无形文化财”,这应该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最早的雏形了。韩国在1962年《文化财保护法》中规定无形文化财是指在历史、艺术、学术等方面具有较高价值的演剧、音乐、舞蹈、工艺技术以及其他无形的文化载体主要强调传统表演艺术、民间技艺方面。Marilena Vecco就在《文化遗产的定义:从物质到非物质》一文分析了在西欧国家文化遗产概念从“物质”到“非物质”的演变。

在对“非遗”的认识上,法国建筑与遗产之城主席——吉·安斯林认为,文化遗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是生活质量和发明创新的“生力军”,必须处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位置。伊莎贝尔·马丽莎尔认为,乡村文化遗传的保护必须要以一个地区为基础,对村落体系进行整体地保护,而不能只以单个村寨为单位。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整体的思维和局部的行动结合起来。

在对“非遗”的保护和利用上,国外学者也有很多不同的见解。如Rex Nettleford认为“非遗”在传承的过程中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遗产的消亡,另一种是进行了创新和保护,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Kenji Yoshida提出了通过博物馆来提供物质载体的形式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出了博物馆对非遗保护的作用。

2.国内的相关研究

与国外相比,我国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上起步较晚,开始于2001年。随着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发布后,关于非遗的研究逐渐增多。

在概念研究上,向云驹介绍了非遗的概念、分类及其价值,并对国际评定标准、如何“申遗”等进行了详细叙述,是一次比较系统的论述。王文章则详细论述了国内关于非遗的保护工作,并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视角进行了比较研究,为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思路

在对非遗的保护和利用上,傅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研究了传统戏剧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王淼则侧重于区域性,着重介绍了浙江非遗保护工作的做法和实践,为地方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实践经验。黄永林则从数字化的背景下探讨了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运用数字分类和检索体系、虚拟现实和可视化技术、新媒体传播等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创新。贾云飞详细论述了乡村文化遗产面临的三大困境,即城镇文化、现代科技以及乡村精英的流失导致了乡村文化遗产的消失,为当前的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借鉴和警示。

三、我县非遗保护与发展的现状及亮点

(一)松阳县情

松阳县隶属于浙江省丽水市,位于浙西南山区,东连丽水市莲都区,南接龙泉市、云和县,西北靠遂昌县,东北与金华市武义县接壤。最东至裕溪乡新渡,最西至枫坪乡龙虎坳,东西最宽处径距53.7公里;最北至赤寿乡大川,最南至大东坝镇大湾,南北最长径距40.2公里。总面积1406平方公里(2013年)。松阳县历史悠久,建县于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是丽水市最早的建制县。县域面积1406平方公里,辖3街道5镇11个乡,401个行政村,总人口23.83万。全县“八山一水一分田”,中部松古平原为浙西南最大的山间平原,素有“处州粮仓”之称,主要河流松阴溪贯穿全境由西向东汇入瓯江。松阳县民族以汉族为主,有畲族、苗族、回族、壮族、白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这种多民族聚居的特点,使其具有特殊的民族风情。

松阳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民俗风情,使其山水秀丽、田园秀美、民风淳朴、生态景观丰富多样。在自然景观上有卯山、石笋仙踪、双童积雪万寿山西屏山等经典景点;在人文景观上拥有保存较好的古村落98个,占全县村落总数的四分之一,中国传统村落8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6个、县级历史文化名村17个。独特的地理环境使松阳自古就有“桃花源”的美誉,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5%,现在更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松阳不仅景点多,更是涌现了很多历史名人。如唐代道教天师叶法善,宋代四大女词人之一张玉娘,南宋左丞相叶梦得,明《水乐大典》总编撰王景等杰出人士。

悠久灿烂地农耕文明,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松阳不仅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还有规模宏大的历史文化街区和保存完好的传统村落,被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比如有被誉为“浙江第一塔”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庆寺塔和“戏曲活化石”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松阳高腔;还有青瓷中的极品国宝级馆藏文物南宋青瓷凤耳瓶。全县还有石仓古民居群、黄家大院、明清街坊和兄弟进士牌坊等众多历史文物古迹。松阳还是革命老根据地县,以安岱后村为中心的浙西南革命根据地,被国家列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因此,松阳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保存完整。松阳县政府也非常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和保护,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二)松阳县非遗保护与发展情况

千年古县,田园松阳,深厚的历史积淀孕育了丰富且瑰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维系和延续着松阳文化的根脉。三年期间松阳通过紧扣“文化引领,品质发展”目标,稳步推进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为了更好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坚持不懈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阶段性成果,非遗保护成果显著。但这其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1.松阳县非遗资源总述

2008年1月至2008年8月,全县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经过县、乡、村三级普查队伍560多名,按照“不漏线索、不漏村镇、不漏种类、不漏艺人”的要求,认真对照18个普查项目,跋山涉水走遍了全县401个行政村,实现行政村100%覆盖,基本采集了普查范围内的所有项目线索。

全县共收集线索达36650多条,经过遴选、归并、调整,正式确认普查项目2121项,其中具有较高文化、历史、科学价值的重点项目230项,占总项目数的10.8%,基本掌握了松阳县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这些项目除民间杂技外,其他17个大类均有涉及,其中民族语言13篇,民间文学581篇,民间音乐62篇,民间舞蹈19篇,戏曲曲艺12篇,民间美术36篇,民间手工技艺308篇,生产商贸习俗73篇,消费习俗64篇,人生礼仪286篇,岁时节令200篇,民间信仰181篇,民间知识59篇,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66篇,传统医药87篇,其他74篇。基本摸清我县非遗项目讲述者,主要内容和形式,传承情况,及时采集了部分口头作品。

松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比例表

2.松阳县非遗分布情况

(1)独特的传统戏曲

松阳普查到的戏曲项目有松阳高腔和木偶戏,曲艺有松阳鼓词、处州乱弹。松阳高腔与西安高腔、侯阳高腔、西吴高腔、新昌调腔等其它七种高腔齐名,合称为“浙江省八大高腔”,是我国古老的声腔剧种之一。2006年,跻身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仅存2个高腔剧团,玉岩高腔剧团和白沙岗高腔剧团,均由农民自发组成。松阳木偶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演技颇为精巧,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韵味独特,深受民众喜爱。在2007年被评为丽水市第五批市级非遗名录项目。松阳鼓词,民间俗称“唱故事”,是由一位敲扁鼓兼打竹板者表演说唱故事的一种曲艺形式。松阳鼓词多为坐唱,说唱兼容,但以说为主。其表演艺术通过歌唱、叙述、评论、插花、语气、模仿、表情等形式和手法来完成。处州乱弹,旧称“处州班”,以乱弹声腔(主要曲调为三五七与二凡)和徽调(皮簧与吹腔为主要曲调)两类声腔组合而成,青田、缙云、松阳、遂昌、云和等地都有班社。

(2)丰富的民间文学

松阳的民间文学种类繁多,有传说、故事、乡间俚语等,其中以叶法善传说、张玉娘诗词、畲族叙事歌最具代表性。自唐以降,有关叶法善的仙道传说、历史传说世代流传。千百年来,在处州各县及龙游、湖州、余杭、绍兴、天台及四川、陕西、江西、福建等地,特别在叶法善的故乡松阳,人们以故事、戏剧高腔、鼓词、刊物等形式,广泛传诵着被誉为“叶天师”、“括苍仙人”叶法善的种种传奇。张玉娘,南宋四大女词人之一。集贞女、才女、豪女于一身。著有诗词《兰雪集》两卷传世,有诗117首,词16篇。其诗作体裁广泛,有绝、律、四言、六言等,且长于古风。风格多样,既有清丽婉约、感人至深的爱情诗,又有慷慨激昂、气势磅礴的豪放诗。畲族民歌是畲族人民的口头文学,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内容,可分叙事歌、小说歌、传统山歌和现代山歌四种类型。畲族叙事歌是畲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作出来的民族文化瑰宝。叙事歌中有的反映本民族的斗争历史,歌颂民族祖先的英雄业绩,一般由有名望的歌手在祭祀时歌唱,或由老族长边唱边讲述,如《高皇歌》《麟豹王歌》。也有反映历代王朝兴衰成败及其封建统治者带给劳动人民无穷灾难的《末朝歌》《封金山》《元朝十八帝》《灾荒歌》等。

(3)繁荣的民间音乐。

“按节下松阳,清江响绕吹”,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诗句完美描绘出了松阳民间音乐的繁荣胜景。松阳的民间音乐以道教音乐和民间器乐曲二大部分为主,并衍生出锣鼓经、十番等音乐形式。其中,道教音乐(月宫调)已收入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松阳道教音乐以月宫调最具代表性,现今能完整演绎《月宫调》的剧团便是月宫神韵古乐团。月宫神韵古乐团成立于2007年,现有团员57人,省级传承人1名、市级传承人2名,设专职导师一名,由文化馆邱建平老师担任,现在乐团已是市级非遗传承基地。民间器乐曲,作为松阳音乐的草根存在,遍布全县各地。其中盛行的五色锣又以竹溪锣鼓为最,并于2007年评为第二批省级非遗名录项目。

(4)茂盛的民俗文化

独具特色的陈十四夫人信仰道惠夫人会,众多的迎神赛会,声名在外的竹溪食品祭,畲族三月三歌会、畲族相关民俗活动,四都祈福仪式,人生礼俗、岁时节令、特色小吃等等构成了松阳貌似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涵盖了音乐、舞蹈、戏曲、文学、祭祀等诸多内容,形式丰富、场面壮观。

还有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民间手工技艺、民间美术、传统医药和传统游艺体育竞技等等,成为根植民间的艺术瑰宝,为松阳民间艺术增色添彩。

3.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

松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2017年,国家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先后三次到松阳调研非遗工作,为松阳非遗的活态保护传承点赞;成功举办文化部、教育部中青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统节日仪式研讨班,被授予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治理智库调研基地。还受邀参加文化部2017年中国文化馆年会,《松古遗芳》献礼世界丽水人大松阳分会场,一项项非遗保护传承的荣誉为松阳文化复兴振开了新篇章。

(1)非遗项目挖掘有条不紊

以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为重点,积极开展各项申报,同时申报成绩喜人,形成“四个阶梯”良性发展,截至目前我县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省级名录9项(2016年新增1项),市级名录23项(2016年新增4项),县级名录73项(2016年新增10项)。省级传统戏剧之乡(2015年玉岩镇申报成功),省级非遗旅游主题小镇(民俗文化村)2个(2015年2017年各新1个),市级非遗旅游主题小镇(民俗文化村)3个(2016年新增1个,2017年新增2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1个(2017年新增1个),省级非遗旅游主题小镇1个(2017年新增1个)。同时,通过建立省级名录项目“八个一”保护体系,开展“寻找民间手工艺大师”、“田园松阳?美丽非遗”摄影大赛、非遗口诉文史整编、省级以上非遗项目纪录片拍摄等,形成较为完整的非遗档案。

(2)非遗传承人梯队建设薪火相传

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人,省级传承人18人(2017年新增1人),市级传承人40人(2017年新增8人),县级103人(207年新42入),不仅弥补了我县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空白,也为完善传承人梯队,扩大传承人队伍作出贡献。三年来坚持组织开展服务传承人月活动,对有关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走访,召开相关座谈会,并对县级60周岁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发放每人1000元的传习经费。出台了《松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补贴实施暂行办法》,设立非遗保护专项资金100万元传承人梯队建设薪火相传,建立起两年一度的评选机制。

(3)打造基地,搭建平台

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和发展,我县积极打造传承基地和展示平台。在基地建设上,我县现有县级传承基地14所,新增市级非遗传承基地2所,月宫调非遗传承基地和樟溪小学樟村拳传承教学基地;新增县级传承基地3所,竹溪锣鼓传承教学基地、迎神赛会传承基地和畲族叙事歌传承基地,并力争在2016年前达成十大山区乡镇皆有传承基地的目标。在平台搭建上,松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演艺中心已经建并成为我县非遗保护的新阵地,以特殊的展览语言和生动直观的形式,发挥社会教育、旅游观光、文化娱乐等功能,成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标识,推动我县文化工作步入“四馆”时代。同时还主办了“松阳高腔进万家”演出宣传活动,活动遍布全县19个乡镇,44个行政村,演出场次56场。通过基地的建设和平台的展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播。

(4)规范建设,树立品牌

进一步挖掘整理相关非遗项目材料,我县组织开展了樟村拳项目提升工程,成立相关工作小组,争取于6月底确定初稿;组织开展了“田园松阳 美丽非遗”摄影大赛,为我县的非遗项目留下宝贵的影像资料;开展民营剧团规范化建设工作,要求各民营剧团台账资料齐全,演出记录明晰等,目前松阳高腔剧团已经完成此项工作。将非遗项目纳入“送戏下乡”、“文化走亲”等文化惠民工程,结合茶叶节、农民文化节等大型活动,开展非遗项目活态展演,传承和发展民间传统文化,年初组织开展了“民俗文化过大年”活动;一大批独具松阳民俗特色的文化活动精品也在逐步成型,大东坝客家民俗风情文化节、竹溪摆祭、箬寮猴头杜鹃节等基本组成“十大民俗节庆活动”的文化格局,成为田园松阳特色文化品牌。

4我县非遗资源发展困境

我县非遗资源虽然种类繁多,各放异彩。但是,在传承和开发利用上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传统戏剧地位尴尬。因无法吸引年轻人的喜爱,传承人越来越少。比如松阳高腔,中国戏曲的活化石,如今仅存于我县的山区,其市场不断缩小,已经越来越被边缘化,生存状态岌岌可危。而松阳木偶戏以松阳高腔和乱弹等地方特色挑大梁的剧目基本缺失,多被婺剧等剧种同化。松阳鼓词传承状态最为严重,几乎已经绝迹,除了仅存的一个盲艺人外,已经找不出第二人。二是民间文学缺乏支撑。由于一些历史人物记载资料较少,知名度不高,流传的作品较少,使得松阳的一些民间文学缺少相应的支撑。比如叶法善作为松阳道教文化的精神领袖,存在于县域各地,但叶法善的传说故事真正能讲述的却是越来越少。张玉娘作为宋代四大女词人之一,虽遗世之作较少,但艺术成就颇高。还有民间流传的各类故事、乡间俚语等等,纷繁复杂,却没有一个可以支撑起田园松阳重担的灵魂人物。三是民间音乐良莠不齐。一方面,以道教音乐为基础延伸出的各类民间音乐多存在于民俗活动,传承方式较为单一,如竹溪锣鼓多存在于新春的迎新祭祀活动,两个传承人年事较高,无法经常开展传承活动,且没有年轻人愿意学习;如板桥十番,仅于当地有几个老人自娱自乐,难以开展正常的演出活动。另一方面,月宫神韵剧团作为道教音乐月宫调的传承基地,每周进行传习活动,并承担一定的文化走亲活动,得到了大力传播。四是民俗活动模式化严重。我县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种类多样,以打造田园松阳十大民俗节庆活动为目标,组织开展了如大东坝客家民俗文化风情节、象溪溪鱼节、樟溪田园文化节、卯山养生文化节、安民杜鹃节等形式多样的民俗节庆活动,虽然各个节庆活动主题鲜明、各具特色,但本质上却多为雷同,都是以民间小吃、民俗体验和民俗展演相结合的形式,模式化严重,并且多半的民俗节庆活动已经举办到第二届、第三届,较之往年没有突破;而更具地方特色的如竹溪食品祭则形式单一,道惠夫人会则受限于地域、交通等多种原因难引人注目。

四、我县非遗工作的启示及建议

(一)非遗保护工作的相关启示

在我国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所创造出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精髓。因此,加强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利于传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同时也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为人们提供文化滋养。为此,我国高度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工作。同时,松阳县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实施乡村文化振兴,以文化引领乡村振兴,在非遗的保护工作中取得了一些重要成就。同时,在非遗的保护工作中,形成了以下特色亮点。

1.宣传展示非遗文化,扩大社会影响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特殊的存在形态,在传播和传承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导致人们难以真正感受其所蕴含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在非遗保护工作中,我国积极宣传展示非遗文化,不断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如从2006年开始设置“文化遗产日”,到去年调整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这一平台得到了广泛宣传,并且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还拍摄了一系列的非遗影像,由文化和旅游部的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和国家图书馆联合主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将这些优秀的影像作品汇集起来,分别在国家图书馆、山西平遥进行展映。在我县的非遗保护工作中,也积极搭建非遗宣传展示平台,使其走向千家万户。

2传统与现代、线上与线下相互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遭受现代文化冲击的时候,很难吸引年轻的受众群体。因此,为了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采取了传统与现代,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一方面将一些传统的民间手工艺与时尚潮流相结合,打造成既具有民族风又不失现代审美观念的商品,如我国的非遗项目——竹编,通过这种方式,吸引了国内外人民的喜爱。另一方面,采用线上推广与线下活动相结合、传统媒体与现代传媒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展演、展示、互动体验、现场直播、网络视频展播、传统工艺比赛等形式,以生动鲜活的方式将非遗成果呈现在民众面前。例如《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播放,展示了我国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人们更加地了解这一文化瑰宝。

3.“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文化的发展和传播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我国各省市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请进来”与“走出去”工作,促进非遗文化交流。比如陆良县滇剧非遗传承保护展演中心通过邀请陕西省澄城县秦腔艺术剧团、安徽省宿州市梆子剧团、四川省德阳市曲艺家协会、新疆哈密龙之源文化传媒公司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杂技团,把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传统优秀文化资源带到本地,通过互学、互看达到互促。而我县也积极推进非遗“走出去”工作,如青年建筑师徐甜甜为松阳设计的一系列建筑作品,以“乡村变迁:松阳故事”为主题的建筑文化展在德国Aedes建筑论坛上一亮相,就引起了海外的关注和共鸣。不久前,松阳7个乡村建筑进入国际最高水准的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主题馆,在更大层面引起世界的关注和认可

4.传承延续与创新发展相结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高超技艺、艺术造诣,独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方式、情感表达和文化意识等文化内涵,它们有着文学、艺术、历史、化会、科技等多重的价值。因此,我们要重视非遗文化的传承延续,并在传承的过程中进行发展创新,才能永葆其生命力。比如我县积极开发“张玉娘”的衍生产品,结合旅游产业趋势,研发精美旅游伴手礼,开发文创产品,打造松阳IP——张玉娘,提升张玉娘品牌化。这样不仅解决了松阳民间文学缺乏支撑的困境,同时也扩大了张玉娘民间文学的知名度,使这一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在传统戏剧和民间音乐上,我县与浙江音乐学院合作重编道教音乐《月宫调》,邀请专业导演编排非遗精品项目《松古遗芳》、高腔现代小戏《野柿子红了》等等,使晦涩难懂的内容能够更好地被人们所欣赏,从而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

(二)我县非遗保护工作的相关建议

在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指导下,我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在非遗的挖掘和保护工作中,将其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相结合,遵循文化遗产的发展规律,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形成了以下几点经验。

1遵循发展规律,立足当地实际

我县在发掘和保护非遗的工作中,重视乡村非遗的价值回归,将其与生态文明发展相结合,坚持绿色发展。乡村非遗是人们对自然发展规律、实践经验的智慧总结,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物。乡村非遗是乡村独特的精神标识,更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一种呈现,其价值体现在记忆、传承、审美、基因、学术、经济等方面。某些乡村非遗本身还蕴含了丰富的科学思维与经验总结,最典型的是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二十四节气”。因此,我县立足当地实际,把活态保护融入生产生活,最大化地留住历史记忆,把优秀传统文化还原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推动“物的新农村”到“人的新农村”。例如结合人类非遗二十四节气,深入挖掘我县与之相关的农事活动,打造二十四节气村来激活乡村。在传统村落的保护上,保持原汁原味,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禁止过渡开发和利用,最大限度地展现传统村落蕴含的建筑审美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切实将乡村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中的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要求相结合,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2加强顶层设计,增强非遗保护工作科学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统筹和支持,因此,在这项工作中,要不断完善各项机制,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确保工作能够有效展开。为此,我县通过建设“四大体系”、落实“四大保障”、推动“四项机制”、构筑“四大保护”,制定了科学的保护和发展方案,促进乡村文化发展,将乡村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中的治理有效的要求相结合,努力讲好“松阳故事”。

首先,建立资源、名录、传承人、传承基地“四大体系”,搭建非遗保护整体框架。通过完善非遗资源普查体系,查漏补缺,整理挖掘重点项目,构建动态普查体系,争取每年挖掘包装一个好项目。积极搭建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争取有价值的非遗项目上等级。不断完善传承人梯队和扩大非遗传承基地建设,立足现有的传承基地积极开展传习活动,争取新建一批县级非遗传承基地,建立一个生产性保护基地,培养一批年轻传承人。

其次,落实政策、组织、设施、资金“四大保障”,构筑非遗保护的强力后盾。比如实行《松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松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管理暂行办法》、《松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补贴实施暂行办法》等有关制度,从政策和资金制度上保证非遗保护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不断完善组织保障,成立松阳县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建设一支工作责任心强、专业素质高的非遗保护专兼职工作队伍;同时强化设施保障,以县非物质文化展示演艺中心为龙头,以玉岩高腔文化广场等为辐射,搭建非遗展演展示平台,构建常态化展演机制。

再次,构建培训、宣传、展示、创新四项机制,推动非遗保护新发展。通过积极组织开展培训,如与学校合作举办培训班;广泛开展宣传,构建非遗展示馆,如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开发文化旅游节进行非遗宣传和展示,扩大非遗保护的影响力;同时注重完善创新机制,鼓励松阳高腔、木偶戏等创作排演新剧目,支持端午茶等进行生产性保护,建立健全非遗保护创新机制,推动非遗保护向纵深发展。

最后,建立起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和日常性保护“四大保护”观念,探索非遗保护长效机制。比如争取将更多有价值的非遗项目纳入保护名录,针对濒危项目按实际情况进行抢救性保护;逐步建立起科学的保护体系,将全县所有非遗项目纳入田园文化体系;以田园风情省级旅游度假区为龙头,以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村落为基础,以特色文化产业为抓手,多层次多角度的将非遗项目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将非遗保护融入日常生活,成为全民共识,在传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这种自觉,将文化传承看作是一个集体的、共同的传承,它是每一个人都应有的情感和责任,从而使非遗保护成为文化自觉,成为我们的精神归宿。

3.挖掘非遗价值,创新产业发展

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中的两大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其中更是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因此,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视阈下,挖掘非遗的资源要素,推动乡村的产业发展,提高当地经济水平,增加人民收入。

我县在科学合理的开发非遗资源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和产业,推动了本县的经济发展,实现人民增收创收。如立足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发展民宿,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开办红糖工坊,通过复兴传统手工技艺,优化了古法制糖工艺,提升了红糖的品质,价格从每斤8元提高到22元,亩均产值增加了3倍;豆腐工坊、白老酒工坊、油茶工坊等一批项目正在建设中;注重提升松阳非遗手工艺品牌化,通过国内非遗数据平台,搭建销售终端,与手工艺人签订订制订单,实现品牌化,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联系我们 主办:丽水市松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浙ICP备06037381号-1 浙公网安备 33112402000040号

技术支持:浙江万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3311240009

Copyright @ 2016 www.songyang.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