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务实推进松阳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索引号:1133252877070942X5/2018-06689     发布机构:信息公开中心     来源:松阳县 发布时间:2018-12-06 11:56:00

文号:松政办发〔2018〕97号

点击数: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关于务实推进松阳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已经县政府第2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松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827

(此件公开发布)

松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务实推进松阳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

 

近年来,浙江省以开展20个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项目建设工作,作为务实推进全省信息经济、“两化”融合国家示范区的重大工作举措,也为我县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设智慧城市,是事关松阳经济转型升级、社会管理创新和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的一项系统性、创新性工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有关松阳智慧城市建设的有关工作部署,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重大意义

推进松阳智慧城市建设,是我县贯彻深化改革的新载体,积极探索“县域创新发展”的新动能,加速推进“丽水大花园”建设、加快实现“田园松阳”升级版建设的新举措。推进松阳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推动我县公共数据资源的整合,提升整体信息化应用水平,有利于防止信息化项目“一哄而上”、低水平重复建设,有利于对外多维度展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果。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思想,按照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决策部署,围绕“丽水大花园”和“田园松阳”升级版建设目标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打造“互联网+”县域创新发展的示范区、“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标杆区、便捷化智慧生活的样板区为一体的发展模式,为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智慧活力。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充分发挥政府推进松阳智慧城市建设的导向性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培育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

统筹发展,分步实施。统筹全县信息化发展现状,选择基础好、需求紧迫、条件成熟、带动效应强的工作领域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以点带面,保障智慧城市建设取得实效。

需求导向,惠及民生。立足于人民生活、企业发展、政府管理的实际需求,依托互联网实现供需方开放、实时、低成本的对接,形成全民参与的互联网生态圈,提升群众幸福感。

协同共享,保障安全。形成跨部门联合推进机制,推动信息资源跨层级、跨部门的共享,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网络应用市场主体各方面的权益、运营秩序和信息安全。

(三)发展目标

通过松阳智慧城市建设,构建以人为本、惠及全民的民生服务新体系,打造精细化的智慧治理、协同化的智慧政务、便捷化的智慧生活新模式,形成数据活化、研判智能的政府决策新能力,推动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提升,提升“田园松阳”的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打造县域智慧城市建设的样板点。力争到2020年底,松阳县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40%以上,信息化发展指数不低于90,信息经济指数达到70以上,位居全市前列。

三、建设内容

松阳智慧城市按照“1+1+N”的模式开展建设:即完善全县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搭建一个实现数据资源整合共享的城市大数据管理服务平台,各单位依托城市大数据管理服务平台开展N个信息化项目建设、完善、提升。

(一)完善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

基础网络共建共享。统筹规划、集约化建设优质安全高性能的通信网络,加快推进新一代网络建设。

视频监控共建共享。统一建设视频监控系统,整合视频资源,对全县视频监控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

基础设施平台共建共享。统一整合和管理全县基础设施资源,实现全县各级部门在计算、网络、安全保障、运维服务和信息等方面的基础资源共享。

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加强物联网的建设,在农业、城管、交通、环保、气象等领域部署智能终端,满足各领域的业务需求。

(二)加快搭建城市大数据管理服务平台

城市大数据管理服务平台是技术、业务、数据高度融合,跨层级、跨区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综合协同管理和服务平台。为松阳大数据处理、城市规划、综合管理、应急协同指挥以及公众服务等功能提供一体化支撑服务。

依托城市大数据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全县集中的城市运行服务中心,作为城市管理、指挥、服务的中枢,指挥和协调相关部门及其资源,统一监控城市运行状态,展示城市运行综合体征,统一处理城市运行管理问题,提升城市运行水平和突发事件处置效率,统一服务城市公众。

(三)统筹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重点任务。

1.提升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

智慧城管。完善提升“数字城管”建设水平,增强对城市部件的感知和管理,健全城市动态管理感知。

智慧环保。建设完善全县的污染源、环境质量实时监控体系,完善全县环境保护基础数据库。

统筹推进城市规划、国土利用、城市管网、园林绿化等市政基础设施管理的数字化、精准化,提高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科学化水平。

2.推进公共服务便捷化

智慧旅游。完善提升旅游大数据中心和旅游APP,围绕精品民宿、乡村旅游、传统村落等,搭建智慧旅游管理、服务、营销等系列平台,实现游客服务智慧化、旅游营销精准化。

智慧政务。提升政府机关部门政务办公的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建设智能办公系统、公文管理系统与政务信息交换系统,实现政府工作的优化重组,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政府数字化转型。

“四个平台”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化全县特色智慧化应用,整合基层队伍、信息、终端、空间地理等网格资源,为市民提供便捷、精准、高效的服务。

智慧交通。建设公交、道路、港航、物流智能化工程,实现交通诱导、智慧控制、调度管理和应急处理的智能化,保障交通安全和提高运输效率。

智慧医疗。加快完成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建设,实现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的互联互通。建设智慧中医、公共卫生预测预警、智能健康服务等平台,为市民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状况监测、预警、应急处理等服务。

智慧教育。强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覆盖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智慧水利。加强水利安全监控与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水利数据进行分析和整合,提高城市水利事件的应急指挥能力,提升水利综合服务水平。

3.社会治理精细化

“民情地图”优化。完善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坚持和深化“民情地图”长效机制,加快与“互联网+”实现同频共振,优化基层干部考核管理机制, 提高社会基层综合治理能力。

智慧安防。深入推进 “雪亮工程”,整合政府和社会视频资源,建立常态化社会综合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公共安全智慧防控体系。

智慧消防。加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完善电气火灾监控、智能火灾报警系统等联网应用,整合汇聚消防内部资源,全面提升消防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

4.促进产业智慧创新发展

智慧农业。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建立集现代农业信息化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智能服务体系,完善农产品溯源管控。

智能智造。深化两化融合和不锈钢“机器换人”省级示范区建设。加快工业企业重点领域智能化建设,加强企业生产过程智能化应用,提升网络协同制造水平,培育数字车间和智能工厂。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施“一把手”工程,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分管副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县政府各副县长任副组长的松阳县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县智慧城市工作推进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智慧办),办公地点设在县经济商务局,负责松阳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日常事项的协调处理工作。

(二)优化要素保障。制定和出台松阳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产业政策、人才政策、投融资政策,加大对本地数字经济产业的培养和扶持力度。每年县财政整合安排资金,保障全县智慧城市项目建设的顶层设计研究、实施方案编制、服务外包、项目建设、专家咨询、宣传推动、绩效评估等。建立和完善智慧城市建设的金融服务体系,引导信贷资金、各类投资基金重点投向智慧城市重点项目、优势企业、产业基地以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三)强化人才创新支撑。建立松阳智慧城市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工作推进提供业务和技术咨询。梳理智慧城市建设人才需求,建立紧缺人才目录,实施人才引进战略,依托丽水学院等当地高校院所、企业和社会办学机构等,加强信息化管理、技术研发、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

(四)运营保障。创新建设运营模式,鼓励技术创新、服务业态创新,抓好智慧城市相关培训宣传和普及工作。按照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和要求,建立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决策咨询制度、评估办法和评估考核机制,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工程咨询、设计、监理、验收测试和成效评价。

(五)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建设信息安全组织保障体系、制度保障体系、管理保障体系、技术保障体系、灾难恢复体系和风险测评、评估机制。加强党政机关重要信息系统、基础信息网络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应用系统的信息安全防护,强化信息化项目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定期检查。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