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和《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等文件精神,抓好我街道的流动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特制定望松街道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创新实施办法。
一、 服务对象
在望松范围内务工、就业以及租住居住的所有流动人口(暂住3天以上的非望松户籍人员)。
二、服务创新举措
1.流动人口集中村聘请1-2位流动人口骨干人员参与村里的村民代表会议。其目的是了解流动人员在当地的生活需要及工作困难,让流动人口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与当地村民和谐共处。
2.流动人口集中村设立一块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公示牌。公示牌内容包括房屋租赁、招工信息、法制宣传等等,解决了流动人口的就业难、租房难问题,方便辖区的流动人员。
3.流动人口集中村建立一个以驻村干部任群主,流动人口协管员、村书记、网格员为管理员,出租房东和流动人口为主体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微信群。通过微信方便快捷功能,方便流动人员的信息采集工作以及及时做好相关服务管理和政策宣传工作。
4.街道设立“流动人口服务岗”,纳入街道综治四个平台管理。服务岗主要内容包括流动人口的子女就学、医疗保健、民政补助、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等各方面工作。设立流动人口民间纠纷调解办公室。以社会和谐稳定为目的,宣传法律法规,为流动人口提供法律帮扶,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并以民情地图为指引,按照以房定人的原则建立流动人口分布管理民情地图。
5.完善公安、街道、消防关于房屋租赁管理本的设计。房屋租赁管理本一式两份,一份由房东亲自保管登记,主要登记租客的流入和流出情况。另一份由流动人口协管员、村网格管理员上门登记,主要是检查出租房的治安问题、消防问题以及安全问题,加强对出租房的环境卫生管理等。对流动人口实行层级管理,公安民警管房东,房东管租户,一级抓一级,将责任落实到户。
6.探索建立流动人口集中村村企合作新机制。实行整村、整企包租模式,增强村集体经济,方便对企业员工的管理,提升工作的针对性。
7. 建立街道、村举办文娱活动邀请流动人口参加机制。
街道新园、新望两个社区支部开展党员活动时邀请流动人口中的党员参加,加强辖区党员之间的联系,丰富党员支部活动的内容,让流动务工党员也能在当地找到组织归属感。
三、加强服务创新保障
1.建立领导小组。由街道党支部书记担任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组组长,由街道分管领导、园区派出所领导等担任副组长,下设街道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公室。建立村级层面工作小组。由各村书记担任组长,成员由驻村干部、便民服务中心服务员、民警、网格员以及流动人口管理员组成。
2. 加强对服务机制的研究和完善工作。实行每月会商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流动人口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管理服务机制。
3.加强工作的督查和评估工作。聘请相关专家作为服务管理创新机制的指导员,及时有效地指导机制创新工作。办公室加强对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创新机制实施情况的督查考核,加强经费保障工作。建立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优秀的村及出租房东的奖惩机制。
本方案解释权归望松街道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公室,方案试行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