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新兴镇全境剿灭劣Ⅴ类水行动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77070687_8/2017-07221     发布机构: 新兴镇     发布时间: 2017-04-14 15:16:17点击数: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关于印发《新兴镇全境剿灭劣类水行动

方案》的通知

 

各行政村、镇属各单位:

    经镇政府研究决定,现将《新兴镇全境剿灭劣Ⅴ类水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你们对照本方案要点,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松阳县新兴镇人民政府

2017年3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新兴镇全境剿灭劣类水行动方案

 

为坚决贯彻、落实《松阳县全境剿灭劣V类水行动方案》,增强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发扬“尤为如此”的担当精神,干在先、走在前,确保“决不把污泥浊水带入全面小康”,在我镇全面打响全境劣V类水剿灭战,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思想为引领,紧抓“茶香小镇”建设机遇期,推进“五水共治”工作,坚守水质核心,全面深化“河长制”落实,水环境质量持续提质优化,全境消除劣V类水体,巩固提升“清三河”成效,保持河湖库塘、沟渠等各类水域洁净,彰显“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水美新兴。

二、工作职责

我镇先后召开镇班子会、镇干部会和全镇干部大会,对全境剿灭劣V类水行动作全面的动员部署,制定镇、村两级行动方案。于2月底成立了镇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对全境剿灭劣V类水行动负总责,镇长和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对该行动负具体责任,其他班子成员和驻村干部任成员,对自己所联系村负直接责任。同时各村也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由村三委干部包干到具体的河湖库塘和小沟小渠。

三、主要任务

(一)农村生活污水项目。建立完善农村污水运行、维护、管理长效机制,鼓励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第三方管护,提高管护水平和设施运行效率。发挥村级组织责任主体作用,落实管护责任人,确保污水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建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监管服务平台,不断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全镇目前共建成一座镇域污水处理厂和43个村农村生活污水项目,近期正在进行运维管理的项目交接工作,今年还有庄后村和竹囮岗头自然村生活污水项目正在建设当中,另外还在官岭、山甫和平卿三个传统村落也要落实农村生活污水提升项目。

(二)河道清淤工程。全力开展河道清淤,对巩固劣Ⅴ类水消除成效任务较重河道定期监测淤积情况,做到有污必清。针对淤泥成分、水域特点等因素的差异,科学合理选用清淤方式;提高清淤科学化水平,积极探索生态环保的清淤方式;加强淤泥清理、排放、运输、处置的全过程管理,避免产生二次污染,逐步建立轮疏工作机制,实现河湖库塘淤疏动态平衡。目前,全镇共排查出需整治小溪3条,约6700米,需整治小沟小渠32条,约14500米,需整治库塘6个,约39000立方米。

(三)工业整治工程。2017年我镇主要围绕大石的丽水鸿昌混凝土有限公司和下源口的机制砂项目等9家企业,联合环保部门开展监督和落实,确保无废水污水排出。

(四)农业农村面源治理工程。大力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不断完善网格化监管体系建设,完善线下网格化巡查与线上智能化防控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深化散养生猪污染整治,到今年6月底前完成重点区域存栏50头以下生猪散养户33户(107头)关停退养,全镇存栏50头以上的2家保留养殖场纳入在线智能化防控平台,其中工业化治理养殖场安装在线监控系统并与环保部门联网。加大巡查和整治力度,继续执行禁限养区制度,严防区域内复养和新养,开展美丽化和规模化建设,规范农村家庭畜牧养殖,严防污染物直排到小沟、小渠,规范2家规模养殖场生态消纳模式;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持续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五)排放口整治工程。加强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核,依法规范入河排污口设置。未依法办理审核手续的,限期补办手续。对可以保留但需整改的,提出整改意见并加强监管。全面公布依法依规设置的入河排污口名单信息。建立入河排污口信息管理系统,不断提高监管水平。

(六)生态配水与修复工程。按照引得进、流得动、排得出的要求,增强水体流动性,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构建良好的水生态系统。打通断头河,逐步恢复坑塘、河湖、湿地等各类水体的自然连通。充分考虑基本生态用水需求,加强生态调水,维护河湖生态健康。加强河流生态化治理,加大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开展驳岸(沿河地面以下,保护河岸,阻止河岸崩塌或冲刷的构筑物称为驳岸)生态化改造、沿岸绿化及景观建设,加快河岸湿地、氮磷拦截吸收、曝气充氧、生态浮床等工程建设,恢复与重建河道良性生态系统。

三、巩固提升“清三河”成效,全面深化河长制

(一)持续巩固提升“清三河”成效。结合民情地图,组织对各村所有水体和小微水体进行地毯式排查,排查覆盖本地河道名录中的所有河道,覆盖包括农村池塘、沟渠、山塘水库、小溪流、排渠等小微水体,做到排查无盲区、全覆盖,凡是达不到要求的水体,都要纳入治理范围。排查出的所有劣Ⅴ类水体,要按照一点一策的要求,逐一制定作战图,划定重点作战区,确定项目表、时间表和责任表。参照“清三河”的标准全面开展小微水体整治,全镇今年完成35处小微水体的整治任务,做到治理无盲区、全覆盖,群众门前屋后的小微水体全面得到治理,消除感官污染。 

(二)进一步落实河长职责。劣Ⅴ类水、黑臭水体所在河道,应由班子成员担任河长,切实落实治水主体责任,抓好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工作,牵头组织对侵占河道、围垦湖泊、超标排污、非法采砂、破坏航道、电毒炸鱼等突出问题依法进行清理整治,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村级河长要切实落实“治、管、保”职责,镇、村两级基层河长主要职责是:对责任河道(湖)进行日常巡查管护,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协助上级河长开展工作。

(三)健全长效机制。严格执行河长制例会、巡查、督查、通报等工作制度,层层督促镇、村两级河长抓好项目落实、进度落实、责任落实。严格执行河长履职考核办法,加强对河长的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村级河长考核由镇五水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大力推广河长制信息系统应用,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平台作用,全镇实现河长制信息系统全覆盖。充分发挥河长微信工作群的沟通、桥梁作用,及时更新、充实河长微信工作群。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人民政府是本地区全境劣Ⅴ类水剿灭行动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对排查出的所有劣Ⅴ类水体,明确作战计划和战术方案,实行挂图作战、挂牌督战,实行销号管理、报结制度,完成一个、报结一个、销号一个。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和工作推进机制,形成高效有序的内部运转机制,并强化上下游、左右岸、相邻地区治水的协调联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劣Ⅴ类水剿灭行动,特别要注重与“三改一拆”“六边三化三美”、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的有机结合、协同推进。

(二)强化要素保障。在治水重点项目、资金安排上要加大倾斜支持力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引导和吸纳民间资金和社会资本参与水环境治理,加大截污纳管、生活污染整治、河道清淤、生态治理等的资金投入,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开通绿色通道,确保各类工程项目顺利建设。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实行最严格的水环境监管制度,对违法行为零容忍。

(三)严格督查考核。把我镇全境剿灭劣Ⅴ类水情况作为今年的监督重点,镇五水办要在日常督查中突出剿劣工作。建立信息报送、预警、约谈等制度,每月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对工作不力、进展滞后的进行约谈、曝光。

(四)注重宣传引导。积极发挥新闻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载体,持续深入开展“五水共治”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全镇广大群众投身治水、坚决打赢剿灭劣五类水行动攻坚战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营造全民治水、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