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文件
松卫计〔2016〕34号
松阳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关于印发《2015年全县卫生计生工作总结和
2016年卫生计生工作思路》的通知
全县各医疗卫生计生单位:
现将《2015年全县卫生计生工作总结和2016年卫生计生工作思路》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单位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松阳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2016年3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15年全县卫生计生工作总结和2016年卫生计生工作思路
一、2015年度卫生计生工作总结
2015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卫计委的大力支持下,新组建的县卫生计生局按照“田园松阳”建设要求,坚持“为群众健康服务、为提高人口素质服务”工作思路,紧扣卫生计生工作要求和重点,紧紧围绕人口管理和健康管理两大职责,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卫生计生机构改革顺利实施
2015年1月份我县撤销原卫生局、原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在全市率先建立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1月28日正式挂牌授印,2月9日局机关开始集中办公。3月份,县委、县政府印发《松阳县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松委发〔2015〕28号),明确有关职能划转。9月份,县政府办公室印发《松阳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松政办发〔2015〕133号),明确部门职责、行政编制数、领导干部职数和内设职能科室等。新机构成立后,县卫生计生局及时进行领导班子分工,制订出台内部管理各项制度,开展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加强局机关和系统各单位自身建设、内部管理等,领导班子和科室人员各司其责,围绕工作目标狠抓工作任务落实,全县卫生计生工作未出现责任真空和工作断档,实现了人合心合。同时,突出把职能转变、提高效能放在全县卫生计生工作大局通盘考虑,做到该取消的取消、该整合的整合、该加强的加强。
(二)省卫复评顺利通过
县政府专门抽调11人员组建成立省卫复评办公室,指导协调复评工作。4月初,召开全县省卫复评迎检动员大会,印发复评迎检工作实施方案,将省卫10方面66项指标落实到各街道和县直各单位。制定省卫复评工作考核办法,并列入县政府对乡镇(街道)部门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加强健康宣教工作,积极营造全民参与的创建氛围,编制复评简报31期,发放《松阳县公民健康素养》专刊和倡议书5万余份,发放健康教育宣传画3200张、禁烟标识2500余块,发送宣传短信51万余条。全面落实“周检查、月点评、月考核”机制,发送交办单197期,交办整改典型问题1549个。同时,县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整改36个主要整治项目,省卫复评重难点工作全面落实。9月底,接受省爱卫办暗访检查,并顺利通过复评。象溪镇成功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实现我县省级卫生乡镇创建零突破。
(三)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深化
自实施省县合作办医以来,省中医院“一拖二”全面托管我县两家县级公立医院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双下沉、双提升”工作会议上,我县合作办医工作作了大会交流。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蒋泰维,省卫计委主任杨敬、副主任张平,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孙秋华等先后到我县专题调研合作办医。5月中旬和9月底,组织县人民医院管理和业务骨干组团赴台湾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医院管理水平。12月,樊代明院士工作站正式落户县人民医院,助力医院学科发展。继续坚持重点帮扶、错位发展的思路开展合作办医,在县人民医院着重加强普外科、创伤外科、肾内科和心血管内科等重点科室和学科建设;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8项。2015年县人民医院业务总量1.814亿元、门急诊34.02万人次、出院11981人次,同比分别增长8.62%、23.19%和8.85%;药占比、门诊均次费用、住院均次费用同比分别减少8.8%、10.45%和2.34%。在县中医院重点帮扶康复学科、皮肤科、肛肠科、乳腺外科、中医妇科等科室;开展新项目9项,名中医工作室专家门诊服务787人次;康复科、中医妇科、肛肠科业务量分别同比增加49.22%、38.61%和76.42%。年业务总量0.55亿元、门急诊18.9万人次、出院3021人次,同比分别增长8.03%、1.34%和10.26%;药占比同比下降1.37个百分点,门诊均次费用、住院均次费用同比基本持平。
(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积极开展等级卫生院创建工作,赤寿、樟溪、枫坪等8家乡镇卫生院成功创建乙等卫生院。古市医院在全市率先创成国家级“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新兴、大东坝镇中心卫生院成功创建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市级示范单位。象溪、赤寿成功创建省级卫生监督协管示范点。继续在玉岩、象溪、大东坝3家镇中心卫生院开展区域重点卫生院建设,象溪镇卫生院的中医药服务特色明显,中草药收入111万元,占卫生院业务总量的26.9%;玉岩镇卫生院着力提升急救能力,选派4名临床医生到市县医院急诊科进修,新购置的救护车正常运行,全年转送病人140余人次。2015年,全县乡镇卫生院(不含古市医院)业务收入2662.98万元,同比增长29.29%,医疗服务收入550.96万元,同比增长12.76%,门诊服务322509人次,同比增长11.16%。
(五)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深入开展城乡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11类4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人均补助经费从2011年的20元增加到2015年40元。慢性病管理进一步加强,高血压健康管理率43.09%,规范管理率60.70%,控制率56.34%;糖尿病健康管理率27.28%,规范管理率53.54%,控制率45.66%;60岁以上老年居民健康体检率66.0%,规范化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98.3%,儿童基础及加强免疫报告接种率均达95%以上,婴儿死亡率控制在3.16‰,连续6年未发生孕产妇死亡。积极开展卫生应急示范县创建,12月成功举办“松阳县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应急演练活动,全年未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六)爱国卫生工作积极推进
深入开展环境整治行动,组织开展第27个爱国卫生月活动,清理公厕500余个,添置垃圾箱300余个,清除垃圾350多吨,清除乱张贴1000多处,清理河道85条,治理和铲除病媒生物孳生地190处。开展城区病媒生物防制,落实春秋两季灭鼠及常规性重点部门灭蟑消杀、每月两次外环境蚊蝇消杀工作,增加城郊结合部“四害”消杀经费12万余元,城区“四害”密度得到有效控制。加强健康教育与控烟工作,申报创建浙江省健康促进金牌学校1所,创建市级无烟单位13所;结合省卫复评工作开展“5.31”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制作发放控烟标识牌2500块,资料3000余份。开展卫生创建工作,成功创建省级卫生乡镇1个,省级卫生村3个,市级卫生乡镇4个,市级卫生村10个。加强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全年新增无害化卫生厕所1.01万个,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3.3%,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9%。改水工作持续推进,全年投入改水经费700余万元,累计受益率100%。
(七)分级诊疗试点工作有序开展
根据省、市要求,我县2015年开始实施分级诊疗试点。多次召开全县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并组团到淳安县考察学习分级诊疗试点经验,制订印发《松阳县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实施方案》(松政发〔2015〕66号),开始实施分级诊疗制度。自开始实施分级诊疗制度以来,已有275位乡镇卫生院病人通过转诊平台转诊到县级医院进一步诊治。依托与省中医院之间的紧密型托管关系,初步建立起省县双向转诊机制,我县转诊到省中医院住院治疗188人,省中医院转回康复病人61人。同时,在“双方自愿、公平和诚信”的原则下积极开展责任医生签约服务,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截至2015年底完成签约38320人,签约率达16%。
(八)卫生基本建设项目稳步实施
我县各项卫生建设项目进展顺利。2015年9月,概算投资1.35亿元古市医院迁建工程一期工程开工建设,该项目设置床位150张,年内完成投资额2000万元,计划于2017年底完工。概算投资529万元的县人民医院单身职工宿舍基本完工;概算投资409万元的玉岩镇中心卫生院改扩建项目完成一至四层框架浇筑;概算投资137万元枫坪乡高亭卫生服务站综合用房项目完成三层框架浇筑。11月在人民医院建立影像会诊中心,连接全县4家有数字化影像设备的卫生院,实现卫生院疑难影像的远程会诊及影像数据统一管理。投资220余万元对新兴、樟溪等8所乡镇卫生院(服务站)进行修缮改造。同时投资487.87万元,给乡镇卫生院添置了彩超、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生化仪、血球仪等医疗设备105件,推进标准化卫生院建设。全年共完成卫生基本建设投资额约3100万元。
(九)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实施公立医院备案制管理,着力破解公立医院编制紧张局面,为人才储备预留空间。强化人才招引力度,通过人才“绿色通道”组团赴湖南长沙、安徽、杭州、温州和山东等地招引卫生人才6次,签订就业意向书15人;开展事业人员公开招考招录卫技人员36人;录取高校定向委培18人;安排定向委培毕业生参加工作15人。加强卫技人员培训工作,举办省级一类学分培训班各1期,市级2类学分培训班7期,举办联村医师、急救知识、慢病管理、健康教育、医疗安全等培训班12期,参加学习培训1675人次。选送到上级临床进修32人,参加省市级规范化培训、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岗位培训、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等培训96人,参加医师资格考试115人,护士资格考试12人,178人报名参加2015年高级和初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职称考试。组织乡村医生培训53人,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92人。组织开展了部分乡镇卫生院院长岗位竞聘工作,拓宽选人用人视野,进一步激活基层卫生管理队伍。
(十)计划生育工作平稳推进
修订完善乡镇(街道)、部门计生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并加强对乡镇(街道)计生工作督导,稳步推进计划生育工作。实施计生工作月排名机制,着重对各乡镇(街道)长效节育措施落实、流动人口管理、社会抚养费征收等工作实行月排名公示,排名结果计入年终考核中。积极开展对拒不履行缴纳社会抚养费义务的被执行人纳入人民银行征信体系工作。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计生工作氛围,建立全县计生短信宣传平台,组织开展青春健康教育、“5.29会员活动日”等活动。开展走访慰问工作,慰问计生困难家庭579户,发放慰问金45.95万元;为1927人发放奖扶金184.992万余元,为151人发放特扶金113.4万余元。完成“单独”两孩审批189件,已生育144人。全县出生2043人,出生婴儿性别比106.99,社会抚养费征收兑现率当年为74.59%、往年47.63%,当年计生率91.19%,多孩率1.37%,完成市里下达的控制指标。
二、存在主要困难和问题
随着医改向纵深推进,深层次矛盾不断显现。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和人民群众需求,工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
一是卫生人才问题依然突出。我县医疗卫生人才仍然紧缺,卫技人员招引困难,人才储备不足,梯队不健全;由于人手紧缺,无法派出进修学习,人才培养缓慢;乡村医生年龄老化,存在后继无人的问题。
二是医疗服务水平急待提升。我县各医疗卫生单位综合服务能力不足,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缺少学科带头人和群众普遍认可的“名医”、“名护士”,学术氛围不浓,学科建设缓慢。省县合作办医、县乡对口支援等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化。同时,系统行风建设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干部履行职责能力和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三是国家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压力,容易造成干部群众对计划生育政策产生放宽、放松的错觉,违法生育控制难度进一步加大。同时,即将到来的生育高峰,从服务数量上对产科、儿科和妇幼保健工作带来的巨大压力;大量高龄高危孕产妇的出现,带来出生缺陷防范、高危妊娠管理和孕产妇生命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压力;大量符合两孩政策医务人员的生育,使各医疗卫生计生单位人手紧张问题雪上加霜。
三、2016年卫生计生工作思路
2016年全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县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田园松阳”建设战略布局,以“健康松阳”为引领,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妥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有效提升公共卫生保障能力,积极推动卫生计生工作任务落实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卫生计生事业“十三五”规划良好开局,为我县加快建设“田园松阳”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筑健康屏障。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科学编制实施“十三五”规划
从大健康、大卫生的高度出发,科学编制、实施我县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十三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以及“松阳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等专项子规划及相关行动计划。围绕“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转变,梳理研究并确定一批关系群众健康改善的大工程、大项目。进一步增强规划的指导性和执行的刚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着力抓好2016年度卫生计生重点工程项目和重要政策措施的落实。
(二)扎实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一是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认真贯彻落实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着力完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积极推行公立医院编制备案制,探索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和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完善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机制,推动建立公立医院稳定的财政补偿机制,加强预算绩效管理。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二是深化省县合作办医。坚持“错位发展、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思路,加强省县合作办医,努力在学科建设、医院管理、人才培养、新技术运用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着重持续抓好重点学科建设,加强重点科室发展。借助省中“云医院”,开通手机“掌上医院”,提高县级医院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借力“樊代明院士工作站”,提升医院内涵。发挥医院理事会、监事会的管理监督职能,不断加强医院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激励评价等制度,不断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三是深化基层卫生改革。加强基层医疗卫生绩效考核管理,进一步推进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和分级诊疗工作,引导患者有序就医,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的就医格局,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比例。深化县乡对口支援,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向下延伸。深化玉岩、象溪和大东坝卫生院的区域重点卫生院建设,突出卫生院品牌培育和特色发挥,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深入开展等级卫生院和“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创建活动,加强山区巡回医疗点和村卫生室建设管理,提高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水平。
四是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县妇幼保健所和县计生指导站从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价销售;全县医疗机构严格执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阳光采购政策,规范采购行为,医用耗材网上阳光采购覆盖面达90%,完善短期药品供应保障和预警机制,提高采购配送集中度;强化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行为监管,督促落实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县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的采购金额比例达50%以上;继续推行“阳光用药”工程,从严掌握抗菌药物和营养类、辅助用药的使用;不断扩大集中采购领域。健全药品和医用耗材违法违规黑名单制度。
五是大力发展社会办医。按照“做强做优公益性医院,放开放活营利性医院”思路,优化卫生资源配置,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增加卫生资源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推动医养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社会资本发展“智慧健康服务”、“个性化健康服务”、“医养结合服务”等新型健康服务业态。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市场,加强对民办医疗机构服务和管理,积极营造依法执业、公平竞争、诚信办医良好环境。
(三)提升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
一是稳妥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按照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做好政策实施前后社会抚养费征收、再生育审批、利益导向政策等的衔接。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做好政策解读,引导符合条件的夫妇按政策有计划生育,合理选择再生育时间,严格控制多孩违法生育。开展政策实施情况效果评估,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形势分析。
二是强化妇幼健康服务保障。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资源,重视妇产科、儿科和妇幼保健服务能力提升,着力推进危重孕产妇与新生儿救治能力和网络建设,确保母婴安全。继续推进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工程,加强助产技术服务能力建设,推广中医妇科、儿科适宜技术。落实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加强再生育咨询服务和技术指导,做好优生优育全程服务。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三是改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一票否决”制。全面开展“标创工程”建设,加大督查指导力度,促进整治单位转化、非示范(标准)单位提升,强化“三捆绑制度”落实,进一步夯实计生基层基础。稳定和加强乡村两级计生管理服务人员队伍,完善培训机制,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实施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完善流动人口统计监测,改进和优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促进社会融合。深入开展诚信计生活动,认真作好对拒不履行缴纳社会抚养费义务的被执行人纳入人民银行征信体系工作。
四是促进计划生育家庭发展。全面落实并不断完善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和公益金政策,加大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关爱力度。探索建立家庭健康服务体系,全面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深入实施“关爱女孩行动”、婚育新风进万家行动。保持严打“两非”高压态势,持续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力度。
五是加强计生协会建设。注重发挥计生协会作用,探索改革基层有关计划生育基础性服务管理制度,进一步做好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困难计生家庭关怀和群众性宣传工作。深化计生特殊家庭志愿者服务站建设,加强志愿者服务队伍管理,建立志愿扶贫助困的良好机制,并推动有效落实。
(四)强化公共卫生保障
一是落实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质量管理,认真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重点人群管理等服务,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监督指导、项目进展监测和绩效考核管理,做好迎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准备工作。充分发挥县心脑血管病、精神卫生、口腔卫生、糖尿病、肿瘤防治等五大指导中心职能和专家技术优势,重视防与治有机结合,不断提升慢病管理水平。开展流动人口健康促进行动,提高流动人口基本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水平。
二是加强传染病控制和卫生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开展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化建设,完善联防联控机制,推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检测、风险评估和及时预警。完善艾滋病、结核病等大疾病防控策略。稳定基础接种率,规范卫生应急工作,防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扎实做好重大活动卫生应急和医疗保障工作。充分发挥县心脑血管病、精神卫生、口腔卫生、糖尿病、肿瘤防治等五大指导中心职能和专家技术优势,不断提升慢病管理水平。
三是推进卫生监督和爱国卫生工作。加强卫生监督能力建设,依法履行卫生综合执法职能。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严格准入制度,加强医疗机构监管;严厉打击卫生违法行为。围绕“五水共治”、“六边三化三美”、“国家卫生县城”创建等县级重点工作,切实抓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推进农村改厕工作。深入推进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提升居民健康素养。
(五)积极开展各项卫生创建工作
一是开展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县创建。认真按照《松阳县卫生应急示范县创建工作方案》全面开展创建工作。落实突发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与应对措施,推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监测、风险评估和及时预警。抓好卫生应急组织建设、预案修订、应急装备和物资储备、应急演练与培训等工作,深化开展卫生应急示范乡镇创建,建成县域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全面开展各项创建工作,迎接省里考核评估。
二是开展省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健全慢性病综合防控领导机制与工作机制,完善慢病防控政策措施,加强慢病健康教育及全民健康行为方式行动。加强孕产妇、儿童、慢病患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管理,提高慢病早期发现率、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和形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开展社区诊断调查工作和健康小屋、主题公园、健康步道、健康长廊建设。开展各项群众健身活动、落实各项健康干预措施。抓好健康示范社区、单位、食堂、餐厅的创建工作。
(六)切实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医疗服务监管。按省市卫计委工作部署,积极开展医疗质量专项活动。加大对医疗机构质量控制的指导,组织合理用药、医院感染、诊疗技能等方面的相关培训,切实提高医务人员医疗风险和安全责任意识,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事中事后监管,规范临床应用行为,加大对重点科室、重点环节的医疗质量管理,促进医疗服务的不断规范和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二是推进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安全,落实便民惠民利民措施,提高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加强护理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护理管理能力。按照省公安厅和省卫生计生委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医疗机构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提高医院安全防范能力,强化医疗纠纷医警联动协调处置机制,有效防范和处置医患纠纷,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七)积极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推进中医医院改革,加强中药饮片帖均费用控制。逐步推进中药饮片网上阳光采购,推进县中医医院标准化建设,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科室设置,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为儿童和老年人提供中医药指导和保健服务。继续做好“省中医院名中医工作室”建设,不断扩大工作室的影响力,形成带动辐射效应。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培训力度,优化中医药人才结构。继续举办中医药文化节、膏方节,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深入推进中医药文化知识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活动。开展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等中医药特色服务。推动发展中医药养生、养老、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
(八)强化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保障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开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加大卫生人才招引力度,组织开展卫技人员公开招聘和社区医生定向委培等,逐步缓解卫生人才紧缺问题。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全科医生培养、外派进修培训等工作,不断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组织基层卫生管理人员参加管理业务培训班,进一步提升内部管理能力和水平。完善绩效分配方案,加强绩效管理考核,开展新一轮“名医名护士”评选表彰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卫生人才激励机制,提高医护人员幸福感和责任感。
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和行业作风建设。坚持惩防并重,形成以岗位为点、以制度为面、环环相扣的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院(所)监会建设,进一步抓好政务、院务、所务公开工作。深化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治理,纠正和防范在医药购销、选人用人、工程建设等方面以及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群众满意度。
三是加快项目建设。以综合性第二医院的定位,推动古市医院建设发展,2016年底完成土建工程建设。抓好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业务用房修建、玉岩镇卫生院改扩建和枫坪乡高亭服务站迁建工程,做好西屏街道城西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修建项目各项前期工作,抓紧启动水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大东坝卫生院石仓分院改扩建等项目,修缮改造新处分院、板桥卫生院等卫生院业务用房,改善服务环境。抓好县120指挥中心建设,提升应急救护指挥服务水平。加强“智慧医疗”体系建设,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加快全员人口信息库、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库建设,建成全县互联互通的乡镇卫生院HIS系统。加强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仪器设备装备,提高乡镇卫生院标准化率。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创新新闻宣传工作,建立工作新机制,努力引导舆论导向,充分利用各类传统媒体和官方网站、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体宣传平台,强化正面典型宣传,传递正能量,传播健康知识,完善舆情应急处置机制,推进文化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树立卫生计生系统的良好形象,为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此页无正文)
松阳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办公室 2016年3月23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