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市镇2014年年鉴资料
索引号: 74505238_2/2015-01426     发布机构:      发布时间: 2015-07-03 11:44:00点击数: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古市镇】旧称“旧市”,建置于东汉建安四年(199),为松阳县治近600年。位于松阳县西北部,东邻望松乡,南连樟溪乡和斋坛乡,西邻新兴乡,北接赤寿乡和武义县,总面积47平方公里,为松阳县第二大镇。镇政府驻地古市,距县城12公里。辖上方、城头、一村、二村、三村、四村、五村、六村、七村、八村、筏铺、塘头、东角垄、刘边、湖溪、源口、庄门、白角外、上五木、下五木、黄圩、岗下、下黄圩、上河、黄埠头、十五里、寺口、下社、山下阳、谢树寮30个行政村,自然村67个,村民小组339个,居委会5个。2006年,21122人,非农业人口3343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20人。农业总产值7637.00万元,工业总产值3062万元。民国初为上、中、下3里及筏铺联合村。后合编为一镇。1930年复名古市镇。1949年为古市区属镇。1956年改为县属镇。1958年分设古市镇和红光公社古市大队。古市镇复为区属镇。1959年改为古市镇和古市公社古市管理区。1961年改为古市镇和古市公社。1970年古市公社并入古市镇。1980年复为县属镇。1992年撤区并乡,岗寺乡并入,仍称古市镇。有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永宁观天师殿、卯山风景区等名胜古迹。卯山历来为道家修炼之所,山顶有通天宫、点易亭、试剑石、紫霞馆,久废。山腰道院、俭公祠、白鹤洞等古迹犹存。卯山山庄在湖溪林场,距县城15公里。俭公祠,在古市卯山,系叶姓后裔为纪念始祖叶俭而建。有唐叶法善,近代叶锐、陈香兰等人物。

【古北社区】居委会,属松阳县古市镇。古北社区成立于2014年1月10号,坐落于拥有1800多年的悠久历史,有深邃的文化底蕴的古市镇北部,南以横街为界,北至上方桥,东至过境公路,西临松阴溪,社区办公地址设于原古市幼儿园教师办公楼,拥有城头区的古街区、明清城门楼遗址等文化古迹。社区面积0.77平方公里,2012年统计,有675户,人口1349人,党员19人。社区包括古新小区、菏塘小区、江滨花苑小区等小区。

 【古南社区】居委会,属松阳县古市镇。地处古市镇中心,成立于2014年1月10号,社区东至过境公路,南至工业园区,西邻松阴溪,北起横街。社区占地面积1.22平方公里,辖区内有前街、下街、后街、万寿南路等主要街道。2012年统计,有589户,1123人,党员人数26人。社区包括广场小区。

    【新铺社区】居委会,属松阳县古市镇。位于千年古镇的古市镇西南部,成立于2014年1月10日,东起松荫溪、西至江南公路、南依樟溪乡、北靠潘连。总面积0.77平方公里,分为横街西路片、筏铺村片、新铺路片、新铺小区、潘连新村等五大主要片区。2012年统计,有294户,562人。社区服务功能还可以辐射到溪西工业园区“凯尔泰”等规上企业6家,还有社区共建单位古市中学、幼儿园2家、信用社筏铺分社、古市水厂、古市水利站、移动古市分公司等。(559应该是总人口,2471人口数矛盾)

【白角外村】行政村,属松阳县古市镇。位于古市镇东面卯山山庄边上, 距离古市镇政府驻地2.5公里。辖白角外、大湖溪、张家3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地白角外自然村,因先祖始居荒地一角种田,十年九旱,常晒成白地,村民被迫外出逃荒得名。2012年统计,有227户630人,耕地697亩。1946年属仑溪乡,1952年属庄门乡,1958年属红光公社庄门大队胜利生产队,1959年改属古市公社庄门管理区胜利生产队,1961年属岗寺公社,从胜利生产队分出,建立白角外大队。1984年改设行政村属岗寺乡。1992年岗寺乡并入古市镇,改属古市镇。特产油菜、烟叶、茶叶,蚕茧。

【城头村】行政村,属松阳县古市镇。位于古市镇北面,辖城头街一部份及天灯弄、天灯下弄、溪边路等处,黄枝连自然村。2012年统计,有146户,518人。耕地529亩。1946年属古市镇,1958年属红光公社古市大队坚强生产队,1959年改属古市公社古市管理区坚强生产队,1961年从坚强生产队分出,建立城头大队。1984年改设行政村属古市镇。特产茶叶。(地理位置)

【东角垄村】行政村,属松阳县古市镇。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1.6公里。辖东角垄自然村。行政村以驻地命名。曾名千垄。2012年统计,有177户,708人。耕地781亩。1946年属仑溪乡,1952年属庄门乡,1960年底划入古市公社古市管理区,1961年改为古市公社东角垄大队。1984年设行政村属古市镇。特产烟叶。

【筏铺村】行政村,属松阳县古市镇。位于松阴溪西南岸,在镇政府驻地东北0.7公里。辖筏铺、荫岗下、羊角墩、上横圳、下横圳六个自然村。行政村以驻地筏铺自然村命名。2012年统计,有195户,811人。耕地742亩。1946年属古市镇,1958年属红光公社古市大队筏铺生产队,1959年改属古市公社古市管理区筏铺生产队,1961年改为古市公社筏铺大队。1984年设行政村属古市镇。

【岗下村】行政村,属松阳县古市镇。位于县政府驻地西北8.5公里。辖岗下自然村,行政村以驻地命名。2012年统计,有306户,772人。耕地755亩,林地858亩。1946年属仑溪乡,1952年属岗下乡,1956年属岗寺乡,1958年建为红光公社岗寺大队岗下生产队,1959年改为古市公社岗寺管理区岗下生产队,1961年改为岗寺公社岗下大队。1984年改设行政村属岗寺乡。1992年岗寺乡并入古市镇,改属古市镇。特产油菜、烟叶、茶叶、水果、淡水鱼。

【古一村】行政村,属松阳县古市镇。位于古市镇西上首,辖城头街、城门楼外、樟塔头等处。 2012年统计,有31户,128人。耕地l24亩。 1946年属古市镇,1957年建为小农场,1961年改为一大队。因与西屏镇一大队重名,1981年因重名更名为古一大队。1984年改设行政村。主种水稻、桑园。

【古二村】行政村,属松阳县古市镇。位于千年古镇城区,北边是龙丽公路,西边是高速公路,辖城头街、项门弄、张家弄、城门楼外、柿塔头等处。2012年统计,有153户,588人。耕地509亩。1946年属古市镇,1958年属红光公社古市大队坚强生产队,1959年改属古市公社古市管理区坚强生产队,1961年从坚强生产队分出,改为古市公社二大队。1981年因重名,更名为古二大队。1984年改设行政村属古市镇。主种水稻。有碾米厂、糕饼厂等。养蜂专业户较多。(地理位置)

【古三村】行政村,属松阳县古市镇。位于古市镇城区内,城镇建设居住分散,辖三角坛弄以下,横街以上地段。 2012年统计,有111户,425人。耕地372亩。1946年属古市镇,1958年属红光公社古市大队坚强生产队,1959年改属古市公社古市管理区坚强生产队,1961年从坚强生产队分出,建为古市公社三大队。因与西屏镇三大队重名,1981年更名为古三大队。1984年改设行政村。(地理位置)

【古四村】行政村,属松阳县古市镇。位于古市镇城区,村落比较分散,辖横街以下,前街、后街、柿树弄、十三弯、烟行弄等处,拳头山自然村。2012年统计,有122户,451人.耕地356亩。1946年属古市镇,1958年属红光公社古市大队“四、五、七”生产队,1959年改属古市公杜古市管理一区“四、五、七”生产队,1961年从“四,五、七”生产队分出,建为古市公社四大队。1981年因重名,更名为古四大队。1984年改设行政村。特产烟叶、茶叶、水果。(地理位置)

【古五村】行政村,属松阳县古市镇。位于古市镇城区中心,辖后街、牛行弄、朱子祠路、酱园弄、后街坌。。2012年统计,有134户,198人,耕地404亩。1946年属古市镇,1958年属红光公社古市大队“四、五、七”生产队,1959年改属古市公社古市管理区“四、五、七”生产队,1961年从“四、五、七”生产队分出,建为古市公社五大队。1981年因重名,更名为古五大队。198 4年改设行政村。特产茶叶、水果。 (地理位置)

【古六村】行政村,属松阳县古市镇。位于古市镇城区,辖大井头弄附近,前街、下街一段街道及附近各弄。2012年统计,有147户,609人。耕地579亩。1946年属古市镇,1958年属红光公社古市大队勤丰生产队,1959年改属古市公社古市管理区勤丰生产队,1961年从勤丰生产队分出,建为古市公社六大队。1981年因重名,更名为古六大队,1984年改设行政村。特产烟叶、茶叶。(地理位置)

【古七村】行政村,属松阳县古市镇。位于古市镇城东,辖后街、肖弄、酱园弄,鲤鱼头弄、塘岸弄、塘岸角、徐学、红地。2012年统计,有212户,940人。耕地85 6亩。1946年属古市镇,1958年属红光公社古市大队“四、五、七”生产队,1959年改属古市公社古市管理区“四、五、七”生产队,1961年从“四、五、七”生产队分出,建为古市公社七大队。1981年因重名,更名为古七大队,1984年设行政村。特产茶叶。 (地理位置)

【古八村】行政村,属松阳县古市镇。位于古市镇南面,辖下街及其两侧各弄 、镇东南端及黄岗坑溪滩一带。2012年统计,有223户,864人。耕地926亩。 1946年属古市镇,1958年属红光公社古市大队勤丰生产队,1959年改属古市公社古市管理区勤丰生产队,1961年从勤丰生产队分出,建为古市公社八大队。1981年因重名,更名为古八大队。1984年设行政村。古市镇蔬菜主要产地。 (地理位置)

【湖溪村】行政村,属松阳县古市镇。距县城西屏镇12公里,在原岗寺乡政府驻地东北1.2公里。东连古市镇源口村、刘边村,西接白角外村,南接塘头村,北毗庄门村。辖湖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2012年统计,有183户,482人,耕地554亩。1946年属仑溪乡,1952年属庄门乡,1958年建为红光公社庄门大队湖溪生产队,1959年改为古市公社庄门管理区湖溪生产队,1961年为岗寺公社湖溪大队。1984年改设行政村属岗寺乡。1992年岗寺乡并入古市镇,改属古市镇。特产油菜、烟叶,茶叶、水果、花生。

【黄埠头村】行政村,属松阳县古市镇。位于55省道和过境公路中间,离县城8公里,离古市镇3.5公里,辖黄埠头自然村,行政村以驻地命名。2012年统计,有157户,418人。耕地394亩。1946年属仑溪乡,1952年属岗下乡,1956年属岗寺乡,1958年属红光公社岗寺大队联盟生产队,1959年改属古市公社岗寺管理区联盟生产队,1961年从联盟生产队分出,建为岗寺公社黄埠头大队。1984年改设行政村属岗寺乡。1992年岗寺乡并入古市镇,改属古市镇。特产油菜、茶叶、蚕茧。

【黄圩村】行政村,属松阳县古市镇。位于古市镇南面,距离古市镇政府驻地1.5公里,辖黄圩、四家头、红梨寮、上角大坛、下角5个自然村。行政村驻地黄圩自然村。2012年全村360户,985人。耕地774亩。1946年属仑溪乡,1952年属岗下乡,1956年属岗寺乡,1958年建为红光公社岗寺大队黄圩生产队,1959年改为古市公社岗寺管理区黄圩生产队,1961年改为岗寺公社黄圩大队,1962年黄圩大队分出下黄圩,仍为黄圩大队。1984年改设行政村属岗寺乡。1992年岗寺乡并入古市镇,改属古市镇。特产油菜,烟叶、茶叶、水果、蚕茧。

【上五木村】行政村,属松阳县古市镇。位于镇政府驻地南面1.5公里,辖上五木、苦重墓、毛家3个自然村。行政村以驻地上五木自然村命名。2012年统计,有296户754人。耕地859亩,林地239亩。1946年属仑溪乡,1952年属岗下乡,1956年属岗寺乡,1958年属红光公社岗寺大队和平生产队,1959年改属古市公社岗寺管理区和平生产队,1961年从和平生产队分出,建为岗寺公社上五木大队。1984年改设行政村属岗寺乡。1992年岗寺乡并入古市镇,改属古市镇。特产油菜、烟叶、茶叶、花生。

【十五里村】行政村,属松阳县古市镇。位于松古平原腹地,距古市镇政府驻地4.5公里,距县城7.5公里,辖十五里、谢家、纪家、坑岸岗山、永村山、谷垄塔六个自然村。行政村以驻地十五里自然村命名。2012年统计,有350户950人,耕地976亩。1946年属仑溪乡,1952年属王村乡,1956年属岗寺乡,1958年属红光公社岗寺大队联盟生产队,1959年改属属古市公社岗寺管理区联盟生产队,1961年从联盟生产队分出,建为岗寺公社十五里大队。1984年改设行政村属岗寺乡。1992年岗寺乡并入古市镇,改属古市镇。特产油菜、茶叶、烟叶、蚕茧。

【寺口村】行政村,属松阳县古市镇。古市镇东面,距离过境公路300米,辖寺口、应店、外窑岗3个自然村。行政村驻寺口自然村。2012年统计,有267户702人。耕地841亩。1946年属仑溪乡,1952年属寺口乡,1956年属岗寺乡,1958年属红光公社岗寺大队联盟生产队,1959年改属古市公社岗寺管理区联盟生产队,1961年从联盟生产队分出,建为岗寺公社寺口大队。1984年改设行政村属岗寺乡。1992年岗寺乡并入古市镇,改属古市镇。特产油菜籽、茶叶、烟叶,白梨、蚕茧。

【塘头村】行政村,属松阳县古市镇。位于镇政府驻地东1.8公里。辖塘头、潘家、夫人殿、吴家、下连畈、孙家6个自然村。行政村以驻地塘头自然村命名。2012年统计,有62户,281人。耕地355亩。1946年属古市镇,1958年属红光公社古市大队“四、五、七”生产队,1959年改属古市公社古市管理区“四、五、七”生产队,1961年从“四、五、七”生产队分出,建为古市公社塘头大队。1984年设行政村属古市镇。

【下黄圩村】行政村,属松阳县古市镇。距古市镇3公里,在松阴溪东岸。辖上、中、下3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下黄圩村,以地处黄圩最下方得名。因村中多叶姓,又名叶家。2012年统计,有73户,224人,耕地230亩,其中茶园217亩。1946年属仑溪乡,1952年属岗下乡,1956年属岗寺乡,1958年属红光公社岗寺大队黄圩生产队,1959年改属古市公社岗寺管理区黄圩生产队,1961年改属岗寺公社黄圩大队,1962年由黄圩大队分出,建为岗寺公社下黄圩生产队,1972年改为岗寺公社下黄圩大队。1984年改设行政村属岗寺乡。1992年岗寺乡并入古市镇,改属古市镇。为重点产粮区。产油菜籽、烟叶、茶叶。

【下社村】行政村,属松阳县古市镇。位于古市镇西面,距离古松一级公路约500米,辖下社、王家、大垄口3个自然村。村委会驻下社村。2012年统计,有175户462人,耕地507亩。1946年属仑溪乡,1952年属寺口乡,1956年属岗寺乡,1958年属红光公社岗寺大队胜利生产队,1959年改属古市公社岗寺管理区胜利生产队,1961年从胜利生产队分出,建为岗寺公社下社大队。1984年改设行政村属岗寺乡。1992年岗寺乡并入古市镇,改属古市镇。产油菜、烟叶、茶叶,蚕茧。

【下五木村】行政村,属松阳县古市镇。位于镇政府驻地南面1.5公里,辖下五木、大旺山脚2个自然村。村委会驻下五木村。2012年统计,有174户429人,耕地518亩。1946年属仑溪乡,1952年属岗下乡,1956年属岗寺乡,1958年属红光公社岗寺大队和平生产队,1959年改属古市公社岗寺管理区和平生产队,1961年从和平生产队分出,建为岗寺公社下五木大队。1984年改设行政村属岗寺乡。1992年岗寺乡并入古市镇,改属古市镇。产油菜、烟叶、柑橘。下五木因村处五木桥之下方得名。

【谢树寮村】行政村,属松阳县古市镇。距县城约10公里,辖谢树寮、樟树下、社公塔、大路上、林家、许家6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谢树寮自然村。2012年统计,有151户426人,耕地296亩,山地295亩。1946年属仑溪乡,1952年属岗下乡,1956年属岗寺乡,1958年属红光公社岗寺大队联盟生产队,1959年改属古市公社岗寺管理区联盟生产队,1961年从联盟生产队分出,建为岗寺公社谢树寮大队。1984年改设行政村属岗寺乡。1992年岗寺乡并入古市镇,改属古市镇。特产茶叶,油菜、烟叶、柑橘。

【庄门村】行政村,属松阳县古市镇。位于古市镇西北部,东临八都山脉,西依卯山脚,北面毗邻本县赤寿乡,号称古市镇的边疆,辖庄门、庄门源、黄连山3个自然村。行政村驻庄门自然村。2012年统计,有241户,710人。耕地812亩,林地1960亩。1946年属仑溪乡,1952年属庄门乡,1958年建为红光公社庄门大队庄门生产队,1959年改为古市公社庄门管理区庄门生产队,1961年改属岗寺公社,为庄门大队。1984年改设行政村属岗寺乡。1992年岗寺乡并入古市镇,改属古市镇。特产油菜、烟叶,茶叶、柑橘,蚕茧。

【刘边村】行政村,属松阳县古市镇。距古市镇2.5公里,辖刘边、圳头2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行政村以驻地刘边自然村命名。2012年统计,有185户,505人,耕地589亩,山林1500亩。其中茶叶485亩,水果598亩。1946年属仑溪乡,1952年届庄门乡,1958年属红光公社庄门大队胜利生产队,1959年改属古市公社庄门管理区胜利生产队,1961年属岗寺公社,为岗寺公社刘边大队。1984年改设行政村属岗寺乡。1992年岗寺乡并入古市镇,改属古市镇。特产油菜、烟叶,茶叶。

【山下阳村】行政村,属松阳县古市镇。位于松古平原北部边缘,村庄北部是就仙霞岭山脉,距离古市镇7.5公里,辖山下阳、大岭背、小山儿3个自然村。行政村驻山下阳自然村。2012年统计,有455户1198人。耕地1443亩,林地1172亩。1946年属仑溪乡,1952年属寺口乡,1956年属岗寺乡,1958年属红光公社岗寺大队胜利生产队,1959年改属古市公社岗寺管理区胜利生产队,1961年从胜利生产队分出,建为岗寺公社山下阳大队。1984年改设行政村属岗寺乡。1992年岗寺乡并入古市镇,改属古市镇。特产油菜、烟叶,茶叶、蚕茧、白梨。

【上方村】行政村,属松阳县古市镇。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1.5公里。以地处古市与正念寺之上方命名。2012年统计,有114户,422人。耕地432亩。1946年属万寿乡,1952年属赤岸乡,1956年属赤寿乡,1958年建为红光公社赤寿大队上方生产队,1959年划入古市公社古市管理区,为上方生产队,1961年改为古市公社上方大队。1984年改设行政村属古市镇。 特产烟叶、茶叶。

【上河村】 行政村,属松阳县古市镇。位于古市镇下首龙丽公路边,距镇政府驻地4公里,距县城11公里,辖上河自然村,行政村以驻地命名。2012年统计,有265户,685人。耕地783亩。1946年属仑溪乡,1952年属岗下乡,1956年属岗寺乡,1958年属红光公社岗寺大队联盟生产队,1959年改属古市公社岗寺管理区联盟生产队,1961年从联盟生产队分出,建为岗寺公社上河大队。1984年改设行政村属岗寺乡。1992年岗寺乡并入古市镇,改属古市镇。

【源口村】行政村,属松阳县古市镇。距离古市镇镇政府4公里,2012年统计,有155户,412人,党员19人,山地面积1100亩,耕地417亩,水田面积425亩,山林面积1450亩,201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1.8万,人均纯收入5976元。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