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松阳县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331124000000/2014-03651     发布机构: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     来源:松阳县 发布时间:2014-04-03 09:03:23

文号:

点击数: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松阳县人民政府县长    王峻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政府主要工作

    201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全县上下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田园松阳”建设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全县生产总值73.47亿元,增长10.7%;财政总收入5.93亿元,增长11.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91亿元,增长18.2%;固定资产投资41.53亿元,增长2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30亿元,增长16.3%;外贸出口总额2.05亿美元,增长2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36元,增长10.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325元,增长13.4%。

   (一)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田园经济稳步增长

    生态农业在彰显特色中稳步提升。深入实施农业“258”工程,完成6000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松古盆地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全市率先通过验收,新增省级精品园创建点1个,新建高标准基本农田2.50万亩、新开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6个。三大主导产业稳步发展,茶叶总产值达6.05亿元,增长4.5%。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茶商大会·松阳银猴茶叶节”,茶叶全产业链提升项目列入省重大农业项目,我县被命名为“中国绿色生态茶叶之乡”、“全国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浙南茶叶市场交易量7.12万吨、交易额38.62亿元,分别增长5.0%、12.3%,被评为“中国绿茶第一市”、“全国百强商品贸易市场”。“松阳银猴”品牌成为“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松阳香茶”在渤海商品交易所上市。新增香榧种植面积3150亩,累计达5.28万亩。新增新品种油茶种植面积3052亩、改造老油茶林面积5000亩,累计达8.10万亩。五大特色产业稳步提升,花菇标准化示范区列入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项目。新增省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5家、无公害农产品8个、有机食品2个。成功承办第十九届全国松香年会,我县荣获“中国松香产业孵化基地”称号。

    工业经济在加快集聚中扩量提质。实现工业总产值197.72亿元,增长21.0%,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67.06亿元,增长21.3%,全部工业增加值29.52亿元,增长18.1%;完成工业投资18.36亿元,增长21.2%。集聚区一期、赤寿生态工业区、农产品精深加工区等平台建设顺利推进,全年新增工业用地1760亩;开展闲置工业土地处置工作,盘活工业用地135亩。成功承办全省山海协作产业园建设现场会。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新引进项目58个,其中大项目17个,实际利用内资30.50亿元、外资504万美元。成功引进浙江西凯公司新能源综合体等项目,浙商回归到位资金12.58亿元,3个浙商回归项目列入省重点,占全市的75.0%,我县被评为全省吸引浙商设立功能性机构工作优秀单位。不锈钢管产业质量提升示范区通过国家质监总局验收。完成“个转企”337家、“小升规”8家,累计完成“煤改气”5家。

    现代服务业在协调推进中加快发展。修订完善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编制完成茶产业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成立生态休闲养生(养老)经济促进会。旅游业发展态势喜人,全年接待游客141.72万人次、增长33.0%;实现旅游收入6.15亿元、增长39.3%。大木山骑行茶园、天元名都大酒店、新天地农业休闲庄园等项目扎实推进,章山、李坑等民宿特色村加快建设。成功举办畅游中国自驾游、浙江省自行车公开赛等活动,荣获“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名县”称号,卯山国家森林公园被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创建五星级企业”,田园风情旅游度假区通过评审。浙西南绿色农产品物流中心、北山物流基地、粮油储备中心等项目全面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孵化中心启动运营,我县被评为全国“电商百佳县”,大东坝西山村被列入中国14个典型“淘宝村”之一,全县全年实现电子商务销售额1.33亿元。

    (二)城乡统筹加速融合,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城乡规划体系不断健全。编制完成县域总体规划、松古平原概念规划、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独山区块城市设计等综合规划;开展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城市综合交通、城市色彩、公共艺术等33个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古市、玉岩、象溪、新兴等镇域总体规划,完成农民异地搬迁、村庄布点和部分中心村、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等专项规划。

    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衢宁铁路项目建议书获立项批复。50省道改建一期、江南三期、西叶公路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松云公路、靖板畎公路分别进入国道、省道建设规划,建成农村联网公路31公里,林区道路125.5公里。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项目加快实施,完成河道整治16公里,庄门源水库工程稳步推进,江南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基本完成,我县被列为中央财政第五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黄南水库被列入全国“十二五”中型水库建设规划。松古平原供水污水一体化管道工程二期、6万吨/日供水工程、污水处理厂二期、垃圾填埋场二期等重大市政工程有序推进。区域环境安全预警监测体系项目建成使用。在全市率先实现“镇镇电气化”。广播电视、通信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城乡功能品位不断提升。推进最美县城建设,完成独山公园、松阴溪景观带、明清街一期路面综合整治和4个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在全市率先建成城市规划展览馆,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松阴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省文明县城通过复评;加快实施南城建设,电力调度综合楼、公安业务技术用房等项目顺利推进。强化城市管理,开展城市交通拥堵治理,优化城市公交线路,推进公共自行车租赁、咪表停车系统建设,新增地下停车位340个。古市镇深入实施“副城战略”,完成第二轮全国重点镇申报。全力推进“三改一拆”,出台县城规划区内一类村庄困难户公寓置换和项弄村村庄改造政策,全县旧住宅区、旧厂区和城中村改造96.20万平方米,违法建筑拆除78.53万平方米,超额完成省市下达任务。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启动4条示范线建设,完成江南线改造提升和2个省级中心村、56个待整治村建设;出台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政策,8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杨家堂村、大东坝镇七村分获“2013中国最美村镇”典范奖和景观奖。

 

    (三)城乡社会和谐稳定,民生福祉不断改善

    社会保障更趋完善。建立市县乡三级信息共享平台,完成基层大社保网络建设,全县养老保险参保累计达13.85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95.9%。新增城镇就业22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138人,农民转移就业1509人。县养老服务中心、23个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投入使用,全县百位老人养老床位数达2.58张。开展省级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创建,残疾人康复综合服务中心建成使用。建立45个村级慈善帮扶基金。新开工保障性住房200套。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编制完成全县学前教育及义务教育中小学布局规划,城北职工子弟学校建成使用,第五中学及教育培训中心启动建设,新创标准化学校6所,新建乡镇中心幼儿园5所;引进民办初中,创办培智学校,松阳一中与宁波效实中学开展合作办班,职业中专创成省一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县人民医院、中医院与省中医院建立全面托管合作关系,县人民医院完成搬迁,县中医院晋升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省、市级规范化乡镇卫生院创成率达100%。深化“标创工程”,计划生育率达90.3%。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建成使用,建成城市文化墙5549平方米,村级文化礼堂21个,成功举办第六届农民文化节、民间艺术展演、乡村特色文化节等节庆活动,“竹溪摆祭”入选省春节文化特色民俗活动,玉岩普济桥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县被授予“全国老年气排球之乡”称号。完成专利授权306件。圆满完成第一轮特扶项目建设。开展安置用地有偿选位和公寓安置改革创新,完成农民异地搬迁2216人。民族宗教、侨台外事、史志档案、移民、国防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社会治理有效提升。开展信访积案难案、项目推进矛盾纠纷化解集中攻坚行动,化解信访积案难案26件、项目推进矛盾纠纷21件。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开展“打村霸、树正气、促和谐”专项行动,连续16年保持命案全破。建立乡镇和农村社区服务中心165个,基层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开通率达100%,手绘“民情地图”入选第二届浙江省公共管理创新优秀案例。圆满完成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实现零增长。成功创建省级药品安全示范县。我县成为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实现平安建设“九连冠”。

    (四)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县域活力持续增强

    田园生态环境保持优良。启动国家级生态县创建,新创市级生态村49个,新增城市公共绿地1.22万平方米。深入开展“五边四化”、“双清”专项活动,农村垃圾集中收集率达90.0%,拆除生猪养殖场122家、拆除面积4.98万平方米。积极落实减排措施,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完成不锈钢熔炼企业烟气整治和污泥中温还原处置工程。巩固松阴溪禁砂成果,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完成绿化造林2.50万亩。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2天(PM10),地表水均符合功能区要求。

    经济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台关于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开展企业帮扶,应急转贷资金转贷44笔1.31亿元。开展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发放林权抵押贷款2.67亿元、茶园抵押贷款1.15亿元。成立松阳恒通村镇银行。人民币存款余额90.92亿元,贷款余额70.85亿元,存贷比达77.9%。引进硕士研究生等各类人才78名。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83件,政协提案146件。有效推进行政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强化执法监督,连续五年被评为市依法行政工作优秀单位。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组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行政审批“四减少”改革,审批事项精减242项。坚决落实“八项规定”、“六个严禁”,加强廉政风险防控,“三公”经费同比下降15.2%。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是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县人民齐心协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松部队、武警官兵,向在松投资者和建设者,向关心支持松阳发展的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工作还有不少的差距:全县经济总量仍然偏小,生产总值与预期目标还有差距;产业层级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缺少自主核心品牌,市场竞争力不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少数企业经营困难,金融生态环境还需优化;促进农民增收举措还不多,民生保障水平仍需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仍需加强;“四风”问题依然存在,政府职能还需进一步转变,服务能力和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存在差距。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切实加以改进。

 

           二、2014年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也是“田园松阳”建设的全面推进之年。我们将科学应对宏观形势带来的挑战与压力,牢牢把握改革大势,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努力开创田园松阳建设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思想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市委三届六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三县并举”发展战略,以“深化改革创新、推进绿色发展”为主题,以“集中精力抓项目、改进作风抓落实”为要求,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推力,全面落实“田园松阳”建设任务,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推动“田园松阳”建设上新台阶。

    建议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外贸出口总额增长7.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城镇化率达到44.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名义增长12%;城镇新增就业13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66天以上(PM2.5),地表水Ⅰ-Ⅲ类水比例保持在95%以上,节能减排完成省、市下达指标,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保持全省领先。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今年着重做好九方面工作:

    (一)立足改革创新,着力创造田园松阳发展新优势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要求,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将生态文明和“田园松阳”理念落实到项目规划、设计、建设的各个环节,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着力创造田园松阳发展新优势。

    深化三大改革试点。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深入推进茶园抵押、林权抵押贷款和农业政策性保险,开展农房抵押贷款、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加强农村便民支付网点建设,不断推进支农惠农金融服务。深化扶贫开发改革试点,创新搬迁扶贫、产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体制机制。围绕“三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AI0YK"c?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经济股权、农民住房财产权规范流转。深化宅基地换养老制度。深化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创造“地等项目、地等企业”的条件。

    深化市场取向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公平开放透明规则,落实“非禁即入”原则,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负面清单之外领域。鼓励民间资本发展民办教育、民办医疗、民办养老、民办文化、民办体育等社会事业,进入公用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探索与钱江水利公司开展水务合作。健全民营经济发展机制,加快推进“个转企”和小微企业提升发展工作。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行政审批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行“政务超市”审批服务模式,建立全流程公开审批机制和网上审批系统。深化行政审批“四减少”和“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实现部门进驻率、事项进驻率和授权到位率100%。推行审批权力清单制度,实行重大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制。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把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培育和规范中介服务业,促使中介机构提速增效。

    (二)立足环境治理,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家园新面貌

    深入贯彻县委《关于全力开展“五水共治”攻坚战 全面推进田园生态保护工程的决定》,扎实开展“五水共治”攻坚年活动,力争完成国家级生态县创建。

    全力推进“五水共治”。全面落实“河长制”。开展128个建制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推进松古平原供水污水一体化管道二期建设,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投入运行。实施松阴溪生态治理和修复工程,加快古湖坑、白龙堰等内河治理。深入推进重点行业水污染防治,完成不锈钢企业酸洗场地标准化整改,建成初期雨水收集池和油污收集设施,完成合成革二甲胺、高氨氮废水治理。继续推进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加快实施东坞水库饮用水源地综合整治和水源保护地农民异地搬迁。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项目建设。

    扎实推进田园生态保护。重视水土流失防治与矿山生态治理。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政策,探索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开展耕地污染的治理与修复,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2.57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60万亩(次)。深化生态公益林、景观林建设,完成绿化造林5000亩。推进烂浆湖、烂田岘等湿地保护工作,加大中华秋沙鸭、长序榆等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

    持续推进节能减排。推进节能“双控”管理体系建设,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管,完善节能统计监测体系。强化区域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减排机制,继续推进“煤改气”,加快工业废气污染治理,启动不锈钢企业酸雾治理,实施危险废物和污泥处置工程。建立差别化环境管理制度,加快建设刷卡排污总量控制体系,实现全县市控以上重点污染源企业刷卡排污全覆盖。

    (三)立足提质增效,着力推进高效生态农业新突破

    围绕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基地”,深入实施农业“258”工程和生态精品现代农业“161”工程,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实现农业总产值增长6%。

    建设功能完善的现代农业园区。全力推进农业“两区”建设,建成2个省级特色农业精品园,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6000亩、水稻高产示范方5000亩。实施农业标准化推广示范项目建设,构建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和安全技术推广体系,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新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5个。

    发展优质高效的生态农业。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建成3个循环生态农业项目。围绕打造全国茶产业强县目标,深入实施茶叶全产业链提升工程,加快推进茶资源综合利用、茶产业升级转化工程和生态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完成“松阳银猴”中国驰名商标申报,举办第七届中国茶商大会·松阳银猴茶叶节。培育壮大香榧产业,推进基地建设、品牌打造、市场培育和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全年新发展香榧3000亩。推进老油茶林改造提升,新种油茶3000亩、老油茶林改造5000亩。稳步推进五大特色产业发展。

    培育富有活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年创建30家示范家庭农场、3家农业示范合作社、3家示范企业和1个生态精品农业示范乡镇。加强农业技能培训,完成农民素质培训4700人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50人。完善农产品交易市场和物流配送体系,有序推进茶青、香菇、高山蔬菜等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加强农产品网上交易市场建设,加大农产品流通企业和流通大户的培育力度。

    (四)立足转型升级,着力培育新型生态工业新亮点

    围绕打造“浙江特色制造业基地”,深入实施“3683”工业赶超计划,坚持提质扩量并重,全力推进“四换三名”工程,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6%、增加值增长12%。

    深化平台建设促转型。推进工业从“一心多块”向生态产业集聚区集聚发展。加快松阳-余姚山海协作产业园建设,完成赤寿生态区一期和集聚区一期基础设施项目,开发工业用地1500亩、出让600亩。加大闲置工业用地盘活力度,鼓励企业实行“零土地技改”,提高闲置厂房和土地利用率。实施标准化厂房建设,破解小微企业用地瓶颈。

培育绿色产业促转型。深入开展不锈钢产业整治提升,打造全省不锈钢产业整治提升示范园。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西凯新能源锂电池生产线项目建设,全年现代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8%和7%。切实做好引进企业的服务工作,加快引进项目落地开工。坚持“亩产论英雄”,建立分类指导考核办法,企业用地、有序用电、信贷支持、排污指标等生产要素分配与综合经济效益相挂钩,引导企业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产出效益。

    提升招商质量促转型。始终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更加突出“绿色、生态、环保”的招商导向,促进招商工作由工业招商为主向三次产业并重转变、由内资招商为主向内外资并重转变、由产业招商为主向产业和公共服务领域并重转变。加快与全竹改性材料、钢木门等产业项目的对接、洽谈。完成招商引资合同金额40亿元,实际到位20亿元。做好招才引智工作,积极推进国家重点、“151”人才计划等,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田园松阳建设。

    (五)立足特色培育,着力构筑现代服务业新体系

    围绕“3+3”生态产业体系部署,大力培育和发展生态旅游业、养生养老业和文化服务业,加快形成具有较强支撑力和发展潜能的现代服务业。

    培育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建立健全旅游产品体系,重点推进大木山骑行茶园景区4A创建,三都、四都文化旅游线路,茶园旅游、户外运动旅游线路等一批短平快项目建设。加快横岗、陈家铺等村民宿开发进度,开展章山村等民宿项目提升。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参与旅游发展,建成2个乡村民宿特色村、1个农家乐综合体和2个汽车露营基地。根据文化休闲旅游市场定位,主动对接摄影协会、老年协会等行业协会,做好重点目标市场区域开发。拓展宣传渠道,注重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宣传。加快乌弄口至李坑通景公路、天元名都大酒店等项目进度,推进旅行社、导游队伍等配套体系建设,培育3家以上特色主题酒店。全年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增长25%以上。

    培育富有田园特色的文化产业。全力推进田园文化培育提升工程,认真实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田园文化创意园等项目建设,加大摄影、艺术写生等特色文化产业培育。加强基层基础文化阵地建设,完成松阳非遗展演中心、松阳高腔文化广场和12个农村文化礼堂等文化综合体建设。健全非遗项目库,积极开展国家级、省级非遗名录和非遗传承人的申报。

    培育符合市场需求的养生养老产业。深入实施生态休闲养生养老产业“1510”工程,加快推进新天地农业休闲庄园、洞阳观旅游度假村等养生养老项目建设,完成县养老服务中心三期项目,启动颐养园等民办养老机构建设,建成50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此外,要加快浙西南绿色农产品物流中心、北山物流基地、县粮油储备中心等项目建设。大力培育松香、茶叶等总部经济,引进大宗商品交易分支机构。进一步规范和培育房地产市场,严格出让地块用途管制,完善建筑业扶持政策。

   (六)立足项目攻坚,着力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新动力

    加强研究中央、省市政策导向,着眼以“两区”为核心的产业平台、“四网”为载体的基础设施、城乡统筹为重点的民生保障领域,深入谋划和推进事关松阳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促进有效投资持续增长。

科学谋划项目前期。积极衔接衢宁铁路、衢丽铁路等重大投资项目规划,做好铁路站场规划等项目前期。扎实推进黄南水库、松云公路、50省道松阳雅溪口至莲都区碧湖段改建工程、黄南水库库区淹没公路改建、古市至卯山景区公路、中医院迁建工程、古市医院迁建工程、新兴茶文化休闲综合体、体育中心等15个重大前期项目。完善重大项目前期目标责任制,健全项目服务联动机制,提高项目前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做大做优重点项目储备库。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深入开展项目攻坚专项行动,确保第五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黄南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材市场等12个重点新建项目全开工,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松古盆地万人下山脱贫、生物质发电等27个续建项目建成投产。加快推进县综合客运服务中心、新处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县体育馆和玉石根雕文化城等4个重点预备项目前期工作。编制好新一轮特扶项目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加快项目实施。

    全力做好要素保障。围绕“五水共治”、环境整治等重点,做好中央预算内和省级重大产业、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申报;加强银政企对接,创新融资方式,探索公私合营模式,拓宽融资渠道;严格控制和化解地方性债务风险,力争政府负债率“零增长”。积极争取西凯新能源、汽车综合服务园等项目进入省盘子,获得单列用地指标;扎实推进土地垦造和土地综合整治,土地垦造确保立项5000亩、新增耕地5000亩。加快南城、赤寿生态工业区等重点区块的政策处理,完善重大项目领导跟踪协调、责任部门全程服务和“四办”联合督办制度,提高项目供地、环评、规划等环节的服务效率,确保项目及时落地建设。

    (七)立足品位提升,着力塑造最美田园城市新形象

    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松古平原一城化”的城市发展理念,围绕“生态绿城、休闲慢城、人文古城”目标定位,开展“田园城市建设年”活动。

    着力优化城市功能。完善城市规划,开展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望松街道、航船头区块详细规划编制,推进老城区地下管线、独山区块综合管线专项规划,开展站前区块、潘村区块城市设计。加快南城路网框架建设,推进屏安东路延伸段道路、环城南路提升工程建设,启动环城西路延伸段道路建设,深化新华南路道路工程前期。加快公安业务技术用房、电力调度综合楼等一期项目建设,推进南城商务区一期建设,开工建设松香大楼、信用社大楼。推进垃圾填埋场二期等基础保障型项目建设,加快城东保障房、南城安置小区等民生保障类项目建设。

    着力塑造城市形象。以建设新型生态田园城市为目标,注重田园景观意向营造与生产性景观的手法运用。全面实施“城市改造提升八大工程”和城市建设“六个一”项目,加快北入城口、东入城口改造提升,完成松阴溪景观带、要津路提升,做好太平坊路、老区委改造前期。深入实施“城市公园绿地五年建设提升计划”和“城市内河三年整治行动计划”,加快独山公园、电影院地块改造提升项目建设,启动龙湖公园建设。开展城市及松阴溪沿岸绿道等慢行系统建设,完成30公里松阴溪复合绿道改造工程。继续强势推进“三改一拆”,争创“无违建县”,加快推进县城规划区内一类村庄住房困难户公寓置换和项弄村村庄改造。

    着力提升城市内涵。注重城市历史建筑、历史人文景点和自然山水的保留,让城市延续文脉、融入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培育城市经济,发展城市旅游,探索建设旅游城市。制定出台城市综合管理标准,扎实开展以“治脏、治差、治乱”为主的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十示范、十整治”工程,改造提升“天网”工程和文明执法“阳光”工程。深化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加大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力度,完善优化公交站点,加快推进咪表停车、公共自行车体系建设。实施县城老城区消防安全改造,启动公房改建示范工程,培育民间改造示范点,吸引优质工商资本参与老街开发。

    (八)立足安居乐业,着力开创美丽乡村建设新局面

    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要求,深入开展“田园乡村建设年”活动,高度重视生态,保留乡村特色风貌,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打造宜居乡村。加快特色乡镇创建,完善古市、玉岩中心镇培育政策和象溪、大东坝、新兴镇域发展政策,促进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逐步完善村庄规划,扎实推进12个市级中心村建设。加快6个县级安置小区建设,全年异地搬迁农民2000人以上。深入实施洁净乡村工程,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完成松古平原垃圾收集一体化一期工程建设,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建制村全覆盖。

    打造宜业乡村。以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为目标,大力推进农民就地就业。鼓励传统民居改造,发展乡村民宿、民间工艺作坊、各类休闲场馆等特色经营。加快农家乐综合体创建,全年农家乐游客接待人次和直接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5%和35%。大力扶持发展来料加工,鼓励区域集聚发展,引导经纪人做大做强,自创品牌,实现来料加工转型升级。进一步培育和壮大农村电子商务,加快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实现网络销售额1.8亿元,力争2亿元。

    打造宜游乡村。维护乡村特色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编制完成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开展第二批评选及挂牌保护,积极争取全国首个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示范县项目,举办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研讨会;完成省级历史文化村落项目建设第一批80%、第二批30%以上的项目形象进度。选择部分历史文化村落开展传统民居改造利用试点,完成20户以上传统民居改造。围绕2015年创建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目标,加快美丽乡村示范线建设,推进江北线、小港线,继续提升江南线,完成象溪线建设。

    (九)立足幸福安康,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发展新格局

    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深入实施“幸福民生五大工程”,认真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工作机制,重点推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再就业。稳步推进社保扩面提质,全面推行社保“一卡通”制度。改革医保付费方式,全面实施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医疗费用总额控制管理。完善老人、残疾人、孤儿及困境儿童的基本生活保障机制,发展公益慈善事业。继续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建成省级爱心城市。

    统筹社会事业发展。围绕创建省级教育现代化达标县目标,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县第五中学及教育培训中心建设,推进标准化学校和学前教育规范化建设。办好汇文中学和一中效实班。完善教师队伍培养机制,开展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交流,确保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验收。切实做好学生交通安全保障工作。支持丽水中专体制改革和新校区建设。推进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级卫生强县创建,深化与省中医院的战略合作,提高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基层医疗卫生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协调发展。扎实开展省级文化先进县创建,加快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举办首届“田园文化旅游周”和第七届农民文化节,全年组织10场以上民俗节会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启动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全覆盖县和气象现代化达标县建设。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县。完成第二轮国家科技富民强县项目。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系建设,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网络舆情监管与引导,推进网络问政和网络舆情导控平台建设。继续深化“民情地图”促服务,创新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体系。进一步深化基层民主自治,扎实推进“阳光村务”工程,全面开展城乡示范社区创建。加快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稳妥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机制。坚持人口计生目标管理,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

    各位代表,民生是为政之要,我们将围绕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努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即开展污水治理、开展合成革行业废气和不锈钢行业酸雾治理、建设铺门安置小区、建设农村联网公路、建设龙湖公园一期、搬迁老车站市场、举办首届“田园文化旅游周”活动、创办民办中学、深化省县医疗合作、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不断强化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服务型政府。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六个严禁”,全面改进学风、会风、文风和工作作风。把学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贯穿始终,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进一步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把整改落实、解决实际问题贯穿始终,反“四风”,破“两局”,厉行勤俭节约,“三公”经费预算数削减30%;把建章立制、标本兼治贯穿始终,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从制度上保障群众路线的落实。

   切实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完善行政调解制度,强化行政复议职能;完善社会普法教育机制,扩大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认真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主动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建议。坚持民主集中制,不断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继续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加大行政督查力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

    不断提升政府行政效能。深化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持查处大要案和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并举,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积极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健全工作责任体系和激励考评机制。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建立完善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机制。深化“阳光工程”建设,推行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整合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的机构和职责,开展在编不在岗人员专项清理行动。强化办事员意识,大兴干事文化,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多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

     各位代表,改革洪流催人奋进,跨越征程时不我待。让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锐意进取、改革创新、苦干实干,为建设生活富裕、家园秀美、人文和谐的“田园松阳”而努力奋斗!

 

 

 

 

 

 


2014年松阳县十件民生实事

 

1.开展污水治理。推进合成革、不锈钢行业水污染整治;重点开展古湖坑、白龙堰、茅溪坑等城区内河治理;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开展128个建制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责任单位:“五水共治”办、农办、环保局、建设局、水利局、集聚区管委会、卫生局、国土局、农业局、财政局、移民办,各乡镇(街道)

2.开展合成革行业废气和不锈钢行业酸雾治理。开展合成革废气污染治理改造提升,完善泰鑫合成革、丽泰革业二甲胺、二甲基甲酰胺(DMF)等有机废气收集治理,实现排气筒排放浓度和厂界浓度双达标。开展不锈钢行业酸雾治理,完成青山不锈钢、永安管业制造2家试点企业的酸雾治理,完成距离居民区较近不锈钢企业的酸雾治理。

责任单位:环保局、集聚区管委会、经济商务局,西屏街道、望松街道、赤寿乡

3.建设铺门安置小区。启动小区一期105亩项目建设, 完成150套公寓房主体工程。

责任单位:农办、建设局、交通运输局、财政局、国土局、供电局、消防大队、供排水公司,西屏街道、三都乡

4.建设农村联网公路。完成大东坝镇、玉岩镇等10个乡镇(街道)19个行政村的农村联网公路,共计17.3公里,计划投资1384万元。

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有关乡镇(街道)

5.建设龙湖公园一期。建设龙湖公园550米游步道和1540平方米的停车场。

责任单位:建设局,西屏街道

6.搬迁老车站市场。县城老车站蔬菜批发市场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扔垃圾等现象严重,在浙西南绿色农产品物流中心投入运行后实施搬迁。

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局、公安局、建设局,西屏街道,长运公司、田园公司等

7.举办首届“田园文化旅游周”活动。依托第七届农民文化节,结合民俗节会活动,以大木山骑行茶园为活动中心,辐射带动周边乡镇(街道),开展松阳首届“田园文化旅游周”活动,将其打造成为集文化交流、民间艺术展演、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品牌活动。

责任单位:宣传部、文广出版局、旅游局,各乡镇(街道)

8.创办民办初中。引进杭州优质教育资源,创办汇文中学,确保顺利开学。

责任单位:教育局

9.深化省县医疗合作。依托浙江省中医院优质医疗资源,通过省中医院派驻先进的管理团队、医疗专家和本县医疗骨干人员上挂进修锻炼,提升急诊、骨科、脑外科、内科、儿科等重点学科的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年门诊量、年出院人次、年手术人次增长10%以上;开展三类以上手术比例≥35%,四类以上手术比例≥12%;县域内病人住院就诊率提高5%。

责任单位:卫生局

10.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能供20个以上老年人午餐、午休,健康、休闲服务,又能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生活照料服务、开展老年人信息登记、状况评估等功能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50个。

责任单位:民政局、财政局、发改局、国土局、建设局、卫生局,消防大队,各乡镇(街道)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农业五大特色产业:畜禽生态养殖、高山蔬菜、食用菌、水果、高效笋竹林等五大特色产业。

2.三改一拆:省委提出的开展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改造和拆除违法建筑活动。

3.五边四化:在“三沿”整治基础上,对城边、村边、路边、岸边、景边等区域开展洁化、绿化、美化、亮化工作。

4.双清:清理河道,清洁乡村。

5.行政规范性文件“三统一”:统一审查、统一编号、统一公布。

6.行政审批“四减少”:减少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减少审批时间、减少审批部门。

7.八项规定: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就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作出的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八个方面规定。

8.六个严禁:省委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确保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而重申的有关纪律规定,即严禁用公款搞相互走访、送礼、宴请等拜年活动;严禁向上级部门赠送土特产;严禁违反规定收送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商业预付卡;严禁滥发钱物,讲排场、比阔气,搞铺张浪费;严禁超标准接待;严禁组织和参与赌博活动。

9.五水共治:省委、省政府提出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实施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新举措, 计划分三步,力争在2020年前实现质变。

10.河长制:根据河道的性质,由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负责人担任辖区内河长,负责牵头组织开展包干河道水质和污染源现状调查、制定水环境治理实施方案、推动落实重点工程项目、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做好督促检查,确保完成水环境治理目标任务的工作责任制。

11.城市内河三年整治计划:从2013年起,通过三年努力,基本完成中心城区古湖坑、白龙堰、青龙堰、茅溪坑等城市内河整治的行动计划。

12.城市公园绿地五年提升计划:从2013年起,通过五年努力,推进西屏山公园、独山公园、云岩山公园、龙湖公园、江滨公园、城北公园等城市公园绿地建设提升的行动计划。

13.“3683”工业赶超计划:到2015年末,全县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大关,并着力培育60家产值超亿元的“小巨人”企业(其中产值超10亿元企业达到5家以上)。完成工业用地开发建设面积8000亩,力争培育成功3个开发面积超1000亩、产值超过50亿元的产业集群。

14.四换三名:我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具体举措。“四换”,指推进腾笼换鸟,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产业;推进机器换人,实现减员增效;推进空间换地,实现节约集约用地;推进电商换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三名”指着力培养名企、名品、名家,打造龙头企业。

15.生态精品现代农业“161”工程:到2016年,全县争取创建生态精品农业示范县、培育 6 个生态精品农业示范乡镇、10 家生态精品农业示范企业(其中精深加工企业 3 家以上)、10 家生态精品农业示范合作社、10 个生态精品农业大学生创业典型、100 家示范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 100 个生态精品农业产品(基地),带动农户1万户。

16.农业“两区”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其中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载体是农业“258”工程:“2”即松古盆地、小港2个省级现代农业(林业)综合区;“5”即玉岩食用菌、三都蔬菜、三都早熟梨、大东坝上寮山香榧和象溪、板桥、裕溪油茶5个主导产业示范区;“8”即2010年规划的谢村白茶、新处茶叶、西屏脐橙、赤寿鹊山鸡、大东坝高效油茶、竹源笋竹林、叶村蛇鳄龟、古市上河中华鳖等8个特色产业精品园,2011年新增象溪板栗、湖溪林场脐橙、大石中华鳖等3个,2013年新增林村林场油茶等1个,共12个特色产业精品。

17.“3+3”生态产业体系: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现代服务业“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和生态旅游业、养生(养老)业、文化产业“三大重点产业”特色发展的“3+3”生态产业集群体系。

18.生态休闲养生养老产业“1510”工程:围绕田园养生休闲旅游主线,主打休闲养生旅游、休闲养生农业、休闲养生文化、养生(养老)房地产、养生(养老)用品制造业5大产业,打造卯山休闲养生基地、箬寮-安岱后原始林旅游区、竹源峡山水人文养生区等10大休闲养生(养老)基地。

19.公私合营模式: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

20.城市改造提升八大工程:即一批田园城市风貌示范区、一条江滨景观带、一条文化特色路、一条城市管理样板路、一条滨水商业休闲街、一个市民健身广场、一个商业综合体、一批城市入口。

21.城市建设“六个一”项目:即一条迎宾大道、一条江滨景观带、一条商业示范街、一条文化特色路、一个市民健身广场、一个城市规划展览馆。

22.“十示范、十整治”工程:按照“全市第一、全省一流”的目标定位,争取年内至少建成一个示范性社区、一个示范性居民小区、一个示范性警务室、一个示范性便民服务中心、一个示范性市民文化活动广场、一个示范性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点、一个示范性民办幼儿园、一个示范性社区养老机构、一个示范性综合超市和一批示范性生态公厕;拆除一批违法建筑、改造一批旧住宅旧厂房和城中村、改造一批背街小巷、改造一批排水(排污)管网、清理一批陈年垃圾、规范一批空中网线、安装一批城市路灯、添置一批停车设施、完善一批环卫设施、治理一批马路市场。

23.“无违建县”创建:为巩固“三改一拆”行动成果,建立健全违法建筑防控和治理的长效机制,我省将在深化“三改一拆”行动基础上,在全省开展“无违建县(市、区)”创建活动。“无违建”标准包括无既有违法建筑、无新增违法建筑、无规划盲区、无管理死角、无非法“一户多宅”等内容。

24.幸福民生五大工程:就业富民、保障安民、科教惠民、文化育民、卫生利民五大民生工程。

25.“五保合一”大社保体系: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新农合、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五保合一”的大社保体系。

26.反“四风”,破“两局”:即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着力破除酒局、牌局等“两局”。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