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松阳县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县委县政府围绕打造“浙江特色制造业基地”,深入实施“3683”工业赶超计划,以提质扩量为突破口,坚持“质量优先、效益优先、生态环境优先”的发展理念,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工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企业效益明显好转、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全县工业总产值197.72亿元,比上年增长21.0%。高于全市6.2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市各县(市、区)第三,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7.06亿元,增长2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63亿元,增长21.6%。
一、工业经济运行主要亮点
2013年,我县工业经济在整体保持平稳增长的基础上,在主导行业、重点企业、结构调整、企业效益等方面呈现了多个亮点。
1、主导行业增势较强。从工业总产值超十亿元的4个行业来看,增速均在两位数。其中纺织业增幅一路走高,工业总产值12.59亿元,比上年增长64.6%;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速相对较快,工业总产值为33.6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1%,高于规上工业平均增速;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在价格走低和需求不足的双重压力下,不断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并提升产品质量,增速表现较坚挺,工业总产值分别为55.28亿元和16.46亿元,增速分别为14.7%和16.8%。这4大主导行业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达15.3个百分点。
2、重点企业带动作用显现。亿元企业成为经济增长领头羊。2013年,全县40家亿元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6.60亿元,比上年增长33.6%,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2.3个百分点,亿元企业完成了全部规上工业四分之三的产值,对规上工业经济增长贡献了23.1个百分点,为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是工业经济增长的“稳定器”与“助推器”。
3、结构调整效果明显。一是三大产业取得较快发展,产业结构优化效果明显。2013年,我县规上工业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为2.30亿元、2.44亿元和4.28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7.0%、34.3%和22.0%,增幅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5.7、13.0和0.7个百分点。二是“机器换人”获得较大成效,人均产出能力大大提高。今年以来我县规上工业加大“机器换人”力度,工业技改投入不断加强,全年工业技改投入10.3亿元,比上年增长69.5%,“机器换人”后,企业产出能力明显提高,全年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201010元/人,较上年提高33097元/人,增长19.7%。三是新产品产值有所提高。全年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44.8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2%。
4、企业盈利能力不断提高。2013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9.7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8%,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32.9%。虽然下半年以来利润总额增速有所放缓,但是我县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切实得到了较大改善。从分行业来看,我县22个行业大类中有15个行业实现盈利增长。主导行业中,纺织业在生产稳定增长的同时利润增幅较快,全年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1.9倍,对全县规上工业利润增长贡献了8.0个百分点。
二、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国内外经济恢复速度不快,市场总需求拉动不足。从国外市场看,虽然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经济面开始逐步稳定,但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压力持续加大,出口需求虽然曙光微现但是短期内仍不容乐观;从国内市场看,除汽车、房产外,新的消费热点仍未显现,缺乏内生性需求增长点,内需增速一直表现平淡,支撑经济较快发展的力量不足。
2、“两项资金”占比高、联保联贷危机蔓延,企业资金运转亟需关注。2013年,我县规上工业企业“两项资金”占比进一步攀升。截至12月底,规上工业企业“两项资金”高达18.6亿元,占企业流动资金总额的39.5%。其中应收账款11.13亿元,比上年增长9.6%,产成品存货7.55亿元,比上年增长8.3%。两项资金占比高将较大占用企业流动资金,对企业流动性造成较大影响。值得关注的是,在“两金”占比提高的同时,企业联保联贷危机如多米诺骨牌效应进一步蔓延,企业资金流动性受困,对企业整体经营运转的稳定性造成了较大风险,甚至影响到企业关停。2013年,全县规模以上关停企业11家。
3、企业经营成本持续上升。一方面是要素成本不断上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融资、用工等方面仍存在较大难度,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难更为突出,企业为留住工人,建造员工宿舍和食堂以吸引工人,企业的盈利空间不断被压缩,为保生存、保市场,不少企业不得不微利甚至亏本生产。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应付职工薪酬比上年同期增长26.9%,高于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增长(7.7%)19.2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是环境成本刚性上涨,随着雾霾天气频频出现,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强,不锈钢企业“煤改气”工程迫在眉睫,企业面临的环保成本呈刚性上涨态势。再加上即将开展的“五水共治”活动,企业在污水处理、碳和气体排放等方面的投资成本或将进一步抬升。
三、2014年工业经济展望
2014年是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国外看,在各国宽松政策的刺激下,世界经济复苏有望加速。但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依然滞后,而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如何退出,成为未来国际经济的最大不确定因素与风险,国际局面复杂而暗含转机;从国内看,在未来一段时期宏观政策将出现多项改革,对现有的生产体系、金融甚至政府经济管理运转模式均产生影响,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与关键时刻;从我县看,集聚区一期、赤寿生态工业区块、农产品精深加工区块、北山物流区块、新兴绿色茶产业区块等五大工业平台建设已顺利推进,松古平原产业带框架基本成型,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土地要素保障。但是目前我县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附加值低和资金链条不稳等不利因素尚未获得根本性改变。综合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我县工业运行的自身趋势来看,2014年我县工业经济有望延续稳中有升的势头。
廖威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