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情况简析
索引号:/2014-04576     发布机构: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2-11 11:09:00

文号:

点击数: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情况简析

 

2013年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节能降耗工作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继续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降耗工作,不断强化企业节能监督管理,规模以上工业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的基本情况

2013年,全县13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7.99万吨标准煤(等价值,下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8.4%;工业总产值167.06亿元,同比增长21.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6%,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2.6%,降幅低于全市2.8个百分点;等价万元产值能耗0.1077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5.3%。

1、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增速呈上升态势。随着工业生产的稳步回升以及王村工业区块企业全面建成投产(该区块建成投产的企业均是布业、革业等用电用能大户),企业产能的进一步释放,能源消费增速呈上升态势。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及全年能源消费同比分别增长16.0%、14.2%、14.8%和18.4%,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分别下降7.8%、7.6%、6.2%和2.6%,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增速加快,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收窄。

2、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情况低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13年,全县47家重点用能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4.30万吨标煤,同比增长19.5%,增幅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79.5%,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等价万元产值能耗0.1149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2.6%,降幅比规模以上工业低2.7个百分点。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情况低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3、能源消费的行业相对集中。从行业消费看,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涉及23个行业,其中综合能源消费量主要集中在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纺织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6大行业中,综合能源消费量14.89万吨标煤,占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82.8%。(见表一)。

表一:    2013年1-12月六大行业能源消费情况

   

综合能源消费量(万吨标煤)

能源合计

14.89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6.36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3.18

纺织业

2.46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31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0.96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0.62

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电力刚性需求大,规上工业用电量保持较快增长,节能形势依然严峻。2013年,我县工业用电量32419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1.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量28341万千瓦时,增长11.5%。随着王村工业区块企业全面建成投产,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该区块企业成为拉动我县电力上涨的主力军,1-12月,仅浙江万通革业有限公司等5家新投产的革业、布业企业累计用电6738万千瓦时,占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的23.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增长7.5个百分点。居高不下的电力增长,对节能降耗产生的压力不可小视。

2、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继续较快增长。2013年,我县五大高耗能行业工业企业66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48.9%,综合能源消费量为9.68万吨标煤,比去年同期增长24.6%,增幅比规模以上工业高6.2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总能耗的53.8%,比重比去年同期上升2.7个百分点,影响规模以上工业总能耗增长12.6个百分点。五大高耗能行业中,除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能耗同比下降,其他行业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高耗能行业的较快发展将会对我县今后的节能降耗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

表二:    2013年1-12月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情况表

指 标 名 称

能耗总量

(万吨标煤)

同比增幅(%

规模以上工业用能企业

17.99

18.4

高耗能行业

9.68

24.6

其中:纺织业

 

2.46

80.8

造纸及纸制品业

0.07

76.3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0.17

43.3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0.62

-1.3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6.36

13.1

注:全省为八大高耗能行业,我县只涉及5个

3、企业节能技术改造资金投入不足。受持续的金融危机影响,今年我县企业资金面整体趋紧,企业投资欲望降低,大力推行节能技改难度大。如今年我县全面推广的“煤改气”工程,尽管我县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补助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也采取很多推动措施,但成效甚微。

三、对策及建议

1、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进一步改善能源结构。为了提高能源消费的利用效率,一要控制煤炭和成品油的消费,减少原煤和成品油直接燃烧的数量,减少能源消耗带来的污染排放;二要提高优质能源使用比例,推广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水电等清洁能源,以促使能源产品升级换代;三要开发新能源,寻找替代能源,充分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沼气等清洁能源,进一步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2、控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严格并逐步提高行业准入的技术、资金、资源能源消耗、土地等门槛,依法严格节能评估审查、建设用地审查、严格贷款审批。进一步加强新建及改、扩建固定资产项目的准入审查,严格控制高耗能项目,着力控制新增用能。

3、强化对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管理。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管理,是降低工业能耗水平和万元GDP能耗水平的关键。为此,要通过节能技术改造更新,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提升能源的经济效益,促进能源消费与工业发展的协调性。

4、切实加快工业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更好地发挥结构节能的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走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吴春美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