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简析
索引号:/2013-04635     发布机构: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0-25 09:55:00

文号:

点击数: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简析

 

能源是工业发展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工业经济的较快发展,必然带动能源消费总量规模的不断扩大。根据我县“十二五”前二年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率完成情况测算,要完成在2010年基础上确保三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9.3%的目标任务,2013年单位GDP能耗降低率不得低于3.2%。工业用能作为全社会能耗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全社会能耗总量的70%左右,分担了节能降耗的重任。而规模以上工业用能占全部工业用能的比重达到99%,因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工业能耗和全社会能耗水平。

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的基本情况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据初步统计,1-9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3.77万吨标煤(等价值,下同),同比增长14.8%;实现工业总产值112.99亿元,同比增长18.0%;等价万元产值能耗0.1218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6.7%,节约能源5310吨标准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3%,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2%,降幅超过全市3.5个百分点,居全市9个县(市、区)第2位,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

2、工业生产逐步加快,能源消费量同步上升。随着工业生产的稳步回升以及王村工业区块企业全面建成投产,该区块建成投产的企业均是布业、革业等用电用能大户,企业产能的进一步释放,能源消费量同步上升,总体走势与工业产值基本保持一致。1-9月,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8.0%,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14.8%。在统计的23个行业中,14个行业的综合能源消费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增长面达61%。           

3、能源消费的行业相对集中。从行业消费看,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涉及23个行业,其中综合能源消费量主要集中在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纺织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6大行业中,综合能源消费量11.47万吨标煤,占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83.3%。(见表一)。

表一:     1-9月六大行业能源消费情况

   

综合能源消费量(万吨标煤)

能源合计

11.47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4.89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54

纺织业

1.91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0.99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0.69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0.45

 

4、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情况低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月,全县47家重点用能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1.20万吨标煤,同比增长16.5%,增幅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7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81.3%,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等价万元产值能耗0.1302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5.5%,降幅比规模以上工业低1.2个百分点。重点用能企业能耗的高低将影响工业能耗和全社会能耗水平。

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电力刚性需求大,全社会用电量保持较快增长,节能降耗形势不容乐观。1-9月,我县全社会用电量37014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1.4%,增幅较上半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24212万千瓦时,增长10.0%,较上半年回落2.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8007万千瓦时,增长13.6%,较上半年提高了5.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量20489万千瓦时,增长6.6%。随着王村工业区块企业全面建成投产,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该区块企业成为拉动我县电力上涨的主力军,1-9月,仅浙江万通革业有限公司等5家新投产的革业、布业企业累计用电4984万千瓦时,占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的24.3%。由于我县电力消费占全社会能耗的比重达50%以上,居高不下的电力增长,对节能降耗产生的压力不可小视。

2、单位GDP电耗不降反升。全县“十二五”前二年单位GDP电耗累计降低率为上升20.4%,2011和2012年单位GDP电耗降低率分别为-25.7%、4.2%。今年一季度,我县单位GDP电耗同比仅下降0.08%,在全市9个县(市、区)中居第八位,仅高于云和,低全市4.1个百分点。上半年,单位GDP电耗同比上升0.3%,在全市9个县(市、区)中仅松阳和云和2个县的单位GDP电耗是上升的。据初步测算,前三季度单位GDP电耗同比上升0.6%,单位GDP电耗上升幅度的进一步扩大,无疑会制约我县节能降耗目标任务的完成。

3、高耗能行业能耗占比上升,给节能降耗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1-9月,我县五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7.40万吨标煤,比去年同期增长18.0%,增幅比规模以上工业高3.2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总能耗的53.8%,较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影响规模以上工业总能耗增长9.4个百分点。五大高耗能行业中,除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能耗同比下降,其他行业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高耗能行业的较快发展将会对我县今后的节能降耗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

表二:    2013年1-9月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情况表

指 标 名 称

能耗总量

(万吨标煤)

同比增幅(%

规模以上工业用能企业

13.77

14.8

高耗能行业

7.40

18.0

其中:纺织业

 

1.91

69.6

造纸及纸制品业

0.03

4.7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0.12

23.5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0.45

-0.13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4.89

6.9

注:全省为八大高耗能行业,我县只涉及5个

4、生活用能继续大幅度增加。由于近年来老百姓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以及家电下乡等政策的刺激,空调、洗衣机、冰箱等大功率电器在农村逐步普及,今年又遇持续的高温天气,城乡居民生活用电迅猛增长。7月,城乡居民生活用电847万千瓦时,环比增长12.1%,同比增长30.8%。到了8月,城乡居民生活用电达1240万千瓦时,环比增长46.4%,同比增长35.3%。1-9月,全县城乡居民生活用电8007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3.6%,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由上年的21.2%上升为21.6%,上升0.4个百分点。生活用能占比虽然不高,但由于这部分能耗不直接带来GDP的增长,因此对完成节能降耗目标也有一定影响。

5、单位GDP能耗基数低,下降空间小。我县单位GDP能耗水平低,节能降耗工作又是实行一刀切,为此对我县来说相当不利,下降空间少,压力特别大。2005年单位GDP能耗0.66吨标准煤/万元,“十一五”期间,经过全社会的努力,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0%,仅为0.53吨标准煤/万元,比全省0.72吨标准煤/万元低0.19吨标准煤/万元,比全市0.66吨标准煤/万元低0.13吨标准煤/万元。随着这几年我县节能降耗工作不断深入开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节能技术不断深化,主要耗能设备逐步更新,工业企业降耗压力加大,后续节能空间有被透支的现象,能耗水平下降的空间相对有限,节能降耗空间在逐年缩小。

6、企业节能技术改造资金投入不足。受持续的金融危机影响,今年我县企业资金面整体紧张,企业投资欲望降低,大力推行节能技改难度大。如今年我县全面推广的“煤改气”工程,尽管我县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补助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也采取很多推动措施,但成效甚微。

三、对策及建议

1、鼓励科技创新,促进节能降耗。如今科技快速发展的世界,落后的生产方式必定会被淘汰。县政府要从政策层面上支持和引导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引导、支持企业树立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念。乘投资之东风,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的投入,购买先进设备,对节能降耗有突出贡献的企业给予适当奖励。

2、控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严格并逐步提高行业准入的技术、资金、资源能源消耗、土地等门槛,依法严格节能评估审查、建设用地审查、严格贷款审批。进一步加强新建及改、扩建固定资产项目的准入审查,严格控制高耗能项目,着力控制新增用能。

3、强化对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管理。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管理,是降低工业能耗水平和万元GDP能耗水平的关键。为此,要通过节能技术改造更新,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提升能源的经济效益,促进能源消费与工业发展的协调性。

4、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进一步增强节能意识。我县经济从根本上看,还没有完全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对能源短缺的危机感,要合理利用能源,开发与节能并举,支持和鼓励节能技术、节能产品的推广和利用,提高优质、清洁和高效能源的使用。

四、完成2013年节能降耗目标任务的预测

要完成2013年全县万元GDP能耗下降3.2%的目标任务,预计GDP增长在11%左右,全社会能源消费量增长7.5%以内,在全社会电力消费增长不超过7.5%的基础上,才能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从前三季度的数据来看,能源消费增长较快,分季累计增速分别为16.0%、14.2%、14.8%,累计增速一直在高位运行。全社会用电量增幅居高不下,各月累计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均居全市9个县(市、区)第2位。由于王村区块企业全面建成投产,且几家布业、革业均是用电用能大户,9月之后将迎来布业和革业的生产旺季,随着工业经济的企稳回升,工业用电量将同步回升,能源消费总量继续扩大,节能降耗面临的挑战将更加严峻。

 

 

                                            吴春美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