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三季度消费品市场运行分析
索引号:00266443_3/2013-04633     发布机构:县统计局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0-22 15:08:00

文号:

点击数: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我县三季度消费品市场运行分析

 

2013年,我县围绕打造“田园松阳”战略目标,集中精力抓项目,改进作风抓落实,生态产业持续发展,重点项目顺利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有力推进,促进了消费品市场健康发展。前三季度,我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共实现19.71亿元,同比增长16.2%。

一、三季度我县消费品市场运行主要特征:

1、城镇市场拉动社零总额增长,乡村市场明显转好。今年以来,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促进了城镇消费市场保持合理增长。随着支农惠农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各类补贴持续提高,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使得蕴藏巨大消费潜力的农村市场呈现生机。三季度,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1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2%;乡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5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6%,较上半年提升0.7个百分点。

2、限额以上批零企业和个体户销售持续较快增长。限额以上企业及个体户因其聚集、辐射和支撑带动作用,始终作为拉动全县商贸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三季度,全县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7.62亿元,同比增长16.2%。其中,限额以上批零企业及个体户实现零售额1.2亿元,同比增长18.81%。

    3、住宿业、餐饮业发展速度减缓。三季度,全县住宿业实现营业额0.23亿元,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和17.5%,增速较上半年分别下降3.4和1.2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住宿业实现营业额0.08亿元,同比下降了14.6%。随着国家减缩三公消费、奉行勤俭节约的政策出台,其政策影响力逐渐显现。但由于居民消费观念不断转变和乡村自驾游逐步兴起,人们走进餐馆、酒店、农家乐的次数日益频繁,消费的标准以及档次也都有所提升,因而尽管在八项规定、“六个严禁”这样的大环境下,餐饮消费较往年还是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4、暑期经济拉动消费增长。随着7、8月份暑假的到来,众多商家开始“盯”上了学生的口袋。中、高考结束之后,家长们大都愿意为辛苦学习的孩子慷慨解囊。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等商品早已“飞进寻常学子家”。另外,许多家长选择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这促使我县培训班的生意也火爆起来,学生作为消费“生力军”的“暑期经济”随之到来。

二、当前消费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1、三重因素造成居民即期消费压力加大。一是物价上涨。国家统计局数据,9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1%,食品价格上涨6.1%,其中蔬菜和蛋类价格上涨最快,环比分别上涨6.7%、7.9%。此外,衣着价格环比增幅也在季节性加速。这不仅直接影响到部分低收入家庭的正常开支,还将对人们的消费心理造成负面效应,进而影响了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二是投资效益不佳。一方面,企业经营效益下滑,降低了银行贷款意愿,部分企业运行陷入困境。同时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个人投资者投资意愿下降;另一方面,受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季末冲高影响,提升存款收益,使消费者和投资者更倾向于储蓄存款,对消费、投资产生挤出效应。9月末,我县个人存款余额541928万元,比年初增加98217万元,同比多增26712万元,余额比年初增长22.14%,比去年同期提高3.02个百分点。三是食品安全问题。三季度以来,国内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增加了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和担忧,制约了居民的消费积极性。

2、消费市场有效供给不足。当前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无效供给过多和适销对路的有效供给不足并存,比如:技术含量低、粗制滥造的产品大量存在于市场;假冒伪劣、“三无”产品屡禁不止;少数产品技术超前,生产成本高,超出了我县很大部分消费者现有的购买能力。这种有效供给不足的局面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当前消费品市场的发展。

3、网络、电视等线上购物的兴盛对线下市场产生持续冲击。随着消费者理念不断更新,物流体系逐渐完善,消费者权益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线上销售价格又稍低于线下,有着货到付款、送货上门等诸多便利,线上市场消费潜力得到了发挥。当前网络消费主体已不再局限于80、90后,而逐步向中青年群体不断扩大,因此线上消费所抢占的市场份额已不可小觑。这对本县的实体店铺(尤其是服装、鞋类行业)冲击较大。

三、四季度消费市场运行趋势预测分析

今年前三季度我县社零指标完成情况较好,增幅居全市前三,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但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经济大环境影响,伴随物价涨幅回升、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特别是由于去年同期社零额增速较高,基数相对较大,我县社零额增幅将有所放缓,预计四季度我县消费品市场将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四、对策及建议

1、加大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提振消费政策措施的力度。根据城乡消费的特点和变化,加强市场调研和预测,按照居民消费的需求,及时掌握市场动态,提供良好的消费服务,引导和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大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及市场欺诈行为的力度,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为广大消费者创造一个放心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者购买信心。

2、激活储蓄,刺激居民消费需求。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进程,消除居民“有钱不敢花”的忧虑,稳定居民的收支预期。鼓励居民少储蓄多消费。要加快对潜在消费能量的释放,增强居民当期消费信心,激发其消费动力。

3、搭建平台,挖掘乡村市场消费潜力。一方面加强农产品流通的农商对接、农超对接,支持农产品直供直销,农产品网络销售等新型模式。积极举办各类展销会、对接会,做好农产品的宣传推广销售工作,比如茶叶、脐橙、翠冠梨等。另一方面发展基层金融机构。加快小型金融机构在农村设立金融网点,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强化金融“造血”功能,推进金融资源向农村金融供给,有效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

4、推动餐饮业优化升级,增强全县餐饮业的总体竞争力。一是坚持发展餐饮文化,形成地方特色。松阳县诚天和绿茶会所就将松阳茶特色与本土餐饮有机的相互结合,将松阳茶叶“只能喝”转变为“还能吃”,其招牌菜“茶叶熏腿”已远近闻名。二是鼓励“农家乐”的积极发展。受国家宏观政策等大环境影响,目前的消费结构从高端消费逐步转为以大众消费为主,私人宴请占主要份额。因此,中低端餐饮企业以及“农家乐”有极好的发展前景。我县可充分将生态休闲旅游业与农家餐饮打包组合,吸引来自周边临县乃至大城市的消费者,让其玩得舒心,吃的实惠。

                                               周月齐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