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十二五”学前教育规划
索引号:331124000000/2012-03713     发布机构:政府信息公开中心     来源:松阳县 发布时间:2012-08-15 09:57:16

文号:

点击数: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面向每一位幼儿的幸福成长

——松阳县“十二五”学前教育规划

                                松阳县教育局

 

                                  2010.10

 

           目录

一、松阳学前教育发展优势... 3

1、率丽水之先健全了学前教育管理机构,学前管理日趋规范... 4

2、率丽水之先实现了幼儿园园长100%执证上岗,教师培训逐步跟进... 5

3、率丽水之先逐步完善了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民办学前教育发展态势强劲... 6

二、松阳学前教育发展现存劣势与面临挑战... 7

(一)松阳学前教育发展现存劣势与成因分析... 7

1、幼儿园网点布局分散,规模小制约了办园效益... 8

2、学前师资素质有待提升,民办园师资队伍不稳定... 9

3、优质学前资源稀缺,学前教育内部发展不均衡... 11

(二)松阳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3

1、如何缓解“高期待与低起点”的挑战... 13

2、如何缓解“高集聚与高分散”的挑战... 14

三、松阳十二五学前教育战略蓝图与发展思路... 15

1、战略思想... 15

        2、战略目标... 15

        3、发展思路... 16

四、松阳十二五学前教育发展行动项目与保障措施... 17

(一)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行动项目... 17

1、“合而不同”幼儿园布局调整项目... 17

2、“炫出自我”品牌幼儿园培育项目... 19

3、“与你同行”民办学前教育扶持项目... 20

4、“领雁飞翔”学前教师素质提升项目... 21

5、“放飞梦想”快乐童年教改实验项目... 22

(二)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保障措施... 24

1、组织保障... 24

2、经费保障... 25

3、政策保障... 26

    参考文献-------------------------------------------------------------------------------------------------27

  面向每一位幼儿的幸福成长

——松阳县“十二五”学前教育规划研究

 

学前教育事业兼具社会福利、经济和教育等多种功能。从社会福利上看,学前教育是政府支持家庭养育下一代和减少儿童起点差异计划的组成部分,它对于纠正社会阶层差异导致的教育不平等有重要作用;从经济上看,学前教育为妇女就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它对增加家庭收入有重要意义;从教育上看,学前教育对于儿童智力开发和良好习惯养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芝加哥大学詹姆斯赫克曼(James Heckman)在《促进人力资本的政策》一文中指出:“将人力资本的投入直接指向幼儿是对社会公共资金更有效的利用。”

近年来,松阳的学前教育事业日益受到重视,取得了显著发展,形成了以公办幼儿园为示范,乡(镇)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为骨干,民办幼儿园为主体的发展格局,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了92.87%。但是,全县学前教育总体发展还不平衡,特别是农村和山区幼儿园办园条件较差,教养质量较低,学前教育成为松阳整个基础教育体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为了保证松阳县每一个幼儿的幸福成长,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意见》(浙政发[2008]89号)和《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学前教育全面提升保教质量的若干意见》(丽政发[2009]79号)的精神,推动松阳教育从创强向“区域教育现代化”迈进,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松阳的“十二五”学前教育事业作出规划显得尤为必要。

一、松阳学前教育发展优势

以时间为纵,历一千八百年风雨,始终以其悠久历史,地灵人杰,秀山丽水和丰饶物产饮誉一方的千年古县,田园松阳,举目皆称奇,无处不成景。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现松阳县实验幼儿园的前身“西屏幼儿园”便已存在。寻根松阳学前教育的历史,是因为“历史承载着过去,而过去就是现在的历史。”我们希望从历史提供的视角中获得一种未来的愿景。当然,我们的回顾视线主要聚焦在十一五期间松阳学前教育留下的足迹,一步一个脚印,将一个个脚印连在一起,便实实在在地串出了松阳学前教育成长的生命线。以区域为横,在丽水市的11个县市中,十一五期间松阳的学前教育事业处于一个怎样的发展格局中?是否需要不用扬鞭自奋蹄?纵横比较,松阳县十一五期间学前教育事业的主要成绩和发展优势概括如下:

1、率丽水之先健全了学前教育管理机构,学前管理日趋规范

2006年,松阳成立了专门的幼教管理机构——幼教办,幼教干部从1名增加到目前的2名,这一举措走在了整个丽水市之先。1997年7月17日,国家教委发布了《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明确指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应积极稳妥地推进幼儿园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探索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办园模式和内部管理体制,逐步推进幼儿教育社会化。”此后,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有不少人以为,幼儿教育社会化就是将幼儿教育私有化,幼儿园以社会为依托,就再也不要政府的投资和扶持;以市场为导向,就再也不需要政府的管理和引导。有的地方政府正是以此为由,推脱和转嫁自身应负的财政责任,开始对学前教育撤资或减资,甚至变卖政府办的幼儿园生财减负。

自1998年以来,国家层面负责领导全国学前教育的教育部幼儿教育处编制只有2人,实际在编专职人员仅有1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除北京和天津还保留学前教育管理机构外,其他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陆续在机构改革中撤并了学前教育处,只设一名专职或兼职管理干部,而且绝大多数身兼数职。特别是在县一级,幼教具体的管理责任重大,但管理力量薄弱,常常无力顾及,难以有效履行基本的管理职能,更无法及时面对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和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以丽水市为例,丽水其他县市的幼教或由成教处、或由基教处兼管,这些干部分管多项工作,往往把重心放在义务教育那一头,对幼教工作分身乏力。十一五期间,丽水市没有专门的学前事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或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松阳县在成立专门管理机构幼教科的基础上,在各乡镇专门配备幼教工作负责人(或由中心幼儿园园长兼任),负责全乡(镇)的幼儿教育管理和业务指导。形成了比较清晰的幼教管理网络。

为规范办园,2007年,松阳县出台了《松阳县教育局关于开展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活动的通知》(松教[2007]39号)的专门文件,制定了松阳县幼儿园(班)办园行为规范考核评估细则,从规范办园条件、报批程序、收费行为、班级编班、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师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安全卫生、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等方面对幼儿园办学提出了标准,这一文件为幼儿园办学起到了导向与规约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松阳县教育局每年对“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评估结果进行公布和表彰,以此纠正部分幼儿园在申办条件、报批、收费、人员配备、教育教学、园务管理等方面的违规行为,有效促进了幼儿园办学行为的规范化。

2、率丽水之先实现了幼儿园园长100%执证上岗,教师培训逐步跟进

从管理学的理论意义上讲:园长是幼儿园的领头雁,一个好园长可以成就一所好的幼儿园。园长的办学理念和管理能力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的办园质量。所以要提升松阳学前教育的办学水平,园长队伍建设很重要。基于这样的认识,本着以提高幼儿园园长的思想素质与幼教业务水平,提高科学管理能力为出发点,以培养掌握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具有现代管理理念及幼儿教育教学领导力的21世纪新型幼儿园园长为目标,2008至2009年,松阳县教师进修学校对全县幼儿园园长举办了两期幼儿园园长岗位培训,率丽水市之先实现了幼儿园园长100%执证上岗。

从九五一直到十五以来,国家没有专项经费用于学前教育事业,相应地,省、市、县各级也没有或很少有学前教育专项经费。由于没有财政支持,学前教育的园长与教师培训长期被置于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之外,学前教师的专业发展得不到保障,与终生教育的学习型理念相悖。

十一五期间,为提高幼儿教师素质,松阳县制定了专门的《松阳县“十一五”幼儿教师培训规划》。从2007年至今,对公办在职幼儿教师和社办幼儿教师(含公办幼儿园自聘的幼儿教师)进行了岗位培训、普通话培训、教科研培训、素质提升培训、基本功提高培训、幼教班主任培训以及幼儿教师师德培训。通过加强幼儿教师的理论业务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训,使广大幼儿教师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不断提高履行岗位职责、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以适应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通过由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安排的以送教下乡形式进行的集中培训,由各幼儿园提出培训计划,个人自学要求读书、上网浏览、记读书卡片、写读后感等形式进行的园本培训,松阳县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3、率丽水之先逐步完善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民办学前教育发展态势强劲

目前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贫困。贫困的恶性循环跟缺少知识有关,根本的问题是教育落后。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就是要解决农村教育落后的问题。长期以来,学前教育财政经费严重匮乏,在全国教育经费的总量之中仅占1.2%-1.3%。而这有限的1.2%-1.3%的经费投入被集中用于城市少数公办幼儿园,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长期得不到支持,导致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更加匮乏、发展缓慢、管理薄弱、安全隐患严重的问题十分突出。幸运的是,在2008年12月浙江省政府专门召开的学前教育工作会议上,出台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意见》中突出了要组织实施“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项目”,并将该项目列入“浙江省2009-2010年政府主导性重大建设项目计划”,为切实改善乡镇中心幼儿园办园条件提供了保障。

松阳县完善乡镇幼儿园建设的举措走在丽水市之先。在十一五的第一年,为明确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要求和管理职能,松阳县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的通知》(松教2005(145)号),全县20个乡镇中心小学均建立了附属幼儿园,主动承担起各乡镇幼儿园的管理职能。各乡镇专门配备幼教工作负责人(或由中心幼儿园园长兼任),负责全乡(镇)的幼儿教育管理和业务指导。2008年,松阳县积极争取省政府扶持政策,按要求制定了“2009——2012年乡镇中心幼儿园项目建设规划”,并报省厅批准实施。2009年新建改建乡镇中心幼儿园五所,投资500万元,目前已完成改造项目的幼儿园两所,正在实施改造的两所。乡镇幼儿园的硬件设施正在不断得到改善。

十一五期间,全国乃至浙江的大部分县(市、区)民办学前教育发展强劲。据2009年幼儿年报统计,浙江省民办幼儿园数量为8086所,占幼儿园总数的80.3%;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为1080696人,覆盖面为64.8%,民办幼儿园为浙江省学前三年入学率94.82%的普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丽水市民办幼儿园为779所,占幼儿园总数的82.6%;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为58269人,覆盖面为73.63%。莲都区民办幼儿园83所,占幼儿园总数的79.04%,在园幼儿 9807人,覆盖面为70.4%。缙云县民办幼儿园为113所,占幼儿园总数的84.96%;民办园在园幼儿11720人,覆盖面为79.7%。松阳县民办幼儿园91所,占幼儿园总数的79.13%;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5676人,覆盖面为70.99%。

              图1 民办幼儿园比例及在园幼儿覆盖率

从图1不难看出,民办幼儿园依旧是浙江省以及各县市学前教育的主力军。在办园层次上,大多数地方既存在少数的“天价”贵族民办园,也存在大量的“工棚式”民办园。浙江省以及松阳县的大量民办园还停留在“求生存”水平上,长期处于“低收费——低成本——低质量”的低层次循环中维持运作。根据2009年幼教年报统计,5820所省三级以下幼儿园,全部为民办幼儿园。在松阳的91所民办园中,有7所幼儿园达到了省三级标准,民办学前教育中出现了一定的佼佼者,如已经积累了15年办学经验,拥有三个园区的松阳西屏镇欢乐幼儿园;刚刚创办于2009年,投资150万,具有现代教育气息的松阳新世纪双语幼儿园。松阳县教育局采取以奖代补的措施,近几年每年都安排20余万元,用于奖励上等级、办学规范的学前教育领头羊。

二、松阳学前教育发展现存劣势与面临挑战

松阳县现有幼儿园115所,其中公办园2所,乡镇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 22所,民办幼儿园91所。省一级幼儿园1所,省二级幼儿园2所,省三级幼儿园19所,等级幼儿园比例19. 13%。全县在园幼儿7189人,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为92.87%。现有幼儿园教职工557人,学前园长和专任教师396人,学前教师师资合格率97.5%。在松阳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中,许多制约因素尚未得到解决,有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经费、人事、建设等诸方面的政策尚待制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分析如下:

(一)松阳学前教育发展现存劣势与成因分析

1、幼儿园网点布局分散,规模小制约了办园效益

松阳县辖5个镇、15个乡,6个社区,5个居委会,401个行政村,面积1406平方公里。2008年末全县总人口为235746人,比上年末增加1190人。全年出生人口2713人,出生率为11.5‰。2009年,园均覆盖率30.9%。在调查走访中发现,农村和山区幼儿园园所多,布点散,缺少上规模、上水平的幼儿园。而且随着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携带子女外出务工的人员越来越多。通过对现有的115所幼儿园(班)幼儿人数统计,发现,幼儿数小于等于20人的幼儿园(班)有15所。具体分布如下:

         表1   松阳县幼儿数≤20人的幼儿园统计

所属乡镇

幼儿园名称

幼儿园地址

幼儿人数

水南

水南程徐幼儿园

程徐村

15

水南

水南横山幼儿园

横山村大会堂

16

阳溪

阳溪青蒙幼儿园

青蒙村

14

阳溪

阳溪白沙幼儿园

白沙村

14

玉岩镇

玉岩镇新苗幼儿园

泮山头村

12

玉岩镇

玉岩镇洋坑幼儿园

洋坑村

12

靖居

靖居口育苗幼儿园

靖居口村

18

枫坪乡

枫坪乡高亭幼儿园

高亭村

19

枫坪乡

枫坪乡根下幼儿园

斗潭村

16

枫坪乡

枫坪乡山乍口幼儿园

山乍口村

20

樟溪乡

樟溪乡天天乐幼儿园

樟溪村供销社

14

象溪镇

雅溪贝贝幼儿园

龙湾村

11

古市镇

古市镇湖溪幼儿园

湖溪村

12

竹源乡

竹源乡中心幼儿园

竹源村

20

竹源乡

竹源乡大岭头幼儿园

大岭头村

20

 

如此小的办园规模,如果投入大量的幼儿教育设施,很难获得相应的效益产出。加上民办园不可否认的以营利为目标的办园目的,“惜投”现象比较突出。这些幼儿园普遍存在活动空间小、硬件设施差、环境不卫生、光线昏暗、房屋简陋等问题,幼儿连起码的安全都没有保障。

造成幼儿园布局分散,规模小、网点多的原因,在客观上是因为松阳村落疏散,因为孩子小,父母不太愿意把孩子送到离家太远的地方就读;在主观上是因为学前教育长期被置于义务教育的视线之外,政府几乎不作为,缺少统一的布局调整规划。

2、学前师资素质有待提升,民办园师资队伍不稳定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前教师队伍,不断提高广大学前教育的专业水平,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学前教育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松阳学前师资素质有待提升既表现在高学历师资的相对欠缺和拥有教师资格证的比例上;又表现在内涵教育教学理念的滞后方面;还表现在近几年正规师范院校的幼师毕业生流失严重,新入职教师素质下滑。具体情况见下图(图2):

               图2 幼儿教师合格率情况比较(2010年)

据2010年报统计,松阳现有学前专任教师281人,其中高中及中专学历144人,占教师的51.24%;大专学历92人,占32.74%;本科学历38人,占13.52%;教师学历合格率97.5%,教师合格率接近全省与丽水市平均水平。教师执证上岗率62.27%。

学前师资学历不合格的现象主要集中于民办幼儿园。松阳民办幼儿教师占幼儿园教师总数的83.5%。民办园由于资金需要自筹,自负盈亏,为了实现营利的目的,往往通过聘任不合格教师、减少教师配置等方式降低运营成本,由此导致大量的不合格教师进入学前教师队伍。另外,由于民办园幼儿教师工作量大,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福利待遇普遍差于公办园,加上一般实行聘任制,民办园教师有临时工的心态。因此,民办园的老师一般缺少安全感,流动性大,很难吸收和留住优秀的幼儿教师。

学前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跟不上教育现代化步伐。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比较严重,许多农村幼儿园过早地开始了语文与计算的学习,幼儿参与游戏的机会很少,儿童的天性受到抑制,儿童天生具有的创造力和好奇心没有得到发展与保护。

导致学前教师教育教学理念落后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培训跟不上。九五以后,国家一直没有把学前教师列入继续教育的对象。2000年国家启动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不包括幼儿园教师,各地的名师工程、骨干教师工程也大多与幼儿园无缘。幼儿园因限于经费,不能送更多的教师外出进修和培训学习,幼儿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需求得不到满足。

近几年,虽然松阳新入职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在逐步攀升,学历层次也在不断提高,但新教师的整体素质却在不断下滑。

新入职教师学历合格率提高跟浙江省普及15年教育有关,职高直升制度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就读幼师职高获得高中学历;学历层次提升一方面跟初始学历获得后通过函授、电大等途径获得高一级学历的机会越来越多有关,另一方面跟我国对学前师资的培养逐渐从三级师范向一级师范过渡有关,目前浙江省培养本科学历幼儿教师的院校达到9所。新教师整体素质下滑原因有二:第一,随着1996年师范教育优惠政策的取消、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介入,近十年来,学前教育生源呈明显的逐年下滑趋势。重点高中优先招收最优质的生源,普高次之,幼师这样的中等专业学校或职高只能选择经过筛选后的“三四流”的初中生。生源质量从源头上制约了整个幼儿教师队伍的素质。第二,目前,浙江省大部分幼儿园没有教师编制。浙江省的幼儿师范本科毕业生由于没有编制不断外流与转行;同时,又有大量的来自欠发达省份的职高毕业生、“打工妹”涌入浙江省成为民办幼儿园教师,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松阳396位学前教师,271位没有编制,没有编制的比例达68.43%;319位未评职称,没有职称的比例80.55%。这种情况跟全省类似,远远落后于上海(表2)。

表2 幼儿教师编制与职称情况一览表(2009年)

                     松阳        缙云         丽水         浙江         上海

没有编制比例        68.43%      85.98%        88%         88%          11%

没有职称比例        80.55%      92.04%        82.98%       69%          8%

 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学前教师的编制、职称与待遇问题,学前教育将无法留住优秀教师,学前教育的质量将得不到有效保证,最终受到伤害的将是刚刚站在教育起跑线上的孩子。

3、优质学前资源稀缺,学前教育内部发展不均衡

松阳优质学前资源稀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公共学前教育资源的稀缺。松阳115所幼儿园,公办园就2所,仅占幼儿园总数的1.7%,普通老百姓只能感慨:“入园难,难于考公务员;入园贵,贵过大学收费”。教育的公益性受到严重破坏。第二是等级优质园的稀缺。目前,松阳115所幼儿园中,等级园才22所,其中省一级幼儿园1所,省二级幼儿园2所,省三级幼儿园19所,等级幼儿园比例仅占19.13%(表3)。幼儿在等级园的比率为31.2%,远远低于浙江省提出的,到2012年三级及以上等级幼儿园招生的覆盖面达到85%以上的指标。

表3    公办园与等级园情况一览表(2009年)

                         松阳          缙云         丽水           浙江       

公办幼儿园比例           1.7%          3.0%         10.31%         7.3%         

等级幼儿园比例          19.13%         6.02%        6.3%           50%

松阳的优质学前资源主要集中于县城实验幼儿园与古市镇古市幼儿园,学前教育内部发展极不均衡。这种不均衡主要还表现在城镇公办幼儿园与农村、山区幼儿园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农村和山区幼儿园办学条件简陋,办学理念陈旧,保教质量低劣,与准办标准还有一定差距,与城镇优质园差距更大。

导致优质资源稀缺的主要责任在于政府对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严重不足,没有在学前教育事业中履行职能,盲目将学前教育推向市场,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公益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努力实现公共利益是政府的执政目标和价值取向。在日益关注民生、注重社会科学和谐发展的今天,社会基本公共服务职能的强化是社会和经济发展对政府提出的必然要求。教育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成为公共服务领域的核心。而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性一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前教育,是以显著的公益性为根本属性的准公共产品,理应受到政府的关注与推动。然而,在转型时期,一些地方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性质认识不清,过于强调学前教育的非义务性质,对学前教育不投入,放任自流,学前教育被边缘化的处境在日积月累中内象丛生,一旦爆发已经积重难返,很难在短时间内化解所有难题。

而导致学前内部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财政对于学前的有限投入体制不顺,资源配置不合理。英美国家学前教育的起点是济贫性质的,关于政府角色和职能的理论相对成熟,在这个框架下,政府学前教育责任认定过程中,虽然社会对政府提供广泛的学前教育服务有不同看法,但对政府承担对不利群体的儿童的教育教养责任的合理和合法性没有根本性的争议。在我国,学前教育从陈鹤琴时代起,就缺少济贫性质的保育和看管职能,而更多地表现为学前教育和潜能的开发性质。计划经济时代的福利政策并未包含广大的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服务跟着预算体制走,能够列入预算体制的,就有学前教育的公共支持,而不能列入预算的,也就失去了财政投入,农村学前教育,根本无法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也就根本得不到各级财政支持。

乡镇政府虽然负有管理乡镇农村学前教育的责任,因为没有上一级学前财政拨款,也无力承担农村的学前教育经费,乡镇财政能力不足成为限制地方政府承担学前教育责任的主要障碍。学前教育服务游离于政府职能的考量,而附属于国家基本的预算制度。按照传统的经费保障模式(图2),教育事业经费只拨付到教育局办幼儿园,资金集中在“公办园”,人力资源积淀在“公办园”,这就造成了强者更强。根据“木桶原理”,如果弱势地区和弱园的教育质量不提高,就很难跨越教育均衡的低层次阶段,造成不同类型和不同地区幼儿园发展极不平衡。

 图3 中国当前学前教育财政资金划拨路线示意图

松阳的情况也是如此。2005——2009年期间,学前教育事业费财政拨款维持在松阳整个教育事业财政拨款的1.14%~1.60之间,这部分经费在2005——2008年,全部拨付给两所公办幼儿园:松阳实验幼儿园和古市镇幼儿园。2009年,出现了农村学前教育事业费拨款,占松阳整个教育事业拨款的0.2%。具体情况如下表(表4):

     表4 2005——2009年学前教育事业费财政拨款情况一览表(千元)

      财政拨款总额     学前财政拨款     学前所占比例       城镇比例    农村比例           

2005      79640              955              1.20%          100%         0%

2006      94882              1522             1.60%          100%         0%

2007      125792             1802             1.43%          100%         0%

2008      150967             1719             1.14%          100%         0%

2009      200550             2356             1.17%          82%          18%

(二)松阳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伴随着学前教育被抛向市场所引发的系列社会与教育问题,托幼入园问题日益成为民生普遍关注的热点;也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义务教育阶段任务的基本完成,学前教育正逐步走入各级政府的视野。来自政府以及社会、家庭各方的关注与重视,使得松阳的学前教育既迎来了机遇,也面临着挑战。

1、如何缓解“高期待与低起点”的挑战

“高期待”即来自政府,也来自百姓。国家宏观层面的《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发展规划纲要》对学前教育提出的入园率的指标作为处于经济和教育发达地区的浙江省已经实现和超越(表5);但对浙江省在《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提出的“到2012年,各乡镇都有一所规范的中心幼儿园,85%以上的中心村有幼儿园(班);幼儿园办园条件和质量全面改善,三级及以上等级幼儿园招生的覆盖面达到85%以上;幼儿园师资队伍素质全面提高,幼儿园教师持证上岗率达到80%以上;学龄前儿童的家长和看护人普遍受到科学的早期教育知识指导。至2020年,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所有幼儿园均达到办园标准,使适龄儿童都能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之中的多项指标,松阳需要下大力气才能基本实现。

 

表5   幼儿入园率指标一览表

               松阳             丽水             浙江              全国

2009           92.03%          93.07%            94.82%            50.9%

2015           95%             95%               95%               60%

2020           98.5%           97%               97%               70%

2009年,丽水市政府出台了《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十五年教育的若干意见》,《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学前教育全面提升保教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要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学前三年教育,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资源优质、教育体系完善、教育特色明显、教育质量满意”的目标,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松阳的公办园只有1.7%,等级园只有19.13%,很难一下子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

现实境遇中的松阳学前教育现状,离浙江省、丽水市政府提出的高质目标还有一段比较长的路要走,要达到省市学前教育的高质目标,需要创新松阳学前教育发展思路,对松阳学前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种挑战。

2、如何缓解“高集聚与高分散”的挑战

有规模就有效益。如果人口集聚,政府只要集中力量在集聚地增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就可以达到幼儿园上等级、上水平的目标。比如云和县,因为木制产业的支撑,大量的农民下山,全县60%以上的人口集聚在县城居住。所以只要在县城增大学前投入,就很容易达到规模效应。而松阳的产茶业分布与各山区,人口居住属于高分散,幼儿园网点很多,规模小,如果对每个幼儿园都投入,无异于“天女散花”,而且大量投入建起的幼儿园过不了几年就会出现“幼儿园被闲置”的现象。但如果不投入,这些农村和山区的孩子将永远面对的低劣的活动环境,接受的是低劣的学前教育,这对他们的发展是很不公平的。当然我们可以动员孩子到乡镇或城区幼儿园就读,但让这么小的孩子过早地离开父母将造成孩子亲情的缺失。松阳客观的人口高分散的居住环境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松阳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这对松阳的学前工作者来说也是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三、松阳十二五学前教育战略蓝图与发展思

1、战略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意见》,以“面向每一位幼儿的幸福成长”为目标,以全面提高保教质量为重点,以提高乡镇中心幼儿园软硬件建设为抓手,以理顺幼儿园教育管理体制为突破,进一步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拓展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促进各级各类幼儿园规范、有序、可持续发展,构建与松阳经济发展相和谐、教育强县相匹配的现代化学前教育体系,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松阳学前教育。

2、战略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15年,城乡幼儿园布局基本合理,学前教育资源充足,办学条件明显改善,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在城镇建立以公办示范性幼儿园为中心,多种形式学前教育相结合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从3-5周岁逐步扩展到为0-5周岁幼儿提供优质的保育教育服务;在农村形成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以村级幼儿园(班)为补充的学前教育发展构架,普及学前一年教育,提高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到2020年,高质量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所有幼儿园达到办园标准,所有适龄儿童都能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

(2)具体目标

-—幼儿入园率。到2015年,全县3——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5%以上;到2020年,3——5周岁幼儿入园率接近97%。学前教育向0——3岁延伸。

——园所建设。城区改建西屏镇中心幼儿园和西屏镇城南幼儿园,加上原有的实验幼儿园,县政府所在地拥有3所达到省一级标准的起骨干引领作用的示范性幼儿园;古市幼儿园整体搬迁,达到省一级标准;其他各乡镇要办好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中心集镇和常住人口达到5000人以上的乡镇中心幼儿园要达到省二级以上幼儿园标准,其他乡镇中心幼儿园要达到省三级以上幼儿园标准。80%以上的中心村有幼儿园(班、教学点)。

——学前师资建设。实行幼儿园园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学前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8%以上(大专以上学历达到50%),持证上岗率达90%以上,有编制教师达到50%以上,有职称教师达到50%以上。完善学前教育区片辅导网络,形成一支面向社区和镇村指导家庭科学育儿的专业人员队伍。

——办园质量。到2015年,省一级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的5%,省二级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的15%,省三级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的50%;等级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公办园的骨干和示范作用有效发挥;民办园办园更加规范。以省级一类园为龙头,各类幼儿园普遍参与的教育教学研究积极开展。城乡幼儿园保教质量差距缩小,农村幼儿园办园水平大幅度提高。

——管理体制。明确政府在学前教育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学前教育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政府统筹、分级管理、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到2015年,公办幼儿园比例达到25%以上。

——经费投入。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性基础教育事业经费的比例不低于5%,省教育费附加转移支付资金应拿出不少于10%的比例用于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生均经费惠及民办幼儿园。设立学前教育专项资金。争取省政府扶贫基金。

3、发展思路

——突出工作重点。面对复杂多绪的松阳学前教育,要让这只长期被忽略的“丑小鸭”变成人见人爱的“白天鹅”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学会“牵牛鼻子”,突出工作重点,以一当十,带动其它问题的解决。十二五期间松阳学前教育的工作重点是争取财政的大力支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校舍,加快建设乡镇中心幼儿园,达到省三级以上标准。完善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的农村学前教育管理指导网络,因地制宜办好村幼儿园(班)。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面向每一个幼儿的幸福成长。

——转换工作策略。在全国乃至浙江省各地,都存在一些规模小、质量低、安全隐患大,不符合准办条件的非法园、无证园。往往教育主管部门今天联系了公安、消防取缔了,过几天它又出现了,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势,取缔难度非常大,颇让教育主管部门感到头痛。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这些劣质园之所以能够顽强地生存,可能是因为其低廉的价格吸引了家长,可能是因为它超常的服务(比如早上6点入园,晚上6点接送)满足了家长,也可能是它解决了父母要上班,孩子无园可上的困境。反过来,如果政府能够给这些家庭提供“质优价廉、环境优美”的公共学前教育,哪个家长会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存在安全隐患的劣质园接受教育呢?这些劣质园还会有继续存在的空间吗?所以要扭转这种现象,从长远的角度,可能需要的是政府财政投入,为家长提供更多的公益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而不是被动地卷入“猫与老鼠”的游戏。

——依托区域优势。学前教育要发展,学前师资培养与培训是关键。为争取到优秀毕业生以及不断更新学前教师的教学理念,松阳教育局可充分依托当地区域资源——丽水中等专业学校(原松阳师范学校)。松阳师范学校在培养基础教育师资方面积淀了丰富的办学经验,目前正朝培养幼儿师资方向发展,将成为丽水市幼师职前职后的培训核心基地。“近水楼台先得月”,松阳教育局可以通过与丽水中等专业学校建立学习共同体,让学前教师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继续教育,降低培训的交通成本。

四、松阳十二五学前教育发展行动项目与保障措施

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完美纲领。松阳十二五学前教育事业蓝图的实现,松阳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幼儿园及教师主体的各个方面拿出自己的切实行动!

(一)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行动项目

1、“合而不同”幼儿园布局调整项目

●项目目标

兼顾公平和效率理念,优化松阳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通过布局调整,使县城所在地拥有3所省一级优质园;各乡镇拥有1所省三级以上公办幼儿园。学前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前保教质量明显提升。

●项目内容

到2013年,新建或改建幼儿园15所;到2015年,所有乡镇中心幼儿园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全县幼儿园总数从目前的124所调整到90所左右。

●项目举措

——布局调整模式主要基于“松古平原城乡一体化”调整方案,以西屏镇、古市镇城乡核心区为原点,采用集中分散式、联合式和取缔式三种合理配置学前教育资源。集中分散式的具体做法是在乡镇建好中心幼儿园或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就近辐射多个村设立教学点,教学点由中心幼儿园统一管理。联合式是将幼儿人数太少、地理位置较近的几所幼儿园合并在一起,将这几所幼儿园教玩具集中、师资集中,扩大办园规模,提高办园效益,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取缔式将不符合准办标准的非法园坚决予以取缔,同时帮助在此就学的孩子解决入园问题。

——布局调整进程。到2013年,新建或改建幼儿园14所(表6);到2015年,所有乡镇中心幼儿园办学条件明显改善。通过优质资源的拓展,使孩子“上好园”,在此过程中逐渐使那些办学条件低劣的民办园因为没有生源自行被淘汰出局。

            表6    幼儿园布局调整进度表

 

 

 

年份

园名

新建

改扩建

园舍建设增加投入(万)

设施设备教具玩具

增加投入(万)

班数

建筑面积

班数

建筑面积

财政投入

民间投入

总投入

财政投入

民间投入

总投入

2011

斋坛乡中心幼儿园

6

2242

 

 

500

 

500

20

 

20

2011

三都乡中心幼儿园

3

1121

 

 

200

 

200

10

 

10

2012

赤寿乡中心幼儿园

6

2242

 

 

300

 

300

20

 

20

2012

大东坝镇中心幼儿园

6

2242

 

 

500

 

500

20

 

20

2012

古市镇中心幼儿园

15

5242

 

 

1500

 

1500

50

 

50

2012

阳溪中心幼儿园

6

2242

 

 

300

 

300

20

 

20

2012

象溪镇中心幼儿园

6

2242

 

 

300

 

300

20

 

20

2012

樟溪乡中心幼儿园

6

2242

 

 

500

 

500

20

 

20

2013

玉岩镇中心幼儿园

6

2242

 

 

300

 

300

20

 

20

2013

望松乡中心幼儿园

12

4042

 

 

500

 

500

40

 

40

2012

西屏镇中心幼儿园

 

 

15

5242

500

 

500

50

 

50

2011

谢村乡中心幼儿园

 

 

3

1121

100

 

100

10

 

10

2011

水南中心幼儿园

 

 

6

2242

150

 

150

20

 

20

2012

枫坪乡中心幼儿园

 

 

3

1121

100

 

100

10

 

10

合计

14

72

26099

27

9726

5750

 

5750

330

 

330

 

——布局调整资金筹措。幼儿园布局调整项目估算投资6080万元,其2011年计划投资1560万元,2012年计划投资3660万元,2013年计划投资860万元。

●项目评估

教育局分年度考核项目进程执行程度。到2015年,以园舍建设指标即县城所在地是否有2所以上省一级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建园率是否达到100%,以及办园质量指标即省一级幼儿园是否占幼儿园总数的5%,省二级幼儿园是否占幼儿园总数的15%,省三级幼儿园是否占幼儿园总数的50%;等级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率是否达到80%以上作为评价标准。

2、“炫出自我”品牌幼儿园培育项目

●项目目标

以发展特色和优质松阳学前教育资源为根本目标,以追求卓越和品牌作为松阳学前教育品质生态全面提升的重要标志,通过品牌的鲶鱼效应扩大松阳的优质学前教育资源。

●项目内容

品牌的培育可以是幼儿园管理的品牌化,幼儿园课程的品牌化,幼儿园教师的品牌化,幼儿园文化的品牌化等,使幼儿园从标准化办园走向自主发展、个性立园和内涵提升之路。

●项目举措

——培育对象的选择。公办幼儿园先选“松阳实验幼儿园”和“松阳古市幼儿园”两所;民办园选“松阳县新世纪双语幼儿园”和“松阳县西屏镇欢乐幼儿园”两所。然后在这4所幼儿园中各选1所公办园和民办园作为重点培育对象,以形成竞争态势,激发办学活力。

——培育内容的确定。聘请松阳县教育局幼教办、教研室幼教教研员、丽水中等专业学校幼教专家,为重点培育对象出谋划策,基于幼儿园自身的原有底蕴,确定品牌的具体培育方向。

——培育过程的实施。围绕确定的培育内容,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使幼儿园的各个方面都能体现出品牌的特色,使品牌不断得到完善与提升。松阳县教育局对品牌幼儿园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

——培育品牌的输出。以名园集团化办学实现优质品牌资源最大化。通过名园办分园、办教学点的模式,实现“师资”、“管理”、“文化”、“品牌”共享,实现名园快速、安全、低成本扩张,实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项目评估

把社会、家长对品牌幼儿园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作为品牌幼儿园培育项目的评价指标。

3、“与你同行”民办学前教育扶持项目

●项目目标

促进民办学前教育规范化、标准化、品质化。松阳县民办幼儿园占79.03%;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面为70.99%。松阳学前教育的普及离不开民办园,学前办学活力的激发离不开民办园的积极参与。通过改善民办园的办学质量,提升松阳学前教育的保教质量。

●项目内容

制定政策,通过政策对民办园予以支持;规范管理,提高民办园的管理水平;经费补助,提高民办园教师的福利待遇;提供培训机会,提升民办园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

●项目举措

——严格办园准入和收费制度。当前民办园在社会上颇受歧视,社会上流传着民办园“赚钱论”、“混乱论”、“劣质论”等说法。不可否认,民办学前教育为缓解政府财政,扩大教育供给、刺激竞争机制形成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样不能忽视的是,民办幼儿园普遍存在师幼配备率低,办学条件差,质量低,安全隐患大的问题。为此,要严格幼儿园办园准入制度。举办幼儿园必须达到准办标准,园舍和周边环境经安监、环保、建设、消防、卫生等部门审核后,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取得办园许可证,并根据办园性质分别由当地机构编制或民政部门登记注册。民办园收费根据教育成本自行提出收费标准,报同级价格主管部门备案后执行,不得以开办实验班、特色班和兴趣班等名义乱收费。

——加大对民办园的经费和智力扶持。采取“以奖代补”的措施,积极鼓励民办幼儿园向标准化等级化办园目标努力。对于达到省三级标准以上的幼儿园,第一,政府的生均公用经费向这些民办幼儿园覆盖;第二,被评为省一级的幼儿园,政府给予一次奖励20万元;被评为省二级的幼儿园,政府给予一次奖励10万元;对被评为省三级的幼儿园,政府给予一次奖励5万元。第三,对于达到二级以上办园标准的民办幼儿园,争取逐步达到由教育行政部门委派一名公办编制的园长指导管理,并按每2-3个班安排1名公办教师或财政定额补助的编外教师。对达到三级以上办园标准的民办幼儿园,争取配备一名公派教师(或园长)。

——民办园学前教师纳入全员培训范畴。为使民办园办园品质化,民办园学前教师的专业发展统一纳入松阳县教师培训体系,培训费用根据省政府有关文件支付。

——鼓励民办园多元化发展。民办园约束机制少,办学比较灵活。积极鼓励民办园走多元化发展之路,或玲珑精致,或连锁办学,鼓励在办学模式或课程教学上的创新。

●项目评估

把政府对民办园的投入、民办园办学条件的改善、民办园上等级园的比例作为民办幼儿园扶持项目的评价指标。

4、“领雁飞翔”学前教师素质提升项目

●项目目标

通过教师培训,促进学前教师的专业发展,造就一支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先进教育理念和过硬业务技能的高素质学前教师队伍。  

●项目内容

增加学前教师编制,提高学前教师待遇。创新体制,积极拓展未来优质新教师来源。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在职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稳定现有优质教师队伍,吸引名师加盟,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项目举措

——制定提高学前教师待遇与编制的政策文件。第一,重新核定幼儿园编制。对于短期内难以解决所有编制的情况,要建立学前教师最低工资福利保障制度。幼儿园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5倍,并按规定缴纳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等各类社会保险。第二,建立学前教师的职级晋升与激励机制。建立相对独立的幼儿教师职级系列和评价标准,不再套用小学教师评聘条件对学前教师加以评聘。第三,落实幼儿教师的绩效考核。对优秀的幼儿教师给予应有的奖励,在工资待遇等各方面体现受益与业绩的对应。

——建立学前教师培训制度。制定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办法,建立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学前教师培训包括新教师试用期培训、五年一轮的岗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把幼儿园教师取得继续教育规定学分和培训证书,作为幼儿教师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晋升的必备条件之一。

——名师名园长培训。选拔、培育具有先进办园理念、扎实学前专业基础、深厚一线经历、深刻反思能力的幼儿园园长、教师,送到省市培训机构培训或到名园挂职锻炼,把他们培育成丽水市乃至浙江省的名园长、名师,同时通过这些本土实践型幼儿名师带动全县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创新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创建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共同体,面向全体教师构建校内校外、网上网下多种研修模式有机结合的融教学、研究、培训为一体的教师继续教育的学习网络;推进“选课式”“拼盘式”的学分制培训计划;实施园本培训,培养反思型的学前教师。

——实施“借智工程”。依托丽水中等专业学校,争取优先招聘到优秀的学前专业毕业生成为新老师;聘请中等专业学校优秀教师培训学前师资或“师徒结对”,帮助潜在优秀教师的专业发展。

——“快乐为师”行动。保持教师专业持续发展动力,帮助克服发展困难、职业倦怠与情绪障碍,合理定位个体职业角色,提高个体职业满意度与幸福感。

●项目评估

以学前教师福利待遇的提升程度,编制、职称的落实情况,教师学历和资格证的比例;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作为学前教师素质提升项目的评价指标。

5、“放飞梦想”快乐童年教改实验项目

●项目目标

通过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改革,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倾向,使松阳的每一个幼儿幸福快乐地成长,给孩子一个金色的童年。 

●项目内容

基于松阳的本土实际,开展自然混龄教育研究;托幼一体化研究;城乡共同体研究;贫困家庭教育券发放研究;游戏化、园本化课程研究;培养儿童形成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等良好的基本素质。

●项目举措

——自然混龄教育研究。随着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我们的孩子已经很难体会到兄弟姐妹之情。杭州胜利园人为创设混龄班,进行了混龄教育对幼儿社会化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松阳的一些农村和山区幼儿园,已经出现了自然状态中的混龄,所以可以基于本土的有利条件,开展自然混龄教育研究。

——托幼一体化研究。积极开展0-3岁婴幼儿科学育儿指导。县政府要统筹教育、卫生、人口计生部门和妇联等力量,依托街道、乡镇,建立和完善面向0-3岁婴幼儿的家长和看护人员普及科学育儿指导的管理网络和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以社区为依托,以学前教育机构为中心,向家庭辐射的科学育儿指导服务体系。开展灵活多样的科学育儿指导,满足0-3岁婴幼儿和家长多样化的学前教育服务需求。县财政、教育局对开展公益性、普及0-3岁婴幼儿科学育儿指导的幼儿园给予经费支持。

——城乡共同体研究。为促进教育公平,缩少城市园与农村园、公办园与民办园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在经费的投入上向农村和民办园倾斜,提高薄弱园的办学质量,使所有的幼儿都能享受到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同时通过城乡幼儿园结对,缔造城乡学前教育互助共同体,促进松阳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

——贫困家庭教育券发放制度研究。目前,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如美国、英国、智利、台湾、香港都采用学前教育券政策实现学前教育机会的均等。美国的“开端计划”将处境不利儿童(即弱势群体儿童、残疾儿童)的学前早期教育都纳入免费教育。为了家长有更多的选择权,实现幼儿园之间的公平竞争,可以采用教育券的方式使松阳所有的孩子都能接受学前教育。也可以对低保困难家庭的幼儿、伤残幼儿入园费进行减或免。此项研究的目的是不让一个幼儿因为贫困上不起幼儿园,让每一个幼儿都有上幼儿园的机会,享受童年的快乐!

——游戏化课程研究。游戏是儿童的权利,童年游戏不仅让儿童获得快乐,同时也促进儿童按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和发展。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体现在各个层面: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看,幼儿园绝大部分时间要以游戏性活动为主,空间环境的创设要体现游戏性;从方法和手段的角度看,游戏作为一种方法和手段融入幼儿园教育的一日活动;从内容和形式的角度看,游戏不应是孤立的、分割的,它应该以幼儿完整的经验为活动目的。幼儿园课程要避免小学化倾向,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课程改革方向,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和身心特点,突出素质启蒙教育,倡导游戏活动,引导教师将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提高园长和教师课程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全面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积极探索具有松阳特色的园本课程。

●项目评估

以幼儿在语言、科学、社会、艺术、健康各领域是否获得发展,幼儿在幼儿园是否幸福快乐作为快乐童年教改实验项目的评价标准。

(二)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明确政府主导责任。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合作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县政府统筹制定全县学前教育的发展规划,负责实施学前教育的规划、布局调整,统筹管理和扶持城乡各类学前教育机构,出台并组织实施相关政策,加强对学前教育工作的督导。各乡镇(街道)政府要合理制定本乡镇、街道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承担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责任,负责举办乡镇中心幼儿园,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办园条件。根据安全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对辖区内各幼儿园的检查和监督,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强信息联通;要因地制宜办好村幼儿园,村幼儿园原则上以村集体办为主,各中心村应结合新农村建设办好规范的幼儿园。各行政村可根据实际需要,单独或联合举办规范幼儿园。

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履行主管职责,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幼儿教育方针、政策,组织实施拟定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开展幼儿园等级评定,加大年检力度;负责对各类幼儿教育机构的业务领导,负责制定办园标准,实行分类定级管理;建立督导和评估制度,负责和培养幼儿园园长、教师,建立园长教师考核和资格审定制度。进一步完善幼教管理体系,理清行政、业务管理职能。乡镇幼教干部要合理制定符合本乡镇实际的有关幼儿教育管理的规章制度及教育教学活动计划,指导辖区内的幼儿园举办各类活动;监督各乡镇幼儿园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来编班,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要求来实施教学,规范各幼儿园教育教学行为。重视幼儿生活常规的建立,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形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安全防范意识。

卫生部门负责督促有关幼儿园建立健全卫生保健方面的规章制度;配合教育部门对卫生保健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和资格审定;严格把好幼儿园保教人员和幼儿入园体检关。物价、财政部门负责制定幼儿教育事业经费的有关规定,制订幼儿园收费标准,指导幼儿园规范收费,加大对社会力量办园收费的管理。公安、交通部门负责维护幼儿园周边交通安全和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并会同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加强幼儿园接送车的监管,按有关规定审批幼儿园接送车、验审接送车营运证,确保师幼的乘车与出行安全。消防部门负责新建幼儿园的消防审批;依法对幼儿园的消防安全工作进行监管、检查并督促整改,协同有关部门对幼儿园周边的消防安全环境进行专项整治;负责对幼儿园教师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建设、国土、规划部门要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在城镇规划中合理确定幼儿园的布局和位置。在城镇改造和城市小区建设的过程中,要配套建设与居住人口相适应的规范幼儿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小区配套幼儿园的用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会同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探索农村非公办幼儿教师的社会保险问题,城市非公办幼儿教师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险,以稳定教师队伍,保障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编制、人事部门要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制定幼儿园教职工的编制标准,加强幼儿园教师编制的管理和教职工队伍建设,保证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需要,逐步增加公办教师编制,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2、经费保障

美籍奥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一段话很好地概括了财政的性质。他说:政府的所有功能都需要财政支撑;同时,政府的所有行为都会反映到财政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指出的:“政府总支出中使用在教育上的比例,它反映出政府将财政资源用于发展教育系统的决心程度”。

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支持,首先是要改变我国传统财政拨款条块分割,分配不公的模式。如果政府能够统筹各级财政,各托幼机构的财政经费就可能来自乡镇、县、地、省和中央的各级财政部门,实现各托幼机构财政经费来源的多层级化;也可以保证幼儿教育财政经费在政府部门内部纵向和横向转移支付,实现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和最大范围与程度的幼儿教育公平(图4)。

图4 理想的幼儿教育财政经费划拨路线示意图

其次根据国家“要改变近10年来徘徊不前的学前教育经费仅占全国教育经费总量1.2%~1.3%的现象”的决心,县政府对学前教育经费的财政投入不低于基础教育事业经费的5%。第三是设立学前专项教育经费,用以扶持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和民办园的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第四是用教育券的方式将生均经费惠及松阳每一个幼儿,包括在民办幼儿园就读的孩子。第五是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家庭合理分担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3、政策保障

政府主管部门要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意见》、《浙江省幼儿园准办标准(试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十五年教育的若干意见》、《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学前教育全面提升保教质量的若干意见》依法办园,同时根据相应的政策法规对学前布局调整、园舍建设、民办园管理、教师编制、教师队伍建设,学前课程改革出台配套政策。政府对学前教育的公共政策不仅影响到在学前领域工作的所有职业人员的工作和生活,还影响到幼儿的家庭、社会及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松阳十二五学前教育事业规划作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松阳新农村的一项民生工程,列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落实,确保目标实现。只要政府、社会、家庭、幼儿园共同行动起来,一定能够使松阳的学前教育面向每一个幼儿的快乐成长,为儿童的幸福人生奠基!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

4.《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发展 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意见》

5.《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全省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项目计划的通知》

6.《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

7.《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十五年教育的若干意见》

8.《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学前教育全面提升保教质量的若干意见》

9.《松阳县教育事业统计资料》(2005-2009

10.《松阳县“十一五”幼儿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11.《松阳县教育局关于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的通知》(松教[2005]145号)

12.《松阳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幼儿园教科书使用和征订工作的通知》(松教[2006]99号)

13.《松阳县教育局关于开展全县幼儿教师培训活动的通知》(松教[2006]114号)

14.《松阳县教育局关于开展“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活动的通知》(松教[2007]39号)

15.《松阳县教育局关于印发松阳县“十一五”幼儿教师培训规划的通知》(松教[2007]102号)

16. 《松阳县2009年幼儿教育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思路》

17.庞丽娟.中国教育改革30年(学前教育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8.储朝晖.中国幼儿教育忧思与行动[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9.曹能秀.学前比较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0.蔡迎旗.幼儿教育财政投入与政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