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松阳县农业生产运行分析
索引号:/2012-04489     发布机构: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2-03 10:08:00

文号:

点击数: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2011年松阳县农业生产运行分析

 

今年是《松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松阳大有作为、加速崛起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今年以来我县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县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切实践行“加速崛起”的总体要求和“两个建成、三大跨越”的奋斗目标,以全面提高农民增收水平和改善民生为主线,统筹城乡发展,继续扎实推进农民下山脱贫及农村危旧房改造等各项工作,加快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化科技兴农的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努力提高农林牧渔业生产效益,全县农业生产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农业经济总体情况


2011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行价)15.91亿元,同比增长13.9%,其中:农业产值11.34亿元,同比增长10.2%;林业产值1.77亿元,同比增长20.0%;牧业产值2.51亿元,同比增长30.4%;渔业产值0.25亿元,同比增长3.3%。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增加值10.74亿元,同比增长15.7%。

二、农业生产主要特点

(一)种植业生产基本保持稳定。据统计,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7.4万亩,同比减少1.9%。其中粮食作物面积15.9万亩,同比减少0.4%,主要是茶叶的种植使得可种植粮食的耕地减少。粮食中谷物合计播种面积8.3万亩,同比增长0.5%;薯类播种面积3.1万亩,同比减少1.9%;蚕(豌)豆播种面积1.8万亩,同比减少3.9%。蔬菜播种面积6.5万亩,同比减少4.9%,但蔬菜在省级蔬菜产业提升项目的带动下,高山蔬菜和平原设施蔬菜发展良好,全年实现蔬菜产值1.19亿元,同比增长12.6%。油菜籽播种面积依然较大有2.3万亩,同比增长0.4%;总产量2909吨,同比增长3.7%;今年菜油价格依然很好,油菜籽总产值高达0.09亿元,同比增长5.7%。主要是近几年油菜种植得到了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不仅有种植补贴而且还有政策性保险,种植油菜经济效益较好,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非常高。

(二)茶叶增产增收。据统计,全年茶园面积11.3万亩,茶叶产量9525吨,同比分别增长2.4%和5.2%。茶叶产量的增长,主要得益于采摘面积的提高、气候有利因素及灾害预防措施得力等:一是采摘面积略增,使茶叶增产;二是天气明显有利于茶叶生产,产量、品质均较往年提升;三是灾害预防措施得力,在气象、农业等部门的及时预警下,大多茶农都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措施,使霜冻灾害影响降到最低。今年茶叶价格继续延续去年的好兆头,价格增势明显,同比增长13.9%;茶叶总产值高达5.06亿元,同比增长19.9%,增幅较大,成为今年松阳农业生产的一个主要经济增长点。浙南茶叶市场实现茶叶交易量55500吨,交易额 25.69亿元,分别增长8.4%和44.3%,交易量和交易额继续居全省首位。充分反映了松阳茶叶品种改良及茶产业转型升级给松阳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三)食用菌生产有所回落。今年一季度香菇、黑木耳等食用菌继续延续去年下半年价好的强劲势头,价格依然较好,但受国际国内香菇市场价格低迷影响,四季度价格同比有所回落,不是很理想。全年食用菌总产值2.02亿元,同比减少3.5%。其中香菇产量4246吨、产值1.91亿元,同比分别减少0.4%和1.9%;黑木耳产量177吨、产值0.12亿元,同比分别减少18.1%和18.2%。

(四)水果产业转型升级。特色水果产业进一步形成,全县已建成多个柑桔、脐橙、早熟梨为主的水果基地,并形成浙江最大的脐橙商品果生产、出口基地和浙江早熟梨优势产区。全县水果总面积5.1万亩,同比减少7.8%,主要是淘汰了一批低产能低效益的柑桔产区。今年单产比去年增加,价格也有所提高,全年水果总产量46481吨,同比减少1.2%,产值却高达0.81亿元,同比增长7.3%。充分体现了水果产业转型升级所带来的良好经济效益。

(五)林业生产稳定发展。今年松阳无明显森林灾害,全县林业生产一直保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水平,人们对林产品的消费需求依旧趋旺,林业生产保持着广阔的市场,林业生产中,木材采伐量严格按照目前的限伐政策执行,使全县林业资源更加丰富,生态环境更加优越。据统计,全年实现林业总产值1.77亿元,同比增长20.0%:其中人造林木生长产值0.17亿元,同比增长18.3%,主要是造林面积大幅增长的原因;林产品产值0.56亿元,同比增长57.4%,主要是油茶籽和毛竹笋量价齐升的结果;由于加强了笋竹林的管理,今年毛竹采伐量和价格齐上扬,而木材大幅减少采伐量,但价格飞涨,导致今年竹木采运产值不降反升,现为0.71亿元,同比增长14.3%。

(六)畜牧生产有喜有忧。喜的是今年以来我县畜禽产品市场消费需求旺盛,价格持续攀升,生猪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高了很多,养殖户的信心相比去年同期倍增。据统计,今年全年牧业总产值高达2.51亿元,同比增长30.4%;其中生猪产值2.13亿元,同比增长51.0%,主要是生猪出栏量剧增和猪肉价格攀升拉动产值;生猪年末存栏8.5万头,出栏13.6万头,同比分别增长8.0%8.2%,主要是西屏镇生猪规模饲养户的养殖量剧增。忧的是家禽的饲养产值0.16亿元,同比减少21.4%,主要是出栏量减少幅度较大,象板桥、樟溪等乡镇家禽规模养殖户锐减;家禽年末存栏只有42.6万只,出栏102.6万只,同比分别减少14.5%24.3%。生猪存出栏呈现同步增长主要是:一是基数较低。去年同期猪肉价格低迷,严重挫伤生猪养殖户积极性,不少养殖户淘汰了母猪,造成母猪存栏减少,仔猪供应偏紧,造成了猪源的明显减少及养殖规模的缩减。二是价格攀升。从去年6月份价格触底之后,猪肉价格一路攀升,这也是畜牧业生产形势好转的直接原因。

     三、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三农”工作呈现一些新气象

(一)不断打响松阳人自己的农业品牌。2011年松阳6只茶叶获第九届“中茶杯”全国茶叶评比一等奖,“叶法善茶”获第六届浙江绿茶博览会金奖,“松阳脐橙”被评为丽水市“处州十珍”,“梦阳牌翠玉梨”获2011浙江省精品水果金奖,6个产品在省农博会上获奖(2个金奖,4个优质奖)。“松阳银猴”被评为2011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最具经营力品牌,品牌价值达12.78亿元。“松阳银猴”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注册。松阳县委、县政府成功举办第四届茶商大会,“松阳银猴茶叶节”影响力在全国排名第45位,成功跻身“中国农事节庆影响力” 50强,并成为“浙江省最具影响力十大农事节庆”之一。

(二)努力加快产业化经营步伐。不断增强农业经营主体实力,积极推荐浙南茶叶市场申报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到2011年全县累计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4家,其中省级4家;全县累计年销售收入超1000万元以上农业企业3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28家,全县累计发展535家,注册资金4.2亿元,其中全省百强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省级示范性合作社16家、市级示范性合作社12家。农业机械化步伐加快,全县新增各类农业机械8200余台(套),引进食用菌棒机械化生产流水线,推广茶叶机械修剪,全县11万亩茶园可直接节本增效2700万元。“三品”认证成效明显,新增有机食品2个、无公害农产品7个、省无公害产地认证13个。全县累计有107个农(水)产品通过“三品”认证,其中有机食品30个、绿色食品4个、无公害农产品73个。

(三)继续狠抓改善民生的“头等工程”—旧村改造。开展“旧村改造”以来,县委、县政府提出“改造空心村、撤并自然村、建设新农村”的目标,连片拆除破旧房,重新规划建新房,腾出空间促发展,新农村建设真正触及了农民建房这个核心,实现了从改善外围环境到农民建房这个核心的有力推进。特别是我县创造性地建立“村当业主”工作机制,极大地调动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开展旧村改造、建设秀美家园的热情,成功探索了一条在欠发达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机结合的新路子。三年的旧村改造,不仅使一百多村的一万多农户、三万多农民建起了新房,还复垦了4000多亩土地,为农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宝贵空间。旧村改造还直接拉动了几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极大地激活了农村消费需求,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

(四)高效完成省特别扶持项目。2011年是开展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工程特别扶持项目的第一年,一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深入调研、科学规划、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力推进特扶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特别是通过油茶产业扶贫推广、香榧产业扶贫推广、笋竹林产业扶贫推广、高山蔬菜扶贫推广、低收入农户产业帮扶、茶产业品质安全提升工程等特扶项目的大力开展,使松阳的效益农业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农民增产增收得到了实现,大大改善了民生。2011年全县新建茶园8761亩,改造茶园2204亩,新发展油茶园2230亩,改造老油茶园2850亩,发展香榧种植3106亩,发展笋竹两用林5523亩,发展香菇5153万袋,发展高山蔬菜3415亩,鹊山鸡等禽类养殖6.65万羽。松阳农业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为松阳的农业持续良性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四、当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经营规模化程度不高。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靠天农业”的格局尚未改变,灾害性天气极易对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农业经营主体规模普遍偏小,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化经营水平偏低,农产品精深加工滞后。

(二)农资价格持续攀升,成本增加,农业生产压力增大。由于种苗、人工、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扬,增加了农业种植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且自然灾害频发,市场异常波动,加之农业基础脆弱和农民应对市场应变能力差等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农业增长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特别是粮食生产压力更大,尽管各级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粮食的市场价格也有所提高,但农资价格涨幅较大,部分抵消了政策落实带来的收益,农民得到的实际利益相当有限。近年来我们松阳种粮的经济效益相比种茶叶等经济作物的效益要低很多,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一下子很难提高,这对我们粮食安全生产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三)生猪价格持续高位运行隐患较多,不利用生猪生产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生猪出售价格大起大落影响了养殖户的收益,养殖风险加大,另外饲料成本及劳动力成本的高涨严重影响了生猪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生猪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损害了养殖户和消费者的利益,为了遏制生猪价格的大起大落,保障养殖户和消费者的利益,国家出台了对能繁殖母猪补贴和生猪收储政策,但实际效果并不很乐观。在当前生猪生产形势好转的同时,也要注意一些隐患问题:(1)猪肉价格的持续高涨将拉动整体物价指数的上升。(2)养殖户对于是否持续补栏仍持观望态度。目前生猪价格已经到达高位,饲料、仔猪、人工等价格更是一路高涨,许多养殖户担心生猪价格出现回落造成亏损,对扩大生产持观望态度。

五、今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要与土地整治、耕地质量建设结合起来,与农业综合开发、粮油高产创建结合起来,与村庄规划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要充分用好省政府为全省重点6个欠发达县所设立的专项扶贫资金,要将专项扶贫资金用于改善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上,用于以改善民生为目的,以增强“造血”功能为着力点,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上,不断增强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努力实现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二是全面推进以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建设为平台。推行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努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生态循环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培育并发展壮大一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升级。

(二)积极做好抗灾应对工作,努力提升农业生产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作为农业生产,气候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目前人为无法改变自然气候的情况下,就应该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来主动减少因气候带来的损失。一是要加速优良品种应用推广,特别是在抵抗能力、抗逆性等方面下功夫。二是要加强信息传递,及时沟通,相关部门联动,完善自然灾害的预警制度,确保在灾害到来之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让农业生产损失减到最小程度。三是建立灾后应急再生产能力专家保障组,确保农业生产遭灾后能够通过专家的指导迅速恢复生产。

(三)做大做强做精茶产业,多方位、多角度拓展松阳茶产业发展空间。一是积极探索茶叶产业链发展。在稳定茶园种植面积的基础上,鼓励茶农从事茶叶加工、销售、茶乡游、茶机制造等二、三产业,通过一、二、三产业的相互融合,实现茶叶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的一体化,提升茶产业的附加值。各部门还要加大对大宗农产品的深加工开发扶持,要充分利用夏秋茶做强精深加工市场,努力寻找茶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打响浙南茶叶市场的名号。借助中国茶商大会·松阳银猴茶叶节的影响力,提升浙南茶叶市场的知名度,拓宽松阳茶叶的销售渠道,进一步稳定茶叶价格,提高茶农的经济收入。三是加强茶叶“绿色防控”,大力弘扬茶文化。各乡镇和相关部门都要制定行之有效的茶叶质量安全监控机制,切实筑好茶叶生产的安全线;要充分利用好“松阳银猴”作为中国文化名茶这张名片,大力弘扬松阳茶文化。通过科技兴茶和文化兴茶,使松阳茶产业走上持续健康的发展之路。

(四)关注市场价格走势,强化畜牧养殖服务引导工作,稳定供求平衡。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了生猪价格的上涨和下跌,但是因信息不对称,养殖户盲目扩大或缩减生产规模造成了生猪价格的剧烈波动,不仅损害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而且也给生猪流通环节中的投机者提供了投机行为,破坏了正常的市场供求规律。因此要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认真抓好重大动植物病虫害的防控工作,及时防止禽流感、猪链球菌、猪蓝耳朵病等疾病对畜牧业造成大的冲击,不断提高防疫能力,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2、要以市场为指导,及时为养殖户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加大政府调控的前瞻性。面对暴涨暴跌的行情,各级政府应考虑治本之策,比如建立一套价格监测预警体系,科学引导市场预期,发挥信息对生猪产销的引导作用,指导养殖户规避风险。3、积极推进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鼓励发展一些适度规模的集产供销于一体的龙头企业,扭转生猪销售价格受个体经营户左右的被动局面,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沈伟丰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