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切实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
县、镇、乡各医疗卫生单位,社会办医疗机构:
最近,我县医患纠纷事件频发,医疗安全形势严峻,既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医疗秩序,也造成了很大的社会负面影响,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现提出如下工作要求,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医疗卫生单位承担着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重任,医疗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各医疗卫生单位全体医护人员要本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理念,切实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要深入实施“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持续改进和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促进医疗机构的良性发展和我县社会的和谐稳定,迎接上海世博会的顺利举办。
二、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医疗质控管理网络。科学健全的医疗质控网络是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的组织保障,各县级医疗单位要建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并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及时通报可能发生医疗风险的共性问题和典型病例案例。要组建由分管领导牵头,相关职能科室、临床科室组成的病历书写、护理、院感、药事、麻醉、放射、检测等质控小组,制定质量管理指标、年度考核指标、绩效评价指标,实行量化管理。全天候监测相关科室的医疗质量动态,检查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范的贯彻执行情况,认真分析质量缺陷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各乡镇卫生院要以片为单位,建立质控组织,在县质控管理小组的指导下定期对区域内的卫生院、村卫生室进行检查、监督。
三、加强学习培训,提高队伍素质。一支业务素质好、专业能力强的卫技人员队伍,是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要高度重视卫技人员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人员培训,鼓励医务人员参加各种医学继续教育,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和专题讲座,选送医务人员外出进修,不断吸收引进新的诊疗方法和管理手段,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能科室的管理水平,确保医疗安全。
四、完善规章制度,落实医疗质控的各项措施。医疗技术规范、规章和操作规程,是确保医疗安全的制度保障。各医疗卫生单位要认真落实首诊负责制,首诊医生要热情、耐心、细致地接诊各类患者,并根据病情,合理分诊或转诊,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病人。要进一步规范医疗文书书写制度,加强医疗文书管理,要以学习新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为契机,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文书在确保医疗质量,开展医学研究以及在医患纠纷中的证据作用的认识,提高书写医疗文书的自觉性和书写能力。要开展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要尊重病人的知情选择权,充分、客观地告知病情、治疗方案、医疗风险和可能的愈后转归,并由病人或家属签署医疗知情同意书,要推行院领导行政查房制度,县级医院的主要领导要定期深入各病区、各科室巡查,乡镇卫生院院长要动态掌握本院现症病人状况,及时组织疑难病人会诊和讨论。要推广危重疑难病人和有纠纷苗头患者的行政谈话制度,尽量减少和缓解矛盾的发生。要严格出诊管理,因病情需输液治疗的应动员其到卫生院接受输液,以确保安全。县级医院要完善医院领导总值班制度,明确值班领导的责任和权利,在夜间和节假日,值班领导应坚持值守,不得擅自离院。
五、加强院感管理,杜绝重大院感事件。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院感管理工作,加强员工院感意识教育和院感知识培训,组织职工学习各地发生的典型院感事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举一反三,认真排查院感薄弱环节,全面加强院感预防和控制的各项工作。定期不定期开展新生儿室、血透室、重症监护室、手术室、消毒供应室等重点科室的检查,及时疏理院感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消除质量安全隐患。要规范处置各类医疗废弃物,避免因医疗废弃物泄露等原因引起的院感和生物安全事件。
六、开展安全教育,注重医疗纠纷的防范。医疗安全是医疗质量管理的最终体现。各级医疗机构要积极采取措施,把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要积极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增强每位员工的医疗安全意识和依法行医意识。要设置医疗投诉接待处理办公室,及时接受和妥善处理每个投诉。要把住重点环节,如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的诊断和诊疗,要把好这些病人的诊断治疗抢救关。要抓住关键之时,在夜间、节假日配足力量,以应付突发事件,严格交接班制度,避免出现脱岗断档。要关注多事之地,对容易发生问题的骨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手术室、急诊室、监护室等重点管理。要教育关键之人,对急诊人员、骨科人员、外科人员、妇产科人员、业务技术较差人员和病人投诉多、意见大、曾发生过医疗纠纷的医护人员,进行重点教育,重点防范。要建立安全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对医疗事件进行讨论分析,对当事科室和相关负责人进行经济处罚,并与年度考核和职称晋升挂钩。要实行医疗安全管理奖励制度,对医疗安全工作中表现出色的科室进行奖励。
七、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护理工作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好的护理质量是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深入贯彻《护士管理条例》,充实护理队伍,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重点加强ICU、手术室、急诊室等护理岗位人员的业务水平的提高,要精简护理文书书写,还时间给护士,还护士与病人,进一步加强基础护理工作,提高专科护理水平,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八、加强村卫生室管理。村卫生室作为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的网底,承担着广大农民群众的医疗、预防和保健任务。要进一步强化对村卫生室的管理,乡镇卫生院要经常召开村卫生室从业人员会议,组织从业人员学习卫生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开展安全医疗教育,提高安全医疗意识;要定期对村卫生室进行检查和指导,规范村卫生室诊疗行为,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整顿。县卫生监督所要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村卫生室的违规行为。要严格执行《浙江省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试行)》,不得超目录范围用药。要认真执行松阳县卫生局和松阳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实行农村医疗机构药械集中统一配送的通知》(松卫〔2008〕77号)精神,村卫生室所需药械由乡镇卫生院代购,确保村卫生室药品质量。
二○一○年四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