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2009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
索引号: 00266428_1/2010-05930     发布机构: 县卫生健康局     发布时间: 2011-09-06 15:48:40点击数: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松阳县卫生局

关于印发《松阳县2009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的通知

 

 

县、镇、乡各医疗卫生单位

根据卫生部统一部署,2009年—2011年全国卫生系统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经研究,我县从今年8月份开始实施该项活动,现将《松阳县2009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OO九年八月十四日

 

 

 

松阳县2009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09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8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2009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积极构建“民本卫生、和谐卫生”,努力推进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活动范围及主题

活动范围是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重点是公立医院。

活动主题是“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三、活动原则

(一)内涵建设与社会宣传相结合。各级医疗机构按照活动方案要求强化医疗质量管理,突出内涵建设,加强医务人员医疗安全教育和质控管理人员培训。同时,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向人民群众普及科学防病治病和正确择医就医等方面的知识。

(二)全面梳理和重点整治相结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梳理和排查医疗机构临床科室、辅助科室和后勤等科室的质量和安全隐患,查找医疗质量管理漏洞、薄弱环节,整治违法违规执业行为,打击非法行医,查处虚假宣传。

(三)医院自查与行政督导相结合。医疗机构按照本方案,对本单位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薄弱环节和漏洞进行自查,制定整改措施并认真落实。县卫生局在医疗机构开展自查、整改的基础上,对医疗机构进行督导检查。

(四)当前任务与长远建设相结合。在2009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探索完善适合县情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四、活动内容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活动顺利实施

县卫生局建立“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领导小组,由卫生局长王善亮担任组长,卫生局分管副局长吴慧明、卫生局纪检组长李樟标担任副组长,组成成员:曾波、刘志远、徐蔚芳、汪定明、许士田、占龙新、项荣松、赵永伟、程建龙。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挂靠在医政科,曾波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

各医疗单位要建立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该项活动的组织领导,制定工作计划,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二)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强化医务人员和群众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意识

医疗机构要强化内部教育培训,内容包括:对医务人员医疗质量、安全教育及相关技能培训,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风险、安全责任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力度,更新质量安全观念。

医疗机构要采取多种形式,主动开展公众就医知识宣传及健康教育宣传,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医学科学和医疗风险,正确择医、就医,提高群众医疗安全意识和正确甄别假医、假药、虚假宣传的能力,保障患者合法权益。

县级医疗单位要围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主题,组织开展宣传报道,及时向社会公众宣传活动开展情况,报道典型人物事例,扩大社会影响,营造活动氛围。

县卫生监督所要加大对非法行医、虚假医疗宣传的打击力度,及时对非法行医、虚假医疗宣传等行为进行通报和曝光。

(三)以贯彻实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为重点,认真做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等工作

1、认真贯彻实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建立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

①各医疗卫生单位要组织员工学习《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下载网址:卫生部网站首页>医政管理>医疗质量评价管理>政策栏目),制定落实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计划,指定责任人员,对照办法的规定,落实工作责任,规范医疗技术准入及临床应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②医疗机构要建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医疗技术管理档案。要对现已开展的医疗技术进行全面梳理,按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开展的第一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由医疗机构自行组织审核并严格管理,在2009年11月底前上报县卫生局医政科备案;对开展的第二类、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在2009年11月底前向省医学会申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审核,逾期未通过临床应用技术审核的,一律不得开展第二类、第三类医疗技术。

③医疗机构要建立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对医师的专业技术能力进行审核,通过审核后方可授予相应的手术权限。各医疗机构手术分类分级方案、手术医师名册和审核报告在2009年11月底前报县卫生局医政科备案。

2、贯彻实施《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积极推进临床合理用药。

①医疗机构要认真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

②医疗机构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建立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审批。要严格控制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的管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般情况下不得使用三线抗菌药物,严格控制多种抗菌素联合用药。

③医疗机构要加强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管理,杜绝激素滥用现象,乡镇卫生院要做好辖区内的乡村医生合理用药指导,有效控制乡村医生不合理用药、超范围用药问题。

④要健全和落实毒、麻、精、放等特殊药品的安全管理制度。有特殊管理药品的医疗机构,要统一使用“浙江省医院特殊管理药品信息系统”,做好特殊管理药品专用病历的上网管理工作。

(四)全面排查整治安全生产隐患

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加强病人安全管理的紧急通知》(浙卫明电〔2009〕20号)、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丽卫〔2009〕220号)和县卫生局《关于印发松阳县卫生系统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松卫〔2009〕84号)文件精神,全面排查整治安全生产存在的各种隐患。县属医疗卫生单位每季度要组织一次全方位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乡镇卫生院以片区为单位,由镇中心卫生院(古市镇卫办)牵头,每季组织一次安全生产自查活动。确保及时发现、整治安全隐患,防止重大安全事件、重大医疗事故的发生。

(五)进一步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

加强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加强医疗文书管理,强化医务人员举证责任意识,把提高医疗文书质量作为抓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进一步落实医疗文书质量奖罚机制,有效提高医疗文书质量。

五、活动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09年7月—8月)

完成“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的准备、动员和组织发动工作,制定下发活动方案,明确工作内容、活动安排。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9年8月—2010年5月)

各医疗卫生单位按照县局统一部署,全面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加强管理,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县局适时组织督查和指导,确保活动的有序推进。同时,做好迎接省市卫生行政部门抽查、督查准备工作。

(三)总结阶段(2010年6月)

各单位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总结报告上报县卫生局医政科。通过全面检查、总结,发现先进经验,并对先进典型进行总结、宣传、推广。

六、工作要求

(一)强化质量意识,落实工作责任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立院之本,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关系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医疗机构的声誉和影响,关系卫生系统的公众形象。开展2009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是卫生系统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改进医疗质量管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级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强化质量、安全意识,明确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为医疗安全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落实责任,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注重实效,突出工作重点

各单位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要注重实效,要重视内涵建设,从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入手,培训、教育、检查相结合,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内部医疗质量管理,注重医疗质量建设,加大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检查力度,对医疗技术、医疗服务、医疗设备、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梳理排查整改,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三)明确目标,发动社会参与

“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目标是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核心是“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各医疗单位要围绕活动核心,积极行动,同时要动员社会广泛参与,主动接受社会、群众对医疗机构的监督,整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提高群众对医疗卫生工作的满意度。要加强舆论的宣传引导,争取新闻媒体的支持和积极参与,为医疗机构的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