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松阳县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发布机构:     来源:松阳县 发布时间:2011-09-27 15:32:03

文号:

点击数: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源文件
政策解读链接:点击查看政策解读

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松阳县人民政府县长 林 康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它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四年工作回顾

 县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四年,全县人民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中共松阳县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积极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市委“三市并举”战略和县委“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兴县”战略,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实现新跨越为目标,解放思想,真抓实干,较好地完成了县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200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5.0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02年增长55.7%,四年平均增长11.7%;人均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6532元增加到2006年的10787元,年均增长11.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从2002年35.7:29.1:35.3调整到2006年26.3:33.8:39.9。财政总收入达到2.47亿元,是2002年的2.1倍,年均增长19.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5亿元,是2002年的2.0倍,年均增长18.6%。工业经济快速增长:200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26.47亿元,是2002年的2.1倍,年均增长20.7%。四年累计实现工业投资12.66亿元,年均增长20.6%。企业效益明显提升,2006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6.68亿元,是2002年的4.0倍;实现利税1.50亿元,是2002年的2.4倍。规模以上企业快速发展,四年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7家,已达67家,其中产值上亿元的5家。园区平台作用日益突出。2002年始建的工业园区,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现已开发三期,开发面积达到2400亩,累计实现投入6.13亿元,共有入园企业78家,投产35家,2006年实现产值10.47亿元。不锈钢主导产业培育初见成效,共引进不锈钢企业36家,投产12家,通过国家生产许可证认证5家,累计完成投入3.1亿元,2006年实现产值4.7亿元。农业经济稳步发展:2006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实现10.14亿元,比2002年增长21.1%,年均增长4.9%。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培育了茶叶、食用菌、蔬菜、畜禽养殖等4个产值上亿元的产业。优势产业工程成效显著,2006年全县茶叶总面积达到8.97万亩,比2002年增加3.08万亩,茶叶总产量达5688吨,实现产值1.97亿元。浙南茶叶市场2006年实现交易量1.81万吨,交易额5.44亿元,全县新增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9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8家。科技兴农和农业信息服务推广应用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提高,农产品市场准入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已经启动,全县已有2家企业通过QS认证。农产品品牌培育更加重视,“松阳银猴”荣获“浙江十大名茶”称号。森林资源稳步增长,兴林富民工程加快实施,四年新建高效笋竹林16000亩,香榧基地2165亩,新增省市级林业龙头企业4家。第三产业逐渐壮大:旅游业开始起步,开展了全县旅游资源普查,完成了松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卯山森林公园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卯山农业观光园被评为全国第一批农业旅游观光示范点,箬寮原始林景区提升为浙江省AAA级景区。安岱后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一批旅游景点先后得到开发,“千年古县、田园松阳”旅游品牌逐步打响,2006年全县共接待旅游总人数21.2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534万元。“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全面推进,全县共建立连锁超市17家,农村放心店231家,覆盖面达80.3%。城乡消费市场日趋活跃,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08亿元。房地产市场总体稳步健康发展。社区服务、保险、邮电通信、信息和中介服务等均有较快发展。

 ——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形成了大规划、大投入、大建设的良好态势,四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40亿元,是1998年至2002年的2.8倍。规划体系日趋完善:《松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编制实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已通过市政府批准实施,城乡一体化规划已经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完成前期研究和专题报告并通过省级评审,新的县城控制性详规、村镇规划、各类专业规划正在加快编制。村庄规划工作全面启动,累计已完成112个村。城镇建设快速推进:四年县城累计投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23亿元。县城框架快速拉开,建成区面积从2002年的3.96平方公里拓展到目前的6.1平方公里,新增城区道路11.8公里,城市人口达到7.36万人。与社区居民密切相关的水电路、信息通讯、公共绿化、环境卫生、休闲娱乐等设施逐步建成配套。加快推进古市小城镇综合改革步伐,一主一副的城市框架渐具雏形。加大对象溪、玉岩、大东坝等中心镇建设的扶持力度,中心镇的集聚辐射功能不断增强。项目实施成效明显:近四年全县续建和新开工的重点项目达到25个,总投资达到31.51亿元。龙丽高速公路松阳段、工业园区、浙南茶叶市场、城市防洪工程、县城四万吨水厂、污水处理厂、松古盆地万人下山脱贫、安民水电站、梧桐源水库除险加固等一批重点项目深入实施。路网建设快速推进,全县四年累计新增乡道以上等级公路70.2公里,康庄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2亿元,新建改建通村公路路基改造646公里,完成路面硬化445公里,通乡公路硬化率达到100%,行政村公路通达率达到82.3%。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加强,近四年累计实现投入5亿元,共兴建各类水利工程250余处,完成水库保安16座,山塘除险40余座,初步治理小流域3条,完成土地整理8.47万亩,增加和改善灌溉面积3万亩,共解决和改善农民饮用水困难人口2万余人。电力事业发展加快,城乡电网改造基本完成,四年新增小水电装机3.3万千瓦,新增110千伏变电所1座、35千伏变电所1座,改造35千伏变电所4座,主变容量增加1.73万千伏安,全面实现户户通电的目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深入推进,全县共投入2.5亿元资金用于103个村的村庄整治。下山脱贫工程稳步推进,四年累计实现下山移民1315户4732人。滩坑移民安置工作进展顺利,共完成了2000人的移民安置任务。农民信箱、农村沼气、中小学食宿、村级办公场所、乡镇卫生院改造等一系列事关三农的项目深入实施,城乡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果。坚持内外并举促发展,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国有和集体企业改制基本完成,民营经济快速发展,2006年非国有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80%以上。农村土地二轮承包、山林延包全面完成,农村综合改革、林权改革、殡葬改革全面开展,农业税全部取消,农村发展活力进一步迸发。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逐步深化,建立了7个分中心、18个窗口,行政审批中心功能不断加强,进驻中心的部门达到20个,办理事项达到272项,部门进驻率和事项进驻率分别达到62.5%和96.2%。金融改革成效显著,2006年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26.89亿元,比2002年增加12.59亿元,贷款余额17.50亿元,比2002年增加8.66亿元。投资、环保、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各项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发展的活力明显增强。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加快:建立健全县领导联系重点项目、重点工业企业制度,党委、政府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力度不断加强,效率不断提高。“四商”活动深入开展,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机关效能建设成效明显,广大干部服务经济建设的意识不断增强,精神不断振奋。设立县招投标中心,加强对招投标工作的管理。健全国资运营监管体系,加大对政府性投资项目的监督审计。建立健全国有资产、采矿探矿权公开招拍挂制度、收支两条线制度、集中支付制度、政府统一采购制度,努力建设集约节约型政府。加大对违法占地、违章建筑的查处力度,扎实开展工业用地清理整顿工作,土地市场秩序更加规范。开放型经济迈出新步伐: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四年累计引进项目142个,引进县外资金11.61亿元。外经贸工作取得新进步,自营出口企业达到30家,四年累计实现自营出口3143万美元。积极鼓励异地创业,逐步形成了在外松阳人的松香、服装、超市、建筑装潢等创业优势。

 ——社会事业实现新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标,不断加大统筹协调发展力度,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生态县建设取得新成就:加强了工业项目、建设工程的环评工作,建成了园区不锈钢废水处理中心,启动了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创建了1个省级生态乡、4个市级生态乡,其中新兴乡被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通过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大力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得到提高。以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市容环境卫生逐步改观。市级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县城成功创建,城市品位不断提升。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不断深入,社区服务功能逐步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科技教育事业加快推进: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重点,不断加快科技进步步伐。加大科技投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科技信息网络平台、对外科技合作服务平台加快建设,科技富民工程抓紧实施。科技交流合作的领域更加拓展,科技创新的能力水平有所提高。教育工作更加重视,四年累计实现教育投入4.52亿元。十五年基础教育在全市率先发展,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从2002年的47.8%提高到2006年的85.23%,初升高比例从2002年的64.25%提高到2006年的91.62%。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松阳一中、县职业中专分别晋升为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省一级重点职业学校,四年累计为高等院校培养输送了4651名学生。学校布局调整、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深入实施,四年共撤并中小学62所,改造危房、破旧校舍7.3万平方米,改造农村中小学学生宿舍2.6万平方米,食堂1.9万平方米,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8966人,享受爱心营养餐的学生达到12666人。文化卫生等事业协调发展:文化品牌建设得到加强,具有松阳特色的名人文化、绿色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进一步弘扬。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加快,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进展顺利。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得到加强,四年新创建“东海明珠”乡镇2个、“山花乡镇”10个。文化事业成绩喜人,松阳高腔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延庆寺塔晋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宝级文物青瓷凤耳瓶走向世界,石仓、界首分别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村。农村公共卫生建设步伐加大,农民健康工程深入实施,疾控监督大楼建成使用,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救助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公共应急机制不断健全,重特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更加重视,保持了低生育水平。“双拥”、国防、人防、工青妇、老干部、老龄、关心下一代、统计、档案、史志、文学艺术、气象、民族、宗教、侨务、对台、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提高。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人民群众的经济逐步宽裕,生活更加幸福。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29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67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2002年的8.84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4.45亿元,人均储蓄存款余额由2002年3828元增加到2006年的6218元。就业再就业工程扎实开展:四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岗位3672个,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312人。全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达到93579人次,实现转移就业12508人。努力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和劳动监察,创办了民工子弟学校。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推进:全县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人数达到9916人,失业保险人数达到9456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达到12998人。工伤、生育、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等工作稳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经济适用房、城镇廉租房、拆迁安置房、残疾人安居工程等加快实施,多层次供房体系初步建立。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健全:低保对象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93.8%,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参保率达到88.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85.33%,已享受政策保障的达到10139人次,累计报销金额达到1135.88万元,参加农民健康体检达到10.29万人。城乡特困人员医疗救助、贫困家庭子女就学资助、优抚安置、社会慈善事业、“三联”等工作深入开展。食品药品监督、防汛抗台、森林防火、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等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新加强。围绕建设开拓、务实、廉洁、高效政府的目标,积极探索行政管理创新,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依法行政和优化服务更加统一。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决议,自觉接受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虚心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和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建议、提案,科学决策、依法决策和民主决策的水平得到提高。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以及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的联系,基层民主更加扩大。“平安松阳”建设深入开展,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平安县”称号。坚持和完善领导下访制度,摘掉了全省信访重点管理地区的“帽子”,被评为全省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优秀单位。公共安全和安全生产工作更加重视,处置突发性事件的能力不断提高。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四五”普法工作顺利通过省市验收。

 各位代表,过去的四年是我县经济快速发展、结构逐步优化、实力显著提高的四年;是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绩,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加快,发展环境明显改善的四年;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四年。四年的重大成就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依法监督、政协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同心同德、开拓进取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和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驻松部队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松阳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四年来的工作,我们体会最深的有以下六点:

 一是必须始终坚持第一要务,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发展是最硬的道理。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更困难,发达地区如此,欠发达的松阳更是如此。过去四年,正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统一思想、集中精力、集中财力、一门心思抓经济建设,松阳的经济社会发展才会取得这样显著的成绩。新一届政府必须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抓住一切机遇,排除一切干扰,聚精会神搞建设,千方百计谋发展。

 二是必须始终坚持团结奋进,努力营造和谐干事氛围。人心齐、泰山移。四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同心同德,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积极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努力创造了一个有利于松阳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实践证明,只有全县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合力奋进,和谐干事,松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三是必须始终坚持扩大开放,不断夯实加快发展的基础。松阳要实现跨越发展,希望在开放、出路在开放、举措在开放。过去四年的实践证明,扩大开放就是抢抓机遇,扩大增量;扩大开放就是激荡思想,激活存量;扩大开放就是提升实力、提升形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扩大开放借力发展上,我们的力度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我们的脚步只能前进不能停顿,我们的胸襟只能开阔不能封闭。

 四是必须始终坚持项目兴业,千方百计实施一批重点工程。谋项目,就是谋发展;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过去四年,我们以“深化项目推进年”为抓手,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极大地改善了我县的区位条件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今后,我们要一以贯之地牢固树立谋发展必须抓项目的意识,把项目带动尤其是重特大项目带动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下更大的力气、花更多的精力谋划项目,千方百计实施一批重大项目。

 五是必须始终坚持大胆创新,充分发挥欠发达地区后发优势。发达地区之所以发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思想更解放,体制机制优势更明显。发挥欠发达地区的后发优势,就是在于既要赶上发达地区的趟,又要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不走错路,大胆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深化改革,争创体制机制新优势。过去四年,我们在改革创新上取得了很大的实效。今后,我们要以是否有利于加快松阳经济社会发展为标准,进一步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步伐,使古老的松阳更加迸发活力。

 六是必须始终坚持协调发展,高度重视民生民本事业。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这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对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四年来,我们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对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快对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民生民本事业的建设步伐,使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今后,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坚持经济与社会发展两手抓,始终把实现松阳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大的追求,把谋求松阳人民群众生活富裕幸福作为政府的最高使命,让全县人民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在肯定四年来所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偏小,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尤其是工业经济所占比重仍然过低;影响经济发展的土地、资金、人才等瓶颈因素仍然较多,破解难题、操作到位的能力水平还有待提高;少数干部事业心、责任心不够强,服务中心、服从大局的意识不到位,发展环境仍有待改善;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难度还很大;财政刚性支出较大,社会事业发展还比较滞后,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还十分繁重,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分析,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我县抢抓机遇、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既耽误不得,更失误不起。积极实施“两化一新”,努力构建和谐松阳,是松阳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也是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我们必须不断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发展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把我县跨越发展的蓝图变为现实。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县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确立跨越发展、和谐构建的理念,深入实施“三县并举”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强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加快实现经济社会新跨越,为与全省同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扎实的基础。

 建议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力争到2011年,实现“两个翻番,两个80亿”,即全县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分别比2006年翻一番;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8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7:43:40;初步形成西屏为主、古市为副的组合城市框架,县城建设从“新华路”时代迈向“江滨”时代,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0平方公里以上,城市化率达到45%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5500元,年均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00元,年均增长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上述奋斗目标,是立足县情,综合分析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所作出的战略选择。为实现上述目标,建议今后要切实做好六个方面工作,努力实现六个“突破”:

 工业产业培育实现新突破。全力实施“5080”工程,力争到2011年全县重点工业企业达到50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20家,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80亿元。按照工业园区一年至少推出一期的思路,重点支持工业园区发展,力争到2011年,园区实现工业产值达到50亿元。围绕现有主导产业、优势产业以及重特大项目,加大产业招商、以商引商力度,以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鼓励企业做长产业链条、加强产业配套,努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围绕打造“浙江不锈钢管材基地”的目标,积极引进培育大中型不锈钢企业,逐步形成具有一定市场规模和竞争力的不锈钢产业。按照“一心两翼多块”工业布局,加快推进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古市、象溪工业功能区块以及松古平原周边乡镇工业功能区块开发,不断拓展工业发展空间。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按照“十一五”规划和县第八次党代会确立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的预期目标及要求,努力谋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新突破。按照“近期成网、远期提高”和“建设一条外环线,谋划两条主动脉,打造三条大通道”的思路,加快形成“两纵三横七连”的公路网。按照加快建设大电网的要求,力争在2011年前,建成以220千伏输变电为电源点,110千伏输变电为支撑点,35千伏输变电为环网,城区10千伏“手拉手”的供电结构。按照建设大水利的要求,以提高农村水利基础支撑能力、水资源长效保障能力、水环境整治管护能力、防汛抗台抗旱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水利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实施优势产业、亿元企业、南进北拓、统筹发展、环境优化五大工程以及“七大百项”、山海协作、欠发达乡镇奔小康等工程,不断夯实加快发展的基础。

 新农村建设实现新突破。继续完善村庄定点布局规划和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合理布局农村产业、村庄和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村庄规划编制,适时调整农村建设用地空间,坚持疏堵结合,合理有序安排农民建房。以打造“浙江生态绿茶第一县”和“中国绿茶集散地”为目标,努力做大做强茶叶产业,以建设“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绿色农产品基地”为目标,努力培育区域特色块状经济。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为目标,深入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村庄整治、康庄工程、农村断头公路连接线项目以及河道整治、土地宅基地整理等工程。以提高农村农民自我发展和自我管理能力为目标,继续推进农民素质培训和兴林富民工程,不断深化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土地林地流转机制改革、农业经营组织改革、农村综合改革。以优化人口布局为目标,加快松古盆地万人下山脱贫工程步伐,争取到2011年全县实现下山脱贫15000人。

 发展环境优化实现新突破。环境是生产力,环境是形象,优化环境就是打造投资创业“洼地”。坚持有禁则止、无禁则允原则,进一步降低民营资本、社会资本准入门槛,努力集聚各种发展要素,不断激发全民、全社会创业活力。鼓励“孔雀东南飞”,支持“凤凰再回巢”,不断优化外出创业和要素回流的环境。围绕政府、企业、个人三大诚信主体,着力构筑信息共享、公开透明的信用平台,不断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办好事情为价值取向,以提高效率为标准,加快体制机制创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努力实现高效便民。

 城镇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按照西屏——古市组合式城市发展的要求,优化区域内人口、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按照“兴产业、聚人口”的思路,加快筏铺下山脱贫小区和工业功能区块建设,促进古市镇产业的培育和人口的集聚。加快象溪、玉岩、大东坝中心镇以及中心村建设,努力构建城乡联动互促、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围绕县城建设从“新华路”时代迈向“江滨”时代的目标,按照“产业北拓、城市南进、沿江开发”的部署,组织实施“打造新江滨、建设内环线、改造入城口、提升老城区”四大工程,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扩大县城辐射面。

 和谐松阳建设实现新突破。以提高资源保障能力,营造和谐人居环境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生态县创建。积极加快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培育具有松阳特色的文化品牌,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实施科教兴县,努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切实加快十五年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争创省级教育强县。高度重视农村公共卫生建设,努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切实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活动,加强社区建设,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着力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体系,努力解决一些民生民本问题。以打造“平安松阳”为抓手,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矛盾纠纷调处、突发性事件处置、预防职务犯罪以及“严打”经常性工作机制的研究。强化对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的监管,加快构建自然灾害综合防御体系和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

三、2007年主要工作建议

 2007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县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全县上下要紧紧围绕“主导产业新提升、城市建设新推进、农村面貌新变化”的“三新”目标,按照县委开展“三创”“三年”活动的要求,解放思想、把握机遇、开拓创新,加快实施“优势产业、亿元企业、南进北拓、统筹发展、环境优化”五大工程,努力实现松阳经济社会新跨越。

 建议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基本持平;工业总产值增长32%;财政总收入增长1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自营出口增长1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6‰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建议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围绕提升实力,着力培育工业主导产业

 重中之重抓好产业平台建设。工业园区按照一年推进一期的要求加快建设。园区工业产值今年要确保实现15亿元,力争实现20亿元。要督促三期入园企业尽快投产。工业园区四期要力争在第三季度前完成征地、三通一平,同时抓好招商引资和入园企业的服务工作。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在加快开发的同时,要确保签约企业随时入园开工建设。古市工业功能区块一期200亩征地工作要争取在4月底前完成,确保新引进企业能够落地。象溪工业功能区块一期200亩年内要力争完成征地和三通一平等工作。切实做好集约用地文章,严格执行用地企业“投资率、容积率、产出率”等土地使用绩效考核。加大力度盘活闲置厂房,对已经停产、停工和投资额不到位的企业,加大工作力度,督促其盘活资产,实现“腾笼换鸟”。

 坚定不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定不移地走招商引资、借力发展之路,全年力争引进县外资金10亿元。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实现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和乡镇、部门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实。立足于招大引强,集中精力引进能支撑、引领经济发展的重特大项目,对投资总量大、单体规模大、产业关联度大的招商引资项目,必要时采取一事一议、一厂一策等措施予以重点倾斜。坚决围绕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的前延后伸和产业配套招商引资,促进产业集聚,培育主导产业。支持在外的松香、服装等优势产业继续发展,积极搭建这些外在产业、资金、人员回流发展的平台。

 继续实施扶优扶强政策。按照实施“优势产业”工程的要求,着力培育壮大不锈钢、铜加工以及五金机电等产业,努力形成优势产业对经济的支撑和拉动作用。按照实施“亿元企业”工程的要求,对一些投资大、规模大、带动性强的企业,有利于主导产业形成、发展、壮大的企业,经济效益好、科技创新能力强、产品附加值高、前景看好的成长型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使之不断地发展壮大。大力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今年共确定十大技术改造项目:振阳不锈钢年产2.5万吨不锈钢生产线、东方铜业年产2万吨高精度铜带生产线、胜源铜业年产2万吨高精度铜带生产线、宝丰管业年产1万吨不锈钢无缝钢管生产线、骏马钢管年产8000吨不锈钢无缝钢管生产线、欧特隆年产铜包铝圆丝3500吨生产线、银来钢管年产6000吨不锈钢无缝钢管生产线、宝源不锈钢年产5500吨不锈钢无缝钢管生产线、昌源锌材年产超细锌粉4500吨生产线、佳通竹制品年产25万平方米竹地板生产线。对于这些重大技改项目,政府要在人、财、物和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帮助企业做好项目申报,争取贴息等工作。

 (二)围绕项目支撑,着力实施重点工程建设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今年共安排重点项目10个:大东坝至龙泉安福公路、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工业园区四期、江南公路三期及斋坛连接线、江北灌区节水改造、110千伏延庆输变电、县城环城南路和西屏三桥、县城江滨大道一期、松古盆地万人下山脱贫二期、城南小学。安排续建的重点项目8个:龙丽高速公路松阳段、工业园区三期、梧桐源水库除险加固扩建、古市城防三期、污水处理一期、六都水库除险加固、合溪梯级电站、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这些项目事关全县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各级各部门必须按照“项目落实年”的要求,齐心协力、全力以赴组织实施,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强化项目前期工作。要切实做好9个重大预备项目和20个重大前期项目的前期工作。9个重大预备项目是:电力生产调度大楼、交通发展大楼、长虹路改造一期、县博物馆、县看守所综合用房、白露岭路拓宽改造、古市供水、220千伏北山输变电、3万亩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20个重大前期项目是:松阳至云和公路改建、50省道拓宽改造、古市工业区块、象溪工业区块、县物流中心、东坞水库除险加固、杨岭脚水库除险加固、规划城区水南片城防工程、象溪城防工程、庄门源水库、江滨大道二期、白龙圳整治、县城江滨区块三星级宾馆、浙南茶叶市场升级改造、公安技术大楼、110千伏黄南输变电、县文化中心、职技校教学大楼、安岱后红色旅游开发、新兴茶叶特色示范乡建设。各单位要尽早谋划,把项目前期做充分、做扎实。同时要利用年初省市安排项目的有利时机,抓紧做好与上级有关部门、金融部门的沟通衔接,努力争取列入省、市重点项目。

 

谋划重大项目储备。各级各单位要以“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县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抓紧梳理和谋划一批事关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大局的重大项目,明确目标,落实责任。要深入研究国家、省、市政策和产业发展导向,建立多层次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和梯次推进,努力形成重大项目“规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续建一批、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要以保证项目的报批率、供地率和开工率为目标,进一步健全项目工作综合评价体系。要认真研究和完善征地、拆迁政策和工作机制,努力提高政策处理的能力水平,使项目建设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

 

(三)围绕农民增收,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继续扶持茶叶产业发展,全力打造“浙江生态绿茶第一县”和“中国绿茶集散地”,全年力争新增茶叶面积7500亩。积极引导茶叶品种改良,不断发展生态有机茶,力争茶叶良种化率达到90%以上。继续加强茶叶标准化生产管理,全年新增无公害茶叶基地2000亩以上,有机茶认证产品1个以上。继续加大茶厂优化改造和茶叶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力度。因地制宜重点发展食用菌、畜禽养殖、干水果、蔬菜、笋竹林、吊瓜等区域特色产业,努力培育农业特色块状经济。深入实施优势产业工程和科技兴林、兴林富民工程,积极争取新增省级农林龙头企业1家、市级2家。进一步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降低农民经营收益风险,今年争取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其中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1家。积极鼓励群众创家业,继续扶持来料加工等乡村工业发展。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品牌建设,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体系认证和松阳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不断做大做强“松阳银猴”等农产品品牌。

 

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牢牢把握国家、省里加大扶持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的机遇,整合资源,加大投入,逐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龙头,全年力争完成20个村的整治工作,积极创建省市级示范村。把村庄整治与发展旅游业结合起来,积极推动“农家乐”、“生态旅游”发展。扎实推进康庄工程、农村断头公路连接线项目、乡镇标准化车站、村级港湾式停靠站建设,不断完善农村交通网络,提高农村班车通达率,努力改变城乡居民出行条件。继续实施河道整治、千万农民饮用水、千库保安工程,全年争取完成农田水利工程总投资1.8亿元,实现小水电上网电量1.8亿千瓦时,完成山塘水库除险加固6座,解决和改善饮用水困难人口1.45万人。深入开展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沼气、农电改造、基本农田整理治理、宅基地整理、乡镇卫生院破旧房改造等工程,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美化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不断加大三农扶持力度。按照我县《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扶持保障力度。继续支持村庄规划工作,适时调整农村建设用地,坚持疏堵结合,合理有序安排农民建房。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土地林地流转机制改革、农业经营组织改革,不断化解乡、村两级债务,提高乡、村两级的自我发展能力。努力改善村两委办公条件、农民文化娱乐设施,不断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大下山脱贫工作力度,全年力争下山移民570户2000人。以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以“千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为抓手,全年力争培训农民1.6万人。全面实施农民健康工程,进一步落实联村责任医生制度,努力提高农民卫生保健水平。深入开展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和“一户一策一干部”制度,继续加大对贫困山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偏远乡村以及年收入在1500元以下贫困人口的帮扶力度。积极做好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不断增强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落实“三真”要求,强化“三联”工作,不断加大对基层干部、农村老党员、老干部的帮扶救助力度。同时,切实做好森林防火、防汛抗旱、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等工作,确保农业安全、农村稳定。

 (四)围绕优化环境,着力保障基本要素供给

 努力破解瓶颈制约。松阳正处在大投入、大建设促进大发展的时期,必须致力于破解难题,操作到位,切实提高要素保障的能力。按照保障项目用地,拓展发展空间的要求,坚持“六向六要”,即向规划要空间,向土地宅基地整理、土地开发要空间,向低山缓坡要空间,向挤重点项目要空间,向盘活存量要空间,向节约集约用地要空间。坚决垄断土地一级市场,严格供地计划,做大做强土地收储中心,切实做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土地市场管理,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严厉打击违法占地、违章建筑行为。坚持盘活存量,整合资金,拓宽渠道,合理负债的工作方针,努力突破资金瓶颈制约。加强计划与资金的衔接,区分轻重缓急,科学安排项目,确保重点项目资金需求。鼓励金融机构加强与企业合作,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加大信贷有效投入。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依法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经济建设,努力防范金融风险。进一步增强国资营运机构的资金运作能力,不断提高国资营运机构的融资水平。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不断提升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的融资服务功能。按照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的要求,努力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大优秀企业家、高中级科技人才、熟练技术工人的引进培养力度。

 加快创新体制机制。坚持从松阳实际、松阳所处的发展阶段出发,通过创新的方法,超常规的手段来推动工作。按照县委开展“三创”“三年”活动的要求,积极鼓励群众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努力推进各项改革,加快创新体制机制,不断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县领导联系重点项目、重点工业企业制度,努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进一步落实项目建设的属地负责制和部门负责制,不断强化项目建设的督查考核制度,确保项目建设有效推进。继续深入开展“四商”活动和机关效能建设,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切实提高“变通、变圆、变活”的服务意识和能力水平,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帮商、富商”氛围。继续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及统一招投标制度,切实做到既坚持民主公开、保证资金使用绩效,又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坚持高效便民原则,把行政审批事项减到最少,办事程序和环节压到最简,收费降到最低。进一步提升完善行政审批中心功能,积极开展一站式、一条龙服务。

 增强公共财政调控。加大税源培植力度,着力扶持地方税源发展项目。大力发展服务业,努力培育新的财源增长点。进一步加强资源、国有资产管理,规范资源、国有资产的承包、拍卖、租赁、出让等行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强税收征管,不断提高征管水平和质量,增加地方可用财力。积极鼓励部门向上谋资金,最大限度争取国家、省级政策资金支持。根据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要求和“保证重点、压缩一般”的原则,抓好财政资金调度,集中财力保重点,保工资和工资性支出,保“三农”和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的必要支出,保乡镇正常运转,切实增强政府对所有财政性资金的调控能力。积极推进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实行部门预算,不断增强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力。

 (五)围绕统筹发展,着力构筑城镇化体系

 做好布局规划。按照构筑有机结合城乡体系的要求,结合松古盆地集聚发展,抓紧编制县域总体规划,修编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产业北拓、城市南进、沿江开发”的战略部署,以“打造新江滨、建设内环线、改造入城口、提升老城区”为总体思路,认真编制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实现各功能区块之间的良性分工协作和错位发展。按照打造精品江滨的要求,认真做好江滨区块风格色调、城区建设、景观带设计、建筑立面、夜景灯光等各种专项规划,切实达到“高起点规划、分阶段实施”的目标。同时,进一步加快古市、象溪、玉岩、大东坝等中心镇建设的各项规划,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不断扩大城镇辐射面。

 加快市政建设。县城是产业、人口等各种要素集聚的重要平台,也是加快推进城市化的主战场。今年,要重点实施西屏镇环城南路和西屏三桥、西屏镇江滨大道一期工程、工业园区四期以及入城口改造等重大工程项目,有关乡镇、部门必须通力协作,全力以赴把这些项目做好,以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为顺利实现从“新华路”时代到“江滨”时代的转变打下基础。古市、象溪、玉岩、大东坝等中心镇也要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实施一批城镇建设工程,不断增强中心镇的集聚辐射功能。

 规范城市管理。进一步加强政府主导、民间主体的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机制研究,切实提高城市建设的市场化运作水平。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开发管理,有序培育房地产市场和建筑业市场,提高房地产业、建筑业对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人口集聚的拉动力。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完善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设施、城管执法等方面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切实提高城市运营、管理水平,努力增加就业岗位。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努力提高社区的管理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城市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建设,深入实施美化、亮化、绿化、洁化等工程,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六)围绕人本民生,着力构建和谐松阳

 继续深化生态县创建。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全面实施《生态县建设规划》,积极推动生态功能区和生态公益林建设,依法保护、合理开发森林、水体、矿产等有限的自然资源。加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城市垃圾能够及时集中处理,确保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生态乡、生态村创建,继续抓好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置。加强项目节能管理,严格执行环保约束性指标,严把项目审批关。积极倡导循环经济理念,继续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倡导健康、节约、环保的消费模式,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抓住龙丽高速公路建成的机遇,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松阳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生态环境优美的优势,着力打造“千年古县、田园松阳”旅游品牌。以开发乡村旅游、宗教文化旅游为重点,建立县旅游发展基金,进一步完善旅游规划,提升旅游经营理念,包装旅游项目,努力吸引民资、外资参与旅游开发建设和经营。以产业发展为依托,适时谋划农产品交易市场、不锈钢管材专业市场,不断构建现代化的物流运输体系。积极促进中介服务、社区服务、咨询、研发、法律、广告、摄影、饮食、住宿、娱乐、商贸、科教、文化等服务业加快发展。

 有序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大力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建设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社区农村文化娱乐活动,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农民的文明素质。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积极发展具有松阳特色的名人文化、绿色文化、红色文化、耕读文化,全力提升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加快传媒业发展,强化广播、电视、报纸和政府网站的舆论宣传、引导和监督功能。切实增加科技投入,推进科技推广体系改革,努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促进科技进步。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和城乡教育均衡工程,逐步改善农村教育教学条件,不断提高十五年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水平。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努力提升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切实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继续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努力保持低生育水平。按照“十一五”人才规划,进一步研究完善人才培养、人才引进和激发人才活力的机制。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行业协会、商会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和国防动员体系建设。继续做好民族、统计、审计、物价、人防、气象、宗教、侨务、对台、档案、史志、文学艺术、老龄、残疾人、关心下一代、移民、民兵预备役、“双拥”等工作。

 高度重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高度关注民生,更加重视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特别是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努力建立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高度重视就业问题,积极想方设法增加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按照保障人群全覆盖,保障形式多样化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强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工作,稳步推进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工作。密切关注人民群众住房困难,逐步建立完善中小套型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城镇廉租房、拆迁安置房以及残疾人安居工程等多层次供房体系。继续完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切实做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水库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救灾救济、优抚安置、困难残疾人扶贫帮困等工作,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乡镇综治工作中心建设,强化外来人口管理,进一步提高基层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和治安防控的能力。高度重视信访工作,继续完善领导下访、约访和信访包案制度,坚持早发现、早调处、早解决,努力把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继续完善“严打”经常性工作机制,依法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信息情报工作,严密防范、严厉打击敌对势力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渗透破坏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加快制定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不断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加强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切实维护司法公正。扎实抓好“五五”普法工作,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突出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行业的监管,切实维护公共安全。

 各位代表,做好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的各项工作,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一届政府必须以饱满的热情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确保今年及今后五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一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要牢固树立强烈的进取意识和机遇意识,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实现松阳经济社会新跨越作为第一要事。不因成绩而停步,不因困难而退缩,不被矛盾所困惑,始终保持敢于争先的锐气、自我加压的勇气、负重奋进的志气,以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科学的决策、更加灵活的方法,潜心研究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要努力倡导敢作敢为的负责态度。加快发展,造福人民,要求我们必须大胆工作,敢作敢为,敢为人先。要牢固树立居危思危的忧患意识、寝食难安的责任意识、时不我待的发展意识,切实做到谋划想在前、落实干在前、行动冲在前、责任担在前。要大力倡导任务面前勇于承担、困难面前勇于进取、矛盾面前勇于开拓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努力形成目标一致、上下同心、合力攻坚的干事创业氛围。

 三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从松阳的实际和作风建设年的要求出发,大力弘扬实干精神,努力形成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坚持求真碰硬抓落实,直面具体矛盾、解决具体问题,确保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工作一抓到底;坚持凝聚合力抓落实,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严肃政务纪律,努力形成政令畅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坚持严格考评促落实,强化目标管理、效能监察、责任追究,确保目标分解到位、压力传递到位、工作落实到位。

 四要致力寻求破解难题的方式方法。转变干部作风的落脚点在于不断提高破解加快发展难题的能力水平。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现象、新问题,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深层次矛盾,用创新的思路破解难题。要牢固树立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同群众一道分析矛盾,解决问题。要以甘当小学生的态度,汲取各方面知识,钻研工作难题,寻求管用办法。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问题想得深入一些,把困难估计得多一些,把制约因素考虑得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谋划得周全一些。要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一项一项工作抓落实,一个一个问题抓解决。

 五要着力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水平。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责任与权力相统一的执行机制、全方位的监督机制。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坚决落实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认真听取县政协及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认真贯彻《公务员法》,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和政府法制机构建设,不断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水平。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六要全力实践执政为民的最终目标。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新一届政府要牢固树立一心为民的执政观,始终坚持把实现我县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公仆意识,服务基层、服务农村意识和宗旨观念,时刻关心群众的安危冷暖,全心全意为基层、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做好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各位代表,宏伟的蓝图已经绘就,壮丽的诗篇需要大家共同谱写,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同心同德、开拓进取,为努力实现未来五年的目标任务,为尽快实现松阳经济社会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