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坝镇位于县城西南22公里,面积206平方公里,是面积最大的一个乡镇。辖区内有30个行政村,119个自然村,16304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乡镇,低收入农户集中村16个,占全镇的53%。其中耕地面积8825亩、林地面积285700亩、生态公益林面积138340亩、油茶10281亩、水果面积6298亩、茶园面积5006亩、板粟面积2272亩、香榧1362亩、香菇1365.4万袋。在石仓溪中游两岸分布着清代古建筑43座,其中民居38幢,寺庙5座,建筑规模恢弘,均为卵石强基,泥墙青瓦,硬山顶马头墙;古桥梁6座,古驿道保存完整。2005年,该保护区被评定为丽水市十大摄影创作基地。古民居也因风格独特,保存较完整,成为美术家、摄影家的艺术热点,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
目前我镇共有干部50人,其中有在编干部41人(班子成员10人),大学生村官6人,其他3人。近年来我镇紧紧围绕“发展高效特色经济,创建文化生态强镇”的工作目标,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2009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56亿元,同比上年增长8.9%,其中农业总产值9434万元,同比增长5%,工业总产值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4628元,同比增长12%。
一、农业经济。我镇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科技兴农理念,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引导农民主动接受龙头企业辐射,走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发展态势。近年来,我镇围绕“全力培育扶持油茶和香榧等山区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茶产业”的思路,大力发展农业主导产业,优化特色产业。实施三个“千亩工程”,即新发展白茶基地1000亩、香榧基地1000亩、高产油茶基地1000亩。出台相关扶持奖励政策,今年上半年共发展香菇800万袋;现有茶叶5006亩。新增香榧772亩,共有1362亩,建立了上了山千亩香榧种植基地;早熟梨基地2599.5亩获得无公害产品、产地认证。有老油茶10281亩,其中低产改造1808亩,今年计划新发展优质高效的新品种油茶1500余亩,准备通过3至5年的时间努力,把油茶产业培育成我镇的特色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松阳县农帮植保土肥专业合作社、松阳县六合有机农产品合作社、松阳县鸿冠有机果业合作社、松阳县福运生态茶业合作社等4家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松阳县农帮土肥植保合作社依托福运茶业有限公司搞好统防统治工作,面积达1100亩,福运茶叶有限公司继获得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县级规模企业之后,又在申报市级名牌产品。
二、工业经济。坚持以工业经济带动全镇各项事业发展为突破,深入开展“企业帮扶年”活动,我镇现有企业56家,其中高岭土矿4家,水电站10家,竹木加工厂24家,塑料再生厂1家,服装加工厂1家,茶叶加工户10家,鲜菇出口企业1家,饮料加工1家,其他加工厂4家。我镇今年新引进浙江信合微粉有限公司,年产800万吨项目,引进台州资金目前已投入300万元。
三、第三产业。以古民居为依托,发展民俗旅游。在保持古民居整体风格环境的同时,积极发展旅游产业,鼓励和引导农民兴办“健康旅游农家乐”,让游客在欣赏游览古民居的同时,领略当地风俗民情,品尝当地特产,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接待5000余人来观光古民居。石仓古民居及周边环境的融会,使之每年都有好几批学美术的学生来这里写生。随着古民居的宣传、游客的增多,农家乐也在逐步兴起,到目前为止,我镇共有“农家乐”9家。初步形成了休闲娱乐型、古民居观光型等农家乐经营模式。其中经营开发整理的“柴根蛋汤煮猪脚”、“石仓白老酒”、“捞汤菜”、“茶油盐卤豆腐”等系列农家特色菜深受杭州、上海、温州等广大游客的好评。2009年浙江省越剧团送戏下乡、县文化馆送戏下乡、镇农民文化节等大型文化活动都在当地农家乐餐馆就餐,取得了很好的反响。